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老子和《道德经》浅析

01 关于老子和《道德经》

关于老子的生平,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后来周朝衰败,他弃官隐居,提出了一些早期的道家思想,著书5000言,形成《道德经》。后来人们就不知道他的去向了,这是史记里面的这种记载。

《老子》这本书,大概要比老子这个人晚一点,大约是后人记录的老子的语录,书中有些言论带有战国中后期的时代特色,如“大道废,有仁义”等,可能就是道家后学所附议的,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加内容,经过后人的整理,战国前期成书。到了西汉前期流行的《老子》,已经和我们今天见到的甚至上是完全一致了。

《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二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合称为《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不分章。

02 老子的思想

《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是围绕着关于“道”的理论而展开的。

第二十一章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状哉?以此。

道是老子以及道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德呢,是指道的显现和作用。

什么是道?

道这种东西,带有恍惚的特点,恍惚就是模糊不清,看不清楚它的本来面目,有象物,有远深的特点,有可以得到验证的精髓,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从古到今,它都存在,能够观察万物的开始,也就是说道在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我们用道个观念来考察万物的开始。

第二十五章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是老子考察宇宙万物本源时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这样一种物,它是混沌一片,它在天地以前就产生了,它离我们虽然遥远,这也没有声音,独立存在,但是它又是永恒的,它不依赖别的物而存在。而且它又无所不在,循环往复,永无休止,这种东西是天地之母,是它产生了天地。

老子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我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勉强的称呼他为大。

把这两段话,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道,在老子这里是哲学的概念,不是具体存在着的东西,是老子对于宇宙万物本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一切,大至天地,小到各种具体的物,他们总有一个开端,这个开端不是某一个具体物的开端,而是整个宇宙的开端。

万物的开端,他们总有一个本源,万物的存在总要有一个依据,是什么东西使他们得以产生?什么东西使他们得以存在和发展?

这就是所谓宇宙的本真本源。

那么,在古代人们对这一切不能够解释,就用迷信的观点来解释,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在创造,认为是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又有神支配着天地万物他们的存在着和发展。有神来规定了宇宙间的秩序,宇宙之间,有万物,有生物有人,他们都有生有死,迷信的人,认为这是由神创造和支配着这一切。

而老子,他是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来考察,他提出这都是道在其中起作用,那么道是不是和神一样呢?

当然不是。

道,不是人格神,它没有意志,没有感情,人们也不能看见它,当然它也不是一种先验的理念。道的特点,是自然,它们无所作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它可以产生天地万物,同时,它浑然无形,但又独立存在,永不消失,循环运行,永无止息。

它不依赖别的东西而存在。实际上,道就是老子对于宇宙本源本真的一种哲学描述,它注意到,在宇宙万物的背后有一种力量,当然这种力量不是神,它支配着万物,决定着万物的发展,但它又是自然无为的。

迷信的人,认为天是有感情有意志的,它能够褒奖惩罚人间的善恶,而老子所讲的道不是这样的,它是自然无为的,道,实际上,是人们对宇宙本真,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的某种认识。

道,这种概念的出现,打破了神创造和支配万物的传统说法以及天道有知的迷信思想,是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同时,它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抽象思辨能力的极大提高。

道家,之所以称为道家,就是因为他们的学说,都是围绕着关于道的理论而展开的。道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然无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能够让万物有秩序和谐的,生长存在发展。

我们今天常说,我们生活的环境,本来它是和谐的,如果破坏了环境的和谐,就会出现灾害,那么这种环境的和谐是怎么形成的?

它当然不是神的安排,它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自己形成的这么一套和谐的秩序。

03 老子把自然无为的思想运用到了政治方面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贤於贵生。(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他希望统治者也效法道那样,自然无为,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

认为统治者无为,万物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统治者无为,百姓就可以自己纠正自己,就能够自己富裕,自己变成纯朴。国家不要有那么多的法令,那么多的政策措施,不要整天发号施令,特别是统治者要限制自己的私欲,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对老百姓过度的剥削,今天让人家干这个,明天让人家干那个,这样就会导致老百姓的极端穷困。

老百姓之所以吃不饱,就是因为统治者吃的太多吃的太好了,收税收的太多,把老百姓的东西都拿走了;老百姓难于治理,就是因为统治者有为瞎指挥,所以老百姓不听它话了;老百姓之所以不怕死,敢于犯罪,就是因为,统治者自己的生活过于舒适,过于奢侈,导致老百姓没有饭吃。剥削过度嘛,所以老百姓就不怕死,敢于铤而走险。

他特别反感统治者用烦苛的法令,限制老百姓,认为,这种做法只能是适得其反。统治者的忌讳越多,老百姓越穷,法律越多,越明确,那么盗贼就越多。相反,他认为只有无为而治,才能够使得社会得以安定。使得人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04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保留着古代风俗的小农经济社会

第八十章:
小国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样的国家里呢,虽然有各种可样的器具,但是人们不使用它,人们不用各种最新的器具,新的发明也不使用,老百姓也都住在自己的出生地,不到远处去。

