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输入-练习-内化-输出”,这已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更高效的“理解范式-识别范式-输出范式”

“组块记忆”“提起训练”

第一章 开启大门-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你的大脑生来就配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

第二章 放松点-有时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

对有些你并不太关注的事情,发散模式确实可以悄悄地在后台处理。

专注模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发出的光,打开开关,富有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你关注的目标上。

以专注模式不同,发散模式看起来跟任何一个特定的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它更像是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

另外还有一个挑战与数学、科学难题相关,它就是思维的定势效应(类似一叶障目)。

学数学和科学的学生常犯的一个显著错误: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

发散模式也常常是解决问题或缺的部分,尤其在题目艰涩难懂的时候。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状态下,发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

接纳困惑

番茄时间法

  1. 我会觉得阅读比听别人讲更好理解,所以我从来都会读教材。我先快速的翻阅,了解这一章大概在说什么,然后再去读细节,每一个章节我都会读上几遍,但不是一口气重复读。

  2. 如果读过书之后还弄不清到底回事,我会去谷歌搜索或者去看YouTube视频。这不是说书本或教授讲得不透彻,而是有时对概念稍有不同的表达阐述,可以让你的思维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

  3. 我开车时思维最清晰。有时我会休息一下,开车出去兜兜风,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我总是得忙点什么,因为如果仅仅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我很快就会因为无聊而走神了。

第三章 学习及创造- 来自托马斯.爱迪生不粘锅的启示

一种3B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

换句话说,可别指望只靠发散模式, 就能轻轻松松的如愿以偿。

又让大脑捕捉问题, 首先借助于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专注任务上休息一下,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法语单词。但只要仍然处于专注模式下,每一秒钟都在消耗你能量储备。

别怕落在同学后面。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的更深入。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重要诀窍之一,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避开思维定势(移公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记住,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你另寻觅佳径。

刻意闭眼又似乎能帮助我们提高专注程度——沉思求解时,人们通常远眺、闭眼或干脆蒙上眼睛来避免干扰。

要解除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

想要学得好,就得能在两个专注学习期之间空出时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这就像砌砖墙一样,你的给你讲流出干燥的时间,正如左图所示。而右图就是试图一蹴而就的后果,妄想通过几次突击就学会所有知识,神经结构得不到时间加以巩固,只能砌出一堆歪歪扭扭的砖墙。

换一个视角看问题的做法也能让我们明白为何做重大决定是先“放一放”(sleep on it)往往会是个好主意。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间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大约四个组块。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有个叫做间隔重复的技巧。

要想把某件事牢牢钉进记忆里,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个小时,强过疲劳的大脑阅读上三个小时。

本章小结:

  •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息、上网或其它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 主要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你:

  •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支末节

  • 创造力是数量上的竞争

  • 战胜恐惧。你在害怕什么?不要让恐惧阻碍你前进

  • 再多做几次总会成功

  • 批评使我们更优秀

  • 接受分歧

第四章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口默念而心得到”的秘诀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会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左图象征着发放的神经元连接成一条回路,形成知识组块的过程。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把要处理的信息构成组块,可以使大脑更高效地运转,只要把一个想法或概念构成组块,就不必纠缠于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了。

用现成的例题去建构思维组块,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会很容易过度关注为什么某个步骤会管用,而不是去理解每一步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钻牛角尖,纠结于为什么这道题的下一步要这样做。记住,借鉴例题可不是让你一刀切地不动脑筋、“听话照做”,而更像是借助旅行向导开始陌生之地的旅程。在向导的陪伴下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独立探索。你甚至开始另辟蹊径,找到向导不曾告诉过你的路。

  1.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3.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合适地使用它们。

从下而上的组块过程,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

还有一个是从上而下“纵览全局”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让你看到只是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两个过程对熟练掌握学习材料都有重要作用。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 效果比单纯重读材料好的多。

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学生因此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部分教科书的最后几页会写着解题方法,但除非是真的卡住了不会做,否则最好不要去看。这样擦能保证学习材料在你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现在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你得自己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撰写习题答案的人来替你解决问题。如果你只是看着答案做题,然后自欺欺人地说“太好了我懂啦”,那么答案根本就不属于你,因为你几乎没有把这些概念便知道基础神经回路上。仅仅看一眼问题答案,就以为自己会了,这就是学习种最普遍的能力错觉之一

在练习的最后,你可能会惊讶,仅凭这样简单的回想就能大幅度地增进你对此概念的认识。

如果你想要熟练掌握材料,以此考出好成绩或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思考,你就必须让它们牢牢地钉在记忆里。

