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德论天才与美: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的艺术不是美的艺术

康德《判断力批评》集中而系统地论及“美的艺术”与“天才”(“天才的艺术”)的问题是在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第一章的末尾,即论述“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的末尾。在这部分,康德花了大量笔墨在论述他的先验世界,对审美判断作了严格的界定和概括,并细致分析了它的先天原则,解释了什么判断如何可能,最后把美的艺术作为阐释该部分的停靠点。这样的思路似乎是从形上的超越层面下贯到具体的现实层面,从提出先天认识能力——审美判断力,再到划定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先天原则,最后在应用层面——艺术中显现出来,先天的原则完整地贯连起审美发生的全过程,而美之所以能以艺术的形式在现实中实现,天才便是最重要的机制。

一、天才——不属规则的规则

康德所提到的规则,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习得的,即概念的规则、经验的规则,另一类是不能习得的,这正是天才为美的艺术提供的规则。我们日常生活所指的规则通常是前者,因此称天才为不属于规则的规则。康德之前的西方哲学史上,鲜有关于天才的论断,但实际上这并非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它源于柏拉图提出的“灵感说”。尽管二者具体的内涵有所差异,但都是指向一种天赋的创造性的恩赐,并且无法用理性归纳使之可以习得或传授。康德笔下的天才概念是紧密根源于灵感说的,不可言说的特性是它很鲜明的特质,所以要区别这里的天才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天才概念,我们平时认为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是天才,但在康德这儿显然不能被划入天才的领地。因为作为极高智慧的范例,他们可以直观地示范演绎他们理论成果,并能把方法步骤系统地传授给受众。

在“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一节中,康德零星地提到了天才的一些表现样态,而对天才概念做确切划定的应是在分析完构成其各个内心能力后得出的结论,即“一个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诸认识能力方面的禀赋的典范式的独创性。”这句定义看上去较为艰涩,故还得从前文的分析中把它简单地梳理作一下解释:所谓天才,便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而这种才能是自然先天赋予的,是天生的内心素质,不是一种能按照任何法则来学习的才能。天才为美的艺术提供的规则虽无法用语言传授,但它本身应是典范,成为评判的标准,并被后人追随。综上,天才的特性有三:独创性、不学而能性以及典范性。

然而在文本中,康德关于天才与美的艺术是如何关联起来的直接论断只是简短的一句:“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于是紧接着,我们就会反思到,天才如何为艺术提供规则,也就是它自身哪些特性与美的艺术有相通性进而对其产生了作用。下面将先从关于美的艺术的限定入手,细致分析文本,找出天才能作用于美的艺术的内在根据,为找寻天才在其中的运作机制是如何的问题提供启发义理。

二、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

康德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美的艺术必然要被看作是天才的艺术的观点,可见在康德思想中,首先二者的关联性毋庸置疑。前面已经界定了天才的特性,那么接下来探究清何为美的艺术及其本性是什么,才能分析出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他们二者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据此部分前后的论述结构,很显然康德是按照一般到特殊,即从论证何为一般的艺术再到论证何为美的艺术的方式进行阐释的。他认为艺术是“我们出于正当的理由只应当把通过自由而生产、也就是通过以理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1]112从中可以看出,艺术本身已经先被规定了含有理性、自由的特性。在接下来论述何为美的艺术时候,他则专列小标题为“美的艺术是一种当它同时显得像是自然的艺术”[1]115以此强调美的艺术“显得自然”的特征,并且也是在本小节说明了美的艺术是不建立在概念之上却能普遍传达的特性,实际上便是它无目的的形式合目的性。综上,便可以归纳美的艺术具备以下三个的特征:1.蕴含理性2.显得自然3.无目的的形式合目的性。下面具体分析天才在美的艺术成其所是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首先,天才对于美的艺术中的理性因素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天才的内心能力不仅仅是想象力,它还由知性构成,知性的作用便是管束想象力,使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让想象思维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而陷入荒唐。

