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与士人的心态

道家与士人的心态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家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有儒家、法家有某些地方的相通,总的而言道家依旧是坚守“无为而治”的本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道到是最高的法则,是万物的基本。世界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自然。世界有其特有的规律,我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再创造新的、繁杂的条例,来约束自己。只要我们都遵循了规律,一切都会按照原定的方向自行运转。《老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尝试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所有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以老子给给我们设计的理想蓝图:上至君主下至一般民众都以自然、清静为首。没有欲望就不会有纷争。所以老子不认同儒家制定纷繁复杂的仁义,因为人本身就会这些,人的本能是生存着,互相不干扰,内心平静没有杂念,就不会有矛盾。金科玉律多了反而是束缚,多则不利。“道”是应有正确的轨道,欲望和贪婪是诱导我们远离的因子,所以君臣民众都要清心寡欲,无欲无求才可以在轨道中走的长久。

     笔者在阅读钱穆先生的《庄子通辨》时,惊讶的发现,钱老先生把老子看成了一位阴谋家。钱穆先生认为,老子所追求的清心寡欲的社会,其实是阴谋家处心积虑想出来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尝试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他设想的君主是圣人,而且是社稷中唯一一个有智慧、清醒的人,他的治国手段是愚化民众,使之完全听从自己的号令。在整个社会中,就统治阶级甚至只有君主才可以拥有知识。百姓则是要穷,要没有理智的判断,要没有多余的物质资料。无为的世界,成了圣人教导愚人,智人管理庸人的社会。所以老子眼中的君主就是个阴谋家,老子也是一位阴谋家。

笔者不太认同钱穆先生的观点。老子设想的社会是君主清心寡欲,利用“道”这无形的法则来管理的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联系老子的本人,是一位没落的贵族,他的想法他可能对现有的政治怀有很大的失望感,于是他想回到久远的原始社会型的生活模式。过着那种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争,没有杀戮的生活而已。老子的政治观点是一种以无为胜有为的理想主义。

而庄子,一方面继承了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一方面加入了自己对生命自由无拘无束的内容。庄子更加强调的是逍遥,放任与虚无。《庄子。天地》篇说:“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南面之贼也。”庄子更注重的是生命、精神上的需求。庄子认为道者,并不专属于人生界,没一个物体在它们自己的世界中都有属于它们特有的道。所以我们不能够用同一的标准去衡量。于是乎庄子认为,在人生界没有兴教化和立法度的必要,也没有立君主的需要。政治于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因为只要人人都行道,则天下大道已达,有无君主已经不再重要。

在这里,笔者想把老子、庄子归成客观的唯心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道是万物的之本。就好像是一颗树,道是它的根,然后在根的滋养下衍生出了人、天、地、法。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必须按照道来行使,这样世界就会安然、太平。老庄的分歧就在与君主的有无,老子认为君主是道的维系者和遵守者,只要君主在道的圈内行走,国家社稷就会安稳。而庄子构建的社会中,君主是虚无缥缈之物。

    

                                二、黄老的道法相济

到了汉朝,黄老思想传播甚广。黄老思想沿袭了道家的精髓,是道家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但是黄老思想融入了法家的精神,笔者涉猎的书籍不多,愚以为,黄老思想对道家已经渐行渐远。《黄帝四经》指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之天下,而不惑矣。”在这里,黄老学者已经把“道”制定成具体的法则,成为了一个约束人生活的条条框框。《管子》曰“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名者也。”詹石窗,谢清果两教授解释说“道家其实也可定了立法的治世效果,只不过注意到理发的去诶按,必须以道德自觉来两服。”

黄老的道法相济的政治观念冲击了老庄对虚无的“道”的认识。黄老认为法必须要立,执法必须要严,这么来和法家的“法”的精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法”的源头有不同,黄老的“法”来自于对到的认识。虽然老庄认为道是源是本,是安定社会必要的法则,但是没有人提出要把道具体化。即使是老子也只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把“道”具体成“法”正是一种欲望的表现。虽然源头是“道”但是其中的内容一定是融入了自己的目的和要求的。就好像现在社会的法律,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都基于对法理的尊重和恪守。但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他们的法律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条,每一个内容都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清心寡欲就在这“道法相济”中被打破。

                               三、修生养息立根基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经无数朝代,每一个朝代的诞生必然伴随着的是长期的战乱、饥荒。新朝代刚建立,国家凋敝,人民尚属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此时再大兴土木,大改政治,只会把国家推到悬崖边上。开国君主都比较睿智,国家刚刚起步,他们都会选择修养生息,养精蓄锐。老子提倡的清静无为对此不无影响。

     最显著的数汉朝初年,从高后到惠帝,从文帝到景帝,甚至连武帝前期也是提倡黄老之学。黄老乃容法、阴阳、儒家等一体的道家学说,延续了老庄的无为思想。有个典故是关于西汉名相曹参的,当时汉惠帝很纳闷为什么丞相一直无所事事,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理应该忙忙碌碌为国家操心。曹参回答惠帝,其实自己一直在办事,不过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无欲则百姓安稳,百姓没有欲求则国家安康。西汉初年黄老是主流学说。武帝在早年曾经想启用儒士,但是遭到信奉道家的窦后极力反对作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汉初年,道家对汉朝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没有前期的清静,国家的经济、政治或是文化,也不会得以快速的恢复。也不会有武帝之后追击匈奴的丰功伟绩。

