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枪术历史发展及特点

​枪术中很注重抢根紧靠腰部,使枪有一个稳定的依托,那么你知道枪术发展历程吗?想要学习枪术先来了解一下枪术的历史进程吧,了解完了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枪术的四个特点。

枪术历史渊源发展历程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汉代长兵器,侧重戟、矛。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

古代的枪术用法除花枪、大枪、双枪、双头枪、钩镰枪外,多已失传。枪法流传较多的常有罗家枪、杨家枪、岳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六合枪、八母枪、子龙枪、大犁花枪和峨嵋枪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长。

但基本枪术技法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枪术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

唐代枪术

唐代善枪者甚多,枪术有明显的提高,《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杨家梨花枪,就是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山东红袄军起义者杨妙真所创。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用的就是杨家枪法。

明代枪术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

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代的秦良玉统率的白杆兵枪术精湛,白杆兵一律使用白蜡树(即小叶枔)作柄的长枪,在镇压杨应龙之乱和抗御后金及平定奢崇明之乱和张献忠之乱中,屡立战功。

晚清枪术

到了晚清,长枪趋於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

上文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枪术历史渊源,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明了这个武器,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枪术的特点。


古武术

枪术的特点

1、枪扎一线:

枪之利在尖,枪术以扎为主,枪扎一线是扎枪的基本要求。扎枪时要求出枪直线向前,“梢领跟定、中节顺随”,将全身力气通过枪杆贯达与枪尖。能否做到出枪疾快有力、力达枪尖是衡量枪术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扎枪时须蹬后脚、伸后膝、拧腰、挺挽,使全身劲节节上传,逐渐加速,当后手接近前手时,发寸劲猛力直线扎出。力贯枪尖。切忌僵劲、硬力及屈腕甩手,劲僵则貌似有实无力,甩手则不能做到枪扎一线的技法要求。

《手臂录》中说:“枪之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足以助身。乃合而为一。”做好扎枪还须做到“三尖相照”,即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使枪尖、前脚尖、鼻尖正好处在一个纵面内。

2、持枪稳活:

稳多指后手持枪要稳住,老握如锁。活多指前手要灵如管。不稳则易脱把,不活则枪难变化,这是持枪的基本法则。“前手如管,后手如锁。”是最简洁形象的描述。持枪的前手握于枪身中段,是枪的支点,一要控制住枪的高度和方向,二要使枪能在手中自由滑动。

前手握成管状,即使拦、拿枪时,手指扣得稍紧,扎枪时手指微松,也要手如管状套住枪杆,不得松开或握死。稳定还表现在拦、拿枪的方法上,做好拦、拿枪的关键在于两手“阴阳要转”。

拦枪时,前手握住枪身外旋至手心向上(阳手),同时后手握枪把内旋至手心向下(阴手);拿枪时,前手握住枪身内旋至手心向下,同时后手握把外旋至手心向上。两手既要稳定住握牢,又要拧旋灵活。

扎枪对后手的要求是须握住枪把末端,将枪把置于手心中,如此枪扎出时,一则可与上臂大体形成一条直线,二则使枪更长些,以求得“一寸长,一寸强”及出枪有力的效果。正如吴殳在《手臂录》中所言:持枪必须尽根,余谓枪根当在掌心中,与臂骨对直,则灵活而长。”

3、势贵四平:

四平指顶平、肩平、枪平、脚平。此“四平势”即为枪术的基本姿势。

顶平则头正,头正则颈直,头正颈直精神才能贯注、两目才能有神;肩平则须保持肩肘沉坠状,只有肩平才能身正,身正才能势稳,势稳才能法活;枪平则两手和枪尖成水平状、“三点一线”,枪平才能做到“出如箭,来如线”,易攻守,生变化;脚平则两脚掌踏实,脚实才能步稳,不稳才能姿势正确。

4、工于一圈:

“枪总用之则为一圈”(《手臂录》)。枪术的主要防守方法是枪尖画弧或圆的圆转运动,许多枪法无不出自一圈,如拦枪是枪尖经上向左画弧,拿枪是枪尖先右画弧,圈枪(缠枪)是枪尖画一整个院圈的枪法,枪尖连续画圈称为“圈串”。

枪尖画弧或圆的幅度一利防前与防后速攻为准则,一般拦、拿抢之弧不得超过本人体侧的宽度,圈枪虽有大、中小之分,但均要一枪法运用的技击意义来决定圈的大小。即应以圈转枪法与直扎枪法交融运使为度,达到圈中求直,防中寓攻,因此须“唯下久苦之工于一圈”。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枪术历史渊源,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枪术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枪扎一线是扎枪的基本要求,要控制住枪的高度和方向,使枪能在手中自由滑动,才能灵活使用枪法的精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枪术术语解释(2)
(13)白猿通背练劲功法之抖枪滑杆
枪术教学法
枪术 | 基本枪法之“拦枪、拿枪”
少林五步型扎抢
少林五步型扎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