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种方式讲西汉55 | 景帝最出色的,是绝情

2016-08-21 张蠡良 时拾史事

此时的汉景帝,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快感。先是平定七国之乱,又治的群臣服服帖帖,从上到下,几乎就没人敢再跟汉景帝说一个“不”字,也就在这时起,汉景帝也慢慢偏离了明君的轨道,好在是偏离的角度一直不大,所以至死也还算是个处在平均分上的帝王。

景帝阳陵出土的微笑彩俑

汉朝建立以来,从刘邦开始到刘启这几位皇帝,若硬要挑出一个刘启最为出色的地方,那就是“绝情”。人言“虎毒不食子”,可在刘启的眼里,唯有江山与权力最为重要。若是你影响了江山的稳定,即使是儿子,也绝不会放过,哪怕你只是个可能出现的隐患。

汉朝建立已经几十年了,此前的几十年中,朝臣们对皇帝都是敬大于畏,可如今,朝臣们对刘启更多的是畏惧。从之前讲刘武时,韩安国劝诫刘武的话以及窦婴归隐蓝田后辨士所提醒的,都足以说明汉景帝当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汉景帝废太子刘荣后,窦婴曾因争辩无果,一气之下来到了蓝田县南山下归隐数月,期间有无数的宾客前来游说窦婴回到京城去,却没有一人能真的将窦婴带回长安,直到一个叫高遂的人出现。

高遂是来自梁地的一位辨士,劝说道:“决定您富贵的是皇上,能让您成为朝廷重臣的是太后。现在您担任了太子太傅,太子被废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最后也不能以死殉职。自己称病隐退,只顾怀中的歌姬美女,隐退闲居而不参加朝会。把这些情况比照起来看,您是要张扬皇帝的过失。假若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么您的妻儿都会一个不剩的被杀害。

窦婴听后,心里一阵波动,虽说指出皇帝的过失是臣子的职责,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可是,家人和责任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呢?窦婴最终还是选择了家人。于是又不得已出山回京,侍奉皇帝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连窦婴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大臣呢?

像窦婴一样能用行动挽救自己的算是幸运,像刘荣那般无论如何都死局已定的,最是让人唏嘘。

之前说过,刘荣的被废,以及刘彻被立为太子,都与自身的行为无关,而是他们背后的势力所决定的结果。“人的命,天注定”在历史中实在屡见不鲜。

汉景帝中元二年,不知是有人举报,还是朝廷找了个理由,说临江王刘荣侵占了宗庙墙外的空地扩建宫殿,所以要召其进京问罪。如高遂劝窦婴时所说,决定一个人富贵的是皇上。说实话,当时能规范自己的诸侯王少之又少,像刘荣这种在宗庙外面的空地扩建宫殿的行为,纵然有罪,也罪不至死。但只要皇帝想你死,那就真的有一百种方式让你活不下去。

由于刘荣的特殊性,刘启并没有将此案交于廷尉审理,而是交给了中尉。当时的中尉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名叫卫绾,之前曾经提起过他,在文帝临终前曾将景帝叫到身边,嘱咐他:“卫绾是位年高望重之人,你要好好对他。”事实证明,文帝瞧人很准。后来景帝继位,卫绾并没有倚老卖老,景帝对其也十分尊敬。史书上记载卫绾的时候,还记录了一个卫绾与景帝之间的小故事。

景帝有一次驾临上林苑,当时还是中郎将的卫绾与景帝同乘一车,闲来无事,景帝就与卫绾闲聊起来。景帝问卫绾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能与我同乘一车吗?”

卫绾极为谦卑的回答说:“我从一个小小的车士因幸立功慢慢升为中郎将,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连怎么升官的都不知道,哪能知道为什么能跟皇帝同乘一车呢?

汉景帝听罢,也不回答,接着问道:“我做太子的时候,召请你参加宴饮,你却不肯来,这是为什么?”

