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伤后疤痕修复小经验,看看这个病例!

患者在医院住院 2 天,医生给患者采用 「 红药水 棉球 纱布包扎 」 的方法进行伤口处理。见下图。

患者外伤时间是 2022-09-07,2022-09-10 经朋友介绍去当地的伤口护理门诊换药,通过采用新型敷料进行处理,最终伤口愈合达到了 「 伤后不留疤 」 的效果。

下面,与大家分享该患者外伤后的三处皮肤擦伤伤口处理经过,其中面部伤口愈合时间为 2 天,手臂伤口愈合时间为 5 天,膝关节部位约时间为 15 天。患者和家属对换药过程及效果表示满意。

  • 面部伤口

第一次换药:2022-09-10

换药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碘伏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待皮肤干燥后,取水胶体透明贴 6 cm*8 cm 一个贴于擦伤处,轻轻按压使其固定牢固。

后续评估:

2022-09-12,见水胶体透明贴有少许发白,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揭开敷料,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见皮肤已愈合,没有残留疤痕。

  • 手臂伤口

第一次换药:2022-09-10

换药方法:皮肤消毒方法同上。考虑手臂伤口有感染和较多渗出,内层采用藻酸银离子敷料,外层采用蝶形硅胶泡沫敷料进行固定。其中,蝶形伤口敷料有助于手臂的自然弯曲,更贴合伤口。

第二次换药:2022-09-12

换药方法:

揭开外层敷料后,注意先用生理盐水湿润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再按上述方法消毒创面,待干。

见创面渗液减少,肉芽新鲜红润,无明显感染,改用水胶体溃疡贴固定,促进伤口爬皮。

后续评估:2022-09-15,见水胶体溃疡贴部分呈白色胶冻状,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揭开敷料,见创面已愈合,局部没有疤痕形成。

  • 膝关节伤口

第一次换药:2022-09-10

换药方法:皮肤消毒方法同上。创面内层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层用泡沫敷料进行固定,旁边破损处用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固定。

第二次换药:2022-09-12

换药方法:揭开敷料后见创面渗液较多(忘拍照片),改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蝶形硅胶泡沫敷料进行固定。

第三次换药:2022-09-15

换药方法:揭开敷料后见创面渗液减少,肉芽新鲜红润,伤口边缘爬皮良好,内层敷料继续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层改用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固定。

第四次换药:2022-09-19

换药方法:皮肤消毒方法同上,敷料选择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固定。

第五次换药:2022-09-19

换药方法:揭开敷料后见创面尚有 1.5 cm*1.5 cm 大小未愈合,皮肤消毒后,采用水胶体溃疡贴 6 cm*8 cm 进行固定。

以上图片来源:作者朋友提供,已经授权使用。

案例小结:皮肤擦伤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在基层医院外科门诊换药,更多的是采用干性愈合的方法。如果所在医院有伤口护理门诊,就有条件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相信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换药体验。

下面,我们来介绍湿性愈合理论及各种新型敷料的作用机制,以提高大家对湿性愈合理论的认识。



干性愈合 & 湿性愈合


干性愈合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要干性环境,有大气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的氧气,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

具体方法是:开放伤口,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仍使用该方法促进伤口愈合。

湿性愈合理论是利用伤口敷料的密闭或半密闭使保持伤口低氧、微酸、湿度湿润环境,增加细胞生长及移行速度,加速伤口愈合,并可防治痂皮形成。

现在湿性愈合理论已成为被外科大夫广泛接受的理论。

湿性愈合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湿性愈合可以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其保温的特性可以使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保湿形成的低氧环境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增殖;有利于伤口的渗出,渗出液释放及激活的酶可以促进坏死组织的溶解;相对密封且 pH 较低的环境可以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率;相对稳定的环境可以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换药时可避免创面渗出与敷料的粘连,减轻了创面的痛感。

值得一提的是:湿性伤口愈合环境不等于 「 潮湿 」 的环境,过度潮湿的伤口环境导致细胞水肿,不利于伤口愈合。同时可能导致渗液渗漏,皮肤浸渍,伤口进一步扩大。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种新型敷料的作用机制:

  • 水胶体敷料

  1. 作用机制:水胶体敷料有水胶体透明贴和水胶体溃疡贴。可以吸收少到中量的伤口渗液,形成潮湿的伤口愈合环境,不撕裂新生肉芽组织,促进上皮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加速微血管增生,防止细菌侵犯。

  2. 适用伤口:适用于渗出液较少的伤口,如手术后伤口、皮肤擦伤、供皮区伤口、浅表烧伤、部分皮层烧伤等。

  • 藻酸盐敷料

  1. 作用机制:具有快速吸收能力,胶体与创面之间的 Ca2 交换可使伤口迅速止血,吸附血小板促进凝块生成起到凝血作用。在为伤口创造湿润的环境中,起到自溶性清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2. 适用伤口:适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以及轻度出血的伤口。

  • 泡沫类敷料

  1. 作用机制:能够吸收中到大量渗液,防止肉芽组织水肿、不浸渍周围皮肤。3D 树状发泡式结构的聚氨酯泡沫,能够贴合伤口床,垂直吸收渗液,原位锁液,减少侧漏和伤口周围皮肤的浸渍。

  2. 适用伤口: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的伤口,如压疮、下肢溃疡、术后伤口、皮肤擦伤、供皮区伤口、II 度烧伤,也为伤口在整个愈合过程中提供保护。

  • 银离子敷料

  1. 作用机制:银离子敷料有银离子油纱、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及银离子抑菌剂等。含银敷料能持续有效地释放银离子,迅速杀菌,有较强的抗感染功效,加快伤口愈合,缩短疗程并减少瘢痕的形成。

  2. 适用伤口:适用于感染有脓性分泌物的伤口。临床使用时可与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等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宇飞,袁佩雯,等. 皮肤擦伤后急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2).

2. 魏力,主编. 伤口护理实践快速成长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科医生给自己换药,总结出了这些经验
新型压疮的敷料你知道有多少?
12种伤口敷料,一文带你了解
小伤口也有大学问,看完 6 个伤口案例,不怕处理难题
皮肤伤口包扎 VS 暴露如何选?一个案例教你掌握
骨科精读 | 伤口敷料的分类与选择技巧,骨科基础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