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5

大学毕业,又即将面临着多种选择,对于考研,留学,还是去创业,我们该如何选择?

首先来说考研,绝大部分同学考研是跟风,而跟风的典型原 因就是迷茫,觉得本科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我今天遇到很多研究生同学跑来和我说,老师,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会计的,但我不想做会 计,你说我还能干什么?我只能说,如果你是本科,我还敢给你跨专业历练的机会,但现在不敢,为什么,怕耽误了你。学了7年的东西没用上,以后怕你怪我。

如果,你是为了这张文凭而考研,认为研究生毕业一定比本科好找工作,那么你的逻辑也应该是博士一定比研究生好找工作,博士后一定比博士好找工作,那你就继续上到博士后吧。

这个逻辑到今天已经不成立了,我认识的很多公司招聘时,老板都曾说过,只招本科,轮岗培养。因为本科毕业的人就完全可以开始培养,没必要一定是某个方向的研究生。如果仅仅是为了这张文凭而读研,那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你告诉我两点,第一,我就喜欢这个方向,我清晰地知道这个方向我的知识不够,我知道我要学什么,我方向很明确,学习的目的也很坚定,好,鼓励你去读研。第二,我就喜欢这个方向,并且未来这个方向也很有前景,所以我想在这个方向上深造,那么,就去读吧。

如果你还没有清晰地想明白读研的原因,那么工作几年后再读研也不晚。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直接保研或者考上了研究生,还有一种同学是工作几年后重新考上 研究生,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吗?他们的效率完全不一样,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学校期间应该做什么事,读什么书、还知道应该旁听什么 课程,与什么人交朋友。所以我很反对你们盲目考研,不管有些职位是否写“研究生优先”,这些都不重要。

我身边的牛人里,本科最多,没上过大学的也不少。很多都是后期继续深造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那一张纸的事。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什么叫做深造。我绝不反对深造。我的建议是三十岁之前不要急着买房子,有点小钱之后,第一是孝敬父母,第二点是最核心的,即投资于自己,这才是最大最有价值的投资。

我曾经看到一个女行长,还有半年就要退休了,才拿到博士学位。她上这个博士不是为了拿它去找工作,是为了证明自己,好,如果是这样,我支持你们深造。

再说说留学。我很支持在年轻的时候去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去留学,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知名大学深造。不仅能学习知识、也可以很大层面的了解西方社 会的方方面面。但我反对出去仅仅是为了混张文凭,认为留学回来后好就业这个目的去留学。如果是简单的这个目的,那你大可以不这样做,用你本来留需要花的父 母的100万里的12万,换成2万美元,去环游地球一圈,然后回来,在简历里突出这点就够了,这比简单的为了一纸文凭,更容易找工作。

最后说说创业。目前又是一个创业的高峰期,很多电视节目、媒体、投资机构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很多大学毕业生有激情有想法都想创业,但在创业之前,请问 自己一个问题,你首先能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工作机会都创造不出来,创业成功,又从何说起?我支持30岁前创业,但不支持应届毕业生 创业。因为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市场知识、人脉机缘、把握机会的能力,承担责任的勇气,以及市场投资的技巧,基础资金来源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而应届毕业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创业失败,便对再次创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形成负面循环。即使创业因某种机遇偶然成功,应届毕业生由于心理经验 很不成熟,很可能因此沾沾自喜,或固步自封,或意在投机,最终也可能陷入失败的怪圈不能自拔。太年轻就成功,比不成功还可怕。

因此,如果应届毕业生有兴趣或有能力创业,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在选准行业后,找到自己想做的公司作为“学习基地”,设立未来数年发展计划,从基层做起,靠打工积累经验,规避风险,再逐步试探创业的可能性。

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绝大部分都是30岁左右开始起步自己的事业,40岁左右出大成绩的。所以毕业生们在第一个10年,还是要以历练、积累经验、寻找方向、确定目标、明确战略方面下功夫。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2000年时,我还在上大学,比我大一届的师兄师姐已进入毕业季。那时候,我认识的四个师兄和师姐分别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他们都是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的。在校时,他们四个的情况分别是:

小蔡同学是大家眼中最活跃最优秀的,工作职务是学生会主席,平均成绩95分、英语已过专业八级,总之堪称优秀;小肖同学也较优秀,学生会副主席、平均成绩80分,英语已过六级,总之是较优秀;小李同学就相对逊色了,学生会小部长、平均成绩73分,英语四级;小张同学是学生会干事、平均成绩61,还有过挂科经历、英语四级差几分,还要补考中,算是马马虎虎混了张毕业文凭。

