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观园行乐图》:工笔重彩中的华贵忆念

作者:张惠

《红楼梦》中宝钗对画具如数家珍的当行,以及能够指导只会画写意的惜春按部就班地完成一幅工笔重彩,透视出曹雪芹对工笔重彩画的精深认识。

《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作诗是显性的,通过开列书单,又让香菱3次试做,循序渐进地使香菱学会了作诗,展现了曹雪芹诗歌方面的才能。但是少人注意到的是,红楼梦中宝钗隐性地教了惜春作画。在《红楼梦》中,贾母一时兴起,分派惜春绘制一幅《大观园行乐图》,里面不但涉及到属于“界画”的范畴的工细楼台,还涉及到属于“仕女画”范畴的美人。绘制《大观园行乐图》首要是画楼阁房屋,“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因此宝钗提出这些楼台房舍需要“界划(画)”来画。因为用人手去勾勒线条,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直,但是用一种一面有槽的专业界尺,“画直线时,用两支笔,其一用笔端用在纸或绢上;另一支笔用笔根,将其放在界尺的槽内。一手执二笔,这样随着界尺走的笔就会画出笔直的线条来。”界画是利用界尺画线来绘制宫室、楼台、屋宇,又称“宫室画”,最著名的界画为《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这幅图还要把宝钗惜春等人都画进去,后来贾母又提出加入“宝琴立雪”,“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宝玉还提到可以借鉴程日兴的美人,这又属于仕女画的范畴。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专门以贵族女性生活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又称“美人画”,在清代达到了尊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地位,正如清代高崇瑞《松下清斋集》所言“天下名山胜水,奇花异鸟,惟美人一身可兼之,虽使荆、关泼墨,崔、艾挥毫,不若仕女之集大成也。”著名的仕女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等。

《洛神赋图》

惜春所会的只是写意,但这幅画绝非仅仅写意所能完成,于是宝钗开列了清晰的步骤,第一步先把大观园的建筑图拿来做草稿。第二步学习工细楼台和美人画,但是惜春作为侯门千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这个请教师傅的行为就由宝玉来做中间沟通人。第三步宝钗开列了专业的绘画工具和颜料。惜春原本常用的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四种颜色,这四种也都是写意画的传统用色。然而从宝钗给她开列的“箭头朱、南赭、石黄、石青、石绿、管黄、广花、铅粉、胭脂、大赤、青金”各种颜料;“工细楼台”和“美人”的构图;以及采用“重绢”绢本设色,这应该是一幅工笔重彩画。

这幅工笔重彩画透露出的第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是价格昂贵,其中涉及多种珍贵的矿物质颜料,展现了贵族的奢华生活。箭头朱来自于朱砂矿,呈金刚石光泽的鲜红色,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不少丝织品上面的花纹,绘制都是用的朱砂,时至今日仍然颜色鲜丽。除了绘画用,自古以来,历代皇帝批阅奏折皆用上好朱砂色,称为“朱批”,可见朱砂的珍贵。箭头朱又是朱砂中的上等品,《芥子园画传》曾说:“朱砂用箭头者良,次则芙蓉块匹砂。”

箭头朱

宝钗还谈到要使用石黄,石黄来自于石黄石,又称黄金石、鸡冠石,颜色为正黄色。同时也要用泥金、泥银,泥金、泥银是将金、银箔加胶水研磨制成金属颜料。金箔、银箔因主要产地为苏州俗称“苏赤”,根据金的含量和色泽分为:紫赤、库赤、大赤、田赤、选金和银箔数种。泥金、泥银具体方法是将金箔或银箔放在碟子中,通过手指蘸胶将其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粘附在碟子上。邹一桂《小山画谱》:“泥金,金有青赤二种(青为大赤金,赤为库赤金),具要真金。将飞金抖碟内,以两指蘸浓胶磨之。提出胶而绣未出,则不能发亮。洗绣之法,以猪牙皂英子泡水冲入,置深杯内,文火烘之,翻滚刻置杯于地,而纸封其面,少顷揭开则胶定而去其墨水,如此洗烘三四次,则水白而金亮矣。”《画学浅说》:“乳金,先以素盏稍抹胶水,将枯撤金箔(去纸),以手蘸胶粘入,用第二指团团摩拓,待干,粘碟上,再将清水滴许,榻开屡干屡解,以极细为度,再用清水将指上及碟上一一洗净,具置一碟中。以微火温之,少顷金沉,将上黑色水尽行倾出,晒干碟内好金,临用时稍加极清薄胶水调之。不可多,多则金黑无光。又法,将肥皂核内(皂角)剥出白肉,溶化做胶,似便轻清。”运用泥金留下的传世之作有董其昌的泥金笺画《山庄秋景图扇》、清代任熏的泥金笺画《花鸟图扇》等。

