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文人的生活爱好
userphoto

2022.05.11 湖南省

关注

明代文人的生活中,既有琴棋书画的风雅,又有美食佳酿的满足,而玩古可以追古,听戏可以娱今,它的丰富,远超我们的想象。

古代读书人多受儒学影响,而儒家传统中,士之理想,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基于这些理论,读书人中往往盛行着追求高尚人格与崇高精神的氛围,甚至,因此而居于陋室,箪食瓢饮,都不在话下。

明 沈周《庐山高士图》

而当我们放眼晚明士林,这一传统却似乎悄然让位于一股新的思潮。对于晚明文人雅士而言,正如张岱所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原本是一种“病”的癖与疵,却在此时成为了众人推崇之物,病者个性卓群,锋芒逼人,情趣独特,恰如在此时同样备受喜爱的瘿木怪石,因病而见贵于世。

清 太湖石赏石 研习社藏品

因此,晚明士人在发展自己的爱好上可谓是恣意妄为、不遗余力,留下了许多玩味至今的奇谈异事。今天,就让我们借此为线索,一观明代士人精彩的生活。

琴棋书画

既是文人,琴棋书画这些与文化分割不开的文艺功夫自然也是生活娱乐中的重要项目。

琴,如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在儒家观念中常被联系到“德”、“礼”等重要概念上,故而,操琴成为了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

明 《十八学士图·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有一古琴门派颇负盛名,即严天池所创的“虞山琴派”,在理论研究与琴曲编写上都颇有建树,且其琴曲风格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在海内拥有很高的影响力,遗响传今。

而文人鼓琴,既有闲坐于地,置琴于膝上者,又有端坐桌几之前,焚香伴琴声者。为了适应鼓琴之用,在家具品类中还独有一类“琴桌”、“琴案”、“琴几”。

清 黄花梨木两卷角牙琴桌 上海博物馆藏

它往往造型精炼,略低于普通桌案,充分考虑了文人鼓琴时的姿势与高度。面板之下甚至还会再装一层薄板,镂小孔以形成共鸣腔体,使得古琴的铮鸣之声更为沉静醇厚。

棋则品类甚多,但多指围棋黑白对弈,象棋、双陆棋等则少了一丝文气,多了一分娱趣。因品类繁多,棋盘可单独制作,然后置于桌案之上,供两方对垒。

明 《十八学士图·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亦有一种设计精巧的活面棋桌,将各种棋盘叠加置放,藏于普通桌面之下,还挖出腔体用于储纳置放棋子等琐物,为文人的娱乐生活提供十全考虑。

明 黑漆棋桌 故宫博物院藏

书画中使用的家具则大同小异,宽大的画桌常常是家具中的绝对重器,长逾两米也是很有可能的,它也因此成为书房中的绝对主角,其他物件都得以它为基调进行调配。

明 《十八学士图·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十八学士图·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吃喝之道

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士看家功夫,而对于明清文人来说,现世物质生活的享受也十分重要,而这种享受,首先就得从吃喝谈起。

明清士人中不乏家底雄厚的世家子弟,故而在吃喝上的追求显得十分极致。以自称越中最好吃者张岱为例,他在吃喝上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堪称明朝人形美食地图:

北京则苹婆果、黄巤、马牙松;山东则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福建则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则青根、丰城脯;山西则天花菜;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雀;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查糖;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笋、塘栖蜜桔;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临海则枕头瓜;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浦江则火肉;东阳则南枣;山阴则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坚、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鰦。

张岱《陶庵梦忆·卷四·方物》

沈周笔下的杨梅、枇杷、白菜和南瓜

因为这位美食家最喜欢的食物是河蟹,故而还在书中为河蟹倾情作文一篇。张岱认为,河蟹是一种不加盐醋等调料就“五味俱全”的食物,选蟹需选十月肥蟹,这种蟹蟹壳大如盘,紫螯巨如拳,肉多油满。

把壳掀开,更是惊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所以每到十月,他都要和亲朋好友举办午后蟹会,每人六只,吃一只煮一只,再配上甚至肥腊鸭、牛乳酪、鸭汁白菜等等,真如“天厨仙供”,好不快哉。