当招聘季来临的时候,我的这四位师兄和师姐都积极地参加各企业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四位师兄的求职战绩可想而知,小蔡和小肖的录取通知最多,可以选择企业了;小李就少点了,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小张,则成为了“找工作困难户”,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最后,小蔡挑了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樱花纺织集团:资产总额10亿,拥有有11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小肖去了规模稍小的创维电子集团;小李也很羡慕能签约去大型的集团,但一直没有面试成功,最后他签约去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绝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业务是做房地产的;小张则一直拖到毕业离校时也没有单位录用他,离校后,他住在学校周围的地下室里继续找工作,最后,不得已去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公司在一个很不正规的旅馆的房间里办公,两个房间的房号也非常不吉利,分别是1414和1444,不过他觉得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先干着吧。这个公司听说是干什么网络的。

四个师兄师姐,毕业时他们选择的工作确实和他们在大学的成绩是有关系的,他们所在的公司大小和个人的薪资,由高到低依次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那一届的毕业生们都很羡慕小蔡和小肖,没有任何人怀疑他们的前途,大家都觉的未来的发展中,公司给的平台大的,一定会更好。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1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2010年的夏天,我很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这四个师兄师姐当年所在的那个学院那个系的毕业10周年聚会。除了去国外的几个同学没到场,其他同学都到齐了,包括我认识的这四位师兄师姐。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已经都三十出头了,10年的变化真是让人意外。他们的事业情况分别是:

小蔡所在的集团在08年破产了,做到中层的他已经经历了下岗、失业和再就业,目前在另一家服装企业工作,年薪在5-6万;小肖在创维集团经历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维移动的衰落等,目前是业务副总监级别,年薪10万左右;小李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过去的十年快速发展,在前几年被房地产巨头万科收购,目前小李是总监级别,年薪50万左右,他自己通过投资房产,在北京有至少4套房,个人资产500万以上;小张同学,现在也已经是老张了,目前已经是那家小公司的副总裁级别,年薪80万以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股票期权已经价值0.5亿人民币以上,他去的那家小公司叫百度。

四位师兄,都是同一大学、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都是在离开家庭背景的大城市去重新发展,为什么,他们的职业发展,和10年前的期待如此天差地别?为什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和10年前的职业目标发生了惊天逆转?

这促使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个问题: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参加完这次聚会后,我就第一时间约了我的这位高人师傅。我们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吧里见面了,他刚从南美旅游回来,风尘仆仆,但是神采奕奕。

“师傅,你说我这四个师兄师姐的发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很困惑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或者,是不是个人的发展完全是运气决定的?”“好,提一个问题,问你,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我回答说,一样重要、都重要…“是吗?”导师凝视着我,进一步追问道,“再想想?未来1到2年内的你,哪个重要?”

我忽然感到心底什么东西被打动了,犹豫着回答:选择……“想好了吗?决定了吗?”导师的质问一句接一句,让我仿佛没有喘气的时间,我的眼前忽然灵光一现,如同醍糊贯顶,毅然决然的回答:“选择…”“给你5秒钟考虑时间,不要放弃和后悔?”“不悔!”

说的没错,是选择重要。既然你认为选择重要,这就是一个排除选项的过程,那么你告诉我,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比如选择是不是就面临着选A或B,或者选ABCD?那么这个A选项或B选项到底是什么东西?你既然认为选择重要,那么你告诉我选什么会最好,选什么会最差。这个标准是什么?

我开始在脑海里苦苦思索答案,“工资,福利………”“也就是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导师如同少年般调皮的一笑,为自己倒上一杯滚烫的咖啡,但并没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毕业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工资越高,就证明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你以前跳槽时,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不完全是……”我赶紧予以纠正,虽然事实上我的确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好,继续排除选项,你还会选择什么?”导师事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浓酽的黑咖啡。这次我没有迟疑,简单干脆的回答:“兴趣爱好……”

“好,兴趣爱好。比如,同学A对动漫特别感兴趣,同学B对金融分析特别感兴趣,假如今天不是2012年的中国,今天是1972年的某一天,这2位同学都从大学毕业了,同学A计划进入动漫行业,同学B计划投身金融行业,那么,他们有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吗?根本不可能!外部环境根本没有提供这个机会!”

