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歙县)古城历史上的风水建置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地理坐标约为北纬29°52′9.58″ 东经118°25′46.45″。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徽州古城源于隋末汪华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下,内有子城,外为罗城,东北倚斗山,东南乌聊迤逦,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以为池。山溪之险,天造地设。来龙斗山发源自黄山山脉,干脉东入绩溪县境遥遥岩,由南支起马头岭,又西支起大鄣山,西南入歙为问政山脉,右出为飞笙山、紫芝山、玉屏山、石壁山、白榆山、马鞍山、斗山、万山、乌聊山,连绵百里之遥。飞布山为府城北镇山,相连鹰尖、王林尖、牙山、引岭、榔槌山、白额龙、厚山等处,峰峦叠峙,岫岭袤长,“其龙脉起伏,实为郡城营基障护”,“风水攸关,志禁采伐,勿断山根,由来已久”。富资水出箬岭,南流至葛塘入扬之水;布射水出长源,至东山营入扬之水;扬之水又名徽溪,出绩溪大鄣山,纳富资、布射之水与源出黄山之丰乐水于太平桥汇入练江。练江沙明水净,自城南东注渔梁,经龙井山抵浦口,与南来之渐江合流于歙浦,为新安江,东下钱塘。风水家说,凡人口聚会之处,来龙要长且旺盛;于曲水环抱,众水汇合之地应建衙门官署、宗庙宫殿。汪华选择于乌聊山下建郡治,自当有风水上的考量。

 
  
                                                                                 徽州府衙
 
                                                                                    歙县县衙
 

  古人认为州县衙署的风水地理与民生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当会带来天灾人祸。即微小之事,亦不得马虎从事。而徽州,尤重风水之说。如宋绍熙元年(1190),徽州通判卢瑢到任,将衙署内谯楼、仪门及亭、榭、台、观之类牌匾换成隶字,一切重新。郡人以为其字多燥笔,而于州牌尤为严重,私下担忧。果然,次年四月,郡库起火,延烧官舍民庐,一日两夕乃止,郡城一空。又如清康熙年间,歙县重建县衙大堂,擅自升高地基,即有风水家说县基朝山驳杂,正堂平低,谯楼高耸,是为避诸恶峰;今升高二尺,恐有不利。不久,狱讼之事繁兴,人文风俗大非从前可比。歙县人郑邦源深于地理之说,呈请县令,上于府、道、省,捐资重造,以复旧制。官署建筑,择日亦有讲究。清末,徽州南谯楼飘摇欲坠,知府冯汝骥多方劝捐,资金凑足,请风水师选于宣统三年二月二十日吉期开工。

    徽州府衙的迁址,当是特等大事。今址为宋宣和年间所迁,其唐、五代、北宋时期,大略在今位置,以东谯楼为大门出入,衙署向背规模等皆不可考。宣和年间,方腊起义,攻陷州城,毁坏严重。命改城于扬之河西岸(今歙县第二中学一带),时人称新州。因地形不正,濒河卑湿,外高内庳,顽石冈陇等原因,百姓极力反对,以此事诉诸朝廷者有二千多人。其后,复返旧城,修筑城池,建衙署。

  徽州府衙为何人所迁址,历来说法纷纭,或说是南唐国师何令通,或说是北宋国师吴景鸾,又有说是赖布衣。按何令通于南唐时言牛头山陵不利,谪休宁县令,后弃官隐居休宁县东七十五里芙蓉峰碧云庵,于宋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坐化。现今府衙地址乃宣和年间所迁,距何令通有生之日相距百余年。吴景鸾于庆历年间(1041—1048)诏选入朝,去宣和年间七十余年,几乎无可能性。赖布衣于宋宣和五年(1123)为绩溪龙川胡氏改定阳基,并有书稿存世,而徽州府城于方腊起义毁坏后重建,亦于五年三月建成,年月相差无几,徽州府衙为赖布衣所迁之说,或许更为合理。府衙虽有大师迁址,然朝山的驳杂,水口的关锁等自然情况,需障空补缺,或筑堤造桥,或竖坊建塔,或截流浚塘,历经数百年,逐步完善。

 
 

 

    州城西门对河西五魁山,其名实出五星聚奎,有启文运之意。然五峰如竖指,山形五行属火,故又称火焰山。宋绍兴二年(1132)四月,州城大火三日,烧毁州治官舍19处520余间,延烧民房1500余家;绍熙二年(1191),徽州火,二日乃灭;庆元六年(1200年),大火,烧毁州城官舍、监狱,延及民房800余家;淳祐元年(1241年)七月十三夜大火,烧毁州治及州城之半。火灾屡屡发生,官民惊心。形家以为五魁山为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于是在西门建楼,墙皆涂黑色,黑在五行中为水,以水胜火之故。又于楼旁塑蔺亮将军像,戴金花帽,穿锦袍,手拉满弓以射火焰山。蔺亮前承五代平陈之役,后接隋朝大业之乱,保靖一方,有功歙州,故塑像以镇之。又于郡西门外浚丙字塘、南门外浚丁字塘,丙、丁于五行为火,浚水塘以厌火。

