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香楼 | 357&67,从龚家别墅到安徽国宾馆

▲ 摄影:王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想必大家早已熟知,寥寥12个字便将读者带入到800年前的南宋,与词人辛弃疾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或许你又听过这样一句歌词:“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在音乐人周杰伦的笔下,“稻香”则化作一缕乡愁,是人们心中家的方向。这时,合肥人站出来说了句,我们这里有座稻香楼!
——编者按
稻香 音乐: 周杰伦

驸马坟 老虎岗

嘉庆《合肥县志》云:合肥城“据潜阜(山)基”,“正西、西南墙皆缘(沿)冈”。不要看当今地势较为平坦,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改造前,合肥城及周围地区可谓是丘壑相间、绵延起伏。城内曾有小“山”(或称墩),海拔不高却稍显突兀,在熙攘闹市中独自美丽,但常受人为影响。城外遍布丘岗,海拔高、范围广,更显生态自然。


· 庐州城郊(1940年) ·

▲ 摄影:铃木实


稻香楼的所在区域,便是一处典型的岗地。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岗头上有一座“回族驸马坟”,那么它的主人是谁呢?时间追溯到700多年前——元代延祐四年(1317),戎马一生的钦察名将、句容郡王伯牙吾台·床兀儿被仁宗召入商议中书省事,知枢密院事,待以宗室亲王之礼。后因与权臣伯颜不和,遂离开南下。


· 元仁宗 ·

▲ 来源:故宫博物院

至治元年(1321),床兀儿游宦至庐州。次年(1322)逝世,享年63岁,累封扬王,不久被葬于城外西南“老虎墩月牙泉旁”(《庐州柏氏宗谱》)。在他生前,先后迎娶了楚王牙忽都女儿察吉儿公主,以及蒙元皇室也先忽都鲁公主,被誉为“双驸马”,其归葬地因此得名“驸马岗”,又称“回回岗”。如今的合肥柏氏家族(回族),便是当年伯牙吾台氏的后裔。

· 《柏氏宗谱》书影 ·

▲ 来源:走进清真


《庐州柏氏宗谱》记述此地为“老虎墩”,在民国时期绘制的地形图中,亦标注为“老虎岗”。千万不要以为取此地名是吓唬人的,这里曾经真的存在过老虎!清代嘉庆《合肥县志》便记载了300年前的一则老虎伤人事件:康熙五十七年(1718),“南城外有虎至,连爪死一人、伤二人”,而老虎岗即位于这一带。

· “南城外有虎至”(1718年)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稻香楼 龚氏墅

“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十三十四两代翰林……”甭看晚清时龚家高居合肥四大家族之首,明初自江西临川迁来,也是由一贫如洗、白手起家,历经艰辛卓然而成地方望族的,人称“合肥龚”。在龚家七世孙中,便诞生了两位名贤——“江左三大家”之一龚鼎孳及仲弟龚鼎孠。

· 龚鼎孳 ·
▲ 作者:刘斯奋

龚鼎孳、龚鼎孠皆为乡绅龚孚肃之子。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晚号定山,崇祯甲戌(1634)进士。曾在明、大顺、清三朝都有为官的经历,一时颇受争议,至康熙间历刑、兵、礼三部尚书,两度主持会试。龚鼎孠,字孝绪,顺治岁贡生,授浙江临安县训导,后署任仙居县知县。

· 龚鼎孳《行书七言诗扇》 ·

▲ 来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城西曲水抱重冈,突起红楼署稻香。”康熙初,龚鼎孠辞官归后,在城南德胜门外西偏,建稻香、水明二楼,作为龚家别墅。五年(1666)秋,龚鼎孳葬母归乡时,适逢稻香楼落成,即为之撰联:“一河户绕迎山翠,三径门开挹稻香。”另还为此墅“一系园”命名并题写匾额。因龚鼎孳名气大过其弟,常被误认为是稻香楼的创始人。


· 稻香楼 ·
▲ 来源:《康熙庐州府志》

实际上,自稻香楼落成后,龚鼎孳在京任职鲜少回乡,偶尔与家弟鼎孠及好友聚会于此,也只是短暂停留。在他的笔下,曾以“仲弟稻香楼”呼之,“他日招隐归来,庶不以为余为生客也”,可见一斑,故此墅当以龚鼎孠为主。另外,《稻香楼诗集》作者亦为龚鼎孠,许自俊作序,龚鼎孳撰有《定山堂集》。

· 龚鼎孳《纳凉稻香楼之荷亭》 ·
▲ 来源:《定山堂诗集》
龚氏别业规模宏大,除稻香、水明二楼及一系园外,还有松棚、荷亭、镜亭、竹坞、复道等。一面冈峦靡迤,“亭榭参差,林木蓊郁”,一面“城西曲水”,水生浮萍、荷、菱,泛一叶扁舟,河岸广栽杨柳,园圃遍植百花。楼之西南原有溪涧,绕岗西、北外沿,流入城河,所谓“稻香楼位于护城河中的小岛上”实为误解。
· 老虎岗(1919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龚氏别业东依城池,其余岗下皆为“汀畦(田地)”,“门开三径”延伸相连。而稻香楼凭借着绝对高度优势(民国七年实测老虎岗海拔68米,与鸡鸣山相当),成为视野极佳的观景台。八方来客登楼远眺,四面风光尽收眼底。许自俊在《稻香楼诗集序》中写道:“东怀孝肃之祠,西咏陈思之冢,南眺焦隐之湖,北望米颠之壁。”

