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的一生,说说宋代朱熹理学

  历史的惯性不会停摆,大一统基因不会改变。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抱残守缺的时代,诗人词家奔走呼号,热血健儿前仆后继走上抗金前线流血牺牲的时候,南 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退居山林,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朱熹在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儒学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成为华夏在百年分裂后重新大一 统的凝结剂。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神宗发布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又是中国唯一一个长期不实行“抑 商”政策的王朝。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业”的膨胀,神宗时全国年铸币达到506万贯,是唐朝开元盛世年32万贯的15.8倍。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中央银行”——益州交子务。工商业发展导致城市扩张,北宋首都汴梁、南宋首都临安人口均超过百万,而 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只有10万人口。南宋退居临安(杭州)以后,东京汴梁乃至整个北宋的富豪巨贾、文人学士知识阶层,全都前呼后拥来到 南宋新都临安或陪都建康(南京),临安顿时成为繁华富庶之区。

  当初宋高宗定都杭州,他的理由似乎是很充分的。杭州在北宋已是万物富庶 的“东南第一州”,而且杭州比建康更远离前线,相对比较安全;其次杭州离建康又不太远,同样位居江浙最富庶地区,在财物的供给上与建康没有太大的区别。许 是为了安抚主张定都建康群臣的心,高宗将建康作为“行都”,也就是陪都。

  南宋的教育事业相当发达,朝廷在杭州创办的“三学”有很高的 声誉。“三学”是太学、武学、宗学。太学是南宋的最高学府,太学生的毕业成绩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生员由皇帝亲自召见,然后委派为统治阶层的官员。太学 生有很强的参政意识,秦桧的党羽汤思退执政,就是在太学生的上书强烈反对下免职的。南宋的武学顾名思义是军事大学,专门培养军官,殿试第一名可任为正将, 第二、三名则为副将。宗学则是培养宗室子弟的教育机关。

  南宋时代的杭州极为繁荣,茶坊、酒市、勾栏、瓦肆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更是彰显 出一派无比奢华、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虚假盛世景象。当时杭州城有五花八门的杂戏、杂技。北方流落的艺人们在街头卖艺,表演一些如踢瓶、弄碗、踢缸、花 鼓、壁上睡、虚空挂香炉、烧火等等名目繁多的游艺节目。西湖的千娇百媚,岸柳苏堤,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北宋的苏轼曾大规模疏浚过西湖,到了南宋,历任知府 更是把整治、疏浚西湖当作任内的一件大事。而君臣们也是一天到晚嬉游逸乐,流连于湖光山色。

  宋高宗没能收复中原,这位酷爱书画的皇帝 却在南渡尚立足未稳时,就忙着招揽南方各地的画师,也有从北方流落到临安的画师,建立南宋御前画院。画师们画了西湖又给西湖取上一个个动听的名字,这就是 流传至今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雷锋夕照。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有《踏歌 图》传世,此图近处田垅溪桥,疏柳翠竹,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远处高峰刀削,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图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 歌行”的诗意。踏歌是民间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用足蹬踏而作歌之意。《武林旧事·元夕》有写南宋京城临安繁华气象的诗:“人影渐衡益露冷,踏歌声度晓 云边。”张武子诗:“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

   南宋各朝对士大夫是相当宽容的。宽松的仁政却造就了一个肆无忌惮的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推波助澜加剧了虚假的表象。因为在那个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 资料,而生产资料的掌握很不公平。由于朝廷“不抑兼并”,而南宋的士大夫们“宦游而归,鲜不买田”。特权阶层为抢占田地往往不择手段,且想方设法逃避税 赋,结果造成耕地免赋的竟然超过一半,就连宋真宗都感叹“天下税赋不均”。再加上南宋工商业的国家垄断经营,诸如盐、酒、茶、舶来品等,在大部分时间都属 于专卖物品,不许私造私贩。垄断的结果是特权阶层利用专卖制度大发横财。特权阶层在追求“赢家通吃”的游戏中,掏空了国家生存的基础。如此偏安一隅的虚假 繁华,却把文化发挥到淋漓尽致。难怪诗人范成大在他所著的地方志《吴郡志》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南宋王朝,在偏安中享乐今宵,早已将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大业抛到了九霄云外。南宋诗人林升曾写下这么一首讽谏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面这首描写西湖的讽谏诗,对朝野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鞭辟入里。北宋中、晚期的汴州(开封),曾有两个对后世都颇有影响的词人:柳永、周邦彦,他们几乎 一生都是为青楼的妓女写歌词。由此可见,妓女在当时是何等泛滥。南渡后作为南宋都会的杭州,比当初的汴州有过之而无不及。官吏腐败奢淫,士大夫失去以国为 家、再造大统一的政治理想,精神殆废,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历史的惯性不会停摆,大一统基因不会改变。