有船有车人们也不用,有各种武器人们更不用它,老百姓结绳而用,这种生活是很本真很质朴的,甚至是物质生活是很贫乏的,但是老百姓各各都满足。吃得不好,但是人们觉得自己吃的很好,穿得很粗糙,但是人们觉得很美,自得其乐。自己住在自己的小村子里头,互不往来,各自满足于自己的生活。

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实际上代表了下层的民众,追求安稳生活的愿望,老百姓浑浑噩噩,无所作为,无知无欲,所以就能够自得其乐,同时,他反对统治者的贪欲,也要求百姓无知无欲。

05 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

在老子的思想里面,还有另外一些内容,就是关于事物发展的辩证的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他运用自己高超的哲学思辨能力,从生活现象当中概括出很多本质性的东西,从普通的事物当中去发现规律,他提出了很多带有辩证因素的观点。

比如他看到事物总是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又是互相依存,他认为,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都是相比较而显现,相依赖而存在的。有了美就有丑,有了善就有不善,这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他还提出,福和祸也都是互相依赖的。

06 他还运用这些朴素的辩证观点,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思想。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要达到什么目的,先做一件相反的事情,这样促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想要得到他,先给他,老子在这种思想上,他提出以柔弱胜刚强,由“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个人要谦虚不争,正因为不争,天下之人就会拥戴他,就没有人和他争,这都是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使自己达到预期的目的。

他特别强调柔弱胜刚强,这也是矛盾的转化,使自己由弱小的一方,成为强大的一方,从而战胜比自己原来强大的对手,所以这种策略思想也对我们中国人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实践当中去,比如在军事上我们也经常使用这样的战术,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可以先退一下,诱敌深入,然后再寻找敌人的弱点,战胜强大的对手,这也是以柔弱胜刚强。

总之,老子的思想,他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一个大的进步,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式的智慧,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事物,促成事物的转化。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在政治上代表了下层人民的愿望,对于统治者有批判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当国家大乱刚定,这种时候往往就需要自然无为,与民休息。

但是,总体来看,老子的思想,他又有退守无为,这样的一种特点,这就和儒家那种积极进取,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他主张无为,反对文明的进步,认为文明的进步搞乱了人民的思想,造成了社会的动乱,所以,他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去。

07《老子》的写作特点

从诸子散文发展的进程来看,《老子》仍属于广义的语录体。但是,它和伦语的语录体是不一样的,它不是简单的记录下来人物的言论和对话,而是经过了改编加工,所以那里面我们看不到人物的形象,也没有子曰这样这一类的提示,更没有人物的对话和简单背景的交待,它完全是对思想主旨直接阐发,上来就讲。

全书八十一章,每章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加以简略的论述。

它的突出特点是精警凝练,言简意赅。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天地之始;,名万物之母。故,常,欲以观其妙;常,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处处闪烁着哲人的智慧,讲哲理,讲道,讲自然无为,讲柔弱胜刚强,有的章节也显得幽深玄妙,来去恍惚,另人回味无穷。

这是全书开宗明义,所讲的一段道理。

先不说它的句式富于变化,就是这些句子接连不断的提出一些哲学上的概念,道,名,无,有,令人应接不暇,这段文字也让觉得玄妙恍惚,其趣橫生,也可以说是玄之又玄。

另一个特点是浅显明白,要言不烦,但又耐人寻味。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些地方就像格言和谚语一样。金玉满堂,谁也不能永远守着它,早晚这个富贵家庭会破败,这些宝贝都成为别人的了;富贵的人如果他很骄横,那么他会遭到倒霉。

这些都像格言,谚语,非常精炼,而又通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这是老子散文的第一个特点,言简意赅,富于哲理。

再一个特点,是富于形象性。

老子他非常善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讲述哲学道理,更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对象,关于运用比喻来说明深奥的哲理,作者把许多比喻排列在一起,用以形容和描写某种复杂现象。

如第十二章:
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比喻都很丰富,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各种人和物。

比如他比喻那些微妙玄通的得道之人,用一系列的比喻来形容这种人,说这种人做事非常谨慎,就像冬天下河趟走不也下去;他非常胆小,畏惧的样子就像钻到一个地方害怕街坊四邻一样;他做事很恭敬很严肃,好像到人家里去做客;他平常很自由,懒散就像是冰要融化的样子;他又很质朴敦厚,就像是没有雕琢的木材;他心胸旷达,就你是山谷;他跟外界混为一体,就像一股浊流,你也看不透他,深不见底。

他用这一系列的比喻去形容那些,微妙玄通的得道之人。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地方,比喻就更生动,更复杂,比如第二十章里,形容那些得道之人。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吨吨兮,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若无所归。眾人皆有餘,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老子》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文多用韵,句多排比对偶。

其文句大体整齐而富于变化,用韵也不拘一格。

如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处于谦弱,返璞归真,但是呢,都是押韵的,除了押韵以外,句式参差错落,两相对偶,前后反复,而且两段之间又形成了排比,这样的句子读起来,语气紧凑,音韵铿锵,简直就像白居易所说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人们说这一章,读起来简直就是诗一样,老子的散文有很多这样的段落,所以有人称它为散文诗,它对于后来各种骈韵文,压韵的散文,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 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知其白,守其辱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之脉络思考浅见,与同道中人分享(道篇)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马王堆版《道德经》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