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见青春》

  再见青春》制作录制于2008年末到2009年初,下面这段文字写于2014年初。




   这几年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和网络上、微博上很多陌生人对《再见青春》的感叹,很多时候,感叹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一首标准歌曲的范畴,也有人对后面的吉他独奏段落更感兴趣,有时说这些话的是和音乐行业无关的人,但他们同样对配乐很感兴趣甚至问我后面的音乐里独奏的是什么乐器。我能感受到那不是虚情假意的夸赞,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更有很多吉他乐迷向我索要吉他乐谱,我想说,我真的没有,但要谢谢你们对这首作品的抬爱,作为歌曲的制作人和编曲人和吉他演奏者我很高兴。而我只能说说,我对这首歌曲制作录音过程中的一点儿感受和记忆。


   那是一段晦涩而明媚的日子。我的女儿一周岁半不到的2009年的春节前夕。


   为了专心制作汪峰的《信仰在空中飘扬》这张我用尽心力的录音专辑,我甚至让妻子和女儿提前独自回到家乡过春节,而我一人仍留在孤独的北京去完成它的全部编曲。


   虽然每天听着窗外春节临近的鞭炮声,几乎以方便面代餐,除了睡觉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工作,但欣慰的是这张专辑最终诞生了我满意的作品,它们有《春天里》《光明》《当我想你的时候》《你是我心爱的姑娘》《信仰在空中飘扬》《名利场》《蹩脚的爱情》《母亲》《破碎的歌谣》《无主之城》《空空如也》《有意思吗》《如果风不再吹》《再见青春》,几乎所有的14首歌我都很满意。


   作为整张专辑的音乐制作人,让我必须以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和掌控所有作品。而我又是14首歌曲每一首歌的编曲者,这也需要我必须花大量脑力和体力以及时间去具体地面对它们,甚至最终的所有吉他、键盘、弦乐编写,管乐编写,打击乐,MIDI,合音编写和很多合音的编写与演唱,还有Bass,鼓的编写,都由我来完成。最后进棚录音时,录制人声之前要做的是,一大半的歌曲的鼓组找真人录制了一遍,我又把将近90%曲目的Bass演奏了一遍,然后再完成所有吉他。好吧,真的挺累的。


   这么多歌曲,我赋予了太多情感,而《再见青春》则是我对自己的过往生活和现下状况的一次总结。它不仅仅是一首歌,一首编曲,一段翻天覆地的吉他solo,或是一段催人泪下的配乐,更是我那一段日子的挣扎和蒸发,只为褪去已经经历的全部复杂和冷酷,以及所有不堪和不平。


   它自然是我自己的赞歌,也是为过去的挽歌,而我完成的不仅仅是一段吉他Solo,也包括我沸腾的生活。我一人完成了除去演唱之外几乎每一条音轨。当然其中包括了所有你们已经知道的---和声学,律动安排,突发奇想和按部就班,配器知识以及最最重要的理性支配之外的感性发挥等等等等。录制在我的监制下完成,器乐的最后一道工序则留给了自己。


   我站在了录音控制室硕大的三分频监听音箱前面,抱着一把Fenderstrat吉他,连线插在了一个Marshall 大功率音箱头上,收音室里的箱体前面,录音师李军摆放了通常的SM57MD421动圈话筒,应该还有一个远距离拾取房间的电容话筒,没有效果器,监听上加了一点混响就开始了。帮我按录音键的是汪峰,他同时也是专辑的制作人。每当录制到精彩段落我们精神状态都很嗨!


   我喜欢即兴演奏,所以很多情况下都会随兴而至,但技巧和理论上几乎不会出差,这得益于我浸淫“爵士乐”多年。


   我记得演奏了3遍,最后留下的是第二遍。其实第三遍也很不错,但是我已经没有力气去负担得起全部的情感,因为我实在太累了。


   《再见青春》是一首带有伤感色彩和迷幻色彩的歌,汪峰的歌词和旋律很美。但我必须让它在美丽之外有更生动的层次,激荡人心而久久不能停止,我必须让它的每寸生动放大到极至,这也是我直到现在帮助每一位歌手制作音乐的标准---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件工作或差事,不是在谋生,而是像刚开始学习音乐时一样积极主动的投入,当作自己的事情。


   我个人最不能接受一首音乐作品让人听过之后和没听没什么两样,换句话说,一定要有独特的美感,其实任何艺术作品都一样,否则这件事可以不做。


   我印象里的《再见青春》,它很安静,安静到让人无法喘息,也很无奈,无奈得象一段纠结的梦。当你经历了很多事情,你的记忆会变得复杂,复杂很久之后又会变得平静,因为你见过太多复杂之后已经不再稀奇。我要它活灵活现,却不矫揉造作。我要它美丽,凄楚,疼,幸福,血淋淋,朦朦胧胧。