宋徽宗《瑞鹤图》

所谓石青、石绿、青金是把蓝铜矿、孔雀石、青金石磨成粉末做成颜料,虽然它们不像红宝石、绿宝石那样珍稀,但是也属于“半宝石”。石青是蓝铜矿,呈玻璃光泽的天蓝色或深蓝色;石绿是孔雀石,呈玻璃光泽或丝绢光泽的绿色或墨绿色,宋徽宗《瑞鹤图》中使用了大量的石绿。石青、石绿是“青绿山水”的主色。中国的山水画,从颜色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色山水画,包括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其中青绿山水又以大小区分。另一类是不设色的山水画,即仅用单纯的墨色来表现的山水画,也是能见到的最多的一种山水画类型。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较为成熟的早期绘画,设色丰富,用石青、石绿来塑造画面中的山水,色彩绚丽。而其中的大青绿山水画则多用细墨勾勒轮廓,颜色更为浓重,唐朝李思训开大清绿山水画的先河,他不但用浓厚的石青、石绿作画,并且在处理山石轮廓时使用金线勾勒,使得画面有突然眼前一亮和金碧辉煌的感觉。宋朝青绿山水的最高峰代表作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属于设色山水画中的大青绿山水画,第一层以水墨勾出轮廓,第二层以赭石上色,第三层用石绿叠加上色,第四层再次叠加石绿,最后第五层再以石青上色进行点缀。

《本草纲目·石部》认为扁青“即今之石青是矣,绘画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大青,楚、蜀诸处亦有之。而今货石青者,有天青、大青、西夷回回青、佛头青,种种不同,而回青尤贵。”而且《芥子园画传》谈及,“石青只宜用所谓梅花片一种”,而用乳钵轻轻乳细的石青中,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只有“中间一层是好青,用画正面青绿山水”。石青其价若何,国内鲜有记载,德国莱比锡宫廷画师Lucas CARANACH在1523年9月有一份记录,用手稿的方式保留了确切的价格,以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通行货币格罗申(Groschen)来计算,15个格罗申加9个第纳尔可以买到0.5磅石青:“15 groschen 9 denare fur 0.5 lb Pfund scheffergrun”

青金的价格更远超石青,因为只有阿富汗山区的巴达赫尚省才有一座矿源。由青金制成的“群青”,呈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的蓝色或紫蓝色,是颜料界的名门望族,上好的群青价格在当时的欧洲比黄金的价格还要昂贵,在文艺复兴时期,常常仅限于为基督与圣母像的衣物着色。

Thecontract for the Madone des Harpies by Andrea del Sarto (1514) required thatthe robe of the Virgin Mary be coloured with ultramarine costing at least fivegood florins an ounce.[9](安德烈亚德尔萨托(Andrea del Sarto,1514年)的圣母像(Madone des Harpies)合约上明确规定:圣母玛利亚的袍子使用的群青颜料要花费每盎司至少五个上好的弗洛林。)

Albrecht Dürer notierte in seinemTagebuch ein Tauschgeschäft: “Ich hab dem für12 Ducaten Kunst für ein Untz gut Ultramarin geben.” Dürer tauschte Drucke im Wert vonzwölf Dukaten – das sind 42 Gramm Gold – gegen 30 Gramm Ultramarin.(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Albrecht Dürer)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为了一个价值12达克特的艺术品支付了一盎司的上好群青。”丢勒换得的艺术品价值12达克特,相当于42克黄金,与之交换的群青则仅约30克。)

 