 
 
                                                                                  东谯楼 

  宋宣和年间,知州卢宗原建南谯楼,将仪门东面谯楼榜为迎和门。其后,州城火灾频繁,六县科第不兴,形家以为正南门为离象,离,火也;又因南谯楼未建时,从东门出入,人文科第一切顺畅,如清吴梅颠《竹枝词》:“阳和门向甲方开,五百年来产大才。谶应婺源出朱子,书声到处夜听来。”(从汪华于隋义宁年间(617)将新安郡从休宁迁到歙县到南宋建炎四年(1130)朱熹出生为五百余年),于是关闭南向正门,复以东厢门出入。迎和门因患火灾而复用,有“禳火门”之称,“禳”与“阳”谐音,遂雅化为“阳和门”。南谯楼设真武神像,真武为北方水神,取水能胜火之义。然东谯楼规模狭隘,气势不雄,郡中凡有接诏、进表、迎官之类,仍开正南门办理,事完关闭。明弘治十六年(1503),徽州知府何歆不信风水之说,但他复启用正南门前,拓宽了街道,五户之间加砌封火墙,此后,未曾发生特大火灾。而封火墙逐渐演变为徽州建筑典型——马头墙。

 

 

   “关门若有十重锁,必有王侯居此间”,水口桥梁、水坝的营建至关重要。

    城南三里龙井山下激流飞奔,铁索港、汪洋港、车轮港皆陡绝,扬之、布射、富资、丰乐诸水汇于练江,至此湍泻而下,不复停蓄,于风水大有攸关。隋末汪华迁郡治乌聊山下,即于此竖栅拦水,历代相承。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之后,急流荡决,水栅毁坏逾六十年,城市凋耗,火灾屡见。形家以为:“山之在前者,既有崔嵬崒嵂之势,则水之映山者,当有渊渟演迤之形。清辉相含,则郁攸退避。”其意为,山势雄峻挺拔,其下之水必汪洋深广,山水相映,清光相含,则火灾自当退避。即水胜则火息,水厚则土演,故宜修梁蓄水。嘉定十四年(1221),知州宋济即旧址聚石立栅。十七年,知州袁甫更议叠石为坝。坝成,巨浸渟潆,碧溪万顷,舟楫往来,鱼鸟上下,蔚为一郡胜境。此后,坝毁重修,逾朝不断。紫阳桥在城南五里,虽为县南乡村取道,实与绾风气、萃灵秀,振兴一郡科第相关。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徽州知府杨松年、邬元会、杨楷、洪有助相继完功建成紫阳桥。清顺治年间,桥毁坏募捐重修,歙县张习孔在《募修紫阳桥序》中说道:“新安为郡,形势最胜,府治居中,垣而外列七星之阜,大河环之。河之下流距城二里而近,紫阳山在焉。前太守邬公用形家言架石为梁,名之曰紫阳之桥。盖以绾风气,萃灵秀所关,干一郡非浅鲜也。”又于城南五里建回龙坝,以达到层层关锁。

 
 
 
 

 

   龙井山雄挟渔梁,澎湃之声震川聒谷。传说大禹治水凿龙门,鲤鱼跳过龙门者腾化为龙,而科举又以考中进士比喻登龙门。徽郡乡绅以龙井比龙门,用渔梁比作中流砥柱,故于此建禹王庙,以昌一郡文运,然不知始建于何年。明嘉靖年间,许国曾按旧制修复。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歙县许国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位居次辅;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时徽州知府高师孔以为嘉靖三年(1524)正月,水、金、火、木、土五星聚于营室是主文运之天象,实为许国以帝师应五星聚奎壁之征象,于是在龙井山重建禹王庙之时,于庙后隙地创建文昌阁,以为“有龙井,故受之以砥柱;有砥柱,故受之以禹庙;有禹庙,故受之以文昌;有文昌,故受之以奎壁”,“将科甲益见振兴,而簪缨愈征蔚起也”。其后屡有毁坏,清知府蔺一元、马步蟾,许国元孙许登瀛皆重建,以倡兴甲第。

 
 

 