“的确,兴趣爱好可以选,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你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点,纯粹地从兴趣爱好出发是不具备可行性的。举个例子,就算今天,动漫动画和金融分析在一些大城市会有一定机会,而你想再往小地方走,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你想做这两个行业,或者你想去小城市,都是没有机会的。至少,在大城市,才有这个机会。所以,地域的因素也使你的选择有了局限。由于人均GDP不一样,所以地域因素导致在一些地方,很多行业都没有。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工作,很多在北京存在的行业,在小城市就没有。而这个行业,也许正是你感兴趣的。”

“ 好,这也算一个标准。你觉得的还可以选什么?工作环境?地区?好,还有同学选地区。好,选地区,比如我是选择在北京工作,还是在重庆工作,或者在小县城工作。还有没有什么标准?大公司小公司可以吗?比如“我”就愿意去世界500强,有些同学则愿意去小公司…

再举个例子,比如企业规模。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大规模的企业,有的同学则喜欢小规模的企业。还比如,专业是否对口。有的同学想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有的同学则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有的还特意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各位有没有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后你是否会选择做外贸?事实上,在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外贸行业最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贸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这时候,如果你选择专业对口,反而就是相当不明智的决定了。再举个例子,比如学习传媒专业的同学,你们愿意去各大纸媒行业吗?现在,你们各位还买报纸吗?美国三大报业巨头全面亏损,没有一个赚钱的。纸媒都被互联网、微博、移动互联网取代了。如果你按照专业对口的标准,反而去到的是一个不可能翻身的行业,你就永远没有爆发性发展的机会,不可能快速地积累财富。

好,标准真的非常多,大家迷茫,就迷茫在这里了。大家都很明白选择很重要,但是大家不明白的就是到底要以什么为标准来做选择。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做选择,这里面虽然包含着个人因素,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

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一个人的命运,与他存在的时代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大致有60-70年,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出点成就的可利用的黄金时间大概30年左右。这30年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的主要命运。我们看历史,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过去的百年中,从1910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的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月,当时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的经历和成就,都是和战争岁月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年月涌现出的将星也是最多的。同样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30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所处的是安定大环境下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无数的年轻人下海经商,于是,大批企业家又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30年是一个时代,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10年就可以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小时代背景。80年代,中国刚打开国门,缺少资金和技术,有的是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所以那个时代最好的机会就是开工厂、做生产经营,因此传统初级制造业占据了新兴企业的较大份额。我们看到的大量乡镇和沿海开放城市创办的企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90年代,由于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又赶上美国、欧洲的市场需求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就成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这个高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了20年,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增速才逐渐下滑。这就是大的时代背景下的趋势。

同样的,当国内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国内有了足够庞大的富裕阶级和中产阶级那么国内最大的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就爆发增长了,这就是过去10年最好的机会之一,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新技术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发展。这些都是时代背景中产生的机会,也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命运机会所在。

我们行走在何处?

我们这代年轻人走入了2012年的中国,那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呢。什么大的变化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呢?我们从下面三个趋势中找答案。

趋势一:人口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走过了一大半,目前的城市化率是46%左右,未来将提高到65%以上。中国在未来的20年中,将产生5个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大型城市;4-5个人口超过4000万的密集城市圈;25个人口500万以上的大城市。将有4-5亿人口从农村走进城市。这么庞大的城市化过程,将会产生多少机会的变迁呢。将产生庞大的城市服务业需求,绝不仅仅只是住房的需求。

趋势二:经济服务化。中国的经济从外需出口、投资拉动要转向到内需消费拉动,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内需会产生巨大的发展,而这些发展主要集中于服务业。正如巴曙松、汤敏、杨振宇、范敏、季琦、黄怒波、俞敏洪、何伯权、沈南鹏等众多经济学家与企业家认为的那样,经济服务化是中国国民经济升级换代的重要路径,服务经济是中国经济下一周期的主旋律之一,也是启动中国内需的关键所在。服务,不只是行业更新、增加就业、凝聚新消费的核心,也是资本与经济资源的重要新流向。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空间。

趋势三:牢牢把握住人均GDP的升级变化。在过去10年,中国的人均GDP从1135美元发展到今天的5432美元(2012年8月统计局数据),我们目睹了太多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服装、日常用品、家用电器等行业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下一步人均GDP从5400美元-1万美元这个稳步提高的过程,将会诞生出无数的在新兴行业中的发展机会。这些革命性机会将成就非常多的年轻人,他们会成为这个社会的领袖型人才。这些快速发展的行业机会,将是我们这代人的最大机遇。

师傅在给我讲这个内容时,促使我思考的问题是:如果你的家庭目前年收入只有2-3万元,没有小孩,那么这些钱将会怎样花?如果你的家庭目前年收入有10万元,小孩1岁了,那么这些钱将会怎样花?

