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了抑郁症该如何正确服药? 健康教育
userphoto

2022.05.28 北京

关注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为60%-80%。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患者对抑郁症及用药认识不足,不了解服药的必要性。有的患者治疗不充分,见效不久就匆匆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复燃”,还有的频繁换药,导致药物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将针对抑郁症是否需要服药以及患者对抗抑郁药常见的疑问进行解答说明。

  1.抑郁症真的要服药吗?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较多,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社会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个人身体状况的变化等可造成精神压力、心理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些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其中导致抑郁症的生物因素愈来愈凸显。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必要吃药。事实上,抗抑郁药物直接作用于大脑,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神经功能异常,帮助缓解患者情绪低落的状态,伴随的焦虑、紧张情绪、抑郁症发作过程中的身体不适,使患者的精力逐渐好转。因此,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需要在药物的帮助下恢复正常状态。

  目前,抗抑郁药是抑郁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对于病情较重及多次复发的患者,务必要尽早开展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抑郁症患者用药应该在精神科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医生和药师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药物并给予用药建议,患者不可随意改变抗抑郁药剂量。

  2.抗抑郁药怎样服用才有效?

  1)应尽可能单一用药

  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一种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如果用一种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时应该换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一般不主张联用抗抑郁药,因为联用抗抑郁药并不比单一用药更有效,且联合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增高。当换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仍没有效果时,可以考虑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充分评估后调整剂量

  抗抑郁药的用药剂量应该逐步递增,尽量使用能较好发挥临床疗效的最低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小剂量疗效不理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加剂量至药物有效剂量的上限,并且治疗至少4-6周;如果仍然无效,应及时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换用同类的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3)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在抑郁症发病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急性期至少治疗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进入巩固期治疗4-9个月,巩固期治疗最好使用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并继续按照之前的剂量服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决定巩固期治疗时间的长短,如果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小、有家族史、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相对比较难治等情况,应尽量延长巩固期治疗;

  抑郁复发的患者应该结合复发次数和发病频度,至少进行2-3年的维持期治疗。抗抑郁药作用于大脑,需要一定时间,逐渐恢复自身的功能水平。抗抑郁药是与抑郁症抗衡的有力武器,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不要私自停药。

  4)更换用药应谨慎

  在使用抗抑郁药时,要注意不能频繁换药,大多数抗抑郁药起效缓慢,一般4-6周才起效,少数患者可能在1-3个月才看到药物的疗效。由于抗抑郁药起效较慢,所以患者一定要有耐心,至少坚持服药4周以上才能判定药物是否真正有效,不可频繁换药。在足量、足疗程使用某种抗抑郁药物仍没有明显疗效时,才可以考虑尝试换用另一种药,不过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更换不同药物时应该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利于药物的清除,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3.抗抑郁药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种,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的不同,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三环类(TCA)药物等。其中,SSRI类和SNRI类均属于新型抗抑郁药。SSRI类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SSRI类药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起效也比较快。SSRI类药物适应证较广,对难治性抑郁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还可改善睡眠障碍。SNRI类药物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比三环类抗抑郁药小,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等。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

  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增强其作用的同时影响其他神经传导物质,三环类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也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效果,对难治性焦虑障碍也可能有效,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用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4.抗抑郁药骤然停药有哪些危害?

  骤然停用抗抑郁药可能引起撤药综合征,轻者表现为躯体症状和胃肠道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运动及精神障碍症状。躯体症状主要为全身不适、头痛、头晕等;胃肠道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等。尤其对于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而言,如需停药应缓慢进行,采取逐步减量的方法。减量或停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少撤药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

  抑郁症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症患者常有消极、悲观厌世观念,有意或误服过量药物中毒的时有发生。三环类抗抑郁药服用过量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神经、心血管等症状,如昏迷、心律失常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妥善保管抗抑郁药,如有误服药物,应尽早到医院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8)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学习笔记)
权威 | 一名治愈了数百位抑郁症患者的医生药物选择!
15个要点,做到抑郁症的合理用药
PPPD治疗预测指标,你值得拥有的小诀窍!
盐酸文拉法辛
停用抗抑郁药,需注意哪些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