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钝针精准定位:一种新的泪沟注射技术
userphoto

2024.02.01 辽宁

关注

背景:使用真皮填充剂进行非手术矫正泪沟畸形,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遇到多重挑战。本回顾性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的泪沟注射技法。

方法:对泪沟畸形的解剖和分型、患者评估以及注射技术进行回顾。这项技术引入了眶下保持韧带、隔下与隔后空间的概念,并使用微细钝针精确识别这些空间。

结果: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共310名患者/620侧泪沟接受了这种技术的治疗。每侧平均注射剂量为0.35 cc(0.2~0.5)。患者治疗1-3次,中位数为2次。绝大多数患者对治疗高度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采用这种新概念有助医生根据畸形分型,在特定解剖空间精确放置填充剂,获得最佳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引言

泪沟畸形是最常见的医美问题之一,它不仅与衰老相关,而且也常见于年轻人群,给面部带来憔悴、不健康和疲惫的外观。已有多种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用于纠正这个区域,但使用组织填充剂进行泪沟畸形矫正时,仍面临多重挑战。这个区域血管丰富,极易出现如轮廓不规则、水肿和丁达尔效应等并发症。

泪沟畸形最初被描述为眼睑-颊交界处内侧部分的深沟,该沟从眼内眦向下外侧延伸。然而,专家们对其确切位置缺乏共识。有的认为泪沟总是位于或低于下眶缘,而有的则认为它位于泪前嵴外侧、下眶缘上方的下睑内侧凹陷。

此前已有文献对泪沟畸形提出了多种的解剖解释:(i) 泪沟区域面部脂肪的减少和/或泪沟上方脂肪的疝出;(ii) 眶隔在眶缘处与眶缘弓(arcus marginalis)的附着;(iii) 提上唇鼻翼肌与眼轮匝肌之间的空隙;(iv) 颧脂肪垫下移导致的眶缘凸出;(v) 泪沟区域缺乏眼轮匝肌下脂肪垫;(vi) 泪沟韧带作为泪沟的解剖基础。

为了更精准注入填充剂并减少并发症,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标准化泪沟矫正注射技术。

材料和方法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关于非手术治疗泪沟畸形的多中心病例回顾研究……

➤ 解剖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介绍的技术,必须对解剖学有深入和全面的知识(图1)。健康的睑-颊交界处呈现出平滑且有弹性的过渡。由于眼眶保持韧带(ORL)分隔了面颊中部和上方的下睑结构,健康的睑-颊过渡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明显的泪沟畸形。

图1 正中矢状面图示,睑-颊接合部的分层解剖。

眼眶保持韧带(ORL)是主要的眶周保持韧带。它是一种骨皮韧带,起源于眶缘骨膜,穿过眼轮匝肌(OOM),插入到睑-颊交界处皮肤。在OOM内侧起源处(称为泪沟韧带),韧带界定不清,这里的肌纤维紧密附着于眶缘骨膜,直至内侧角膜缘水平。在ORL上方,眼睑的分层结构包括皮肤、睑部眼轮匝肌、隔前空间(滑动空间)、眶隔膜以及位于眶后空间的脂肪袋(图1)。

在脂肪袋凸出的患者中,隔前空间向尾侧延伸至脂肪袋,形成所谓“隔下空间”。在ORL尾侧,组织层包括皮肤、浅表内侧脂肪垫、眶部眼轮匝肌、上颌前间隙、肌肉(提上唇鼻翼肌和提上唇肌)、深内侧脂肪垫和骨膜。为便于解释,将位于ORL正下方的上颌前间隙的上部称为ORL下空间(图1和2)。

图2 填充剂注入空间图示。(A) 皮下, (B) 隔前, (C) 隔下, (D) 隔后, (E) 眼眶保持韧带下。

➤ 患者评估

为提升治疗的精确性,已有多种不同的泪沟畸形分类系统被提出。但无论这些分类方法或复杂或不完整,无法提供简单且可重复的治疗指导。

睑-颊部复合体的变化可以很形象地描述为“隆起”(“山丘”)和“凹陷”(“山谷”)。下睑区域的凹陷包括泪沟(眶缘凹陷)和眼睑皱褶凹陷。眼睑皱褶凹陷位于下睑板的下缘,在下眼睑缩肌皮肤附着处。眼眶缘凹陷(泪沟在其内侧部分)对应于眼眶保持韧带(ORL)的位置。在脂肪垫体积不足的患者中,这个山谷可能表现为一个三角形深坑;而在脂肪袋凸出的患者中,它可能表现为直线凹陷(图3B)。

