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创新……研究者说,由富到强,要着重发展孩子这些素养!

民小编说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人走上了由富到强的新征程。由富到强,应着重发展哪些素养呢?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提出了五项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报告中的五项核心素养都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的解读又会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一家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曾发生过管理者与参观者的这样一段对话。

管理者:我们引进了世界最好的生产线,生产全世界人见人爱的产品,占领全球60%的市场……

参观者:这些生产线我们自己能生产吗?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制造出世界领先的生产线?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从生活富裕走向国力强盛的未来几十年,仅仅满足于读写算的国民素养教育是完全不能支撑这一发展进程的。面对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肩负重任!”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说。

新时代需要着重发展哪些核心素养呢?

2018年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和《中国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质量评估报告》,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吸纳了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

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共5个方面,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

表1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的结构框架

01

为什么要强调“文化理解与传承”

5C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并将其置于统领位置。为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指出,培养新时代的中国人,有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也需要“国际化”视野。

研究提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对不同文化内涵、共性与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更包括能够认同并愿意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涵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成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一个中国人具有中国根基、打下中国烙印的体现。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其他各方面素养提供价值指引。重视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都具有指导意义。

强调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 ,是每个人融入社会、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保障;同时,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可以引导中国学生在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时候,保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会更具有竞争力,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也更有优势。

第三,任何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理解与传承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共筑精神家园的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我们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以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核心,对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02

创新是素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

五C模型从不同角度刻画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五大素养各有侧重。 文化理解与传承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思维强调符合逻辑、多角度思考,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坚持与妥协。

五大素养又相互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

“创新是素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刘坚院长说,“我们希望中华民族走向创新,走出富而不强的现状,需要整体性的、更大范围的创新。”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提出,创新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要素。

其中,创新人格的行为表现有六个方面:

(1)好奇: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2)开放:具有开放心态,愿意接纳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视野;

(3)冒险:敢于冒险,能容忍不确定性;

(4)勇于挑战,乐于探究复杂事物,面对批评、挫折有韧性;

(5)自信:对自身的创造性有信心;

(6)独立: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

创新思维具有以下行为表现:

(1)发散思维,是指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聚合思维,是指能根据一定的目的,将多种思路和各种信息梳理聚焦,进行系统分析与推理,以求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3)重组思维,是指能根据需要,把已有的几种事物(或者其部分)进行重新整合,生成新的、具有更优功能效果的新事物。与重组思维比较相似的思维形式还有远距离联想、迁移等等。远距离联想是指能够将关系遥远的对象进行联想、连接和重新整合。迁移是指能够从其他领域引入新的思路与方法,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

创新实践通常表现为:

(1)从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澄清和分解,或者对问题进行识别和表征。

(2)围绕目标或问题,能搜集不同来源的信息或资源。

(3)付诸行动,通过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法,或者对已有解决方案进行重组,以产生创意或解决问题。比如,在创意产生环节,能够有效捕捉来自直觉、灵感、顿悟、情感体验等来源的创造性成分,将其外显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生成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4)选择特定主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作品等各种形式的成果。创新实践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主题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科学探究中,人们识别问题或生成创意(形成结论)的方法可能与在艺术创作中所用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创新实践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重点。科学课程、艺术课程、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STEM课程、创客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机会。问题解决、科学探究、工程技术与设计、艺术创作等都是创新实践的具体形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北师大发布核心素养5C模型 首提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模型
第967期:《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
魏锐 刘坚等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
5C模型为核心素养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