是更强大的神经模型,每次你得多做写练习,并在更大的背景信息下审视组块,它才会出现。最下面的组块颜色最深。那是个固化组块,它已经深深刻在你的长期记忆中了。

顺便提一句,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

数学知识可以被神奇地压缩。为了推敲同一个过程或思路,你也许会折腾很久,举步维艰地尝试各种方法。可是你一旦理解透彻,并从宏观思维角度把它视为一个整体,不出意外,你的思维会被高度压缩(就像压缩文件)。你可以把它放进大脑的仓库里,需要时就能快速完整提取,并直接运用到其他思维进程!根本不需要再逐步重来一次。浓缩的思维让人获得洞察力,数学真正的乐趣之一就在于此。

但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建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

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联系和回顾,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提取知识和回想知识让我们不仅仅是重复的机器——提取过程本身增加了学习深度,并帮助我们逐渐形成组块。

我本科选了物理化学专业,而且迷上了公式的推导,渐渐就养成了攻克书中的每一道题的习惯。这样一来,我的大脑总能迎难而上。到了期末,没遇到一题就会立刻知道解法。我尤其建议专业的人采用这个策略。

我也说到了每天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每天只学一会儿,但要保证所学知识能脱口而出。

离开平时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数学和科学中,内化解题办法的真正美妙之处就在于:练得越多,题目就变得越简单,对你的帮助就越大。

我总会先问他们是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的。一个星期后,他们会带着已经梳理好的材料,再次回到我面前,他们都没想到自己竟记住那么多内容。

做到“默念而心得解”的最后一个重点提示。

在完全理解之后,仍持续不断的学或练,我们称之为过度学习

但实际上,要掌握一门新学科,是要学会挑选使用恰当的解题技巧的(不能只会用锤子)。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去练习各种题目,运用不同的技巧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期间一旦巩固了一种技巧的基本思路(这时会有一点骑在有辅助轮的自行车上),你就要开始穿插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

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请知道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

与其过度学习,不如穿插学习

最好是用手把这些最初的解题方法、图表或概念都写下来。事实证明,手写比输入能让人更轻松地记住概念

一个常见的能力错觉,就是仅仅因为成功解题会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你就不断地去练习一个已经会用的技巧。

本章小结

  • 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那就是,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 练习能带给你流畅的而敏捷的思维,这正是考试中需要具备的。

构建组块的必需品

  • 专注力(focused attention)

  •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udnerstanding)

  • 练习(practice)帮助你获取宏观背景信息。

  • 简单回想,试着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尽快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回想有助于形成神经挂钩,这样就能把思维悬挂在上面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保罗采用的学习技巧。

  1. 读一读(但还不要去做)布置的家庭作业和模拟测试/小试题。

  2. 复习讲义笔记(尽量不落下每一堂课)。

  3. 重做课堂笔记中的例题。

  4. 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和模拟试题/小试题。

第五章 预防拖延

化坏习惯为好帮手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对这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拖延是个极具影响力的关键恶习。

你应该坚持每次学习一点点。

本章小结

  • 我们所拖延的都是不舒服的事情。但从长远来看,贪图一时之快未必对我们有益。

  • 拖延就像在服用微量的毒药。一时看不出影响,但日积月累危害极大。

第六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的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习惯分为四个部分。

  1. 信号。

  2. 反应程序。

  3. 奖励机制。

  4. 信念。

改变你对信号的反应,是唯一需要动用意志力的环节。

  1. 信号。识别出让你进入出窍和拖延状态的导火索

  2. 反应程序。改变的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处

  3. 奖励机制。认识这点特别重要:一个小小的自我称赞,比如“好棒,好厉害”,就能启动你大脑的重塑过程。

  4. 信念。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 “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 )(荣注:憧憬未来)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状态。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 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本章小结

  • 在让你感觉痛苦的事情上花一点点功夫,最终你得到了好处会很多。(荣注:走出舒适圈)

  • 如同拖延,习惯有四个部分。

  • 信号。

  • 反应程序。

  • 奖励机制。

  • 信念。

  • 要改变习惯,可以改变对信号的反应,或者干脆回避信号。奖励和信念有助于促成习惯上的长久转变。

  • 关注过程(如花费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

  • 用25分钟的番茄时间在短时间内保持高效率。每次成功地专注工作了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 确保规划一些自由时间,滋养你的发散模式。