图3 凹陷畸形和脂肪袋凸出畸形的睑-颊接合部分层结构差异。A 凹陷畸形,无没有明显的隔下空间;(B)脂肪袋凸出畸形。

山丘对应于眼轮匝肌卷(常被误认为眼轮匝肌肥大)和脂肪袋凸出,由眼睑皱褶凹陷分隔。对于年轻患者,眼轮匝肌卷通常是睑板前眼轮匝肌突出的结果,可以通过肉毒素注射保守治疗。而对于老年患者,眼轮匝肌卷可能是由于眼轮匝肌多余和皮肤松弛所致,需要手术矫正。

➤ 注射技法

注射点标记在鼻基底水平线与经外眦垂直线相交处。使用钝针(25 G × 38 mm)注射填充剂,选择产品为Belotero® Balance(Merz Aesthetics)。当钝针从颊部朝眼睑向上推进时,两个结构将在其路径中产生阻力:眼眶保持韧带和眶隔。识别这些结构,有助精准确定填充剂注入的空间。

在注射点处浸润含有2%利多卡因和1:100,000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液。用23 G针头开口。将一支弯曲约135°的钝针深入皮肤和SMAS进入上颌前间隙。钝针向泪沟推进,直至遇到第一个阻力,即眼眶保持韧带。在这个确切的点上,钝针尖端位于眼眶保持韧带下空间,在这里注入少量填充剂。这将麻痹该区域,使能无痛穿透眼眶保持韧带。此外,用非主导手抬起颊部放松眼眶保持韧带,使更容易穿透。

如果存在脂肪袋凸出,钝针穿透眼眶保持韧带后,将进入隔下空间。但如果在眼眶保持韧带上方有凹陷(对应隔前空间),则必须小心避免在此注入填充剂。

将钝针重定向向后,朝向眼眶底部,在此将遇到第二个阻力,即眶隔。穿透眶隔,钝针进入隔后空间。让患者向上看,以助紧张隔膜,便利操作。

理解并确认钝针精确位置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将眼眶保持韧带和隔膜想象成两根棍子(图4)。在眼眶保持韧带下空间,钝针可以自由抬起,因为它还没有穿透任何保持结构。在隔下空间,眼眶保持韧带(第一根棍子)将限制钝针的抬起,但尖端仍然可见。但一旦进入隔后空间,钝针将被眼眶保持韧带和眶隔(第二根棍子)固定,而无法抬起。这种固定非常强,以至钝针不会掉落,任何试图抬起钝针的努力都会导致其弯曲。

图4 两根棍子比喻:(A)隔下空间:只有一根棍子(眼眶保持韧带),钝针可以抬起,针尖仍可见;(B)隔后空间:两根棍子(眼眶保持韧带和眶隔)阻止钝针抬起。

由于填充剂会保持水分,强烈建议进行不足矫正。2周后重新评估,必要时进行微调。以下视频演示了使用钝针确认几个关键空间的操作。

泪沟畸形分类与填充剂注入位置

➤ 凹陷型(山谷)

这类患者由于脂肪垫体积不足,在眼眶保持韧带上方形成凹陷。因此,需要通过在眶后空间(图2)注入填充剂来恢复体积。眶隔将填充剂保持在一个深腔内,形成均匀和平滑的体积增加,同时避免与浅层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

➤ 脂肪袋凸出型(山丘)

对于这类患者,目的是通过在其下方填充来掩盖凸出的脂肪袋。因此,填充剂必须注入在隔下和眼眶保持韧带下空间(图2)。填充眼眶保持韧带下空间,为上颊部提供体积和支撑;填充隔下空间,可提升脂肪袋下方的组织。相反,错误地在隔后空间注入填充剂将增加脂肪袋的体积,加剧畸形。

➤ 支撑缺乏型(负向量)

这类患者也可能有凸出的脂肪袋,但不是因为眶隔弱,而是因为前颊部缺乏骨性或/和软组织支撑。因此,这类患者也需要增加前颊部的体积,以提供对眼睑的支持。选用粘弹性、支撑性更强的填充剂(如 Belotero® Volume / Merz Aesthetics),使用相同的钝针和进针点,注射层次在深内侧颊脂肪垫。

➤ 三明治技术

先前已经指出,应该避免在皮下和隔前空间(图2)进行填充剂的浅层注射。但对于适合的患者,向隔前空间注入少量低粘弹性填充剂(如Belotero® Soft / Merz Aesthetics),可能有助平顺过渡,作者称之为“三明治技术”。