明 沈周《郭索图轴》

在喝方面,他的见识也十分不凡,《陶庵梦忆》中有一章名为《露兄》,讲的是他一个朋友开的茶馆。茶馆用的水是玉带泉水,茶是兰雪茶,茶汤现做,茶具现洗,十分清洁,火候汤候也都掌握得十分精妙。

因此,张岱为朋友的茶馆取名“露兄”,取的是米芾“茶甘露有兄”之意,还为他献上一篇《斗茶檄》。

明 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故宫博物院藏

茶凝神静气,而酒让人纵情肆意,故而在明代文人的生活里,酒也是不可缺少之物。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便记载了不少美酒酿造之法,如桃源酒、香雪酒、葡萄酒等等。

其中甚至还有起源于汉魏,流行至明清的名酒羊羔酒。据说,这种酒就是汾酒前身,它味道甘滑,脂香浓郁,色泽白莹,风味绝佳。

明 唐寅《陶谷赠词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耆英胜会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鉴藏玩古

玩赏古董器物这一行为在宋时已经使一些文人收获了独有情趣,而这一行为在明代更是蔚然成风,甚至使好古之风达到了鼎盛。

宋末元初 钱选《鉴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之好古,有如董其昌者:“先王之盛德在于礼乐,文士之精神存于翰墨。玩礼乐之器可以进德,玩墨迹旧刻可以精艺。居今之世,可与古人相见,在此也。助我进德进艺,垂之永久,动后人欣慕,在此也。”

亦有如高濂者:“雅好古,稽古之学,唐虞之训;好古敏求,宣尼之教也...纤细究心...若耳目所及,真知确见,每事参订补遗,似得慧眼观法。他如焚香鼓琴,栽花种竹,靡不受正方家,考成老圃,备注条列,用助清欢。”

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好古的目的或有不同,但其对古玩之心,都昭昭可鉴。钟鼎卣彝,书画法帖,窑玉古玩,文房器具......无不是他们汲取精神养料获得精神满足的来源。

一人闲坐屋舍,品评考校,有独坐自省之趣;而众人群游雅集,交流文玩经验,切磋辩论,也有谈笑交锋之趣。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

基于此,大量的文玩相关著作也在此时涌现,如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又如《长物志》等使文玩发挥陈设功用的生活美学佳作等等,明代文人各显神通,从自己的角度诠释着对文玩古董的认识与热爱。

明 《上元灯彩图》(局部)

世情戏剧

世情小说与戏剧亦在明代大放异彩,明代的许多文人不仅热衷于看戏,亲身参与戏曲的创作与编排、甚至亲自上阵表演。

在这一时期,最受文人推崇的当属苏州昆山的昆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昆曲,昆曲发源于14世纪,经魏良辅(明嘉靖年间人)等人改良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磨调”,因而能走向全国,在中国剧坛独领风骚近三百年。

明时,昆曲演出甚至能开风气之先,女子亦能外出观看,大型演出中更是如现今的巨星演唱会或体育赛事一般,一呼万应,“万余人齐声呐喊”,十分壮观。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而众多明代文人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位与戏曲密切相关的文人——高濂与李渔。高濂以《遵生八笺》这一养生著作传世留名,他同时也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戏曲作家,其作品《玉簪记》被评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

李渔则于戏曲上有着更大的建树,他不仅撰写了许多戏曲剧本与戏曲理论著作,对于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发展创新有着很大的贡献。其包含《风筝误》等十个剧本在内的《笠翁十种曲》一经出版,便被抢购一空。

李渔故居 芥子园

除此之外,他还筹设家戏班到各地演出,甚至“全国九州,历其六七”。得益于演员天赋、名师指导和李渔的编导天才,李渔的家班可谓是当时的顶流明星,红遍大江南北。

苏州 忠王府戏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藏精美文人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精美文人笔筒,现在没有了
讲派系!在文玩圈你是那个派?
文房雅玩谈(七)
东晋 顾恺之《斫琴图》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隶书《琴士杨季静小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