卫绾听到这个质问后,赶忙谢罪道:“臣该死,那时实在是生病了。”

景帝听后笑了笑,也没有责怪卫绾。可景帝又怎会不知道?卫绾不过是过于安分,不愿投机,不想趋炎附势来趁机巴结未来的皇帝而已。像卫绾这种只忠于皇帝一人的臣子,汉景帝又如何会去责怪他?毕竟现在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于是汉景帝刘启便赐给了卫绾一把剑,以示安慰和鼓励。

卫绾接过剑后,便知汉景帝并无意责怪自己,于是也放下心来,象征性的推辞了一下,对汉景帝说:“先帝曾赐我六把剑,我不敢再接受皇帝的赏赐了。”虽然卫绾只不过是谦让一下,没想到汉景帝却认真了起来。

景帝听罢,一脸认真的问道:“剑是人们所爱之物,往往用于送礼或交换,难道那六把剑你还保存起来了不成?”

没想到卫绾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全都还在。”

汉景帝听后表示怀疑,就让人去卫绾家中去取文帝所赐六剑。不一会,汉景帝派出去的人就真的带回了当年文帝赐予卫绾的六把剑,仔细一看,这六把剑不但保存的完好无损,甚至都完好地套在剑套之中,不曾使用,这就让汉景帝大为感动了。卫绾忠厚老实的确不假,不过我倒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就像是偶像送给你的东西,你会舍得拿去交换吗?肯定放家里好好摆着。我有一哥们,他女神送了他一瓶可乐,都摆在车里好几个月没舍得打开喝。所以对于卫绾将汉文帝所赐之物仔细保管未做交换和使用,也并非难以理解。

司马迁认为卫绾这人除了忠厚外没有什么优点了,而我却觉得,卫绾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一股智慧,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智若愚之人。其实若卫绾只是不趋炎附势,懂得如何与帝王相处,也就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了。可关键是卫绾这人人品特别好,属下犯了错误,自己代他们受过;有了功劳,便主动谦让给别人。这就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了。当是君子以上,圣贤未及的境界吧。

汉景帝在准备将此案交由中尉审理的时候,嘴上表示,卫绾这人过于忠厚,实在不忍心让其难堪,也不忍心让其处理这样尴尬又难以审理的案子,所以命卫绾暂时回家休息,中尉一职由郅都接替。

虽说汉景帝嘴上处处为卫绾着想,可心里想的却当真如此单纯吗?我个人认为不是。愚以为,汉景帝不过是一心想置刘荣于死地,而以卫绾的性格,若是审理此案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位皇子保下。很有可能卫绾会迟迟不结案,直到事情出现转机。这是汉景帝十分不想看到的,所以才火速换上了酷吏郅都来审理此案。将案件的审理人由一位忠厚长者换成一个著名的酷吏,也证明了汉景帝要做掉刘荣的想法和决心。

外号“苍鹰”的郅都

郅都是何许人也?从汉高祖以来,到汉景帝时期,能入得了司马迁笔中的酷吏只有四人。除了高后时期的封侯,其他三人均是景帝时所重用的大臣。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晁错,这个已经不在了。然后就是郅都和一个叫宁成的人,而宁成的行事作风都是照着郅都来的,郅都活着的时候宁成基本都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可想当时的郅都是怎样的地位。

之前每每提到酷吏时,我都会为酷吏们洗白一下。因为一提到酷吏,大家总觉得这就是一群反面角色,祸国殃民的大坏蛋,其实不是。循吏一定是好官,而酷吏不一定都是坏蛋,尤其是郅都,绝绝对对的好官。

首先,郅都是个绝对公正清廉的官员,平时有人递给他一些走后门求情的信,郅都连看都不看一眼;有人要给郅都送礼,郅都也都原封不动的退回。史书对郅都的记载就是:“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而郅都本人的口头禅也是:“我都已经背离父母出来当官了,理所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死节官下,不能顾念妻儿。”这比窦婴狠多了,郅都就是一心要做个好官,哪怕连累了一家老小也在所不惜。

