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告状?

在河南省西北部有一个名叫林县的地方,十九世纪初,这个地方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

县里许多青年男子都找不到媳妇,这样一来,男方家庭也就不能坐以待毙了,他们会筹备丰厚的聘礼请媳妇上门。

媳妇对这些都不为所动,不图金银财宝,她们只有一个要求——只要男方家有水就行。

据史料记载,林县缺水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朝时,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林县曾发生过自然灾害100余次,大旱绝收也是时有发生,这就使林县的人们常年饥荒。

图丨林县

在1969年,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渠清水穿过太行山滋养着林县的人民。林县人终于摆脱了缺水的窘境。

而这一奇迹的出现多亏了红旗渠,它在此造福着世世代代的林县人民。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当时在修建红旗渠的时候,这项工程可是遭到了许多人的举报的。

红旗渠明明就是造福人民的工程,为什么会被人们举报呢?在修建该渠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图丨红旗渠

下定决心,直面困难。

红旗渠全长有70.6公里,到林县境内又延伸出了三条分干渠,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工程了。而这一工程全是由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一锤子一铲子修建完成的。

所以啊,红旗渠又被称为“人工天河”。这么宏伟的建筑,是怎么用人力修筑完成的呢?这一切还得从一个来到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开始说起。

1954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这一年,对林县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大灾年”了,先是遭受了“倒春寒”,使大量小麦受冻。

灾难接踵而至,5月冰雹又袭击了林县,林县人民辛辛苦苦种的作物被打得七零八落。后面老天还并没有要放过他们的意思,继续干旱。

图丨杨贵

一系列操作后,林县在秋季基本没有收成。大家都十分着急,眼看着今年又要饿肚子了。

虽然杨贵对林县的灾情十分了解,但当他来到这里时,他还是被林县人民的生活环境、状况给震惊到了。当时林县共包括了550个村庄,严重缺水的就有307个。

其中有一个区有五万人口,但是他们能取到水的只是三口井。所以更多的人只能往返十几公里的蜿蜒山路,走上一天一夜,才能带回一担水。在这里,水是无价之宝。

据说,林县农村有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因为不小心打翻了辛辛苦苦挑来的一担水,感到十分内疚,最后居然悬梁自尽了。

图丨挑水

杨贵看着这些百姓每天被缺水折磨得痛苦不已,下定决心改善这一切,他将自己的根扎在了林县。

杨贵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林县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缺水。他长途跋涉,去到每个村子调研,寻找水源。

当时他四处奔波,想要找到一点可供利用的水源却都是无功而返。是因为林县附近没有水源吗?不是的,流经林县的河流可不少,有浊漳河,露水河等。

那么林县为何会缺水呢?原来是因为林县的地理位置太过奇特了。

图丨杨贵(中)

林县的地势十分崎岖,水流都被高山挡得死死的,无法流进来,也没有水流出去。

针对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杨贵想到向水利专家寻求帮助。专家们给他的答复却是林县的地下断层复杂,像个大漏勺一样,水根本留不住。

后来他转变思路,想着没有水,我们就自己造啊。在杨贵的统一领导下,林县人民在1956年到1957年间就修建了十余座水库。

虽然这样林县缺水的窘境得到了缓解,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家家户户都能不为水发愁的难题。

图丨杨贵(右二)

1957年12月13日,杨贵组织林县人民开了个会,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号召林县人民一同重建林县山河。

一年后,他又发动了十万林县人民修建了三条大型水渠,还修建了三座中型水库。大家对这位新领导的举动都称赞不已,觉得林县的旱灾终于有救了。

然而老天又是一盆冷水浇下来,1959年,林县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自己开凿的水渠都干涸了,林县又在一夜回到了原点。

杨贵见此,意识到仅仅依靠这些水利工程还是无法改变林县的情况。必须要将林县与外界打通,将外界的水引进来。

图丨杨贵(中)

突发奇想,困难重重。

将水引进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水要从哪来呢?他日日夜夜寻找着。一天,他突然想到建国初期林县村代表在会议上的一个提案,这个提案将目光放在了林县北部浊漳河上。

这个浊漳河就成了他们的突破口。浊漳河是流过林县的四条河中,水量最多的,常年不断水,最适合引进林县。

杨贵立刻就带着林县的大小干部们一起沿着浊漳河的上游走。很多林县干部看到这样奔腾的河水都是止不住地兴奋了起来,现在林县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浊漳河了。

可是这水要怎么引呢?浊漳河大部分流域都在山西省境内,不属于林县的范围。

图丨浊漳河

杨贵此时就成了林县全体人民的希望了,他要向山西省的省委写信借水。一段时间后,他得到了山西省省委的肯定答复。

1959年10月10日,杨贵召开会议,与各干部一起讨论“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的相关事宜。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以平顺县某处作为引水的起点。

1960年2月7日,在筹备会上通过了施工方案。2月10日,领导对林县人民进行了大动员,红旗渠工程正式启动!