  • “心里对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他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

  • 你会因为一心多用,让思维无法形成充分、丰富的联结,因为大脑中储存联结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巩固联结,就被拉去做别的事情了。

第七章 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如何增进专业知识并减轻焦虑

但你看一眼就能看出某题解法,对题目有真正的了解,说明你已经成功构建出一个命令组块,他的命令就如一首歌在你脑中横扫而过。组块资料库会以一种绝无仅有的方式,让你理解基本概念。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点难题。千万不能偷看答案。不能跳过任何步骤。或自欺欺人的说,太好了,搞定了。要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理有据。

  2.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3. 休息一下。

  4. 睡眠。

  5. 再来一次。

  6. 给自己添新题。

  7. “主动”重复

做刻意练习的时候你也应如此,要专注于学习解题步骤中最难的部分,提高对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请记住,已有研究表明,你越努力回想学习材料,它在记忆中植入的就越深。相比纯粹的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

在理解过程中,你会经历一些时期,看似像理解力在发生倒退,而你会因此感到恼火。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它说明你的大脑正在推敲这些材料。摆脱暂时的困扰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基础往前迈了一大步。

让一切井然有序:梳理你的学习材料。

手写答案很重要,因为手写的过程可以增强你对材料的记忆

主动重复比被动重复让人记忆更深刻。我是说,在以心记方式学习的过程中(以此为例),等明白了差不多了,如果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回想,得到的效果比再看一遍书更好。

发懵,及恐慌到大脑一片空白——一旦工作记忆被填满,而大脑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承载解决问题的其他关键部分了,人就会发懵。搭建组块会压缩已有知识,为工作记忆腾出内存空间,这样你就不会轻易的让神经超负荷运转。同样,给工作记忆留出更多的空间,意味着你更有可能去回想起解题的重要细节。

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他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者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的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

就算测试结果不理想或是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基于测试效应产生的改进依然会发生。尽管如此,在学习期间做自我测试时,你还是要尽可能的去获得反馈,并用参考书检查答案,或是翻看书后,又或去别处验证自己的答案。不仅如此,我们后面还会谈到,和同学以及老师间的互动也会对学习过程有所助益。

学生认为在回想中进行的自我小测验只不过是检查一下自己学习质量,但这种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

本章小结

  • 搭建组块是指将某个概念整合到某个联结流畅的神经思维模式当中。

  • 搭建组块有助于增加工作记忆的可用内存。

  • 搭建一个含有概念和解决方案的组块资料库,可以形成解题知觉。

  • 当你在搭建组块资料库的时候,要刻意关注那些最棘手的概念和解题环节。

  • 偶尔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学的很努力,可命运却让你打出一手烂牌。但你要记得的机遇的法则:如果准备充分、勤加练习并搭建思维方案库,你会发现幸运女神会更加眷顾你。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努力,那么必定会失败,但那些一直在不断努力争取的人定会体验更多的成功。

我母亲的金句之一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发现,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习中,系统的理解,并写下我想掌握的每个步骤,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提取练习的做法就更有效多了。读每一页时,试着概括出主要内容并铭记在心。然后翻到下一页。

第八章 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最好用的学习应用和方法

刚坐下投入工作之前,有一点负面情绪是正常现象。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才是关键。研究者发现,“快人”和“慢人”的不同就在于,“快人”毫不拖沓地把负面想法放在一边,对自己说,“别浪费时间了,现在就动手吧。只要你动手做事情,感觉就会好很多”。

克服拖延的正面手段

  1. 在拖延期间不要去开电脑。电脑总让人难以自拔。

  2. 趁还没开始拖延,先看看家庭作业里最简单的几道题。

  3. 在小纸片上抄下待解决的等式或方程,到哪都随身带着,直到它们让你觉得拖不下去了,再回来做作业

克服习惯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个星期要做的关键任务清单,一周写一次。之后,每天列一个清单,写出可执行可完成的合理任务量。试着在前一天晚上写出第二天的日行计划清单

重要的是,要将遥远的目标分解转化成为每日任务,一点点攻破难题。你需要把大任务转化为每日清单上的小任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本章小结

  • 思维技巧会是你强大的武器。以下罗列一些最有效的技巧。

  • 让自己待在无干扰环境下克服拖延,比如图书馆。

  • 练习无视分心的想法,让它们成为眼前浮云

  • 如果自己态度不端正,就要改造自己的关注点,让注意力从负面转移到正面看法上

  • 意识到刚坐下开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特别正常的现象

  • 让“开心一刻”成为你生活计划的一部分,是预防拖延的最关键要务之一。同时也是能让你避免拖延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 预防拖延的核心就是拥有合情合理的日计划和每周一次的周计划,它们可以保证你在宏观上波爱护次前进步伐。

  • 在前一天晚上写好第二天的计划

  • 先从最困难的事做起(荣注:???)

