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骨文中易混淆的字(下篇)
userphoto

2023.12.06 河南

关注

01 “出”和“各”

▲“出”。从“止”(脚),从“凵”(或“口”),表示从低洼处往外出。

注意:“出”与“各”的区别是脚趾朝上。

▲“各”。上面是“夂”(朝下的脚),下面是“口”(低洼处,或者代指居所),表示“到来”、“客人”。

注意:“各”与“出”的区别在于脚趾朝下。


02 “戈”、“戊”,“戌”,“成”、“咸”、“戎”

▲“戈”。一种武器。

▲“戊”。一种斧钺类的武器。

▲“戌”。一种斧钺类的武器。刃比“戊”略宽。

▲“成”。上面是“戌”;下面是“□(丁)”,像木橛的顶面或侧立面。表示用戌削制木橛。

注意:“成”字下面的“□(丁)”不能写作“口”,写作“口”的是“咸”。

▲“咸”。上面是“戌”;下面是“口”。表示杀伐,高呼以助威势。

注意:“咸”字下面的“口”不能写作“□(丁)”,写作“□(丁)”的是“成”。

▲“戎”。从“戈”,从“甲”,会兵甲之意。《说文》:“戎,兵也。”


03 “如”和“讯”

▲“如”。从“女”,从“口”,表示女人顺从、听话的样子。如的本义是“顺从”。

注意:“如”字,女人跪坐的方向是对着口的,两手臂交叉于胸前。

▲“讯”。从“奴”,从“口”,表示讯问、审讯。

注意:“讯”字中的女人是背对着“口”的,两手被捆绑于后背,故称“奴”。判断女人跪坐的方向,看她的膝盖跪坐的方向。


04 “豆”和“壴”(zhù)

图1 豆

图2 豆

▲“豆”。古代的一种食器。上面的一横可以理解为器中之物(图1),也可以理解为器上面的沿口(图2)。

注意:“豆”作为一种食器,它是有口儿的,所以里面的“口”不能写作“□(丁)”。

▲“壴”(zhù)。本义是“鼓”。中间的“口”是立起来的鼓面,下面是支撑的架子,上面是装饰。

注意:因为鼓面是圆的,没有口儿,所以“壴”里面的“口”是“□(丁)”,表示鼓面,而不是“口”。


05 “豕”和“犬”

▲“豕”。即猪。

▲“犬”。即狗。

注意:“犬”和“豕”的主要区别在于“犬”的尾巴长且向上弯曲。


06 “来”和“禾”

▲“来”。像麦子的形状,下面的是根须,上面的是叶子。也有在麦穗位置加短横指事的。

注意:加短横指事的,短横一定要写在竖的两边出头,以防和“禾”字混淆。

▲“禾”。像禾苗的形状。

注意,上面的撇不要在竖的两端出头,以防和“来”字混淆。


07 “甫”和“邦”

▲“甫”,通“圃”。上面是“屮”(草),像草木萌芽形;下面是“田”。表示田间生长的苗木。

▲“邦”。上面像树木;下面是“田”。表示以树作界标的疆域。

《说文》:“邦,国也。”


08 “即”和“既”

▲“即”。左边从“皀”,是堆有饭食的食器;右边是“卩”(跪坐着的人)。表示人坐在那吃饭。“即”的本义是“就食”、“吃饭”。

▲“既”。左边从“皀”,是堆有饭食的食器;右边从“旡”,表示人吃饱了,张口打个饱嗝,转过头去。“既”的本义是“食毕”。

注意:“既”字中“口”的方向是背对着食物的。


09 “明”和“名”

▲“明”。日月为明。也有从“囧”从“月”的,表示月光透过窗户很明亮。

▲“名”。从“夕”从“口”,天黑了看不见,故以口报上自己的名字。

《说文》: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注意:“问”里面的“口”表示说话,不能写作“□(丁)”。


10 “美”和“髦”

▲“美”。从“羊”,从“大”(或“夫”)。“大”即正面站立的人,人的头上戴有羊角形的头饰,古人以此为美。

▲此字形旧释作“美”,今释作“髦”(máo)。上部像长而下垂的头发。本义是毛发长而下垂。《新华字典》解释作:“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头发”。


11 “隹”和“鸟”

▲“隹”。《说文》中说中短尾鸟。甲骨文字形中“隹”也有尾巴比较长的,“隹”和“鸟“的区别暂时不知,请各位老师留下您的高见!

▲“鸟”。


12 “春”和“朝”

▲“春”。从“木”(或“屮”),从“日”,从“屯”。“屯”,上面的椭圆形状,像草木初生还未伸展的苞芽,下面斜点代表根须。

“春”字的详细解释,参见前期文章《“屯”、“春”字的起源与演变》。

朝 图片来源: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

▲“朝”,“朝朝暮暮”的“朝”,表示太阳已经钻出草丛而月亮还未落下的那段时间。

注意:“朝”字里面的“丿”状部件代表“月”,要注意与“春”字中的“屯”区别。


13 “高”和“膏”

▲“高”。像台观高之形。下面的“口”代表城门口、台观的门口等。

▲“膏”。《说文》:“膏,肥也。从肉,高声。”

注意:“膏”字下面的部件是“肉”,不是“口”,也不是“月”。


14 “得”和“败”

▲“得”。左边像贝壳形状,右边是一只手,表示以手拾贝,有所得。

▲“败”。左边像贝壳形状,右边是“攴”(pū 手持棍敲打)。表示把贝壳打破。“败”的本义是“毁坏”。

《说文》:“败,毁也。”


15 “鹿”和“尘”

鹿

▲“鹿”。象形,突出鹿角。

尘(图片来源:姬长明《甲骨文书法举例》)

▲“尘”。上面是“鹿”,下面是“土”,表示小鹿奔跑时带起的尘土。

《说文》:“尘,鹿行扬土也。”


16 “象”和“为”

▲“象”。象形。突出长鼻子。

▲“为”。会意字。左上角是一只手,右边是大象,手牵象鼻之形,表示训服大象。“为”的本义是“手牵象以帮助劳作。”

干支顺序表(图片来源:以观书法)


作者:董志国

图片来源:汉典网、以观书法、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姬长明《甲骨文书法举例》

说明:本文观点有很多都来自姬长明老师的抖音直播讲课,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字习文之“丽”
咒字
如何辨别戌、戍、戊、戎这几个字?
苕木匠读《舜典》(19):爵位的职能
细说汉字:效
破译甲骨文字之三十七: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