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颅的X线检查



(一)头颅后前位(PA Skull)


【体 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头部两旁;使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下颌内收,听眦线与台面垂直,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 暗盒上缘超出头顶3 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垂直对准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人暗盒。


 (二)头颅侧位( lateral skull) 


【体 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部侧转,被检侧贴近台面。


  •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下颌稍内收,听眶线与台边垂直。


  • 暗盒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 cm处,垂直射人暗盒。


(三)头颅前后半轴位( AP axial cranium position或towne’s位) 

 

【体 位】

 

  •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下颌内收,使听眦线垂直台面,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 胶片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低于下颌骨。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300角,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射入,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

 

(四)颅底颏顶位(submentovertex)


【体 位】

 

  •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腰背部用棉枕或沙袋垫高,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 头后仰,使顶部贴近台面,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听眦线尽可能平行于台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 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包括枕外隆凸。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两侧下颌角连线中点,向头侧倾斜5~100角,保持与听眦线垂直。


(五)蝶鞍侧位( lateral sella turcica )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部摆成侧位。

  •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

  • 外耳孔前、上2.5cm处,置于暗盒中心。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外耳孔前、上2.5cm处,垂直射入。  


(六)内听道经眶位( PA internal auditory canals)

  

【体 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听眦线垂直台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七)视神经孔后前斜位( parieto - orbital projection,瑞氏位Rhees’s)  


【体 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旁。


  • 头面部转向对侧,被检侧眼眶外位于暗盒中心。


  • 被检侧颧骨、鼻翼及下颌隆凸三点紧贴台面,使头颅矢状面与台面成530角,对侧听鼻线垂直台边。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被检侧眼眶外下1/4处,垂直射人暗盒中心。


(八)乳突劳氏位axiolateral oblique position或Law' s)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侧置,被检侧贴近台面,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成150角。


  • 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外耳孔置于台面正中线上,听鼻线垂直台边。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150角,通过被检侧外耳孔射人暗盒中心。

 

(九)乳突许氏位( Schuller’s ) 

又称乳突250角侧位( axiolateral mastoideus)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侧置成标准头颅侧位,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并紧贴台面。


  • 患侧外耳孔置于台面正中线上,下颌稍内收,使听眶线垂直台边。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250角,通过被检侧外耳孔射人暗盒中心。

 

(十)乳突伦氏位(Runstrom’s)

又称乳突350角侧位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侧置,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并紧贴台面。


  • 头部成标准侧位,外耳孔置于台面正中线上,听眶线与台边垂直。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350角,侧面观通过眉间延长达胶片中心。  

 

(十一)乳突梅氏位( Mayer’s)

 又称岩乳部双450角轴位( axioposterior oblique)

 

【体 位】

 

  • 患者仰卧,面部转向被检侧。


  • 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耳轮后沟置于台面正中线上。


  • 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成450角,下颌内收,听眶线与台边垂直。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450角,侧面观通过患侧外耳孔,将中心线与对面交点对准胶片上缘。

 

(十二)岩乳部斯氏位( Stenver’s或posterior profile position ) 


【体 位】


  • 患者俯卧,面部转向对侧,被检侧颧骨、鼻部、额部3点置于台面上。


  • 使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成450角,对侧听眶线与台边垂直。


  • 患侧外耳孔前2 cm处置于台面正中线上,暗盒外缘包括乳突尖部,下缘与鼻翼平齐。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头侧倾斜120角,经被检侧外耳孔前2cm处,射入暗盒中心。

 

(十三)岩乳部反斯氏位(Stenver’s或AP reverse stenvers method )


【体 位】


  • 患者仰卧1头面部转向对侧,健侧贴近台面。患侧外耳孔前2cm处置于台面正中线上。


  • 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成450角。


  • 下颌稍向下倾,使听眶线与台边垂直。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120角,对准被检侧外耳孔前方2cm处射人暗盒中心。


(十四)副鼻窦华氏位(Water’s或P arietoacanthial) 


【体 位】


  • 患者俯卧,颏部紧贴台面,头部正中矢状面垂且于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头稍后仰,使听眦线与台面成370角。


  • 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鼻尖对准暗盒中心。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鼻尖与上唇间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十五)副鼻窦柯氏位(Caldwell’s)


【体 位】


  • 患者俯卧,两上肢放于头部两侧,鼻额紧贴台面。


  • 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台。


  • 听眦线垂直台面,鼻根处置于暗盒中心。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100 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230角,经鼻根部射入暗盒中心。


(十六)面骨后前450位(PA facial bones – parietoacanthial) 


【体 位】


  • 患者俯卧干摄影台上,双上肢上举肘部弯曲置于头部两旁。


  • 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 头稍仰起,听眦线与台面成450角,鼻尖对准暗盒下1/3横线上。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通过鼻根部垂直射入暗盒。


(十七)下领骨后前位( PA mandible )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台。


  • 鼻尖及额部紧贴台面,听眦线垂直台面,上唇与下颌联合下缘连线中点对暗盒中心。


  • 暗盒上缘平外耳孔上1cm,下缘包括颏部。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对准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十八)下颌骨侧位( mandible-axiolateral ) 


【体 位】


  •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面部转向被检侧,暗盒置于颏高头顶低(倾斜150角)的木质角度板上。


  • 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下颌骨体部下缘与暗盒横轴平行。


  • 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暗盒平行,暗盒前缘包括颏部,后缘包括外耳孔。

摄影距离为65 ~100 cm。


【中心线】


  • 向头侧倾斜150角,通过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入暗盒。


(十九)颞颌关节侧位(lateral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或 closed mouth and opened mouth)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部成标准头颅侧位,被检侧紧贴台面。


  • 患侧外耳孔前下各2cm处位于暗盒中心。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 左右两侧各照一张开口(尽量张大)及闭口像。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250角,对准对侧颞颌关节上方约5cm处射人暗盒中心。


(二十)颧骨弓顶颏斜位( oblique axial zygomadic ) 


【体 位】


  • 患者俯卧,颏部前伸并紧贴台面,成顶颏位。下颌与暗盒上缘平齐。


  • 头向对侧偏转10~150角,使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成75~800角。


  • 患侧听眦线之中点置于台面正中线上,并尽量与台面平行。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垂直听眦线,经颧骨弓内缘切入暗盒中心。


(二十一)鼻骨侧位(lateral nasal bones)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颅成标准侧位,鼻根部下方2cm处位于暗盒中心。


  • 暗盒置于颧骨外侧(亦可用纸包片,曝光条件选用低毫安、长时间、高千伏)。


  • 摄影距离为90 ~100cm。


【中心线】


  •  对准鼻根下方2cm处垂直射入暗盒。


(二十二)眼眶后前位(PA orbital)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鼻根部位于暗盒中心。


  • 前额和鼻尖紧贴台面,使听眦线垂直台面。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 向足侧倾斜200角,通过鼻根部射人暗盒。


(二十三)眼眶顶颏位(异物位) (modified parietoacanthial) 


【体 位】


  • 患者俯卧,头稍后仰,颏部及鼻尖贴近台面,使患眼中心置于台面正中线上。


  • 听眦线与台面成450角,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踞。


  •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100~110cm。


  • 暗盒上下中线,侧面观对患眼外眦。


【中心线】   


  • 对准患眼中心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X线摄影--头部体位摆位
X 线摄影颈部摆位《更新》
【 影像技术 】放射科规范操作流程(三)
摄影体位标准
头部特殊体位摄影
常见部位CT扫描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