其次,美的艺术还需要是显得自然的,而天才亦是使美的艺术具备此特征的原因。其一,文中说到“由于这种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是属于自然的。”这表明了天才的创造力来源于自然,所以当它的创造力符合自然属性的时候,那么它为艺术提供的规则便带有自然的特性,进而使得艺术虽然在理性思虑那里带有人为因素,但剩余部分(指艺术品最终以一定形式展现出来为人们欣赏的表象)看起来像是自然。其二,众所周知“独特性”是自然事物的一个典型特征,天才的独特性致使自然之物不同于某些人为之物那样表现出重复刻板,矫揉造作。而在艺术中,天才凭其独创性创造出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如同那些自然之物一般,就这就避免了艺术中矫揉造作,刻板模仿等不自然的现象,其独创性使艺术品虽经人工但宛如天成,满足了美的艺术要显得自然这样一个要求。

最后,我们知道美的艺术需要无目的的形式合目的性,而天才正是使它符合形式合目的性要求的必然成因。因为“每一种艺术都预设了一些规则,凭借这些规则作基础,一个想要叫作艺术品的作品才首次被表象为可能的。”这个“预设的规则”便属于合目的性中康德先验主义里先于经验存在的关于对象外在形式、表象、存在理念那部分,而根据合目的性的内涵,即事物外在形式、表象和存在理念与内在必然性一致性的原理,自然而然会思考到如何让前者与后者相吻合以达到合目的的,天才便是二者的媒介,因为天才使那个预设的先验的规则变为实际经验中的规则,即天才创造的规则正符合了那个预设的规则。所以,从合目的性这个方面,天才促成了艺术变为是美的,亦即合目的的。

综上,可见天才是美的艺术成其所是的重要机制,所以康德感叹到:“美的艺术只有作为天才的作品才是可能的”。

三、天才的艺术不是美的艺术

康德在论述了“美的艺术”一节后,又以名为“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一节来强调天才与美的艺术的关系,极大地肯定了天才对美的艺术的重要作用。但根据这个命题我们自然会反思到:那么天才的艺术是不是美的艺术呢?好像按照常识来判决,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流传于世间的被后人尊崇为伟大的美的艺术品的创作人几乎都是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人,比如梵高、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好似只有拥有天才能力的“超人”才能创造出举世无双的珍品。但细究康德在文中对天才的论述,特别是沿着他把天才与鉴赏力两种能力比较的思路我们可以得知:天才的艺术不是美的艺术。

因为在康德那里,虽然高度肯定了天才作为天赋灵感的独创能力,但按照知识的构成层级来说,天才主要还是由处于低层(作为生产性的认识能力)[1]121的想象力为主导的能力,而康德本人确实一个坚实的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在先天理性中,判断力显然高于想象。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在审美范畴中,“想象”并非像传统的认识论所理解那样,是意识中对外在对象的模仿和影响,它实际上是让所有在场与不在场的事物在共时性整体中敞亮起来的途径。因此康德也认为正是促成天才的想象能够“把内心诸力量和目的地置于焕发状态”,故其赋予了美的艺术品以“精神”。即便想象是作品精神的来源,但若只有想象居于主导地位,作品充其量是一种灵气十足的艺术,天才的艺术便可算作此类,相反,若判断力占据主位,此作品才配被称为美的艺术。

天才由于有知性的约束,即在发挥其独创性时把反思判断力作为准绳,不仅得以使美的艺术需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要求变为可能,也符合了美的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认识方式的那些表象的要求。康德认为没有天才,艺术品便没有了精神;但没有鉴赏力,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如果只能选其一,那么宁可牺牲天才。

四、结语

在康德这里,天才是美的艺术的构成机制与基本要求,而根据他对美的艺术的定义,天才的艺术并没美的艺术一样高级。尽管他在天才与美的艺术的相关叙述在逻辑上虽然无懈可击,但是在日常经验中,似乎有些人并不能接受天才作为美的艺术的必要条件,因为天才罕见而我们的审美体验常有。对于天才是艺术美基本标准是否过于苛刻,天才是否应该作为审美的更高级的标准被提出,或许正是鉴于这些冲突感,我国美学家王国维才针对难以企及的天才提出了“古雅说”这个温和的美学范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德:判断力是一种天赋,不能被教导,只能训练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3)——论天才和艺术
陈剑澜丨康德论美的艺术
康德《判断力批判》三:审美判断的演绎与辩证论
**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陈海静: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审美主体——基于康德美学的一种扩展性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