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题外话】不是碎片化阅读有毒,只是你懒于思考


Dr.Sci有话说

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改变是好是坏还是使用者说了算。不要被层出不穷的推送文章、app弄得眼花缭乱、分身乏术,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阅读从来没有“碎片化”,一切不过是你懒于思考


闲来无事,翻看最近几个月做的摘抄。


我有两个专门用来摘抄的本子:一个做读书的摘抄;另一个摘抄网上看到的句子段落——也就是时下最盛却又饱受争议的“碎片化阅读”。


翻来翻去我发现第二个本子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页数都远远多于第一个本子,看来我也是深中“碎片化阅读”的毒。


我们的“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概念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批判大概始于微博时代。


小小的框子里,斟酌良久,刚小心翼翼敲进一个字,右上角的数字便即时减小:还可以输入139字。之后更是随着不断增删修改,那个数字时大时小,甚至会左右你要发的内容。


读文章读到一段颇有共鸣的,兴冲冲复制粘贴过去,一不小心右上角的阿拉伯数字就变成了红色:已超出20字。然后就是删改阉割,18般武艺齐上阵,誓把发布按钮由灰色变回红色。


一边是博主字斟句酌发出那百十来字配上或自拍或下载的精美图片;另一边是关注者匆匆几秒扫过。看高兴了说不定会随手赏你个赞,能停下来转发或者评论上几个字的那绝对都是真爱。


短短几分钟,几十甚至上百条信息就从眼前划过。放下手机,关掉网页,感觉好像知道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收获。


当然,网民们信息狂欢的背后一直有讨伐“碎片化阅读”的声音。


再后来有了长微博,再后来有了微信订阅号:字数从百字增加到了上千甚至上万;制造一条信息的时间成本从几分钟变成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然而阅读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还是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睡前躺在床上一两个小时就能刷完不同主题的几十个订阅号。长微博和微信阅读依旧摆脱不了“碎片化”的本质。


“碎片化”一直存在,批判本身就是悖论


但是,“碎片化阅读”绝不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产物。


移动网络没有普及前,谁没有过在餐厅或者美容院理发馆等位时翻阅杂志的经历?杂志上的文章长不过两三千字,图文并茂,一扫而过,随手翻页,这样的阅读算不算“碎片化阅读”?


如果说这样的经验场景性太强,频率太低。那发行量巨大的各种日报晚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又有哪个敢说自己的内容不是碎片化的?读者们每天每月翘首以待的,付费阅读的不都是碎片化的内容?


碎片化阅读一直盛行,只不过是网络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和廉价,从而使碎片化阅读更加普及,但“碎片”的质量却越发良莠不齐。


前几天和一个微信编辑聊天,她感概说现在碎片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各种软件里收藏摘录了一堆,都没有时间整理。


看,人人都在道碎片化阅读的危害,连我们这些“碎片”制造者也不能幸免。


更吊诡的是,那些痛斥碎片化阅读危害的人,洋洋洒洒分析了几千字。读者几分钟阅毕,感觉说的真有道理,点赞转发完,又继续去朋友圈和订阅号刷“碎片”了。


说到底,批判者们痛心疾首颇具正义感创造出来的,也不过是与批判对象一样的“碎片”。


“读书”就不是“碎片化”了?


说到不属于“碎片化”的阅读,最受认可的标准答案大概是:认认真真阅读一本书。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想过: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就真的不算碎片化阅读了吗?


市面上充斥着的畅销书,大都是攒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十几二十篇鸡汤文,质量甚至不如那些刷爆朋友圈的“爆文”。看上几本这样的书,就自以为脱离了“碎片化阅读”,那才真是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那就读点经典吧。就说《论语》,假如孔老夫子活在现在,大概每天都能在微博曰上几句,引得大家竞相转发。毕竟《论语》就是孔子语录,摘出一两句来,道理深厚,朗朗上口,基本可以归为有干货的段子,金句。


民国时期大家们的散文,杂文,那更不必说,一篇篇下来,不都是碎片化的?所以才有散文集,杂文集。嗯,还有诗集。


假如那个时代有博客和网络,估计他们也会隔三差五更新自己的文章,顺便收获无数个赞。与我们现在做的又有什么区别?


如此说来,最不碎片化的形式大概就是小说了吧。


有次跟同事聊天,不经意谈到了读书。同事说自从毕业后就几乎没有读过书。但继续聊下去才发现,她最近刚读过几本小说。原来在她的概念里,读小说,是算不得读书的。


也许是教育的原因,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里,小说是用来满足猎奇心的,着实难登大雅之堂。


但偏偏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小说的形式。若是仅仅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涉及了大量宗教和历史知识的《悲惨世界》也不过是讲了一个逃犯,还有一个私生女的故事。


所以,即使进行的是完整的阅读,也并不能意味着你的收获比碎片化阅读更多。因为当你思维的广度达不到,容易无意中把内容单薄化。


“碎片化阅读”是把双刃剑


所以说,阅读的主体从来是人,碎片化阅读也不例外。


鲁迅曾这样解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碎片化阅读”的利弊也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这种阅读方式的的盛行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比便捷地获取信息。


若是不加选择,又不假思索,那确实可以尽享碎片化的弊端:思想变得狭隘,知识结构不扎实,无法进行深度阅读……


但是拥有辨别和选择能力,运用得当的人,自可以从中获利——利用碎片化阅读建立起自己知识体系的广度。


通过一篇短文发现一个有趣的知识点,从而去查阅资料,深入研究。这样就又通过广度获取了深度。


独立思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假如没有没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做支撑,即使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也容易因为理论依据的片面和缺乏,从而陷入坐井观天而不自知的状态,阻碍自己的进一步发展。


也许你认为能够化弊为利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对于大部分人还是尽量避免碎片化阅读为妙。


但是从QQ空间到现在的朋友圈,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少的朋友(无论年龄大小)去转发“不转不是中国人”,以及各类养生谣言等信息。而且,越早接触碎片化信息的人,越早实现了这种转变。


每一次碎片化阅读都是一次自我学习。当遭遇不同观点,很容易引发思考,做出客观判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就慢慢拥有了独立思考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你说有人在网上混了很多年还一直固执己见,否定一切不同于己的观点?


相信我,那绝对不是“碎片化阅读”造成的。即使没有碎片化阅读,他也一样固执狭隘,说不定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作者:由牧(富书部专栏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碎片化阅读有毒,只是你懒于思考
这套读书方法,就像给大脑装上复印机,再也不会读过就忘
通过碎片化阅读,如何将知识连成体系?
怎样提高自己看问题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
面对碎片化信息,你只需要一个笔记本
关于职场碎片化学习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