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诗品 | 洗炼: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原标题:二十四诗品 | 洗炼: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探讨诗歌美学的和理论的著作,为晚唐司空图撰写。其中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但并非以理论化的语言分析每种风格形成的要素与方法,而是用四言十二句的诗歌语言形式对每种风格的意境进行了形象化的比喻。所以《二十四诗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本身也是二十四首富有审美意蕴的诗歌。

上回我们解读了第六品“典雅”(详情戳这里跳转)。在“典雅”的风格中如果一味放任本色流露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精神境界,结果就是纷乱错杂,泥沙俱下,无法令人感到赏心悦目,也就谈不上“典雅”。所以紧接着司空图就提出了第七品“洗炼”。

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从字面来看,“洗”和“炼”都有去除事物杂质和污垢的意思。“洗炼”就是去除文学中的杂质,使作品进入到一种洁净的、纯真的状态。表面上看,“洗炼”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加工的技巧和方法,但实际上指的也是诗歌的一种境界。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金出于矿,银出于铅。在没有经过洗炼的时候,矿和铅只是一堆黯淡无光的原材料;在经过洗炼之后,它们内在的美好本质金和银就显现出来了。司空图在开头两句就用这样比较简单的比喻解读了文学创作中“洗炼”的重要性。不简单的是之后的两句。“超心炼冶,绝爱缁磷”,我们首先来看“缁磷”。“缁”是颜色黑,“磷”是形体薄。《论语》中有“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的说法。和“坚白”相比,“缁磷”并不是美好的品质,为什么说“绝爱缁磷”呢?因为经过了洗炼的功夫。但按理来说的话,缁和磷作为不好的品质应该是被洗炼掉的东西。可见司空图这里说的洗炼并非儒家所谓的人为雕琢和冶炼,并非从实用的、功利的角度对事物的品质进行评价和选择。司空图的“洗炼”是“超心炼冶”,是基于超脱世俗之心的洗炼。因为超脱了世俗在实用性和功利性上的考量,重新发现事物本来的自然天性,再通过洗炼去掉世俗施加于其上的雕琢而使事物返回本来的自然天性,所以“缁磷”这种世俗功利观点中并不美好的品质也可以变得十分可爱了。前四句中,司空图开宗明义,不仅正面提出了“洗炼”的内涵,也强调了他所说的洗炼的特殊含义。而“超心”这个词,可以说是之后八句的一个总纲了。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空潭,是说谭中水清澈见底,看着好像空无一物一样,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之妙。空潭而又说泻春,可见潭水明净中有流动,在这似动似静的潭水的倒映下,一片春光也随之变得虚虚实实,异彩纷呈。下一句其实意思相近,说古镜虽然经历了悠久的年代,但是通过擦拭和打磨,排除蒙翳和污垢的干扰,依然能焕发出当年的清明可鉴,能照映出动人的神态。这两句是在比喻洗炼的效果。洗练的效果首先在于自身的复归纯朴清澈,其次在这之后才能更真切地照映外界的万事万物。从这个角度讲,洗炼不仅仅是一种创作的手法技巧或文学作品的某一境界,它其实还是创作者主体的精神境界和状态。只有创作者自身进入“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洗炼境界,才能创作出“洗炼”的作品;读者读到这样的洗炼的作品,也才能有“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感受。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体素,即以素为体。以素为体才能“储洁”。储洁于素体之中,才可谓是净而又净,毫无污垢,达到洗炼的极致。达到这样的极致之后呢?要乘月,要返真。在第五品“高古”中我们有过分析,月本身的气质是圣洁无暇,可令万物生辉,孤高于天际,不属于人间俗世,这也是“洗炼”的境界。所以,也只有达到“体素储洁”的洗炼境界才能做到“乘月”吧。乘月而返真,暗合前四句中的“超心”,就是要以超脱世俗之心洗炼,回归本来的自然天性。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载”是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这两句看似是最后四句的开端,其实意思上和上两句接着更近。从遥远的宇宙深处传来星辰皎洁的光芒,正有“体素储洁”之意;而那隐隐传来歌声的地方,幽隐的高人早已离开,“乘月返真”。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最后两句颇有禅意。今日当下的流水清净而又活泼,没有尽头,但可不要忘了这或许是前身的明月几世修得的业果。看似这样一句话与前文内容很难搭得上,其实司空图在最后一句话中别具匠心想点到的意思是说“洗炼”是一门长期坚持的功夫,而其效果在作品中的显现和绽放也往往是较为自然和隐蔽的。我们不应该以一种功利的、妄图立即见到效果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依然要像开头说的那样,有超脱世俗之心。这样,某一日静观流水无声远去,也许从那起伏的波纹间偶然泄露出月光的一点辉芒,你会有一个会心一笑的表情,像是与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擦肩而过。

当然,由于这最后两句颇有禅意,所以对它的解读也不是唯一的。有人认为这里是互文的表达,今日当下的流水明月是过去永恒流水明月的某一个断面,而看似永恒的流水明月都是当下瞬间的一个延伸,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和永恒的关系一直是禅宗着力关注的问题。这样的解释是说得通的,但似乎和洗炼没什么关系。也有人认为“流水今日”讲水中月的倒影,“明月前身”讲空中月的实体,这里讲的是艺术形象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并从客观事物中进行提炼,达到传神的效果。这样的解释也是说得通的,但未免过于直白和死板,破坏了原句在时间性和动静结合之中给人带来的丰富遐想。

“洗炼”风格例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郭磊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洗炼(1)注释
侬家自有麒麟阁(七)
7洗炼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这句诗
诗话雅书 ——《二十四诗品》讲记(七)
明月前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