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被误读的家国情怀
 香港被误读的家国情怀
 
(2011-05-20 09:38:10)
 

香港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城市。也许是方言的隔阂,在回归前后,不少初到香港、或是来自其它省份的中国人,都以为香港只是十里洋场,是充满殖民地气息的城市。

 

但只要在这城市生活久了,就会发现香港民间往往比两岸拥有更多的文化中国。

 

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到穿旗袍制服的中学女生,从湾仔鹅颈桥的「打小人」民俗到西环穿上唐装衫裤的掌柜,都展示香港所保存的「中国性」。尤其在冷战年代,当两岸都被意识形态禁锢之际,香港却可以冲破政治的枷锁,挽救被遗忘的文化中国。

 

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今日香港的精英,很多都是看他们的作品长大,也深受那些无形的中华文化气质所陶冶。在刀光剑影的曲折情节中,也渗透着八卦五行、唐诗宋词的文化中国的底蕴。《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曲中,黄蓉、郭靖、杨过、小龙女的身影,也是和中国历史的身影交缠在一起。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龙虎斗京华》、《萍踪侠影录》等荡气回肠的故事,也穿插了多少诗词歌赋的抒情与中国的人文情怀。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些哺育香港新一代的流行读物,却是两岸的禁书。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在两岸解禁,并且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同样香港在冷战期间所拍的华语电影,打破了两岸政治的窠臼,回归民间的论述。《杨贵妃》、《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星星.月亮.太阳》等,从邵氏到电懋,都超越了一个殖民地对中国的「想象」,意外地弥补了两岸政治扭曲中国文化的缺陷。李丽华、林黛、尤敏、叶枫、葛兰、严俊、赵雷……等熠熠红星,都带来了时代的抚慰。

 

当两岸电影都要考虑「政治正确」的时候,反而香港可以自由地驰骋在文化中国的草原上。而广东话电影和粤剧,吴楚帆、张活游的社会现实主义,改编曹禺的几部经典,都有强烈的中国意识。任剑辉、白雪仙的《帝女花》,红线女的《搜书院》,麦炳荣和凤凰女的《凤阁恩仇未了情》,也唱尽中国历史文化的情怀。

 

也许就是这样的传统,让香港拍出了《十月围城》,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也拍出了两岸所忘怀的革命人物。

 

其实香港的中国,由于远离了国共的政权,更能在文化的层次上自由地探索。而这块土地,也一直是那些不容两岸政治的知识分子的避难所。香港人超越了政权、政党的纠缠,在生活上回归文化中国,在一个岛屿上思念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

 

五十年代初,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等学者在香港创办新亚学院,探索新儒家的论述,花果飘零,对中国的命运作出深刻的反思。

 

如果当年的香港可以有这样巨大的文化能量,今天的香港,更可能发挥文化的先锋角色,自由自在地,无所畏惧地,争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话语权和诠释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光中:乡愁是一种家国情怀
古人饮家国情怀酒,是只饮,而不问的
时评丨感受中国年的不变情怀
金秋国庆色,书文家国情——记知名书画家丁仁衡的家国传统文化情怀
感悟“双节同庆”中的千钧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游泳从台湾偷回大陆,不为金银钱财,只为家国情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