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繁露

:::玉英第四:::

[题解]

“玉英”是宝物名,用作篇名。全篇集中讨论“经礼”和“变柑’,“正辞”和“诡辞”的辩证关系,注重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既充分肯定《春秋》的直笔、实录和原则性,又以大量避讳性的事例,剖析了《春秋》的曲笔、隐晦和灵活性。

        谓一元者①,大始也②。知元年志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轻。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五传之外,美恶乃形,可谓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见④。

[注释]

①元:开始。

②大(tai)始:即“太始”,指宇宙最初状态。

③元年:指君王即位的第一年。

④“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七句:苏舆认为自“是故”开始至此,与上下文不合,疑是《深察名号》篇中的文字错简在此。

[译文1

        所谓“一元”,就是宇宙的初始。知道记载元年的本意,人君重视它,而小人却轻视它。所以治国的开始在于正名,名分端正了,就能兴旺五世,而且在五代之后,善恶才表现出来,这时候才能说得到(名分)真实情况。这不是子路那种人所能看到的。

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①,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⑨,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人唯有终始也,而生不必应四时之变④,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⑤。故人虽生天气,及奉天气者,不得与天元、本天元命、而共违其所为也@。故春正月者,承天地之所为也,继天之所为而终之也,其道相与共功持业,安容言乃天地之元?天地之元,奚为于此?恶施于人?大其贯承意之理矣。

[注释]

①“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二句:属万物于一,指万物的统一性。系之元,与元相联系。就是以元作为万物的统一物,万物统一于元,哲学上说,就是元一元论。

②终:疑作“故”。

③元犹原:《春秋》将一年记为元年,元就是源头,认为当政者要重视开头。

④生不必应四时之变:“不”字疑衍,当作“生必应四时之变”。或说“不”字当作“死”,生应春,死应冬,为“生死必应四时之变”。

⑤“故元者为万物之本”四句:元在天地万物以及人类之前,是宇宙的根本。

⑨与:亲附。

[译文]

        只有圣人能够把万物统一起来,并把它归结为“元”。所以不探究本原而奉承它,就不能完成功业。因此《春秋》把“一”改称为“元”。元,好比是本原,它的意义是随着天地的终始变化。人是有终始的,而人的生死必定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元是万物的根本,而人的元也在那里。它在哪里呢?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前。所以人虽然生于天气并奉行天命,却不能亲附上天的本原,秉承上天的运命,而共同违背了它的作为。因此“春正月”的说法,是表示人秉承天地的作为,继续上天的作为并完成它。它的道理是说相互保存所共建的功业.那怎么说是天地的本原呢?天地的本原为何会在这里呢?怎样施加给人的呢?这是赞美圣人能够秉承天意的道理。

        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①,正天之端②,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

[注释]

①元之深:即遥远的元。深,遥远的意思。②天之端:指四季之始,即春天。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合称',S始”。

[译文1

        所以《春秋》的法则,是用“元”年来端正天时的起始,用天时的起始来端正王者的政治,用王者的政治来端正诸侯的即位,用诸侯的即位来端正境内的治理。这五个方面都端正了,教化就能顺利施行了。

        《春秋》有经礼,有变礼①。为如安性平心者②,经礼也;至有于性虽不安,于心虽不平,于道无以易之,此变礼也。是故昏礼不称主人@,经礼也;辞穷无称④,称主人,变礼也。天子三年然后称王,经丰L也;有故,则未三年而称王,变礼也。妇人无出境之事,经礼也;母为子娶妇,奔丧父母,变礼也。明乎经变之事,然后知轻重之分,可与适权矣。难者曰:“《春秋》事同者辞同,此四者@,俱为变礼,而或达于经,或不达于经,何也?”曰:“《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是故星坠谓之陨⑥,螽坠谓之雨⑦,其所发之处不同,或降于天,或发于地,其辞不可同也。今四者俱为变礼也同,而其所发亦不同,或发于男,或发于女,其辞不可同也。是或达于常,或达于变也。”

[注释1

①经礼:一般的、原则性的礼仪、规范。变礼:与经礼相对应的特殊的、灵活性的礼仪叫“变柑’。

②如:同“而”。

③昏礼不称主人:即婚礼不以结婚人自己的名义,而以父母命迎。如《春秋》隐公二年载:“九月,纪裂孺来逆女。”纪国大夫裂蠕代纪君来鲁国迎亲。

④辞穷:没有恰当的说法,迫不得已。如《春秋》成公八年载“宋(共)公使公孙寿来纳币(下聘)”,即点明了结婚人宋共公,那是因为他没有父母,所以不得不直称“主人’。

⑤四者:指婚礼、称王、娶妇、奔丧四事。

@星坠:事载《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中,星陨如雨。”《公羊传》:“如雨者何?如兩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一'不修《春秋》”就是没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史记”。“星陨如雨”记述的是中国古代的流星雨。据陈遵妫《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引法国天文数学家俾俄《中国流星》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纪事。

⑦螽( zhong)坠:事见《春秋》文公三年:“雨螽于宋。”《公羊传》:“雨螽者何?死而坠也。”先见为雨,坠地,视之乃螽,即蝗虫。

[译文]

        《春秋》有通常的礼仪,有权变的礼仪。做了能心安理得,这是通常的礼仪。有时做了虽然不符合情性,于心也不安,从道的角度看,又无法改变的做法,这就是权变的礼仪。因此婚礼不称结婚人的名字,这是通常的礼仪;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说法和称呼,就直称结婚人的名字,这是权变的礼仪。天子即位三年之后才称王,这是通常的礼仪;但有特殊原因不到三年也可称王,这是权变的礼仪。妇女不该有出国的事,这是通常的礼仪;但母亲为儿子娶亲,或是为父母奔丧,就可以出国,这是权变的礼仪。明白原则性与权变性的联系,然后再懂得它们的轻重分别,就可以随机应变了。提问的人说:“《春秋》对相同的事说法相同。这四件事情都是权变的礼仪,可是有的符合常理,有的不符合常理,这是为什么?”回答说:“《春秋》综理百物,辨别品类,分辨细小的差别,辨析轻重本末。所以流星坠下叫做'陨’,螽斯坠下叫做'雨’,它们的来源不同,有的白天而降,有的发于地上,所以它们的说法不能相同。现在所说的四件事虽然同是权变的礼仪,但它们的来源也不同,有的缘于男子,有的缘于女子,它们的说法是不能相同的。所以有的符合常理,有的适宜权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
如何定义善与恶?
《庄子》知北游
《老子》第二十五章解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