在中国清代,青金石不但是四品官顶戴所用,《大清律例·礼律》提及,“四品:起花金帽顶,上衔青金石一大颗。”青金石还以其深邃的蓝色,被认为“色相如天”,用于皇帝祭祀时所穿冠服,如《钦定大清会典·冠服》谈到“南郊施方青金石四,衔以金饰,各缀东珠五。……南郊饰以青金石”,皇后、贵妃等后宫妃嫔的冠服也规定要以“青金石”为饰。青金石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我国,用其制成的群青自古也是最昂贵的颜料,见于佛教石窟壁画,在绘画中运用并不普遍。而且根据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考察,清代应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合成群青,而不是天然青金石。然而,宝钗明确地提到这幅画需用的颜料是“青金二百帖”,即一、要用货真价实的青金石研磨而成颜料;二、“帖”指一张箔,其规格为3寸×3寸,“二百帖”就是200张,3寸约等于10厘米。笔者曾专程请教过专业画家,10厘米×10厘米的一张纸上要涂满颜料,大概最少需要多少克,得到的答案是0.5克到2克,因有厚薄之分。即以最薄而论,二百帖也需要100克,30克群青值42克黄金的话,这二百帖大概要花140克黄金,以清制一斤等于16两计量,大约3.57两黄金,清代1两黄金大概可以兑换8-11两白银,所以这“青金二百帖”大约价值是28.56-39.27两白银。正是在“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和“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宝钗会轻松提出也相信贾母会毫不费力地提供支持。

如前所述,青金制成的群青多见于壁画少见于绘画,多见于西方绘画少见于中国绘画,《芥子园画传》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部著名画谱,详细介绍了中国画中山水画、梅兰竹菊画以及花鸟虫草绘画的各种技法,以及朱砂、胭脂、石青、石黄等等各种传统中国颜料,但里面都没有谈到“青金”,可见其罕用。但曹雪芹却明确指示这幅画要用“青金”,再联系到怡红院被刘姥姥误以为是真丫环的贴在板壁上的通景贴落画,曹雪芹已经在《红楼梦》用西方错觉通景画,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经验,那么这幅《大观园行乐图》实际上也融合了中西双方的绘画技巧。

由于这些矿物质颜料需要研磨、澄漂,调胶在使用过程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首先要把矿物质粉放在一个容器,其次要把胶放在另一个容器中化解开,慢慢加入矿物质粉,使之充分调和,胶的多少严重影响矿物质颜料的色泽。而且必须旋用旋加,用胶撇胶操作稍有不慎,则贵重的青绿颜料就报废了:

青绿加胶,必须临时,以极清胶水投入碟内,再加清水温火上略溶用之,用后即宜撇去胶水,不可存之于内,以损青绿之色。……若出不净,则次遭取用,青绿便无光彩。

所以,宝钗还提到需要广匀胶四两,另拢上风炉子,准备化胶、出胶,甚至具体到“生姜二两,酱半斤”,因为“粗磁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宝钗的这些见解反映的正是曹雪芹对于画具的当行。不仅石青、石绿颜色贵重,这些用来上色的胶也不是普通的胶,需用牛皮,鹿皮以及上等的阿胶制作而成。在使用这些颜料时也需严谨地按照步骤操作,例如绿色,需一遍又一遍按从四绿到头绿的顺序逐层添加,观察其颜色的深浅变化,以求达到明净而薄、润厚而不脏的效果。仅仅上色都这么繁琐,所以画这一幅画,曹雪芹通过宝钗之口评议说一个月太少,须得半年,的是确论。

惜春画的这幅画并非是呈交元妃的进上之用,仅仅是贾母一时起意要送给刘姥姥的,但是宝钗随意一开列,就包括各式画笔一百零六枝,作画工具十几项,颜色十一种,包括箭头朱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一般画家概用“铅粉”,但宝钗开出的是“蛤粉四匣”,这种白色也是历久弥新,“古人率用蛤粉,法以蛤蚌壳粉煆过,研细,水飞用之。”刘姥姥曾算了一笔账,惊叹一顿螃蟹宴花费二十多两银子,一顿饭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但是刘姥姥可能不知道,不算人工和艺术价值,这一幅画仅里面一种颜料的价格就远超一顿蟹宴一年饭钱,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王侯贵族的奢华。

