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青少年抗抑郁用药,这3点必须要知道!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对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物提出过黑框警告。

因为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自杀的风险。

注:黑框警告是在药品说明书中对于药品安全性的一种重要警示,目的在于进一步强调和强化安全性信息。但是因为黑框警告导致处方减少,很可能导致一些确有需要的患者被耽误治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些黑框警告应该被取消。

在我国,青少年抑郁的用药也让很多家庭充满疑虑。

面对这么多的纠结,到底要怎样去理解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物这件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男性还是女性、重度还是轻度的抑郁,谨遵医嘱治疗始终是最好的策略。

尽管存在不同的治疗理念,但任何一名负责的医生都会审慎用药,药物副作用自然在治疗的取舍范围内。

只有医患好好配合,就能在收益与弊端中找到平衡的最优解。

所以,如果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使用抗抑郁药物,家长们完全可以与医生共同探讨抗抑郁药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到积极的影响,改善不良影响。

我们可能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这样的抑郁症用药指南:

但本质上,诸多内容只是在不断巩固三个简单的点——

第一、打消对药物的排斥和恐惧心理。

第二、真正理解药物存在的意义。

第三、从家庭着手去改善青少年心理问题。

  • 我是一个没用的人

  • 我的人生就这样了

  • 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什么

  • 根本没有人关心我

......

当类似的念头出现在青少年的脑海中,就会导致退行性行为(退学、排斥社交、淡漠、言语减少,兴趣下降)

而家长们对药物的过度恐惧与担忧不仅无意义,还会助长退行性表现,让标签贴得更紧。

孩子的认知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先入为主的认为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物是一件有害无益的事。

因为抑郁症的改善本质上是一个撕标签的过程。

负面暗示是心理改善的大敌,有一部分需要长期用药或终生用药的人群,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在作祟。

家人的恐惧和排斥通常是因为担心药物对大脑功能的损害,那么,抗抑郁药物——

 会不会对身体有损害?

当大脑缺少调情感活动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就容易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抗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其浓度增加。

诚然,任何外界因素都会影响生理心理的内稳态和平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抗抑郁治疗中,这些所谓的“影响”是可逆的。

可如果拖延治疗,因长期抑郁而造成的生理损伤,浪费的时间,失去的生活,损害的社交却是永不可逆的终生伤害。

何况,医生会依据孩子的个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治疗,把身心副作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专业的心理疾病诊疗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考虑首当其冲,未成年人的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用药选择与剂量会更谨慎。

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用药剂量一定比成年人低,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的代谢功能更强,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的剂量。

如果家长们的恐惧是来源于药品说明书上的副作用,更加不必过分担忧。

首先,副作用因人而异,说明书只是将所有可能的风险陈列。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也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在特定的某个孩子身上,更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最可怕的那几种“副作用”。

其次,基于个体差异和临床经验,精神科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可能会处方“超说明书使用”。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症状,避免药物的持续性伤害,对青少年的长期心理成长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儿童青少年常见用药选择

临床上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种策略:

一种是单一用药:

广泛应用的有:舍曲林、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药物。

通过对比多项研究综述发现,舍曲林与氟西汀是被临床专家推荐较多的适合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

第二种是联合治疗:

当青少年出现其他精神病性表现时,联合用药也是重要措施,在某项研究中,抗精神药物的联合应用占比96.05%、辅助药物50.66%、抗焦虑药物49.34%、心境稳定剂38.16%。

两种治疗方法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单一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的保证,而联合用药的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药物的定位本就不是根治疾病。

而是控制症状,让患者可以继续有意义的生活,在生活中找到改善和疗愈的方式。

我们知道,是否给青少年做出抑郁症的诊断本就存在理念差异。

无论诊断如何,两种医生想要强调的都是:

如果舍本逐末,错把药物带来的改变当作好转甚至痊愈的信号,甚至部分家长消极应对治疗,宁不做,也不愿做错,则是对急性期药物治疗带来的红利毋庸置疑的浪费。

心理疾病的症结终归在精神世界,对于身心发展潜力巨大的未成年人而言更是如此。

即便孩子处在药物治疗的情景下,也千万不要忘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到:“青少年要慎用抗抑郁药物,优先使用心理治疗的形式”。

柳叶刀报道一项Meta分析研究中,多个国家的研究者对多种抗抑郁药及安慰剂进行了比较。针对儿童青少年急性期抑郁,14种抗抑郁药中仅氟西汀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

尽管关于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研究分析,都是基于部分样本的实验,但也能够提示我们:药物治疗的短期价值不可忽视,但是与心理治疗相比,长远意义欠佳。

相较于依靠药物去改善症状,从家庭入手的心理治疗,才是未成年人能长足发展的关键。

很多抑郁症孩子的家长应该都听到过这话——“家庭生了病,却让孩子去吃药”。

这句话是很多心理工作者的经验总结,目的是为了提示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到自己育儿心理知识的局限,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中更多的参与。

首先,未成年人抑郁的原因多样且复杂(遗传因素、人格特征、应激事件、生活环境),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变故都可能导致情绪爆发。

尽管父母未必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第一责任人,但青少年抑郁的出现一定意味着心理关怀的缺失。

但家长们也千万不要自认为是万劫不复的罪人,消极自责的心态不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帮助,反而会助长整个家庭包括孩子自哀自怨的情绪蔓延。

你可能做错了一些事或者忽略了一些事,当你关注到这一点,你就已经开始了改变。

如果当下到了使用药物的必要时期:

首先,请停止一切无效的安慰、讲理、说教、轻视与嘲笑,无论在家中、学校还是社交场合,都需要对未成年抑郁多一分同理心、尊重和理解。

在抑郁症的急性期避免情绪恶化,为后续的干预做好铺垫。很多时候正是家长的不理解与居高临下的指责,给孩子坠入深渊补上了临门一脚。

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是综合看来收益最高的策略。

除了孩子需要调整认知与行为模式,更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环境的态度与改变。

对于身心波动频繁的青少年而言,朝夕的念头或许改变起来很容易。但是早已成年的父母,都有固化且执着的认知模式,如果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即便孩子痊愈了,也很可能因为家长沿袭下来的教育模式,再次被心理问题困扰。

  • 医生提供包含药物和心理治疗的个体化的综合诊疗方案

  • 青少年做好自我改变的意愿

  • 父母主动的学习和成长

  • 家庭共同参与的心理治疗

这四个因素组成的治疗联盟,是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最大克星。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海鱼
插画:李大姑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
事关孩子健康!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值得关注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它们?
不同年龄段抑郁症如何有效治疗?
李凌江:真正治好抑郁症,只能靠患者自己,医生或者咨询师只能帮助,不能替代你
抑郁状态不等于抑郁症,尤其儿童青少年,用药须谨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