   水口处建文昌阁、魁星楼、文峰塔,以求文运,发科甲,是风水说的重要内容。风水家“凡都、省、府、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徽州府城来龙自黄山东蟠,大鄣西折,蜿蜿百余里而为问政、紫阳,西南拥翼,旁支霞山实绾毂其口于巽向。巽,东南也,主文运,宜高耸。且休宁率山、婺源浙源山、祁门大共山、黟县武亭山之水汇渐江与绩溪县巃嵸山之水入扬之汇练江合于浦口,霞山为六县水之襟喉,郁葱丽胜,滨流峻峙,颓波漰注,旋绕九曲。形家言当建文峰塔以启一郡文运。明万历三十五年任歙令张涛于上建霞山塔。经始之日,有巨木浮水而来,用作柱塔,故又称神柱塔。塔底镇以越国公汪华紫玉带、许国白玉带。万历四十七年(1619),御史田生金按部到徽州,以当地绅士言塔与文昌缺一则孤而无辅,遂于塔前隙地建文昌阁,西向。阁后建文会堂以处郡文学,南向。又于塔西南之地建栖霞禅院以栖僧人,南向。“次第告成,宫阁巍然,堂刹森然,即之而云蒸霞灿,与紫阳、问政相鼎峙,北望天都如主宾之拱挹于堂户”。又距府城五里回龙山,其山位于巽向,即东南向,为文风所关,明崇祯年间,县令叶高标以其山稍卑下为病,建回龙塔于其上,启一郡文风。以其孤单而无辅弼,僧允持创建栖云禅院,清康熙年间,僧师循拓址建宝檀宫。塔映水中,犹风行水上,于卦象为涣,甚有关风教。

    障空补缺,是风水中的重要方法。府城东北所倚斗山,一名七星山,山冈联七,累如贯珠,犹北斗七星。北斗一至四星为魁,五至七星为杓,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运乎天中,临制四方,建四时而均齐七政,神天五行,其在人为心,宰制万事,酬酢万变,胥此其枢也。”形家以为斗枢文星之象可以振作一郡文学,明万历元年(1573),徽州知府崔孔昕造魁杓亭,其上祠文昌。亭后为旧亭,亭前为斗山文会馆,形有辅弼,“登眺其上,远延天都、云门之奇,近览问政、紫阳诸峰之秀。川原绮丽,万井烟云,练水自北来,回环带绕,盈盈清淑之气,宛在襟抱间”,斗山文会馆为府城、歙县两城文会,湛若水、邹守益、耿楚侗、王畿等先后前来讲学,刊有《斗山文会录》。
 
    府衙前乌聊山不尽蜿蜒,遂于府前街之东建藩镇坊接乌聊山之气又于藩镇坊右、南谯楼外东向建钟楼,递次承接生气。而西门楼于府衙正门形势欠妙,所建藩镇坊与其东西对峙,又竖承宣坊于南谯楼前以挡煞。为免泄生气,将承宣坊两侧门皆砌以墙,仅留中门受谯楼生气。南谯楼正门竖有二十六根柱,中间两根用以安装城门,
俗称二十四根柱,旧称“二十四根水火棍”。此柱称“献柱”,二十四之数对应二十四山,即二十四方位,用以镇厌五魁山,控制万壑。清宣统年间徽州知府冯汝骥认为徽州人文商业甲于东南,实发端于此。然立柱时间不可考。府城为半月形,明嘉靖年间,歙县筑城,两城合璧犹如满月,歙县知县张涛于西门外绕建七星墩,取“七星拱月”之象。

   

    风水理念,其实就是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之更加合理。古人以为衙门官署所在之处,关系所辖地区人文经济尤重。而为官此地者,响应民心,使人文科经济得以欣欣向荣,或上奏朝廷,拨以官费;或申报上司,募捐资金,修建桥坝亭台,符应风水,成为景观。然亦有灾患之年,百姓无以为食,工价廉低,招集兴作,以度饥荒。如宋嘉定年间徽州知州袁甫兴修渔梁坝,时当欠收之年,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为免于百姓流徙他乡,兴修渔梁,既可济贫民于目前,又可贻利泽于悠久,为一举两得之美事。又明万历三十五年任歙令张涛,任上适逢水旱连年,灾荒不断,百姓无以为食,斗米一钱三分,于开仓赈济同时,给牌劝富户买米平售,先后赈济数次。不得已,参考朱熹、欧阳修救荒之策,修紫阳书院、孝子祠、尚贤祠,建霞山文峰塔,筑张公堤、七星墩,修缮城池,诸役并兴,以存活百姓。经过数百年的风水改造,有风水师评赞徽州府城道:左环山右带河,前朝近而明堂巧,来龙百里,六水朝宗,虽局势稍小,明堂颇顺,作用之妙叠叠。


附古徽州牌坊:

 

 
 

 
 
 

 
 
 
 
 
  



徽州古建筑:

 
 
 
 
 
 
 
 
 
 
 
 
 
 
 
 
 
 
 
 
 
 
 
 

古建三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歙县古城
徽州府城徽州署
踏莎行·徽州古城
中国遗产24--黄山脚下的徽派古建筑—西递、宏村
初秋走皖南赏古徽州之一:徽州古城
【来稿选粹】凌代琼|​​​徽州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