1960年2月11日,“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

图丨当时的报道

林县的第一批工人是来自15个公社的3万余名民工,这些民工都是自愿加入这项工程的,都想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

他们在140华里的路线上用最原始的工具引进水源,大家个个都是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可是没多久就遇到了困难。

原来是红旗渠的长度很长,个人的工作量也极大。要为水源开出一条路来,就要进行爆破,这就为周围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不仅是村民的安全问题。原来在进行爆破的时候,村民家的家畜要么被吓跑,要么被爆破物伤及无辜。可想而知,这对村民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啊。

图丨施工现场

此后村民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对此项目强烈反对。渐渐地,他们认为红旗渠对他们的生活只有坏处,不想让它继续下去。

于是,林县的许多村民一起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一封意见书,对此事进行批判。得知自己被村民举报后,杨贵觉得有些意外,不过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尽快稳住村民。

他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向村民们保证,施工队会在固定的地方施工,不能破坏到村民干净的水源,也不能损坏村民的利益。

好不容易村民们同意继续施工,杨贵又接到了一封举报信。这封投诉信正出自施工队内部,写投诉信的人名叫吴祖太。

图丨吴祖太

他不同于普通的工人,他是杨贵相中的红旗渠测量项目的负责人,由此可以看出,他对红旗渠这个项目十分关键。接到吴祖太的投诉信,杨贵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因为吴祖太的目标和他一样——让林县人民都能喝上水。他在测量工作中,能用到的工具就只有一台经纬仪和两台水平测试仪。虽然设备陈旧,但他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为了完成目标,即将新婚的他,将自己的婚期都推迟了,杨贵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写投诉信。

原来是有一次吴祖太将自己的测量报告交给施工队时,却发现现场乌泱泱的工人,自己只能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找谁。

图丨施工现场

几次后,他感觉这个团队根本没有合作精神,这样只会拖慢进度,搞得他只能干着急。在忍耐了许久后,他决定写投诉信。

杨贵接到投诉信后,开始留意工地上工人的效率,果真如吴祖太所说的那样。

在红旗渠一期的施工现场就有将近4万的工人。而且这些工人中,大部分是农民,没有什么经验,许多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无所事事。这也是林县人民过分热情了吧。

经过一番思考过后,杨贵决定让工人们分工合作,一批人负责一段渠的开凿,大家各司其职。就这样,此事告一段落了。

图丨施工现场

资金短缺,齐心协力。

红旗渠是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可想而知,它需要的经费不是一笔小数目。林县总共300万元左右的储备资金显然是不够的。

林县人民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能省则省,将省下来的钱贡献给红旗渠工程。可是仅仅靠这些省下来的钱还是离预计的远得很。

正在杨贵为资金发愁时,有人建议杨贵可以考虑让林县人外出挣钱。他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林县这个地方虽然缺水,但不缺手艺人啊。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建设,缺的就是手艺人。

杨贵顿时觉得恍然大悟,他特意安排成立了劳动管理局,派遣3万个手艺人出去包工程挣钱。一听到这一决定,林县的手艺人们都踊跃报名。

图丨工匠

就这样,林县每年会外派3万多人出去包工程,这些手艺人每年可以为林县带来一大笔可观的收入。就这样,红旗渠资金短缺的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人向中央举报了杨贵。这是为何呢?举报人称杨贵为了修筑红旗渠挪用了公款,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中央马上派人前去林县调查,发现确有此事,但最终杨贵并没有受罚。

原来杨贵等人将修建红旗渠需要的资金预估错了。在手艺人赚够了预估的钱后,就回到了林县。结果修着修着,发现全部的资金都要用完了,杨贵又重新预估,发现还需要5000万元。

图丨杨贵(左)

这可怎么办啊?此时红旗渠已经修了一大半了,不能中途停工了。但是没有地方可以凭空拿出5000万元啊,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延长工期,寻找机会。

就在这时,国家给林县发放了一笔用来购买化肥的资金。作为县委书记,杨贵明白孰轻孰重,他打算将这笔钱花在修建红旗渠上。所以举报人说的句句属实,杨贵确实是挪用公款了。

调查组找上了杨贵,村民们得知后,都来替杨贵说好话。中央被他们打动了,考虑到杨贵也是在为林县的建设做贡献,他们决定不追究杨贵的责任了。

1969年,从浊漳河流出的水终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林县。红旗渠工程经过杨贵和林县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修筑完成了。

图丨红旗渠通水时的盛况

结束

林县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奋斗的意识,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建成了红旗渠。他们造福了后来林县的代代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出了世界奇迹。

如今的红旗渠已经成为一个景区,目的是让人们牢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林县人民。

红旗渠不仅仅只是一道水渠,它背后一个个造渠者的精神才是汇聚该渠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牢记,值得我们传承。

红旗渠的建成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地依靠百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论是多大的难关,我们也一定可以携手跨越。

图丨红旗渠通水时的盛况

同时,红旗渠的建成也离不开干部的有效领导。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有力推动者,更是各项工作的先行者。

杨贵等干部始终考虑人民的切实感受,与人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面对他们怀疑的眼光时,没有想过退缩,迎难而上。始终想着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甜。

在现在,我们更应该继承林县人民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一起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是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状告?
老照片:带大家看看当年林县人民是如何修建红旗渠的!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告状?
红旗渠到底有多伟大?历时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凿穿211个隧道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造福百姓,为何却遭到村民不断投诉?
戏剧百练:红旗渠(杨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