我发现的另一个小方法是我所说的主动复习。在我打理头发,或是洗澡的同时,我会在脑中复习一些我已经解决掉的问题。复习让这些问题记忆犹新,不会被我抛之脑后。

第9章 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你得和拖延较较劲

本章小结

  • 记行程日志。这样当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可以回头追踪并了解哪些是有效的方法,哪些是无效的的方法

  • 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务和任务

  • 在晚上睡觉前写下你计划的任务,这样你的大脑就有时间详细考虑你的目标,从而帮助你确保能成功

  • 把你的工作细化成一系列小挑战。总是确保你(和你的小恶魔)得到足够的回馈。花几分钟时间尽情地享受幸福和胜利的快感

  • 要慎重选择时间,直到你完成了这个任务才能奖励自己

  • 小心拖延的信号

  • 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的新环境中,比如安静的图书馆

  • 障碍总会出现,但不要把你自己的问题全都归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都是别人的错,那就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

  • 相信自己的新时间系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该休息的时候要足够相信自己去休息,不要有负罪感。

  • 如果仍然无法摆脱拖延,要有后备计划。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

  • 要事先行

  • 享受做小白鼠的时光。

第10章 增强你的记忆力

大脑虽小、空间无限

这让他们充分开发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特大视觉空间记忆能力

尝试记忆宫殿法

本章小结

  • 记忆宫殿法——将有助于记忆的形象嵌入你熟悉的场景中,让自己感受视觉记忆系统赋予的力量

  • 学着以更加训练有素且别具创意的方式来使用记忆,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就算为了增强记忆力创造出天马行空的关联也没有关系

  • 理解后再记忆,你会对学习材料记忆犹新。随着思维宝库的不断强化,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第11 章 记忆技巧多多益善

打造生动形象的比喻或类比

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如果你除了想记住概念,还想理解概念,一个上策就是为她量身打造一个比喻或类比。

创建意群

编故事

本章小结:

  • 比喻可以帮你更快学会难懂的概念。

  • 重复是在记忆消退前对其进行巩固的必要动作。

  • 意群和口诀可以帮你简化学习内容,构成组块,这样就能更轻松地储存记忆了

  • 编故事,哪怕故事听起来会有点笨拙,但它也会让学习内容更好记忆

  • 写和说在一定上都有加强记忆的作用。

  • 体育锻炼对新的神经元生长、新联结形成强大的促进作用。

第12章 学会自我欣赏

形成直观认识

知道什么并不重要,如何思考才是关键

本章小结:

  • 一定时候,在能熟练运用组块资料之后,你便开始不再去纠结于一个小细节,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解决问题

  • 有些学生能快速掌握材料,和他们一起学习确实会给人不小的打击。但是“平均水平”的学生有时在主动性上、把事情做完的能力上以及创造力上会有优势。

  • 把握创造力的一部分关键是要能从专注模式转换到更放松的、白日梦一般的发散模式。

  • 太过专注会阻碍你发现真正要找到答案——就想用用锤子钉一颗螺钉,因为你已经认定了那是一颗钉子。当你卡住在一个问题上,有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下,转而解决其他问题,或者干脆小睡一会儿。

第13章 塑造你的大脑

改变思维,改变人生

快速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每个所学概念几乎都可以与你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这就是作比较。有时比喻或类比并不十分贴切,比如把血管比喻成高速公路,或把核反应类比为倒塌中的多米诺骨牌。但这些简单的类比和比喻能作为强大的工具,帮你利用现有的神经结构,让它如脚手架般让你迅速地构建新的更复杂的神经结构。开始用这个新的神经结构后,你会发现比起初的简单结构,它不知好用多少。再构建其他领域的新结构时,这些结构又为比喻类比提供了来源。

本章小结

  • 在科学、数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逐渐习得的一个特质,就是学会如何组块——提炼关键思想

  • 比喻或试图类比也能构造组块,这些组块能使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的概念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

  • 无论你当前或今后有怎样的职业道路,要有开放心态,保证自己的学习宝库中常备数学和科学知识。你能因此储存更多的组块,从而更精明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14章 借方程的诗歌打开心灵之眼

