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不要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一、生活中的现象:

    每到学期末,是许多家长最为紧张焦虑的时候,考试前,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复习的范围和重点,以便在家指导帮助孩子复习,好让孩子考出个好成绩;考试后,成绩还没有公布,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了解孩子各科的考试分数,排名情况;还没放假,不少家长就四处打听哪里开办辅导班,要给孩子报名参加补习。

类似的逼着孩子参加“培优”的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一篇爸爸写的题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的文章讲到:在武汉,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除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的空闲,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去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把他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走,晚上11时休息。

    每天早上6时,妻子准时叫儿子起床复习功课。即便上厕所、吃早餐时,妻子也要让儿子多背几个单词。儿子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30放学。妻子在校门口直接将儿子从汉阳接到武昌,赶6时的“培优班”。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儿子在车上解决完晚餐后就上“培优班”了。晚上9时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儿子五年级时长出几根白发,当时我没在意。上初中后,儿子白发越来越多,现在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医生的结论是孩子精神压力过大。

    近些年来,亲子之间的恶性事件连续发生,人们把这一切归罪于应试教育。于是政府有关部门就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想借此扭转这种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发展的局面,但结果如何?收效甚微。我们试想,学校为什么要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只有升学率高,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可以说,社会和家庭对应试教育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少家长常常无奈地说:我们也不愿这样逼孩子啊,看着孩子每天学得那么苦那么累,谁不心疼?但现实太残酷了,孩子现在学习不好,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可能有个幸福的未来?所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必须得咬牙坚持。这道出了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根源:家长心中充满了比老师更大的压力,比孩子更为强烈的焦虑,并把这种焦虑转嫁到了孩子头上。

    之所以如此,有社会的原因,而更多的是我们家长自身的原因。

如今我们家长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风口浪尖上,过去是没有竞争,现在竞争比西方还要激烈,不少家长总觉得工作、生活缺乏保障,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担心被社会淘汰,心中充满了焦虑不安,但又觉得自己没有成长空间,对提高自己缺乏信心,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想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错误的做法及不良影响:

    我们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压力,怀着这样强烈的焦虑来教育孩子,就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从而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1、偏重学习成绩,孩子的心智不能得到健全发展。

    随着升学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仅次于生命,认为有了好的成绩,就等于有了一切。于是辅导孩子学习,提高孩子成绩就成了做家长的唯一重任。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笑脸相迎;孩子成绩差了,冷眼相向。下面是学生写的一篇题为《两副面孔的妈妈》中的片断:

那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数学试卷,糟了!58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胆怯地靠在门旁,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得了58分。”

    妈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额上的皱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八”字,左手叉腰,右手抓起苍蝇拍,照我屁股上就是一下,嘴里说着:“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好好读书,才考了这么点分,我看你是疯了……”一碗不知什么滋味的饭是和着泪水咽下去的。

    “不争气的,还敢看电视!”

    “不争气的,又想玩游戏了!”

    今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语文试卷,啊!99分!我哼着小曲像小燕子似地飞进家门:“妈妈,你看99分!”

    “叭!”一个响亮的吻印在我的脸上,妈妈那大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额上的皱纹变得温柔了,双手抱着我,嘴巴笑得合不拢:“我的儿子真棒。”

你看,孩子把妈妈爱分数甚于爱自己描述得多么形象。

    我们要明白,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如果不注意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只一味地强逼孩子学、学、学,做、做、做,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越学越差。

更严重的是,我们只强调学习,而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忽略了对孩子品格素质的培养,很容易使孩子的心智不能得到健全发展。孩子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考上大学之后呢?有多少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因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没有了人生的动力,就沉迷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割腕、跳楼自杀。大家还记得发生在2000年春天的徐力弑母事件吧?徐力为什么会杀死给了他生命的亲人?就是因为他的妈妈每天逼着他学习,这个刚刚17岁的少年,承受不了母亲的重压,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一悔恨终生的举动。

