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南樵夫:关于发现最古老茶叶的几则消息

终南樵夫 (2016-01-12)


  2016年1月7日,《英国自然杂志》周刊下属的国际在线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这项科研成果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题目是《Earliesttea as evidence for one branch of the Silk Road across the TibetanPlateau》,直译为《最早的茶作为证据,证明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在青藏高原》。这篇文章《科学报告》收到日期为2015年6月26日,接受日期为2015年12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它推出的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接受来自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和地球科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投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这项研究成果虽然是证明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在青藏高原,但在茶叶领域,同样也有令人惊讶的权威发现。

  发现茶这种饮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茶从食用,到医用,再到饮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唐代,才有了茶的专著《茶经》。唐以前,关于茶的文献资料不是很多,陆羽写《茶经》,相信是能看见的资料必然全部录取,没看见的资料很少。西汉时期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极少,即使是王褒《僮约》,也不可靠。现在汉阳陵陪葬坑中发现了茶的实物,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非常珍贵。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公元前153年始建,公元前126年竣工,汉景帝公元前141年驾崩。汉阳陵封土上外围放射状态分布着80多条从葬坑,在从葬坑里出土了茶叶。以公元前126年推算,这些茶叶至今已经2145年了。

  西藏故如甲木寺遗址出土植物的年龄距今约1800年左右,属于西藏古象雄王国时期,公元1800年,也是东汉末期。故如甲木寺遗址出土植物被确认为茶,这些茶则来自于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以前以为丝绸之路是通往中亚的,现在可以肯定,丝绸之路有许多分支,通往青藏高原是一个分支

  茶这种南方植物北传到秦岭受阻,于是沿汉水和长江东下。长安作为中国古都,虽然不是茶的生长地,但茶这种饮料的流行,必然在国都成为风尚。对游牧民族来说,食肉喝奶,饮食上有所不足,茶可以弥补不足,饮茶后浑身舒坦,一旦体会到茶的妙处,游牧民族对茶则须臾不可离了。茶是沿丝绸之路自长安西传的,西藏故如甲木寺遗址出土的茶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传来的关于发现最古老的茶的消息,真是茶叶行业的莫大喜讯呢!

 

  附录1:《地质地球所等发现世界上最早茶叶实物》


  中国科学院网文章来源: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6-01-11

   茶(Camellia sinensisL.)起源于中国,最早记载茶叶商品的文献资料可追溯到公元前59年的西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最早的茶叶实物,发现于我国北宋时期的墓葬中。茶不仅是中华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非酒精型饮料之一。然而,对于茶叶是何时开始、通过什么途径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一直缺少了解。

  长期以来人们推测,茶叶、丝绸和瓷器作为关键商品,会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传送到中亚及以远地区。但是,迄今为止,在丝绸之路上,在唐朝以前,没有茶叶进入新疆或青藏高原的任何证据。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古代茶叶多已腐烂或碳化,难保存、难发现,即使发现了也缺少鉴定的方法。因此,及时保护相关研究材料,寻找鉴定腐烂碳化茶叶的方法,是研究中华茶文化发展、传播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古生态学科组研究员吕厚远与国内外同行合作,针对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寺遗址和西安汉阳陵陪葬坑出土的疑似茶叶食物残体(图1),开展了系统的植物鉴定和年代学分析工作。由于植硅体、植钙体和生物标志物具有植物分类的潜力和长期保存的特点,他们首先通过分析我国45种现代茶、茶科以及近缘植物的植钙体形态,发现茶叶具有4类植钙体形态和组合特征,可以与其它植物进行区分,该研究成果2014年首次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下属的国际在线开放获取期刊ScientificReports(《科学报告》)上。其次,他们通过对现代茶叶等标准样品的色谱-质谱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鉴定茶叶的两个生物标志物:咖啡因和茶氨酸。此外,他们通过碳14年龄测定,证明故如甲木寺遗址出土植物的年龄距今约1800年左右,属于西藏古象雄王国时期汉阳陵出土植物年龄约为2100年左右,与历史文献吻合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吕厚远等人通过对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寺和西安汉阳陵考古遗址出土的植物样品开展植硅体、植钙体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发现这些考古植物样品中都含有只有茶叶才同时具有的茶叶-植钙体(图2)、丰富的茶氨酸(图3)和咖啡因等可以相互验证的系统性证据,确认故如甲木和汉阳陵出土的植物遗存都是茶叶

  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不生长茶树,印度也仅有200多年的种茶历史,茶叶到达西藏阿里的可能途径,应该与距今2200多年前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丝绸之路并不只有一条路,它是由许多网状的分支组成的。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出土的茶叶表明,至少在1800年前,茶叶已经被输送到海拔4500m的西藏阿里地区,推测当时丝绸之路有一个分支穿越青藏高原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资助,研究成果于2016年1月7日在线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Lu H.Y. et al. Earliest tea as evidence for onebranch of the Silk Road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Reports, 2016, 5: 18955, DOI: 10.1038/srep18955)。

  该研究是吕厚远继2005年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成果后,利用微体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新手段,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发表的又一新成果。该工作也得益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及时保护、提供了重要样品;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杨益民完成了生物标志物分析等工作。

 

  附录2:《英媒:汉景帝墓出土世界最古老茶叶距今2150年》


  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 外媒称,考古学家在一名中国皇帝的随葬品中发现世界最古老的茶叶。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11日报道,新的科学证据显示,中国古代皇室成员好茶——起码在2150年前。

  报道称,实际上,他们似乎太喜欢茶了,以致执意要把茶作为随葬品——这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喝上一杯。

  这项新发现是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做出的。

  通过研究茶叶表面绒毛间的微小晶体并利用质谱分析法,研究人员得以搞清,随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的一位中国古代皇帝埋葬的这些叶子实际上是茶叶。

  对这位皇帝墓葬群中的食物和其他祭品的科学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茶,他还决定带着谷子、大米和藜科植物去另一个世界。

  这位好茶的统治者——汉景帝卒于公元前141年,因此这些茶叶可追溯至那一年左右。这些茶叶装在一只木盒中,是埋在墓葬群周围一系列墓坑中、供这位皇帝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的大量随葬品之一。

  其他随葬品包括武器、陶俑、陶塑动物和几辆马匹完备的实际尺寸的战车。

  报道称,汉景帝陵墓位于当时的首都长安(现代的西安)附近,目前对外开放。虽然考古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掘了这处陵墓,但直到今天对这些有机物品的科学研究才确定这些茶叶。

  这位喝茶的皇帝本人是中国早期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经常受到阴谋和背叛的打击,但汉景帝是一位异常开明和宽大的统治者。他下决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大幅减轻人民的税负。他还下令更人道地对待罪犯——和减轻刑罚。此外,他成功地削弱了贵族的权力。

  伦敦大学学院中国文物和考古学国际中心主任多里安·富勒教授说:“这项发现表明,现代科学能够揭示以前不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细节。在这位皇帝的墓葬群中发现茶叶一事让我们难得一窥非常古老的传统,使我们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这项研究结果新近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下属的开放网络科学杂志《科学报告》上。

报道称,在汉景帝墓中发现的茶叶看起来是顶级品质,完全由茶芽制成。茶芽是茶树上尚未展开的小叶子,通常认为比普通茶叶品质高。(编译/王海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鲜事儿
世界最早茶叶现身山东|茶具|茶文化|考古发现|随葬品|刘启
一个被埋葬5300年的墓葬,终于重见天日,随葬品非常丰厚
闽南明清葬俗和紫砂壶
博物馆文创的无限可能:专利授权 跨界发展
茶有暗语,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