   歌曲为a小调,我用一段带有呼吸感的弦乐和管乐的和声铺垫来做前奏,之后冷静的钢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伴随着弦乐管乐若隐若现的进行和穿插,歌曲进行了一次主歌一次副歌,又一次主歌两次副歌,接着又一次主歌。这样的结构能让更多次的主歌呈现,因为主歌能承载更多歌词信息量,而副歌更多承担着感叹和重复肯定。


   间奏8小节依然是抽象的画面,并无具体旋律,但是我让管乐演奏一些不和谐的音增加音乐的张力,并用celesta演奏一些星星般闪亮的音符,让画面更悠远,就象在寂静无边的森林里一直向前,没有方向,你只能见到一点层叠的树影间漏下的微亮。


   接下来的主歌和副歌有鼓和Bass的进入,还有吉他,弦乐也增加了演奏的动态和断奏的方式,就像坚定的脚步。还有木管乐器如长笛,来增加新的色彩和微微明快的感觉从沉重的画面中挑亮一点儿。电吉他干音的重复音符像风铃的回响,象一个人的信仰般。


   之后,这首歌就全部演唱完了。但我不想随便弄个尾奏了事,这样就太常规了,我还有很多塞在心里的东西没有掏出来,它必须进行到另一个空间,另一个更引人入胜的空间。某种情况下,我可能要说服歌手原谅我这么做,但是汪峰不用,他没准会赞同,说不定还会拍手叫好。


   好吧,于是接下来的桥段我让鼓和Bass停了,加入了竖琴来温暖这个乐段并让音乐整体安静下来,所有乐器很弱,但是不安仍在其中,能让听者明白这段乐曲还没有完,还在发展,但必须抓住他们的耳朵。弦乐的颤音演奏和铜管组的渐强低音让安静的画面有着神秘的不安,充满期盼感。8个小节后,画面又开始变幻,稍有明快和预示感,有打击乐的推动和4个小节的离调和弦进行,这时候不要用旋律说话,因为那太明了,你必须用感觉和氛围说话。配合坚定的钢琴和破碎的吉他泛音敲打,最后有定音鼓渐强,一并将音乐推倒了下一个空间,一段支离破碎又极其完整的乐段,不须主题,只需最最直接触动心底的释放。


   在这个e小调的,将近2分钟的乐段里,独奏的吉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伴奏乐器,它是这一段真正的主角,可以干所有的事。你可以想象纵观所有摇滚,流行音乐史,这样干的作品也不会很多,即使有,也会是一个摇滚乐队的作品,而不会是一个主流歌手的个人专辑。这和勇气无关,和形式无关,你必须言之有物,而你如果把这样干当做噱头,那你不会获得共鸣。这很简单,但也很难,因为你会感到无从下手,没有固定的旋律。你可以选择弹几个Blues套子,但那很没力气,也太像职业棚虫干的事儿。你也可以来点眩目的点弦或快速音阶、琶音等等,但我似乎很少愿意这么干,因为我经常觉得那只是为博人一笑的花招,或是说,至少在这个段落里我不应该这么做。这段音乐的目的是让自己宣泄,让听到的人为之共鸣,一定要跟着内心最本能的感觉走。我要做的就是,音乐进行的时候,把自己想呼喊咆哮的东西演奏出来。


   一共有大约26个小节,我只要在最后6小节回到预设好的主题就可以。前面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前8小节是从容的释放,接下来8小节,伴奏中加进失真吉他的低音律动引导Bass和其他乐器一起推动音乐,管乐演奏更抽象更不和谐,加上大量打击乐共同组成令人窒息的氛围,再接下来的部分所有乐器会向前抢进一个16分音符来加强推进感和紧张度。总之,最后几乎所有音轨和乐器都沸腾着。


   最后,回到主题。再之后,几个齐奏的强音之后,音乐回归了平静,真正的平静。


   我在里面演奏了很多的音,甚至有很多随意至极的音,还有摇把的使用,配合泛音,那很过瘾,像嘶鸣和闪电。音的使用和安排不能说有多讲究,但是这段音乐我很明白,是带人进入一个画面、感觉、回忆、共鸣或快感里,不看其它,只看结果。当然作为一个专辑的制作人不能单单这么考虑,不过我已经做到让自己把每个触觉和理性平衡,这样没有后悔就好。


   这就是我关于《再见青春》的一点儿回忆。


   有那么多人被这首音乐作品感动,我很高兴,因为你们听到了很多,而不仅仅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歌曲带给人的快感。你们听到了自己,听到了内心曾经的挣扎和困惑,看见了自己的过往。


   贾轶男 2014.4.29



链接阅读:

《北京 北京》


不只愚乐 更有收获

公众号搜索:贾轶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歌找不着调,怎么学?
浅谈如何扒带
教你如何学会流行音乐“扒带”
都说Garageband强大,你录出来歌没有?| 移动版入门攻略
吉他小品中的精品:《泪》
攻克弹唱第八课(吉他演奏的律动与funk音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