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的信息差"【宋人忧天14】
userphoto

2024.04.16 上海

关注

出差,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比坐班有趣得多的旅行。

见不常见的人、聊知识空白区的事儿、交换珍贵的内部讯息,只要有心在,启示很丰富。

清明后一周都在北京,五天密集地和法律圈及法律外圈的朋友碰撞了很多思路,经过周末的自我反思和深入思考,提炼想法三四条,在这周将陆续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勉。

思考2:你觉得当下信息差在被逐渐打破吗?是,但更多不是。

复杂的思想都是有点绕的,绕清楚了,你可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信息差,一直是赚钱的好对象。

信息差,垄断,具备站着把钱赚了的底气;

信息差,朦胧,好报价竞争小利润空间大;

信息差,灵活,能不能用好赚钱不包售后;

信息差,小众,供需能对上就已实属不易;

整个互联网产业,让人惊叫的核心就是打破了信息差。从传统电商让全人类可以买到好货,到直播和短视频把各行各业内部的道道把个底朝天,二十年前只有家里有路子亲戚才知道的事情,现在跳广场舞的大妈都知道,十年前只有行业老法师专家才掌握的信息,现在免费提供恨不得灌入你的脑子里,而你还嫌弃人家三分钟没讲到点子上而划走。

信息本身,越来越廉价。

你也会感叹,还有人想通过信息差赚取巨额暴利,就只有挑出那种小众中的小众,或者与内部同行达成一种保密的默契,又或者主动构建出新的隐秘内部信息池出来,只供给特别的权贵。

其实,这些都是行不通的,企图靠吃瓜薅流量的大众,太大众了,鸡蛋的缝,堵不住啊。

现在,所谓的信息差,只有时间差的概念,就是事情发生后多少小时内可以处于暂时的保密,不存在长久的大众不知,如果有的话,比如小米电车价格这种,能保守到最后一刻,全依赖着高得离谱的泄密成本,和严防死守的保密措施,为了保密,背后的隐性耗费,不一定比信息差本身的经济价值低。

更有性价比的做法是主动释放大量的假消息。

最好是形态各异的假消息,自然投放市场,迷惑大众,大众对于鉴别真伪的讨论,不仅很难拆穿真相,而且还能为信息差附加更大的流量价值,抬高信息差价值本身。

当然,这种做法多少是会对社会信任机制有所伤害的。

前不久,有个诈骗团伙,号称几万亿买下故宫,分拆骗投资。你说这事假的让人不相信会有人信,但被骗的人还挺多,且不仅仅是老人。若要揪出心理机制根源,说白了,社会上搞关系通路子,利用信息差搞钱成功的既有案例太多了,社会信任机制畸形发展,百姓过度追捧信息差而非培养自我的理性客观辨别力。

全网千万粉丝的大号,也能干出编故事的事情出来,中国的信任载体,早期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附着到公家身上,后来很多人受骗于股市也没有对大型企业培育出信任,现在这些网络上的话语权掌控者,同样为了钱,早早消耗掉了自己的信息权威身份,整个社会,都在信任空心化。

你看,现在的信息差,没有因为“公示”而变得“贬值”,反而因为“太多太泛滥难以鉴别真伪”而变得“更加精贵”。

更有趣的是,我发现,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差”在扩大化深化,在此我只举例两个。

一个是组织内的信息差。

对面对坐着的两个人,可能工作几年没有交流,没有信息交换,不仅仅是大组织,就连几个人的小组织都有这个问题。有时因为内斗、有时因为互相看不惯对方,有时纯粹就是一方社恐。

组织内的信息差,直接的恶劣影响就是资源被浪费,明明有员工付出过很多努力开掘过的客户,但其他人不知道,又白费力气再努力了一番。

很久之后发现了乌龙事件,分析原因是抓着某人在家办公,在家办公只会错过一些即兴的非正式的信息交流,背后的真实问题出在正式的信息交流的缺失,哪个客户是谁最早试图开发的,这样的信息,可以在会上互相告知,也可以在CRM系统上有所记录,相对而言,依靠人情世故的非正式交流只是辅助中的辅助而已。

有时,组织内同事之间都不知道的信息差,反而组织外的人更了解,这不是戏谑,不是嘲笑,而是令人反思的管理问题。

另一个是信息差掌握权,从来只在人不在公司。

按理说信息差这个是没有人身依附性的,要不然就没有八卦满天飞的可能了。但你认真想想,好像很难说某个公司持续性稳定地掌握“内部消息”,掌握“内部消息”的是公司里的某个高管,他也并非自己洞察出啥特别的消息,而是借助人脉薅到了一些信息,换言之,信息真伪纯凭大家对这人资源体强不强的粗略判断,这是一种模糊而朦胧的信任,在我看来,有点撞大运有点赌。

你要问我,啥算是“健康的信息差”,我认为是商业洞察,洞察先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撞库,这事儿现在AI就能做得不错,所以企业内部大数据分析真的很有价值(未来),在AI生成结果的基础上,由从业很多年的资深人士过目,他们脑中那神奇的发动机一开,也就是灵感乍现时刻,就诞生了洞察,比如对大宗商品未来价格的判断,比如对商业决策方向的判断,等等。这些在外人看来呈现出的就是普通人不知道的信息差。

为什么说,过去那种信息差,免费直接告诉你也不再有价值了,而只有通过商业洞察出的信息差可能才有用。

在于,现在任何决策,都不是一个人直接拍出来的,以前你认识这个人,从口中或行为上可以提前获知“信息差”。

现在,大多团体决策,影响决策的因素足够多,一个人透露出的信息不足以撼动结局,就算有人把团体决策会议结论告诉你,也不见得公示的时候还是这个结论,变数还有很多。

有人试图做局获取所有可能的信息源,比如招投标中的串标,比如行业垄断中的控价,这招现在也走得不再通畅,冷不丁一个举报,所有流程重启,把之前的局打散重来。

与其劳此心神,我真觉得踏踏实实搞搞大数据采集、搞搞大中小模型、搞搞智慧决策,久而久之,说不定还能捣鼓出竞争力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 办公室工作特点
如何提升组织工作“话语权”
专业文章 | 疫情下公司价值管理的新思考
高绩效团队,都做好了这6点
老板的想法无法得到落实,并在组织中被架空(一)
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