这幅工笔重彩画透露出的第二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是深化人物性格和形象。这幅画的构成,某些人物的衣服、枫叶、栏楯、寺观用“箭头朱”来画。

(朱砂)投入钵中研极细,用极清胶水,同清滚水倾入盏内。少顷,将上面黄色者撇一处,曰“朱标”,着人衣服用。中间红而且细者是好砂,又撇一处,用画枫叶、栏楯、寺观等项。

石黄调做“松皮及红叶用之”;“藤黄中加以赭石,用染秋深树木。……如着秋景中山腰之平坡,草间之细路,亦当用此色”,远处的山郭和近处的芭蕉、蘅芜、杜若、千竿翠竹,用石青、石绿来表现;蘅芜苑的香草结的珊瑚豆子一般红艳艳的果实、怡红院的女儿棠、还有稻香村喷云蒸霞一般的杏花,用箭头朱、胭脂等来表现;“丹枫鲜明、乌桕冷艳,则当纯用朱砂”;绘画贵重精致的家具,需用泥金、泥银。因为在家具漆地上用金银描绘纹样的装饰技法称之为泥金,描金,又名洋漆。描金技法源于中国却发扬于日本,在日本称为“莳绘”,清代再由东洋反传我国,故有“洋漆”之称。因皇室贵族喜好,描金漆器行业一度受到重视,不乏精品问世,南京、江西一带作为贡品进献皇室。《红楼梦》中有很多“洋漆”家具,如第三回“梅花式洋漆小几”,第四十回“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的“洋漆架”,以及第五十三回“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等。湛蓝的天空、朱甍碧瓦、雕窗绣户,要用上“色相如天”的青金、箭头朱。可以想见,这是一幅金碧辉煌类型的工笔重彩画,而这个审美情趣也正是贾母所喜欢的。

回想一下,贾母珍藏的“雨过天晴”“秋香色”“松绿”“银红”四色软烟罗、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金翠辉煌”的凫靥裘、“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的雀金裘,便大致可以推知贾母的审美偏好,但是宝钗的天性和这种金碧辉煌型是恰好相反的,她写的海棠诗说是“淡极始知花更艳”,她平时不喜欢花儿粉儿的,穿的衣服也一色半新不旧,屋子像个雪洞一般,摆设只是一个土定瓶。而且宝钗的为人,“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据凤姐冷眼敁敠,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然而,在绘制《大观园行乐图》这件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宝钗却一反常态地大展其才,大发议论,原因何在?元妃省亲的诗稿和刘姥姥游园的《大观园行乐图》,都是贾府的对外形象工程。元妃省亲的诗稿由探春誊抄,“贾妃回宫,次日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龙颜甚悦”;这幅由贾母倡议赠送刘姥姥之画,肩负着夸耀戚里的使命,但惜春只“偏科”写意,力孱难支,故宝钗不避嫌疑挺身而出。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吃甜烂之物,爱听热闹戏文,因此总依贾母喜好说了出来;宝钗也意识到,这幅画要符合贾母喜欢金碧辉煌的审美偏好以及展示侯门气度风范的需要,所以在这件事上,宝钗秉持“无我”,放弃了自己一贯平淡朴素的审美观,这不但表现了宝钗对周围人心理的洞察和精准拿捏,而且她可以为了求同而泯灭小我,这也确实是贾府众人认为她符合大家新妇要求很重要的特点。

但是这幅画在《红楼梦》中一直未完成,这幅画要把贾母带着刘姥姥与钗黛众姐妹游园画成一幅行乐图,基本上所有人都在笑,包括多病的林黛玉、孤介的惜春、精明的探春,这是贾府欢乐和奢华的定格,但是正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青春的繁华顶点,这幅《大观园行乐图》是贾府的繁华盛极,盛极而衰,力难为继,因此它也是一幅永远也无法完成的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松嵒画语录七
国画基本知识
钱松岩:砚边点滴(十四)
[转载]谈日本画材的天然矿石颜料(宝石和半宝石级别)
中国重彩画艺术泰斗蒋采苹系列专题之八:【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
基于山水画传统的渍彩法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