利用汉朝的例子,笔者想说,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儒家一直是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是道家同样的对政治有很大、很深的影响。中国的政治模式是儒、道、法相结合。各位士人都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儒道相通的大学者。民生凋敝时则以“道”治天下。国力充足时,以“儒”治天下。“道”的思想一直印刻在士人的心中。

                              四、“道”士人的精神庇护所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直是文人的生活、学习准则。儒家传统教育模式“学而优则仕”。于是十年寒窗就为考取功名,长时苦读就为为人父母官。儒家教导我们的是积极入世,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仁为己任”。陈斯怀教授认为儒家也有隐处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时势问题,如果时势不当就必须自觉选择隐处。其二时道德持守问题,为了坚持与涵养个人的道德人格,有时应该选择隐处,并怡然自得于其中。”

     笔者不太同意陈斯怀教授的看法。传统文人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甚深。儒家主张积极入世,道家虽没有主张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但是也不排斥,“入世当名相,出世当名医”,不过道家更多的是一种自由避世的心态。  文人士人的出世心态大多还是来自道家的影响。

《论语。先进》中孔子问侍者志,其中一人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在一旁“喟然叹曰‘吾與点也。’”表面上看似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不能够被诸侯接受,而备感失落,有种想回归田园,过着简单的歌、舞生活。但这也是孔子一时的想法,纵观其一生依然是奔走于各国,宣扬自己“仁”的主张。在《论语。微子》中隐者对孔子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孔子回答“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也就是说孔子的最终理想是为社会的秩序和大道义。从孔子和其七十二徒积极努力入世的行为来看,儒家要教导我们隐处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学者认为也是一种隐处的精神。其实不然,这里只是一种小入世和大入世的区别。在一个人贫穷或者能力不足够的时候,我们应该先顾好自身的情况。安居乐业,在清贫恶环境中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养已达到可以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心怀天下,心怀国家。不同的是能力波及的范围。所以孟子所说依然是依然是入世的提倡者。

而道家所提倡的出世,是一种远离政治烟硝,过“无丝竹之悦耳,无案牍之劳身”的一种快哉的惬意生活。隐,有如长沮,伯夷。也有大隐于朝廷者如东方朔。随心所欲不为世俗所羁绊。追求一种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尊重。以庄子为例“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恶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庄子对富、显、权之类是持蔑视态度的,他认为那样会失去生命自由自得的本色。不理会俗世生活史庄子的活法。

道家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的解放和乐园。所以很多儒学士人在政治上屡屡受挫、不得志时,都会在道家中寻求精神的慰藉。

西汉前期,道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给以失落的文人很大的精神安慰。洛阳才子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年二十余,最为少……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才华横溢却遭受朝廷排挤,被文帝疏远,迁为长沙王太傅。志满踌躇却得不到重用,孤寂无奈只能从书中寻求寄托。于是《庄子》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救命稻草。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都充分体现他从《庄子》中吸取的内容。如《吊屈原赋》中“所贵圣人之神德兮,浊世而自藏”一句是化用了《庄子。则阳》的“是理自于民,自藏于畔”。

东汉末期的冯衍,身出名门,官宦世家。入世当官是他最大的心愿,可是他六次官场失意,积极的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心灰意冷的他被迫归于田园,此时他半入道家,从《庄子》中得到感悟,点醒了在迷途困惑中的冯衍,让他回归生性的从容淡定。宋朝时期的苏东坡也是在官场上此起彼伏,三次被贬一次比一次遥远。俗话说“黄山成就了东坡,东坡成就了黄山”,笔者更认为是道家成就了苏东坡。被贬黄山,东坡自感无望,对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于是常常游山玩水。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带给他太多的苦难和矛盾,其实到了这个情况,东坡希望的只是平静清淡的生活,犹如陶渊明”悠然见南山“般自得。道家对个体生命自由的追求影响了他,才是他写出前后《赤壁赋》的传世之作。儒家的包袱压得苏东坡喘不过气来,在道家的世界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所以回到刚刚的问题,很多士人会因为时势的不当和对品德的坚守而归隐,实质是受到道家的影响。世事不济,我们无力救世,于是我们选择退出归隐山林,不再在这和浑浊的世间掺和。回归到自己应该遵守的“道”中,清心无欲,自得其乐。人活着总在思考忧、愁,总在担心危、害,太累了。被世俗羁绊住的士人,被现实压垮的文人愿意外儒内道,因为道家寻求的是心的恬淡,生命的自由,精神的从容。儒家教以他们仁义礼教,教使士人为官为贤,为国为民。道家给以他们疲惫时的安慰,精神的庇护。

参考文献:

①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

②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

③方勇,《庄子学史》

④南怀瑾,《老子他说》

⑤崔大华、高秀昌等,《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

⑥钱穆,《老庄通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帝王术”
陈鼓应:道家的社会关怀
儒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黄老之学----集诸子百家之大成
司马谈(西汉时史学家,司马迁之父)
为什么说黄老学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