其次,郅都是个不畏强权的人,不管你是什么达官显贵还是什么皇亲国戚,只要犯了错,在我这里你就是犯人,所以当时列侯和皇亲国戚们见了郅都都不敢与其对视,称呼其为“苍鹰”。地表之上,皆是猎物。连权贵们都敢严酷执法,就更别说普通人了。平民老百姓一听郅都的名字就能想到犯罪的后果,所以一个个也都遵纪守法,不敢造次。这样的人,就别说他会去讨好什么权贵了,当时周亚夫在朝中最具威武,立了大功又是丞相,加上情商一般,平时十分傲慢。其他下级见了周亚夫都是跪拜,而郅都见了周亚夫也只是普通的作揖行礼,不施跪拜之礼。

最后,郅都的业务水平特别高。当时济南各种宗族有三百多家,实力强横,济南的太守根本管不住这些当地的豪强,于是汉景帝就派了郅都出马担任济南太守。郅都的方式很简单,以暴制暴。郅都刚来到济南,就将一些氏族的首恶分子都抓了起来,灭其满门。这一举动当场就镇住了其余的宗族势力。在之后郅都用了一年的时间,济南郡就成了路不拾遗的模范城市。周围的十多个郡的太守拿着郅都都像上级一样对待,尽管他们是平级。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就知道郅都的水平和能力了,说他是景帝手下第一鹰犬毫不为过。如今让郅都来处理刘荣一案,这位前太子自然是在劫难逃。

在刘荣准备进京的时候,好像上天示警,出现了不详的一幕。出行前刘荣在江陵北门祭祀行路之神,祭祀过后便上了车,可刚一上车还没出去几步,车轴便断了,车也就此报废。当时前来送行的江陵父老们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纷纷哭着说道:“我们的君王恐怕一去难返了。”虽然伤心难过,百姓们又尽量压低着声音害怕刘荣听到伤心难过。

能让百姓们如此爱戴,刘荣应当是位不错的诸侯王吧!

刘荣到了京城后,便来到中尉府接受审讯。开始的时候,刘荣希望官吏能给他笔和纸,自己亲自给父皇写信谢罪。官吏们不敢擅作主张,便请示了郅都。可景帝那边早就传达给郅都了自己的意思,郅都也明白皇帝想要的结局,便让属下们不得给予刘荣笔和纸。好在是,刘荣还有一位聪明的老师——窦婴。

窦婴早就准备好了刘荣需要的一切,悄悄地派人给刘荣送来了笔和纸,刘荣便给皇上写了谢罪信。不过皇帝心意已决,又岂是一封书信便能挽救性命呢?刘荣倒也颇有骨气,在写完信后便自杀了。

不知自杀前的刘荣,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自己的父亲,却是不如老师待自己亲爱。自己未曾出过大错,却是落得如此下场?

郅都完成皇帝的任务没有用时多久,又不知此时的汉景帝心里又是作何心情?解决了心头大患?还是难过不舍?

在刘荣死后,窦婴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马上窦太后也听说了此事。虽说当年窦太后为了自己的小儿子刘武有机会继位,在汉景帝废刘荣之时未加阻拦,可再怎么说,刘荣都是自己的嫡长孙,又怎能容忍他人加害于自己的宝贝孙子呢?所以窦太后怒了,不难以想象窦太后当时的愤怒,当场找了个罪名将郅都罢官。

就在窦太后准备找借口置郅都于死地的时候,汉景帝出手了。一书诏令,将郅都任命为雁门太守,负责抵御匈奴南下,并让使者嘱咐道,轻装简阵,速速上路。于是匆忙之间,郅都不得已再次背井离乡,远赴雁门。

汉景帝本来只是想让郅都逃得越远越好,以免被太后加害,哪怕是战死在雁门关,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光荣牺牲的机会。没想到郅都的所作所为,完全超乎了汉景帝的意料。郅都简直是个全能人才啊!

