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莽的四次货币改革和“一刀”币探秘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曾经推翻西汉王朝,建立新朝,实行一系列激进的改革。他主政后在短段的八年间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货币改制。
一、第一次货币改革:
      在其摄政后的第二年(7年)借“复古”为名,进行了第一次货币改革,保留“五铢”,铸“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三种货币逐渐取代汉朝的“五铢”。
三种货币的图形如下:
1、大泉五十:

     查见李如森着《中国古代铸币》(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76页云:“(王莽)初以“大泉五十”一枚,当五铢钱五枚”,这便是王莽称帝前居摄二年(公元7年),是首创的我国第一枚纪值货币。
      品种从币值形态分有二大类四种。
      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厚重型多系盗铸币,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
      另一类系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枚俱值一,与新币并行流通”期间,民间熔毁厚重“大泉五十”盗铸的薄小“大泉五十”,实物径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
  还有一种系王莽新朝末年动乱时期私盗铸的“大泉五十”幺荷钱,实物质重在o.5克左右。上述四种,厚重型及幺荷钱比较少,其他两种出土量较大,为常见普通品种。
  
2、“契刀”:刘婴居摄二年(7年)所造。形状像当今的钥匙。值500

      契刀,据《说文解字》记载:“卷……契也,卷别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书卷(铉作契卷)。”契刀其意为“刀卷”,“契刀五百”即标明了一枚契刀值五百枚五铢钱之“刀卷”。
《汉书·食货志下》 :“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一个契刀等于五百钱,二十枚可兑换黄金一斤。王莽代汉以后,契卫钱就被废止。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形制怪异,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方孔圆形铜钱,穿右左分别书契刀二字,下部为刀形。
  币身直书五百二字,制作较为精整,该币长74.2毫米,币首为圆形方孔,直径30毫米,厚3.5毫米,总重量为16.5克,刀环有“契刀”两个字,横列方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值五铢钱五百。在新莽货币制度下以一当“五铢”钱五百枚。民不乐用,不久即废。改用“六泉十布”制度。
“契刀五百”钱一共才用了二年,但因制作精致,形态奇美,发行流通时间短,现存世量非常少,有如王莽之“一刀平五千”,因其形制特殊,铸造精良,备受藏家青睐,仍然维持在比较高的价位。故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3、一刀平五千(图片及数据来自冯峰所著的《珍藏古钱币选集》):
      铜币。重25.5g,高度76mm,厚度4mm, 穿径7.7mm。币上面用黄金错有“一刀”二字,“平五千”三字模铸刀柄。十分珍贵。


      “一刀平五千”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
      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阴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
      说到“刀币”不得不说到“一刀”币。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戴世强著《钱币收藏鉴宝》一书中,录入了“一刀平五千”币的“刀头币”图例。直径2.7 cm。
  化工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出版的王会娟编著的《钱币图鉴》一书中也收录了斩柄刀环“一刀币”的图例。见下图:

      “一刀”二字是上下书写。
  但在1938年丁福保编印出版的《古钱大辞典》第一册“圆钱类”中“一划”的钱币图例中并列入王莽新莽时期的一种“刀币”图中的“一刀”二字是左右书写的。

      出生山东,祖籍在江苏苏州,号称“江淮布衣”的收藏家冯峰所著的《珍藏古钱币选集》中也收录了这种“一刀”币。重2.4g,直径19mm,厚度1.5mm,穿径5.5mm。如图:

      但他将其归入“战国晚期,燕铸币”。
  这种币笔者也收藏一枚:
  币面字“一刀”,币背为光背。该币径16mm,厚1-2mm,重2.13g。 “一刀”二字突出。但字体中“一”为圆钱右部,“刀”字形似一把镰刀,在横笔画的左下部用“.”替代一撇。另,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年,该币底部和字体还是金光闪闪。形似新莽“一刀”错金圆钱,“嵌入黄金”!

       但此币究竟是新莽币。还是战国币?尚值得研究。

二、 第二次改革:
      始于建国一年,即公元9年。因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当值过大,进行第二次货币改革。废刀币,专铸货币“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同用。以一“大泉五十”当五十枚“小泉直一”钱。
“小泉直一”也是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所铸造的六泉之一,铜质精良,文字精美,悬针篆。但是新莽泉中铸造最粗者。如图:

     “小泉直一”篆体“泉”字中竖断为两截,乃王莽泉之特点。按照新莽货币制度规定,一枚“小泉直一”相当于一枚五铢钱的价值,也是新莽布泉体系的基本单位。
  由于新莽货币制度的目的在于利用虚值大钱快速搜刮民间财富,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废。“小泉直一”虽然流通时间不长,但是由于是新莽货币体系的最小货币单位,铸造量极大,存世颇为多见,价格不高。
  除“小泉直一”之外。新莽泉币中还有第三次改革后发行的“大泉十五”、“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等五泉。

三、第三次改革:

三次币制改动在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行宝货制。
宝货制的内容是: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五物:即金、银、铜、龟、贝。
其中:
金货一品即黄金一斤值10000钱;
银货一品即“朱提银”,一流(一锭)重8两,值1580钱;“他银”一流值1000钱;
龟货四品即“元龟”值2160钱;“公龟”值500钱;“侯龟”值300钱;“子龟”值100钱;
贝货五品即每两枚为一朋,“大贝”每朋值216钱;“壮贝”每朋值50钱; “么贝”每朋值30钱;“小贝“,每朋值10钱;小贝以下每枚值3钱。
始于建国二年,即公元10年。发行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铜)
六名:即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泉货六品(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见下图:





      六泉中“大泉十五”在居摄二年始铸,其余四泉十布均为始建国二年铸。王莽制定了一套机器繁琐的子母相权的货币制度。六泉在形制上类似,因当值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递增的)直径、重量。其中壮泉四十为珍品。
  布货十品(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
  见下图(图片及数据来自冯峰所著的《珍藏古钱币选集》)



     此“十布”未曾采用自秦较多采用的外圆内穿孔形式的钱币,而借“复古”为名采用战国布币的形制。每布间递加一分。重叠加一铢而当值增加一百。根据布身中脊线过穿与否可以分成贯顶与非贯顶二大类。“十布”每个只差一铢重,大小也只差一分,很难辨认。遇到龟贝之类的货币,还要随时测量,很不方便,所以“宝货制”货币改革受到百姓抵制。多使用大、小泉。王莽的第三次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
但作为一段历史,十布存世量稀少均较珍贵。
  
四、 第四次改革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进行第四次货币改革。官方先是禁止大小泉,后宣布废止大、小泉,改铸货泉与货布二品并用。二品文用悬针篆文,字体清秀,铸工精美,久为藏家钟爱,传世多见。其中方贝较少。(图片及数据来自冯峰所著的《珍藏古钱币选集》)

    
  王莽的币制改革虽然失败,而且只通行一个很短的时期,但在那个年代铸造的钱币艺术却达到了历代钱币的高峰。

    此文2012年7月10日以笔名“老外行”首发于“盛世收藏”
          2024年2月19日修订后重发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朝王莽发行的各种钱币珍品
王莽改制
王莽新政的四次货币改革是如何失败
中国· 钱币
那些皇帝的怪癖:王莽为何被称为“造币小能手”?
中国货币史,一幅精美的古钱币画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