结果

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共有310名患者/620个泪沟接受了这种技术的治疗:318个泪沟(51.2%)仅呈现凹陷,200个泪沟(32.2%)有突出的脂肪袋,以及102个泪沟(16.6%)与前颊部的体积不足(负向量)相关。平均(范围)年龄为41(18-64)岁。在310名参与者中,12.9%为男性(n = 40),87.1%为女性(n = 270)。每侧平均使用填充剂0.35 cc(0.2-0.5)。每位患者的治疗次数中位数为2次[1,2,3]。

没有发现产品移位、肿胀、水肿、瘀伤、丁达尔效应或血管性不良反应。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6~24]。三名患者出现轻微的过度矫正,均无需透明质酸酶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时,307名(99%)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高,三名轻微过度矫正患者的满意度为中。相反,在6个月时,所有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均为高,矫正效果持续至2年随访(图5、6、7和8)。

讨论

泪沟畸形,对于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通常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治疗。本文提出了一种效果一致且可再现的技法用于矫正泪沟畸形;这种方法能够安全且精确地识别填充剂注入的解剖空间。

Hirmand提出的分类认为,泪沟缺陷总是在或低于下眶缘,因此没必要在眼眶保持韧带上方注入填充剂。这种认知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眼下凹陷和脂肪袋凸出。相反,Turkmani提出的分类将下眼睑脂肪袋疝出作为1型畸形(山丘),将眼下凹陷作为2型畸形(山谷)。Kato等人针对日本人矫正泪沟凹陷设计了一套分型和治疗方法。与高加索人群相比,东亚人的上颌骨通常较为凸出,缺乏对眼眶脂肪的支撑,导致脂肪凸出和眼袋,且在微笑眼袋会加重。与本文作者的方法类似,他们对这类畸形的治疗目标也在隔前空间。

与填充剂注射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与注射技术、所选材料有关。近期的系统性回顾研究显示,与泪沟畸形矫正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是肿胀、瘀伤、泛红、红斑、水肿、“丁达尔效应”和轮廓不规则。由于该部位解剖的复杂性,还可能出现视网膜动脉闭塞这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些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在皮肤表面附近时(尤其是薄且色素沉着的皮肤),会出现蓝色调。这可以通过深层注射来预防。水肿、肿胀、轮廓不规则和填充剂移位等不良反应,也与浅表注射或填充剂迁移至表层相关。

关于注射技术,本文作者更倾向使用钝针。有证据表明,钝针更精准,血管性不良反应风险更低。而使用锐针注射,存在填充剂沿针道向浅表回流的风险;此外,锐针多点穿刺引致早期水肿和瘀伤的风险更高。

关于泪沟部位的深层注射位置,大多数技术的表述为在眼眶保持韧带下方“骨膜上”或“肌肉下”。但这些表述有局限性,可能导致错误,尤其对于新手。首先,“肌肉下”这个术语模糊不清,不能精确描述填充剂注入的深度。据作者经验,填充剂注入在肌肉下方可能会导致填充剂移位、轮廓不规则和水肿,这与皮下层注射的情况相同。另一方面,“骨膜上”注射可能对应于隔下或眼眶保持韧带下的空间,但没有说明如何区分两者。此外,骨膜上注射无法纠正下睑凹陷。当注意到填充剂可能沿着针头路径向表层回流扩散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关于产品选择,作者选择使用Belotero系列产品,是因为其皮肤结合度更佳、无炎症反应、无丁达尔效应。

最后,必须指出,泪要真正矫正泪沟畸形,只能通过手术完全释放眼眶保留韧带之后进行脂肪重置。衰老导致体积减少和松弛。因此,Barone等人认为,对于较严重的泪沟畸形,需要结合手术提升与体积填充。他们为下睑支撑不足的患者进行经眼睑的中面部提升和脂肪填充。他们指出,这种“提升+填充”方法模仿微笑时组织向上复位的效果。

填充剂注射治疗通过掩盖山丘型和山谷型畸形,恢复睑-颊接合部的平顺整合感。但其效果有存在局限性。凹陷型畸形可能获得显著的改善,但对脂肪袋凸出的改善则可能不明显或无改善。因此,患者的选择和期望管理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效果一致且可再现的新技术,用于注射矫正泪沟畸形。该技术提供了特定的解剖标志,这些标志可以通过使用钝针有效识别,从而根据畸形的类型精准确定填充剂注入的正确解剖空间。这种新技术有助避免并发症并获得高患者满意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莉波:眶下沟槽和凹陷的定义及其临床治疗丨专业视点
结膜入路松解泪沟韧带和重置脂肪的扩大下睑成形术(二)
泪槽韧带
是泪沟?是眼袋?要怎么分辨呢?
高阶注射:泪槽韧带的注射
别让眼袋影响你的颜值,一文带大家读懂如何消灭眼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