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底什么是“良知”? | 阳明心学探究

一叶行者

阳明心学探究系列

第一篇:从少年立志到亭前格竹

第二篇:少时溺于任侠骑射

第三篇:苦练辞章,无奈心理不能合一

第四篇:访道修仙,出世入世一念转

第五篇:参佛悟禅,圣人之学简易广大

第六篇:龙场悟道,吾性自足

第七篇:宋儒之争的答案

第八篇:知行本一,说“知行合一”实乃不得已

第九篇:悔讲知行合一,力推静坐悟心

第十篇: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第十一篇:“诚意”是圣门教人做功夫的重要方法

第十二篇:“习静坐”又入误区,“存天理去人欲”也是死循环?

第十三篇:心理是一个,在心上做功夫是王道

第十四篇: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阳明先生在不同的时期,用了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来表达他所谓的“良知”。

1512年

1

什么是良知?

“知孝、知弟、知恻隐”的“知”就是“良知”

原文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徐爱录

这是王阳明的弟子徐爱记录的一段内容,王阳明做出这个表达的时间应该是在正德七年(1512,壬申年)。   

解析:

王阳明认为,“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具有“知”的功能,“看见父亲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尊敬,看见小孩子要掉到井里了,心里面自然生起恻隐之心。”这个“知”便是“良知”。

这里主要是从“良知”遇到不同的事情场景时来认识“良知”的,即良知在“见父、见兄、见孺子入井”的时候,自然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孝、弟、恻隐”。这里的“孝悌之心、恻隐之心”,我们可以暂且把它们定义为“现象的心”,是“心”在遇到不同的场景时所呈现出的不同现象

王阳明认为,产生“孝悌之心、恻隐之心”是“良知”的自然功能,是不需要学习的,这个知不是从“外”得到的,是自己的心本来就具有的,或者说是每一个人先天就都具有的

1523年

2

什么是良知?

是非之心是“良知”

原文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传习录·答聂文蔚书》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

《王明明全集·书朱守谐卷》

据“百度学术”所载何隽所作的“王阳明《答聂文蔚》第一书成年辨正(1990)”,《答聂文蔚书》的时间应在嘉靖二年(1523,癸未年)。《书朱守谐卷》的时间是在嘉靖三年(1524,甲申年)。

解析:

嘉靖年初期,王阳明主要是以“是非之心”来表达“良知”的,即:能够自然判断是非的“心”,就是“良知”。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就是自己做一切事情的是非判断依据,是自己内心的“裁判员”,而判断的对象则包含两个:一是对外部一切事物的“是非判断”,二是对自己内心的“念头、想法”等心理活动的“是非判断”。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具有“良知”,无论是圣人还是愚人都同样具有“良知”,而且,“良知”不会因为空间(天下)、时间(古今)的变化而变化,良知具有不变性和普遍性

1524年

3

什么是良知?

逆指良知——能是“良知”

嘉靖三年(1524,甲申年),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中是这样解释“良知”的:“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原文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解析:

陆原静向王阳明请教:老师,您上次说“良知”就是照心。我认为,“良知”既然是心之本体,那么“照心”就是人在主动发挥心的“照见”的作用,就是“戒慎恐惧之心”,就像思虑一样,是人心发挥的作用,那么,“戒慎恐惧”(这个操作)就是“良知”,对吗?

王阳明回答:“能够做戒慎恐惧(这个操作)的,才是良知。”

这段话里,王阳明是用逆指的方法来指示“良知”是什么——能够戒慎恐惧的(那个)就是良知。王阳明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明“良知”是什么,而是指明当内心做“戒慎恐惧”这一操作时,能够做这个操作的“那个”,就是“良知”。

这里,王阳明很明显是希望陆原静能够“反求诸己”,在自己的内心真实体会到什么是“良知”,而不是文字概念的理解。

1525年

4

什么是良知?

直指良知——“心之虚灵明觉”是“良知”

嘉靖四年(1525,乙酉年),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是这样定义良知的:

原文

心者身之主也 ,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解析:

王阳明认为,“心”是人身的主宰,从“心”的“虚灵明觉”的特点来讲,就可以把“心”叫做“良知”。而“良知”与事物接触以后所产生的那个“心”叫做“意”。

阳明先生于1529年去世,这段对“良知”的解释写于1525年,当时王阳明54岁,所以这个定义基本上是他晚年对“良知”最直接的解释。

问题:以上是王阳明对“良知”的四种不同表达,请学友们反身体会内心,这四种表达指向的是同一个“东西”吗?

扫码加“心儿”

为微信好友

入群一起学习

探讨阳明心学

作者简介

一叶行者,80后,陕西人。

2001年,看到儒家一句“平时养得定了,自然发而中节”,似有所悟,后获得一种安定的身心状态,再后又失去了,便一心想找回来,结果却把身体搞坏了。

因身心困顿至极,一路追寻解决之法,摸到了阳明心学,一方面感觉非常契合,一方面又不知如何下手实修。2012年有幸得遇杨海鹰老师,开始了毗卢禅的实修实证。十年间,不仅身体基本恢复了健康,更清晰了身心变化的原理;再看阳明心学,见地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2022年开始分享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得,希望能为有缘人提供一些修行路上的参考,免受自己当年所历之苦,并一起实践、体证先贤圣人留给我们的身心进阶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阳明心学中“良知”的一点认识
王阳明《传习录》32句心学名句,领悟‘不朽完人’王阳明的智慧!
王阳明:良知是本体,实践乃致之
知行合一——阳明大传目录
良知从“见在”到“现成”
浅述王阳明的“良知”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