解开标准方程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努力学习数学和科学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脑中的抽象概念赋予生命。

迁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背景中

本章小结

  • 方程只是抽象和简化概念的方法。这说明,方程包含的深层含义,与诗歌中的深层内涵有相似之处。

  • 你的“心灵之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帮你在脑中排演,并把学过的知识拟人化

  • 迁移是把所学知识从一个知识背景应用到别处的能力

  • 关键是要掌握一个数学概念的组块精髓,这会有利于概念迁移和将之应用到新途径中

  • 在学习过程中一心多用会让学习无法深入,这样会限制你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15 章 学习的复兴

自学的价值

本章小结:

  • 自主学习是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 自主学习能够提高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 有时它会帮你解答出老师的奇怪考题

  • 在学习中,毅力往往比智力更重要

  • 锻炼自己去接触那些你敬仰的人。你会结识渊博的新导师,往往他们的一席话可能改变你的未来。但是请爱惜他们的时间

  • 如果你没能快速掌握学习材料的重点,不要灰心。常让人惊讶的是,“学得慢”的学生会抓住根本问题,而这些部分通常为进度较快的学生所遗漏。真正了解前因后果能让你更深层次理解问题。

  • 人人都是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意识。总是有人批评或低估你所付出的努力,你要学着对这些问题淡然处之。

第16章 避免自负

团队合作的力量

数学不好的人往往会落入“套公式”的陷阱,他们迫切地想要归纳书本和老师的做法,然后把问题直接套进公式就万事大吉。而会学习的则会检查自己所做的一切,确保是行得通的。他们会思考方程的意义,它们从何而来。

最后提醒一下,团队学习对数学、科学、工程和技术类学科非常有效。然而,如果团队学习变成了社交活动,那就不是这样了。减少闲谈,跟上节奏,完成作业。

本章小结

  • 即使你自信一切没有任何问题,专注模式还是会让你不经意地犯下致命的错误。温故知新,不同的神经活动过程可以让你重新审视结果,抓出错误。

  • 和愿意提出不同见解的伙伴一起讨论,可以:

  • 找出你想法中的错误

  • 更容易学会随机应变,更好地应对有压力的处境

  • 确保你真的理解了你想让别人解释的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

  • 建立起重要的职业关系,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 学习中的批评,无论你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应该客观对待。它们是在帮助你理解所处理的问题

  • 小心不要自欺欺人

理解一个方程的关键,在于理解它所描述的故事。

第17 章 参加考试

考试本身就是效果非凡的学习经历

对于考试恐慌人群来说,还有一个好建议就是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来。放松腹部,把手放在上面,慢慢深吸一口气,你应感到手在向外移动,甚至同时感到整个胸腔如一个膨胀的桶在向外扩张。

你的大脑会欺骗你,让你以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这意味着,只要条件允许,眨一下眼,转移下注意力,然后从全局视角二次检查自己的答案,问自己:“这样解答真的合理吗?”

我的研究团队发现,如果在考前片刻写下自己对于临近考试的感觉和想法,就能有效地减轻压力对考场表现的负面影响。

你在掌握学习材料时进行的许多自测也会带来少量压力。

还有一个事实:消极的自言自语,即你的脑海中产生的负面念头,确实会影响到你的表现,所以一定要保证让积极的言语和内心想法贯穿整个备考过程。

第18 章 释放无限潜力

学习的10个好方法和10个误区

越是迫不及待想得到答案,越是事与愿违。

大脑的重塑由你掌握。重塑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明智地对待你大脑的有优势和弱点

长期以来不断努力的结果是在每个新学期的学习期间,你都会收获如同水泥加固一般的稳健神经结构。在专注工作期间搭配着有规律的放松,不仅能让我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还能学得更加深入。

世界上最擅长思考的人长久以来在用的一个窍门就是简化——用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事物。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

  2. 自我测试

  3. 对问题进行组块

  4. 间隔开重复动作

  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6. 注意休息

  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8. 专注

  9.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

  10. 心理对照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4. 等火烧到眉毛才开始学习

  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7. 做提前忽视读课本

  8. 有疑问,娶不着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足够深入

  10. 睡眠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之道_读书笔记
99%的学霸们都在偷偷使用的学习技巧是……
十分钟读完《学习之道》芭芭拉•奥克利 著
《学习之道》中10个简单好用的学习技巧和法则
《学习之道》打开你思维的脑洞
洋葱海盗集市分享 |《学习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