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工人开始整顿预制菜

无论你怎么看预制菜,都无法阻挡它进入我们的生活。

2块钱的煎蛋、30块钱的外卖、58的酸菜鱼,甚至10000块餐标的婚宴,都可能是预制菜。

预制菜起源于美国,发扬于日本,席卷中国人的餐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餐饮市场火热,但餐饮老板“悲欢”却并不相通。

根据天眼查数据,2024年前三月注销、吊销餐饮企业数量分别是16.7万、11.2万和18万家。“每到月底都感觉在给房东打工”、“顾客都去哪了”是他们经常遇到的困惑。

另一方面,消费者却感觉上班时外卖越吃越贵越吃越难吃、下班后想吃的餐厅永远在排队、节假日旅游吃饭全靠方便食品。

餐饮人和消费者各有各的苦恼,预制菜能平衡吗?

一 为什么需要预制菜?

消费领域中,商家逐利,消费者要高性价比,二者存在天然的张力。

回到餐饮行业,为什么预制菜的洪流阻挡不了呢?首先,餐饮行业“三高一低”:高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人工成本、低利润率。

根据《2023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房租、食材、人力三项支出占据商家总成本的70%-75%,三项的增速2023年分别是3.6%、4.8%、2.4%。

“面馆老板1天卖100碗面刚够交房租”这样的话题屡见不鲜。

同时,受限于人工和翻台率,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传统餐饮营收上限明显。餐饮老板一直在苦恼的问题就是“多赚钱,少花钱。”

餐饮老板苦恼,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化。

对北京某大厂做公关的慧子来说,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并不怕,她焦虑的反而是午饭时间永远迟到的外卖,对她来说,午饭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有效率的解决。

和慧子一样要求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很多,他们吃饭要求“健康”,寻求“锅气”,也追求性价比,该花花该省省,不为溢价买单。

团购、外卖和预制菜是近年来餐饮行业的突出趋势,代表了行业的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58元双人餐”“69吃佛跳墙”这样的团购价格内卷,挤压商家利润空间,必然会将相关产品按照低品质、低成本的模式来操作,长期来看,是对消费者和商家的双伤。

打工人安心吃顿好饭真的很难吗?餐饮老板真的不能兼顾口味和利润吗?

胶囊咖啡机让我们实现了办公室茶水间的咖啡自由,那我们能不能像使用胶囊咖啡一样,解决打工人的午餐呢?

笔者发现,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写字楼,已经开始出现类似的“胶囊餐饮”,只需选择一份美食胶囊,然后通过智能机器计算出烹饪时间,再加上云端数据平台监测的顾客偏好,打工人的标配午饭就能立等可取。

AI预制菜,是行业的未来吗?

二 预制菜进入深水区

网友讨论预制菜的声音很多,但都无法阻止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就像大家争论苹果手机bug、争论AI不够聪明。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惊人的10720亿元,相当于全国1300多家海底捞25年的全部营收。

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也对预制菜产业高度重视,将其视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预制菜几乎每次登陆热搜,大都不太正面。这丝毫不影响各路玩家疯狂涌入这一万亿级的蓝海。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底,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4万余家。2023年新增注册量为4026家,同比增长114.8%。

有些人认为预制菜没有灵魂,实际上,观念正在被改变。

你问大家喜欢预制菜吗?可能很多人会不置可否,难下定论。但换个问法,你喜欢“疯狂星期四”吗?你是麦门信徒吗?相信会有很多人举手。

如今的90后00后从小吃麦当劳肯德基,对于是不是预制的并不在乎,只要能满足口味、安全、新鲜、速度、价格实惠就行。

麦当劳有牛肉压饼机、肯德基用高压炸锅、真功夫有电饭蒸柜,美邻小厨的“美食胶囊”+智能机器……

几分钟打工人就能自己“做出”热气腾腾的各类美食,智能化模式推动了出餐效率,也让餐饮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现在,“没有厨师、没有厨房、不用装修改造,无油烟、无明火”,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的小而美餐厅开始流行,开启了预制餐2.0时代。

这样的餐厅开始出现在写字楼、公园、高铁站、机场,但这样的预制餐能兼顾消费者的口感和商家的利润的吗?

仔细观察发现,美邻小厨这样的智慧餐厅,靠的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设备+预制餐,省去厨房、厨师、厨余,提供一站式“餐+饮”,大大节省了各种开支,甚至都不用房租,如同共享充电宝、自动贩卖机一样,可以出现在各种场合。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预制餐口味并不差。

智能设备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食材匹 配烹饪曲线,精准传递烹饪数据,实现鲜食现做,还原食材本味。

这样的预制菜体验,打工人似乎并不拒绝。

三 预制菜还是餐饮的未来吗?

在中国,约有74%的人口是城市人口,而数据显示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餐饮等食品支出占人均总支出的 30.5%。

城市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泼天的富贵。

预制菜之所以能被看好,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和性价比的两大需求。

因为“便捷”,就能够使其与市场上的其他餐厅区别开来,对于每一个工作日午休时间精确到分、出差时没时间吃饭、休假时景区找不到餐厅的消费者,这样的“便捷”会激发口碑传播和分享欲望。

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学会节省花销和储蓄资金,他们审视自己的消费观,“星巴克换成瑞幸”、“奈雪、喜茶统统换成蜜雪冰城了”“蓝湾简餐换成美邻小厨”……

消费能力降级,消费品味却在升级。

咖啡要“寺院”的,雪糕要“文创”的,奶茶要“竹筒”的、服务要“科技”的,所以餐饮也要“智慧”的。

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之间的一降一升,迫使餐饮行业不断进化,以寻找既满足消费者欲望还能细水长流的解决方案。

借用TVB的经典台词,“就算天大的事,饭还是要吃的”。

对于打工人来说,工作很辛苦,甲方很多事,老板不体谅,这都不是大事,唯有正经吃顿饭,才是大事。

在智能化时代下,科技+餐饮的持续走红,就是契合当下餐饮消费趋势的结果,既是消费者对体验感、价值感需求的提升,也是商家求新求变、顺势而为的结果。

2024年,谁能抓住“智慧餐饮”消费趋势,或许谁就能接住泼天的富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餐厅吃到“预制菜”,作为消费者的你是怎么看的?
部分堂食、外卖实为预制菜,消费者却毫不知情
餐饮爆火背后:一场“假性”的报复消费?
一个“隐形杀手”正慢慢进入普通饭店,让中国餐饮业“灭亡”加速
老乡鸡,配享太庙!20万字677页的报告基本上把餐饮行业的底裤都
陈根:6000元订婚喜宴,7成都是预制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