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刘彭芝:要培养学生受人尊敬而不只是成功

【百家】刘彭芝:要培养学生受人尊敬而不只是成功

    第一,回到教育的本真

    我们评价一所大学、一位教师,根本的标准还是书教得怎么样、课上得怎么样,做科研、发论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最终只能南辕北辙。中学教育也是如此。这些年,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也在不断地由繁到简,不断地向本真靠近。这个本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本真,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本真,就是大写的“人”字。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直面现实、直指人心、直奔主题的结果,就是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集中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由这个根本问题生发出来的。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地放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同心同德,同心同行。


    第二,发现儿童

    有学者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第二个阶段是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第三个阶段。我们从事与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是教师,是家长,而不是学生。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发现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


    第三,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一般都是三步曲:第一步,成为大国;第二步,成为强国;第三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正在向强国迈进,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一个国家要真正受人尊敬,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和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念。我们的教育,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应该承认,目前的基础教育与这一大趋势还不太适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太功利化、太短视,都是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成功。改变要从教育开始。我们的教育,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既有过人的本领,更有强大的内心,内圣外王,臻于完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立德、立功、立言统一起来,就是要法古今完人,就是要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第四,追求灵魂境界

    丰子恺先生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是物质的境界;二是精神的境界;三是灵魂的境界。关于物质的境界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已衣食无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会越来越好。关于精神的境界,我们也没有太大问题,大家的精神生活正越来越丰富。关于灵魂的境界,也就是灵魂生活,我们现在有没有问题?有,而且是大问题。现在的学生,最缺的不是物质和精神的生活,而是灵魂的生活。现在的教育工作,效果最不能让人满意的是灵魂境界的教育。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是儒家和道家,他们都提倡超越世俗的情怀,心灵强大而充实,灵魂美丽而高洁。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超越物质的生活而进入精神的生活,超越精神的生活而进入灵魂的生活,让学生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美丽而高洁的灵魂。


    第五,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功夫

    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培养人提升世道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现在,关于世道人心的议论很多、担忧也很多。老人摔在地上扶不扶都说不清楚,可见世道人心真的出问题了。教育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反思这些年在世道人心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价值趋向是“向外向下”,而不是“向内向上”。现在,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越来越缺少诚信?文化艺术为什么越来越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就是因为人心“向下”,只求感官的刺激,不重精神的洗礼。我们讲立德树人,立德,最重要的是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功夫。“向内”下功夫,就是反求诸己,正心诚意;就是古人讲的“养气”,养浩然正气,养昂扬锐气,养蓬勃朝气。“向上”下功夫,就是见贤思齐,超凡入圣,不断提升自己,登高望远,成大气候、大格局。


    第六,以心印心、以心传心

    立德树人,是一项人心工程。古今中外的经验反复证明,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心传心。所以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心教。人的心理是可以相互感染的,中小学生的心灵基本上是张白纸,最容易被影响、被感染。而最能影响他们的人,是父母和教师。所以,提升孩子的心灵,首先要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心灵,家长、教师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格,孩子自然会走向美好和高尚。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成为名师,必须行为世范、有巨大的人格魅力。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有师德,然后才有生德。从事教育工作,不论你是教数学的还是教体育的,也不论你是搞教学的还是搞管理的,每个人都是传道者。所传的“道”,既是知识也是行为,把知和行统摄起来的,正是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这颗美好的心灵传印给学生,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再传印给別人,如此传印下去,久久为功。


    第七,找好主攻方向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总得有抓手。我觉得,最重要的抓手有三个,第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第三个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法治意识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知法守法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起码准则。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科学精神,就能把干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干事结合起来,不断取得成功。人文情怀是现代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学校的立德树人、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为主攻方向,要高扬法治、科学、人文三面旗帜,教师、教材、教学都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第八,培养兴趣和学习能力

  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经验都表明,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成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客观需求,二是个人兴趣,三是知能储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客观需求的量只会越来越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好好动脑筋下功夫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能。赵元任先生会几十种外语、几十种方言,是近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第一大家。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只回答两个字:“好玩”。好玩,就是有兴趣。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发动机。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关键是提升他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就好比盖一栋房子,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够他砌一个墙角,如果不自学,如果不继续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那么他一辈子都只能砌墙角。因此,学校教给学生的最要紧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跟老师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学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给人才下一个定义:所谓人才,就是有较强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人。学校培养人才,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第九,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战略迫在眉睫

    谈到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得不提最近发生的一件事。2月24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就“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实施5年来的情况,安排新闻记者集体釆访。“拔尖计划”于2009年开始实施,由教育部、组织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北京大学等全国19所著名大学参与。5年来,“拔尖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获得成功,正在成为我国未来产生国际一流科学家的摇篮,其在寻找、培养优秀学生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成为撬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股力量。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终于走出坐而论道的阶段,进入起而行之的征程。

  下一步怎么办?毫无疑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应该涵盖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等整个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经验屡试不爽,那就是只要从娃娃抓起,必定大有前途,事半功倍。在中国办事,还有一条经验也屡试不爽,那就是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再难的事也能办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只要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只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启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能成大格局、出大成果。对此,我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校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有删改via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思想教育工作
【德育案例】班级文化建设:“五境”文化润心田,知行合一育人才
立德树人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浅谈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合肥工大:探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全省普通本科院校校(院)长教学述职评议会上,他们都说了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