2、期望值过高,让孩子背负上难以承受的压力。

    互动:您认为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现在考大学是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的确,现在大学招生比例逐年都有大幅增长,但学生却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反而学得更苦更累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是有的孩子并不适合考大学,而家长却硬逼孩子走升学这条路,好像人生的路就这一条,舍此别无他途。二是大部分家长并不满足于孩子考上大学,而是必须得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个较为理想的就业前景,而这种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只是难以承受的沉重压力。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都是教育学教授,第一次高考时,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次参加了高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为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大学,他跳楼自杀了。

这种不堪忍受沉重压力,选择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已经蔓延到了小学生身上。有个叫小刚的小学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跳楼自杀前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我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你们的期望,累极了。你们常说对我很失望,我不想让你们再失望了,所以选择了死。而更令人心酸的是,他自杀前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积攒的零花钱留给了爸爸妈妈:我走了,爸爸妈妈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希望爸爸妈妈再加些钱,去坐坐火车,坐坐轮船,去玩一玩吧……这其实是他最大的期望,自己实现不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

3、急功近利,磨灭了孩子的兴趣。

    如今许多小学生除了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外,双休日还要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而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不是因为孩子喜欢,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家长的一种功利行为。家长们或者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能不如别人;或者认为未来社会需要多才多艺的人,多学一样东西,才更容易立得住脚;或者是因为中考、高考时特长可以加分。于是就逼着孩子去努力获奖、考级,把孩子原有的一点兴趣给逼得无影无踪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008年下卷,程桂芹老师在《放下二胡,找回孩子的快乐》这篇文章里,告诉了我们她教育孩子中的教训:一开始孩子确实喜欢二胡,学得也很好,但自从为了升学时加20分而要求孩子考级后,妈妈的情绪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从动嘴说到动手打,最终逼得孩子放弃了学琴,母子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程老师是位善于反思的妈妈,她及时觉悟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又为孩子找回了快乐。

4、要求苛刻,让孩子无所适从,缺乏自信。

    由于过分焦虑,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想象中的完美目标,特别“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小缺点,而且容易把它放大。孩子有点调皮就怀疑他是“多动症”,孩子经常“慢一拍”就怀疑他是“笨孩子”。孩子时时处处都在不断地受到批评指责,就会无所适从,慢慢地自信心也就丧失了。

有这么一个心理测验:心理学家把孩子分成A、B两组,分别让他们考同样的问题。过了三天,再度去那所学校,告诉A组同学:“上次考试成绩非常好,今天再考一次,你们千万不能输给上次,好好写吧!”

又对B组的同学说:“你们上次成绩很差!这怎么行呢?这次必须反败为胜才行!”

    结果,原本成绩相当的两组,得到夸奖的一组,第二次测试成绩很好;受到责怪的一组,成绩很不理想。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曾有过这种错误的做法:每次听写默写之后,我便开始找错别字,说也奇怪,那些错别字在我看来特别醒目,一找一个准,从无遗漏,连学生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挑完错了,能得到表扬的只有那些全对的极少数,而那些即使是只错了一两个字的同学,也会受到批评。一次又一次,学生默写听写时的出错率并没因为我的批评而降低。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我的眼睛只盯着这些错误,给学生的是打击,学生怎么可能有进步提高的信心呢?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008下卷有篇题为《有种“严”不是爱》的文章,讲述了一位教师妈妈是如何在不断地挑错、不断地批评中毁灭了孩子的自信的。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5、严盯死防,恶化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对孩子由担心慢慢地转变为不放心、不信任,所以总想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又因为焦虑过度,又不注意方法,不是通过平等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是采用偷听孩子电话、偷看孩子日记等窥探盯梢的方式暗中了解。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一位初二年级女孩的妈妈向我诉苦:“女儿总是把自己的东西锁得严严的,钥匙藏在自己的兜里。一天晚上,我忽然发现,女儿把钥匙放在桌子上,我喜出望外,拿了钥匙准备去开女儿的柜子。他爸在旁边说,别这么干,让你闺女知道了,跟你没完。我想:算了,别招她了,就把钥匙放回了原处。没想到第二天,女儿醒了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我冷静地说:‘没看!’女儿说:‘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的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丝,怎么不见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依然镇静地说:‘没看!’女儿自己打开柜子一看,里面的东西纹丝没动,大声说:‘对不起,冤枉你们了,你们是没看我的东西。告诉你们吧,我所有的东西上都有记号!’女儿把我们都当成特务了!”

