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法的要诀与技巧(纯干货)

“灸法的要诀与技巧”是当代艾灸大师谢锡亮先生亲自撰写的,文中虽然讲的是直接灸的要诀,但对现在最常用的悬灸也适用。
灸法是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治病方法之一,有几千年历史。下面就灸法讲几点要诀和技巧。

1

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工作

首先是医生之医德,医乃仁术,医天下人之疾苦是为天职,勿贪婪财物而败德。《灵枢·官能》:“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谪者,可使行针艾。”可见,对针灸医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其次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灸法虽无多大痛苦,但用火在人肉体上点燃,不免有恐惧心理。所以耐心讲清道理,让人相信灸法,乐意接受灸法,双方配合好,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

适应证选择

灸法治病广泛,不论男女老幼,各科都有适应证。即使无明显病症,也可以养生保健,举凡身体虚弱,风、寒、湿之慢性病,无不适应;对急性病也可选择应用;尤其对难治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或缺陷,中西药难以取效的疾病最为适宜。如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慢性结肠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各种肿瘤、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症、艾滋病、反复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近些年又提倡对恶性肿瘤使用灸法,不论早期或中晚期,或用中药治疗,或用外科手术,或放化疗前后间歇期都可以加入灸法,对患者无害,对其他各种疗法也无妨碍,至少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尤其对手术后恢复期,减轻解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均有良好的效果。

3

施灸的部位

直接灸法经长期施灸会落下疤痕,为了不妨碍美容,应尽量避免在颜面部及明显外露部位施灸,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因为这些部位肌肉丰满肥厚,又不常外露,即便有个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腹背,正好两全其美。

4

取穴要准确,方法要轻巧

取穴要先讲姿势,或坐位,或卧位,必须自然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然后点穴施灸。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变。敏感点也叫阿是穴,或热敏点,或嗜热点,会随病情改变而转移或消失。用直接灸法则取固定穴位不变,以免多处灸成疤痕。
取穴宜精简,以治病主穴为主,配穴少用。如胃病取胃俞、中脘为主穴,配足三里穴,仅此5个点。一般以3~7个点为宜。每穴灸5~9个艾炷,每次总数以30~60个而已,操作熟练不过10min左右。
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绒、新艾绒,它含挥发油多,不易点燃,不易灭,烧得时间长,痛苦较大。用极细之艾绒、陈艾绒,颜色土黄,绵软,无杂质,无油性,易燃易灭,知痛时已灭了,无甚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初用直接灸法,一定要用小艾炷,宁可多灸几壮,这也和用药一样“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古人多用大艾炷,一二次灸成,要求化脓成灸疮,每天清洗,一个月以上才能痊愈,非常痛苦,而且麻烦,虽然疗效好,但现代人多难以接受。所以,用小艾炷轻灸、多灸、长灸同样有效,这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
况且人体产生免疫力,调整内分泌,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慢慢形成的,不必要求速效。艾炷要做成宝塔型,下平上尖,不松不紧,太松易散,太紧燃烧时间长,灼痛重,必须讲究。
直接灸法古称化脓灸,现在改进之后多不化脓,长期灸叫做重直接灸,临时灸几次叫轻直接灸。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灼痛,所以要讲究操作技巧。安排好体位、点准穴位之后,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把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细线香点燃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初灸阶段燃至一半知热即捏起或压灭,术者要用自己的拇食二指迅速大胆操作,眼明手快不会疼,这样患者才能立即止疼;再灸燃至大半知大热时,捏起或压灭;重复灸燃烧将尽时捏起或压灭,次数一多就无甚痛苦了,耐心灸下去待结痂之后就不怕痛了。时间久了有的会出现感传,还会感觉舒服,就像一种温热享受。
如果痂下有分泌物照常施灸。万一感染化脓,用外科换药方法很快就会痊愈,接着再灸,不要间断,免得再打基础。内衣如干净一般不会化脓,有的连灸数月至一二年也平安无事。至于轻直接灸更不必考虑,或者仅起一个小水泡,很快就吸收了。
灸字,从久从火,必须长期耐心灸下去,日久见功。尤其慢性病及疑难病,可以灸数月至数年,对老年人养生保健更应常灸。若病情稳定或其他原因如天气酷热等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5

注意事项

5.1注意室温的调节

在避免风吹患者的情况下,施灸时可以开窗调换空气,应特别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尤其在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之际,更应注意使患者舒适。

5.2灸法与消毒

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严格。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以防灸后皮肤破溃,继发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只要将艾绒晒干,生姜用时洗净即可。

5.3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不多见,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艾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因素。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一般无甚危险。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

5.4施灸与保养

灸后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等以助疗效。

5.5施灸的程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以此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果不讲次序,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循序不乱,不会遗忘。而免得患者反复改变姿势,省事省时间了。

5.6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避忌,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5.7施灸的副反应

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但一般不需要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间隔时间,如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以服中药加味增液汤。药用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肉苁蓉15g,水煎服。

5.8关于灸后洗澡问题

凡非化脓灸(轻直接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疮,则应避开疮面,当心不要洗脱灸痂,勿多浸泡。或用创可贴盖上再洗,或用消炎膏抹上一层保护灸面等方法。总之,可以洗澡