· 许自俊《稻香楼诗集序》 ·

▲ 来源:《续修庐州府志》


说到八方来客,龚氏兄弟常常在此接待各界宾朋,“与名流唱和无虚日”。诗人方文在其著作《嵞山集》中提到:“中秋前二日龚孝绪招集稻香楼”,“中秋日龚公芝麓复集稻香楼”。众多访客中,便包括了袁于令、阎尔梅、顾景星、陈文述等清初名家,咸有佳篇。坊间曾有传言,龚鼎孳晚年曾携秦淮顾媚来此小住。

· “中秋前二日龚孝绪招集稻香楼” ·

▲ 来源:《嵞山集》


除了龚氏兄弟,李氏父子也曾在稻香楼一带活动。李氏父子即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及长子李孚青。康熙三十四年(1695)夏,李天馥回乡期间,与庐州知府张纯修一起,邀请画家石涛来合肥小住,并欲将稻香楼“施予(石涛)为挂笠处”,石涛以“性懒”而婉言拒绝。返回扬州途中,画出了那幅惊世之作——《巢湖图》。
· 石涛《巢湖图轴》 ·
▲ 来源:天津博物馆

而李孚青在《八斗岭阻雨》一诗中写道:“余生广华寺,昔梦稻香楼”,自注“稻香楼,余别墅,今为荒草田野”。在其另一著作《野香亭集》中,亦有数篇提及稻香楼。虽未知其中变故缘由,但如按他所言,龚家或曾将稻香楼转让给李家。也有学者认为,李家或于附近置地另筑墅,亦称“稻香楼”。以上尚属推测,还需再考证。


· 李孚青《八斗岭阻雨》 ·
▲ 来源:《道旁散人集》

无论是龚氏别业,抑或是转予李氏,稻香楼前后存在尚未百年。李诗自注亦透露,在其生前,稻香楼已成为一片“荒草田野”。雍正《合肥县志》刊出的《合肥县城池图》中,则在康熙《志》的基础上删除了“稻香楼”标注。至嘉庆时,“旧基尚存”。时人邵陵有诗:“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牛羊。高楼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

· 稻香楼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当时的方志及文艺作品中,已将这里呼作“西山”,又将“山”下的护城河称为“稻香楼河”,或简称“楼河”。自稻香楼荒圮坍塌后,这里再度回归“稻香”田园,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楼河“灌(溉)田千五百余亩”。百余年后——合肥解放前夕,某部队曾在“山”上建立简易营房并短暂驻扎,百余户外来流民聚居于“山”东南至茶亭(今芜湖路与金寨路交叉口)一带。

· 稻香楼河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雨花塘 国宾馆

1949年12月,合肥市教养所在西门二里街南(今稻香楼徽苑处)成立,时有平房70余间、土地56亩(1958年2月迁出),即今合肥市社会福利院的前身。1955年,安徽省农业厅水产局亦于此建立水产试验站,利用原稻香楼河放养鱼花(鱼苗),遂有“鱼花塘”之称,又名“鱼苗塘”,面积约300亩。鱼塘弯曲延伸,约有800米长,三面环水的“都市鸟岛”初步形成。


· 昔日荒岗 ·

▲ 来源:资料图片

1956年,安徽省政府决定:在鱼花塘畔的稻香楼遗址上,兴建一处高等级的供来访贵宾下榻及会晤、会议场所,时称“稻香楼饭店”。1958年9月及1959年10月,毛主席两次视察合肥,皆在稻香楼西苑下榻。其中,首次视察期间——9月16日,毛主席即是在这里写下了“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以及“安徽大学”校名题词。

· 毛主席给曾希圣同志的信(1958年) ·

▲ 来源:资料图片

· 稻香楼(1959年) ·
▲ 摄影:董青

稻香楼宾馆,最初设有东楼、临湖楼、南苑(南山)、西苑、北苑等,经西园路与长丰路(今水湖路)、金寨路等相通。自1956年建成以来,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政界要员、重要嘉宾,以及全国性的重要会议。1985年,由原贵宾楼(北苑)和新建主楼等组成的庐阳饭店正式开业,该建筑曾获1986年度全国优秀建筑设计奖。

· 稻香楼(1985年) ·
▲ 来源:《合肥旅游交通图》

· 庐阳饭店 ·
▲ 来源: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由于稻香楼旁“水塘不再放养鱼花”,“鱼”(或“渔”)字逐渐被“雨”取代,即为今名“雨花塘”。上世纪80、90年代,在稻香楼宾馆(安徽省国宾馆)周边,安徽饭店(安徽省首家四星级酒店)、梅山饭店(梅山迎宾馆,即合肥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安徽国际金融中心等纷纷崛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亦成为安徽省暨合肥市的招待中心。

· 奔向大都市(1999年) ·
▲ 摄影:韩伟

结语


从2007年开始,为了提升接待档次和能力,稻香楼宾馆先后建成桂苑、徽苑(原庐阳饭店主楼处)、环湖木栈道等。此外,宾馆还设有礼堂、和庄、稻香亭、俱乐部、商场、地下停车场、游泳池、网球场、医务室、花房等景观建筑和服务设施。2021年,稻香楼宾馆启动“事改企”改制。如今,更是实现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部分区域提供客房及餐饮、会议服务,人们可以走进稻香楼,近距离感受这片古色古香、树木苍郁、静谧幽雅的传奇之地。

· 稻香楼宾馆平面图 ·
▲ 来源:稻香楼宾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各地名的由来
 庐州城里的“稻香楼”与“廻龙桥” 
安徽合肥:合肥十大楼阁知多少?
合肥地名掌故-稻香楼的风雨沧桑
董曙光和石涛《巢湖图》
明朝万历年代的合肥城区,原来只有这么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