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诗品 | 高古: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探讨诗歌美学的和理论的著作,为晚唐司空图撰写。其中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但并非以理论化的语言分析每种风格形成的要素与方法,而是用四言十二句的诗歌语言形式对每种风格的意境进行了形象化的比喻。所以《二十四诗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本身也是二十四首富有审美意蕴的诗歌。

上回我们解读了第四品“沈著”(详情戳这里跳转)。沈著的风格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拘泥于事物暂时的表象和断面,难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诗意的表达,所以紧接着司空图提出了二十四诗品的第五品“高古”。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整体来看,“高古”所表示的诗风,核心是“超越”。分开来看,“高”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超越,位置高才能有更长远的眼界和更广阔的视野,这里讲的是创作的心态要往高处抽离,不能沉迷于所描写的对象无法自拔;“古”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超越,跳出当下的时间点的局限,同时也就跳出了当下日常生活的俚俗表达对文学和诗意的限制,重新发现古典语言中的神秘之美。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前四句用畸人的精神境界比喻高古的诗风。畸人是道家认为的理想人物。《庄子·大宗师》有言:“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就是说在世俗中人的眼中,畸人是怪异的,但其实畸人与自然天性是同一的。“乘真”就是说符合自然天性的畸人可以乘真气而上升天界。“手把芙蓉”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仙人的惯常形象。芙蓉就是莲花,在花草植物中是香洁的象征,这里用来烘托畸人超逸出尘的形象。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就有“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的句子。这样的一个畸人乘真气而上升之后到哪里去了呢?他跨越了漫长的时间,消失在了渺茫的远方,连踪迹都没有留下。“泛”就是度过。“劫”是佛教中的说法,指的是天地由形成到毁灭的一个周期,由于这样的一个周期历时特别长,所以称为“浩劫”。“窅然”形容空间上的渺远无际。这样一个畸人在度过了漫长的时间之后“窅然空踪”,不禁让人有“前不见古人”的感慨。在前四句中,司空图密集地运用了典故、传说以及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以道家思想为背景,发挥一定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出具有高古之风的畸人的精神境界。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如果说前四句还带着明显的仙气的话,之后的几句就可以说回到人间了。司空图继续运用他最擅长的意象批评法来呈现高古之景、高古之致。月出于东斗之上而好风与之相随,这样的写景看似十分简单而随意,事实上蕴含了司空图很深的匠心。为什么在这首讲“高古”风格的诗中来写月呢?因为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能体现“高古”之风的意象。

月高居云天之上,在视觉上位于高处且与人保持着一段距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写到望月往往会伴随着一个动作,就是登楼或者登高。在寂静幽深的夜,薄衣挡不住微冷的风,孤独的人登楼望月,正是为了拉近人与月的距离,寻得一丝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月往往又高傲地孤悬天幕,不与人有亲近之意。月光洒下,可以令万物生辉,但月本身,似乎一直是那样圣洁无暇,高居仙界,永远不属于人间。无怪乎范仲淹会写下“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非至情至性之人是写不出“休独倚”这样三个字的。以上讲的是月的“高”。至于月的“古”,似乎就更明显了。江水不停东流,人世不停代谢,而月还是那一轮月,从来没有改过。古今诸多文人墨客都曾对月的时间性和永恒性进行过感叹,比较典型的有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所以这里只需要一句“月出东斗”,司空图想表达的“高”和“古”就一下子全出来了,至于下一句“好风相从”,不过是锦上添花。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太华指的是西岳华山。在华山中进入黑夜,四周一片寂静,深碧的天空一览无余,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了清亮的钟声,让人似乎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涤,变得一尘不染,杂念平息,神游太古倏忽即至。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最后四句,司空图终于将高古落到了诗上。这里对“高”和“古”分开进行了诠释。“伫”是站立,“虚伫”就是说站立的时候脚下是空虚的,凭空而立,这不正是“高”吗?只有“虚伫”才能回归到道家所谓的心神素朴境界。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境界,扩大眼界,就能逐渐超脱世俗的杂念、规矩和疆界。站得越高,看得就越宏观,事物就越倾向于显示为浑然一体的形态,而原来那些界限分明的疆界就看不到了,也不重要了。这是在讲“高”。“黄唐在独”转化自陶渊明《时运》“黄唐莫逮,慨独在余”一句。“黄唐”指的是黄帝和唐尧,表达了对古人的追思和感怀。也只有能达到追溯轩黄唐尧之气象这样的地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抱定自身认可的玄妙宗旨,才是真正的高古,而非形容枯槁,空洞无物。

“高古”风格例诗: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郭磊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侬家自有麒麟阁(五)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高古(1)注释
《二十四诗品》:高古
集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字成联3300副之 五言联500副(1) 作者:联圣三少
【绝句】【***洗炼***】月光流人,如梦如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学习笔记
〖诗词鉴赏〗唐代诗词赏析:《其他篇》508首<1-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