5.9注意掌握刺激量

一般原则是其壮数先少后多,其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

6

难治性疾病取穴处方简介

按中医脏腑经脉辨证,选用循经或局部、俞、募、原、络、下合穴等配方取穴。

病毒性乙型肝炎,主穴取肝俞、脾俞、足三里,配穴取期门、太冲、内关。

慢性肾炎(尿毒症),主穴取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配穴取三阴交、水分、足三里、筑宾、三焦俞。

慢性气管炎,主穴取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配穴取丰隆、鱼际。

哮喘,主穴取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配穴取丰隆、中脘、内关。

肺结核,主穴取肺俞、膏肓、足三里、脾俞,配穴取中府、丰隆、大椎、曲池。

肺门淋巴结核,主穴取身柱、肺俞(或只灸身柱),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慢性结肠炎,主穴取脾俞、大肠俞、天枢,配穴取足三里、上巨虚。

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主穴取人迎、大椎、足三里,配穴取合谷、中脘。

食道癌(各种肿瘤),主穴在胸腹部病灶直上相应的体表上取穴,或敏感点上取穴,配穴在病灶背部相对应处取穴,或身柱、灵台、中脘及足三里、内关。

白血病,主穴取膈俞(血会)、大椎、关元,配穴取足三里、中脘、曲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穴取大椎、关元、足三里、血海,配穴取中脘、内关、三阴交、阴陵泉、百会、风池。

系统性硬皮症,主穴取大椎、肾俞、足三里、肺俞,配穴取关元、中脘。

艾滋病,主穴取大椎、肝俞、肺俞、脾俞、肾俞、关元,配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天枢、大肠俞。

经常感冒,主穴取风门、肺俞、大椎、关元,配穴取足三里、外关。

类风湿关节炎,主穴取大抒(骨会)、大椎、肾俞、命门,配穴取关元、中脘、足三里、绝骨(髓会)。

强直性脊柱炎主穴取大椎、身柱、灵台、病灶两侧华佗夹脊穴,配穴取肾俞、绝骨(髓会)、太溪、三阴交。

养生保健灸,可取足三里、大椎、中脘、神阙、关元、三阴交,选1~2穴。或单灸足三里,就有很好的健身作用。小儿可独取身柱穴,能促进发育,强壮身体。

神医扁鹊

神医扁鹊说:“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意思是:“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使用艾灸疗法,如同煮饭要用火。现在的医疗手段对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难以奏效,完全是由于医家不了解艾灸疗法,不会用艾灸疗法的原因。世间有太多太多的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不懂艾灸,不会使用艾灸疗法,怎么解除病痛,怎么能救人性命?”

如肿瘤、伤寒、疽疮、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慢支、三高、贫血症、哮喘、大三阳、银屑病、癫痫等诸多中药、西药难以见效症,使用艾灸疗法是非常好的调理方法。

艾灸扶阳第一方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灸能回阳救逆、祛瘀散寒、扶阳补正、补中益气、平衡阴阳、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强肾益寿。
一、艾灸病变部位皮肤,短时间提高艾灸点周边及深层温度。
可杀灭局部病菌,使局部堆积的垃圾在高温下发生形态变化,容易排出。高温也能提高生物酶对垃圾的分解、合成,易于排出。高温也加速了局部的血液和体液流动,通过血液和经络运走局部垃圾。
如癣症、脚气、毛囊炎、嘴角炎、中耳炎、青春痘、等等表皮病的艾灸治疗,艾灸局部先是高温杀灭了致病菌,再消融了皮下垃圾,症状慢慢就消除了。不吃药不打针,立竿见影,疗效又快又好。

二、艾灸治深度或内脏疾病,要灸相关的穴位,灸热由穴位进入,通过相关的经络传输到深层或内脏,使深层或内脏临时升温,达到与艾灸表皮一样的效果。
如膝关节的灸疗,选血海、梁丘、阴陵泉、膝阳关等穴艾灸,热能通过穴位进入经络直达膝关节腔,临时提高长期阴冷的关节腔的温度,杀菌,消融垃圾,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达到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再如艾灸治肝炎,取穴肝俞、阳陵泉、大椎、中脘、阴陵泉、足三里。灸热通过经络传导直达肝脏,杀灭肝内病菌,消融肝脏积存的垃圾,恢复肝脏功能。
三、人体组织器官除先天功能不足、外力损伤和老化外,本身一般不会功能衰竭,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人体气血不足首先引起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大打折扣,再是使体内代谢废的清理排出进程打折扣
体内废物,也就是垃圾的逐渐积存会堵塞经络,填充组织器官,反过来进一步恶化组织器官和经络的运行以及人体气血的生成。如果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先患糖尿病,再各大器官衰竭,直至癌变。
灸通灸透之后让五脏各司其职回归本位,心身和谐,阴阳自然平衡,身心自然健康。这期间,身体排毒的通道一起打开,明显的病痛部位会加重,最先修复好的部位开始呈现,让人悲喜交加,疼并快乐着!一旦经络通畅气血充盈的时候,康体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教你了解艾灸
艾主百病,养生延年、美容驻颜的灸法
秘拉肚子奇方,看完后,马上就去买红糖了!
艾炙的穴位
老腹泻 试试针灸疗法
艾灸扶阳补益之心得+ 穴性与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