你可以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什么是行业?什么是职业?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职场的新人,是选择行业重要还是选择职业更重要?图上的十字交会点是什么?

师傅对我不止一次的说过这几个问题的意义。“以上这几个问题,就是要让你明白外部职场的基本组成和架构,明白自己的空间位置,也就是所谓的立足点。通过这种探索,个人才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职业定位,明确从什么地方开始努力。”这些话已经在我耳边回响无数次了。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空间中。

什么是行业? 行业是依附于人民大众社会生活的具体需要内容而言的。如房地产行业是满足人们遮风避雨居住需求的;、传媒行业是满足人们信息获取的、金融行业满足人们对资金的流转、升值等需求的;教育培训行业满足人们知识的传递;旅游行业是满足人们一种感受体验活动需求的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内容,是可触摸或可感受感知的产品或服务,是具体有内涵的。

什么是职业? 职业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形式的相同性而言的。比如,销售、无论是服装、家电、房地产、互联网等等都是有销售职业方向的,但虽然他们行业类别不同,销售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是讲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卖给消费者将钱带给公司,这就是形式的相同性;再比如人力资源的招聘主管,都是做招聘的工作形式是相同的,但由于面对的人不同,所以内容不同。另外很多职业都是依附于行业才存在的。比如,记者,只存在于传媒行业;教师,只存在于教育培训行业。

行业决定职业。许多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找工作时都是以所学专业为指导原则的,这样就很容易以“我能干什么岗位“的思考方式出发去找自己能干的职业方向。目前学校里、社会上的很多职业规划课也指导学生从自我的性格测评出发去找”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职业职位。而完全没有站在更高的宏观角度去思考一下,将要从事的这个职业方向是属于什么行业呢?这个行业有发展前景吗?

这里就反映出一个根本的问题:到底是先确定自己的行业还是先确定职业?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对所有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如果行业选择不对,那么日后即便是再努力,也难以有好的发展机会,行业即将没落,没有发展潜力,想跳槽到其它行业,却感觉隔行如隔山,怎么也跳不出去,等等。

真正的人生指导大师不是舶来的美国的职业规划理论是中国的古人: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今天男女都接受高等教育了,在个人发展上,而应该是“男女都怕入错行“。注意,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其中的“错”字,这个字代表着你未来的方向,方向很重要,一旦选错了方向。再努力再拼命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的。

为什么说行业决定职业呢?第一个原因前面讲概念时已经讲过了,行业是具体的内容,内容的不同代表道路的不同,方向的不同。大家都学过点哲学的,在哲学里,有个概念叫内容决定形式,而不可能是形式决定内容。

一个事物内容更接近本质,形式只是表象的东西。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是内容决定形式,行业决定职业。我们想想前面讲过的四个师兄的例子。他们在服装、家电、房地产、互联网四个行业里都是做销售的,是行业决定他们的命运的还是做销售这个职业?当然是行业,也就是内容。同样的如果他们四人都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结果有变化吗?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行业的范围比职业广。是先有各种新兴行业才衍生出新职业的。比如,是先有了航空服务这个行业,才出现的空姐这个职业;先有了互联网行业,才出现了网络游戏工程师;先有了婴童服务行业,才出现的月嫂这个职业。新兴行业的层出不穷,极大的推动了新兴职业的发展。

“师傅,选对行业真有这么重要吗?”“当然了,你必须顺应潮流,否则就是死路一条,至少路越走越窄。我问你,在汽车将要大行其道的时候,你在马车制造的企业工作;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今天,你在传统报社工作,你觉的会有大发展吗?““是的,我也认为不会。我注意到了,几年前地铁里都是拿着报纸看的人,现在都是拿着手机看了。““对,在一个领域的行业大局中,位置站好,结果已定。所以较量中,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就是所处行业的趋势如何。在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位置就是第一位的。你的位置,决定了你未来的价值。“

“从古到今,由于个人太弱小了,所以个人的成功从来就不是单独靠汗水和努力能换来的,战略上是看清局势后,选择的位置决定的。只是几乎没有几个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能够真正参悟局势,谋定位置。大部分人需要到30到35岁左右才能有这样的能力。““那在选行业时有什么规律可以提前获知些什么吗?“我急迫的问师傅。“当然有,就是行业的周期波动规律。也是第二个原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趋势的力量》全书阅读!(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像你这样好:读《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硕士这两年半,你选择如何过?
写给环境学院2013年求职的同学( 转载)
推荐6个未来最赚钱的职业,看到了就赶紧抓住机会!
我以后究竟要做什么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