    我说:“首先是因为你们不信任孩子,孩子才把你们当特务。”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如果我们不信任他,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

6、包办代替,让孩子一无所能。

    有的爸爸妈妈的焦虑表现为对孩子百般呵护。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如众星捧月一般,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许动,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孩子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人格的形成。

    发生在2002年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震动了许多人。刘海洋之所以做出这种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就与他的人格缺失有关。他刚刚出生时,父母就离异了。妈妈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他身上。母亲对儿子的爱达到了极致,从生活到学习,全由妈妈安排,以致他上到大四,穿衣服都成问题,有时会把扣子扣错,有时衣服领子一半里一半外。有一次他走在校园里,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脑袋流血了,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伤熊事件发生后,他说自己并不是有意伤害熊,只是听说熊的嗅觉非常灵敏,他想试一试。正是由于母亲给予的“超负荷”的爱,造成了他心灵世界的冷漠。虽说这是个特殊的案例,但上了大学后生活不能自理自立的孩子却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包办代替的结果。

三、对策: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怎样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人。

    我们之所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是因为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了为自己争面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对象和工具。当我们把孩子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时,就会尊重孩子的个性,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因为父母并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该决定孩子的选择和前途的。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国出差,于是蔡志忠担起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任务。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女儿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掉转车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4000元,对于很多家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如果节省一点,少买两套衣服,少吃几次大餐,钱就可以赚回来,而孩子的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她所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没有自己,只能听从大人的意愿。蔡志忠认为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这个事例,会不会引起您的一些思考,让您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呢?当我们着急焦虑的时候,反省一下:“我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

2、将心态放平。

    我们之所以压力过大,焦虑异常,是因为好多时候不是怀着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孩子。自己想成为“人上人”却没有成功,就希望孩子能成为“人上人”。但是有些事情的结果往往和你所想的相反,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的人,但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很平庸,连普通人也做不好,正所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最后孩子却反而会成为一个“人物”。

    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

    前面提到的蔡志忠先生,曾送给女儿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有一棵小番茄秧,人们告诉它,只要努力,就可以长得很高,果实像西瓜一样大,味道像香瓜一样甜,并且还会像苹果一样有营养。小番茄秧很努力地吸取养分,很卖力地做体操运动。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最糟糕的是,现在小秧不再认为自己是番茄秧,它甚至连一点儿自信心都没有了。

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就能明白人的发展过程是不均衡的,从而接受孩子不如意的成绩;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就会明白孩子是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从而宽容理解孩子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从而惊喜地发现孩子竟有这么多的长处。

3、家长要自我成长。

    我们因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差太远,所以就按照自己的理想自我塑造孩子,而这样做的结果基本上是希望落空,甚至容易使孩子出现强烈的逆反。如果我们注重自身的成长,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并且,因为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如果我们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事业有成,也就为孩子树立了标杆,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中华家庭教育网专家黄慧贤老师讲的她自身的感受很有启发性:因为妈妈是做家庭教育的,而且在学校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了,儿子就有一种自我意识——自己必须努力做得优秀,不然会让妈妈和自己都很没面子。所以她的儿子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从不需要家长督促,都是自觉主动地去做的。

    做为父母,我们尤其需要提升自己育子的素质和能力。当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规律,不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沉着应对,不会手忙脚乱。在我们看来,黄老师教育孩子毫不费力,没有丝毫的焦虑,并非孩子没有出现过问题,而是她在家庭教育上已经做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她就做两件事:一是注重德行塑造,让孩子学会了自律;二是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孩子定下人生奋斗目标。我想,我们只要努力,即使赶不上像黄老师这样的专家水平,至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孩子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只会着急上火、束手无策了。

 

    请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就会让焦虑日渐远离我们,享受到帮助教育孩子的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在深夜失眠过的妈妈,不足以言人生
养孩子是场持久战,你却是那个焦虑的妈妈!
做一个情绪平和的母亲,是你家孩子的一生之幸
虽然教育内卷,但请不要成为田雨岚这样的母亲!
父母该如何走进焦虑孩子的内心?
《小舍得》爆红:除了逼孩子,家长还能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