雁门关遗址

郅都到了雁门关后,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处理政事,将雁门一带治理的十分出色,在防御匈奴的工作上做得也是滴水不漏。加上郅都的大名威震海内外,匈奴人对郅也都是早有耳闻,所以直到郅都死去,匈奴人都未敢靠近雁门关一步。

甚至后来有人神化了郅都,说是匈奴做了和郅都一样的木偶人,让匈奴骑兵们奔跑射击,结果匈奴的骑兵们因为害怕郅都,竟无一人能射中。当然,这明显就很假了,要是匈奴人就这心理素质,那还打什么仗?就这心理素质的匈奴军队还把汉朝部队压着打,那汉朝军队岂不是更完犊子?要真是那样,还养几十万大军做什么,郅都一人就能赶着匈奴跑了。

当然,既然有人能编出这种故事来,起码说明郅都在当时防御匈奴这一工作上做得的确很出色,才会被后人们如此神化。

廉洁公正会断案,内政军事样样行,还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臣子,汉景帝巴不得来上几千几万个。可以说,郅都就是帝制王朝封建社会的酷吏楷模。

虽然汉景帝为了保护郅都,将其送到了边关,可并不代表窦太后就此放弃了。害死了自己孙子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放过。窦太后一再找借口要杀掉郅都,而汉景帝也一再保护郅都,几次反驳窦太后,说郅都是位忠臣。而窦太后则不屑地回击道:“难道临江王便不是忠臣了?”

最终,郅都像是用过的纸巾,被丢进了垃圾堆中。曾经汉景帝放弃了晁错,如今放弃郅都又有何不可?本来嘛,皇帝任用这些酷吏也不过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如今不能用了,又何必强行保留?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无数有理想的官吏,都争相去做一个好的循吏,而不去做一个好的酷吏了吧?所以往后看看,名垂青史的循吏层出不穷,而优秀的酷吏却是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为了捷径升官的小人,因此酷吏一词也变得越来越贬义了。

在郅都死后,关中的皇族们如过年一般,兴奋过头。像是班主任有事请假了一样,学生们都开始放肆不已。在皇族们接二连三的干出违法之事后,汉景帝和老百姓们开始怀念郅都了,可是人死不能复生,郅都已经不在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汉景帝头痛了一番后,突然想到,当年郅都有个叫宁成的手下,行事颇有郅都的风格,不如让宁成来担任中尉治理这些皇亲国戚。

于是在郅都死后,另一位大酷吏宁成的时代来了。

宁成虽是个酷吏,却绝不是一位好的酷吏。在人品上,郅都足以甩宁成几十条街。宁成这个人,争强好胜,做小官的时候,就一定要想办法欺凌一下自己的长官;做了长官的时候,就一定要把下属们当奴隶一样对待。其性格也是狡猾凶残,任性妄为,至于廉洁就更别提了,什么是廉洁?我宁成当官从来就没听说过“廉洁”俩字!

不过因为当年郅都做济南太守的时候,宁成是济南都尉,从郅都那里学到了不少手段,所以景帝用起来与当年用郅都的感觉大致无差。果然宁成当了中尉后,那些张扬跋扈的皇亲国戚们,又一次老实了起来。真是恶人还需恶人治。

上一期:换种方式讲西汉54 | 认了错咱们还是好兄弟

往期精彩推荐

《伦敦新闻画报》:让英国人惊呆的大清国7件奇葩事

“延迟退休”这个事儿,古人是咋干的?

为什么万历没能带大明走进资本主义

关于时拾史事

搜索微信号:historytalking 关注时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535858375,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
此汉朝将军没打过一仗,但在匈奴人眼里他却比霍去病、李广还可怕
酷吏列传(一)
豪杰聊大汉(14):国之苍鹰郅都 曾令匈奴胆寒却不得善终
汉朝最强的酷吏,皇亲国戚看见他绕路走,匈奴人听到他名字就手抖
酷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