  在南宋朝廷偏 安一隅、抱残守缺的时代,诗人词家奔走呼号,热血健儿前仆后继走上抗金前线流血牺牲的时候,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退居山林,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朱 熹在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儒学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成为华夏在百年分裂后重新大一统的凝结剂。

  朱熹,字元晦(一作仲 晦),祖籍江西婺源,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在福建南剑州(今南平市)的尤溪。父亲朱松在朝为官,是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他与岳 飞、秦桧是同时人,曾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 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恐是后人附会,但朱熹后来成为旷世大儒则是事实。当时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 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从小接受饱学之士父亲的教诲,聪明过人。4岁时父亲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父亲大惊。朱熹勤于思考,学习长进,8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页上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绍兴十三年(1143年)二月,朱松病逝。朱松去世前,特将朱熹托孤给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位好友,临终吩咐朱熹说:“此三人者,吾友也,学有渊源, 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安葬父亲后,14岁的朱熹遵循父亲的遗嘱,跟随母亲移居到崇安武夷山的五夫里,从此开始了他在武夷山对理 学一生的不懈追求。当时的武夷山,已经有一批南渡的儒学大儒隐居于此。首开理学先河的是被誉为“程门立雪”的杨时、游酢等人。据说二人在二程门下学成南归 时,程颢在送别他们的时候,握着两位学徒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吾道南矣!”

  二人不负恩师重望,选择武夷山作为探究传播理学的宝地, 与同样隐居于此的刘子翚、刘勉子、胡宪等一批理学名流交往密切,经常相邀饮茶游山,切磋学问,成就斐然。杨时在这里完成了《四书解义》《三经义辨》等。游 酢于元符二年(1099年)筑水云寮于武夷山云窝,在那里读书著文,教徒讲学,终老于此。同时期居住在武夷山的还有大儒学家胡安国、江贽等人。虽然当时武 夷山已经成为理学圣地,但是,也许谁也没想到,一个14岁孩子的到来,对理学的发展将有着怎样的影响。

  刘子翚三位先生不负老友重托, 对朱熹像父亲对儿子一样孜孜不倦地教诲。刘子翚还为朱熹构筑了简易的屏山书院,朱熹母子就居住在那里。朱熹更是聪颖灵慧,深得三位先生的喜爱,以至刘勉之 后来把自己美貌的女儿嫁给了朱熹。朱熹在三位先生那里受到了全面正规的儒家教育,从临摹法帖到苦读经书,一面为科举入仕攻读程文与词章之学,一面为入“圣 贤之域”而潜研程颢、程颐的“洛学”,为以后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学大师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 的朱熹考中进士,22岁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朱熹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两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30岁 的朱熹决心要跟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极为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朱熹随李侗研习一段时间后,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秋,南宋跟金的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 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李侗家中,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 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登基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将领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谪了秦 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 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 昌)哭灵,痛惜抗金大业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

  隆兴元年(1163年),朱 熹回福建崇安,仍回武夷山侍母讲学。他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 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次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伯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 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大都伴着武夷山的湖光水色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他生徒盈门,相继编著了《论语要义》《程氏遗书》《资治 通鉴纲目》等31部理学重要著作,晚年完成的《四书章句集注》奠定了朱熹理学的基础。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朱熹理学认为在超现 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 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针对南宋时代物欲横流、思想迷惘提出来的理学核心。淳熙二年(1176年)夏,朱熹与陆九渊兄弟举行 “鹅湖之会”的学术辩论。陆九渊提出的主观唯心论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发现心中真、善、美以达到自我完 善。这与朱熹的客观理学思想的主张不同。因此,双方辩论争执,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从此有了朱熹的“理学”与 陆九渊“心学”两大派别。

  淳熙四年(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 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 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 “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

   淳熙七年(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 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 面地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绍熙三年(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同样成为朱 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 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 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 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 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 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 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 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 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他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朱熹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 户豪富。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回乡。1187年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 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 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熹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 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这个封朱熹为“儒宗”的宁宗皇帝,终以干预朝政的罪名,将 朱熹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侂胄势焰盛极一时。韩侂胄因朱熹曾参与赵 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及程朱义理一律不取。监察御史沈 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 旧态,下诏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71岁。临死还在修改 《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朱熹生前对家乡不胜怀念,曾两次回归婺源故里。为了寄托乡思,他曾写下怀念故乡的 诗,至今也还是感人的。《对月思故乡》诗曰: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明,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朱熹去世12年后,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朱子理学的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被朝廷定为国学。在此之后,朝廷对朱熹也进行了多次追封:从文公、太 师、信国公、徽国公到齐国公等不一而足。再过100年,到了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易本义》《诗集传》,胡安国的《春秋 传》,蔡沈的《书集传》被朝廷诏颁为科举取士的经文定本。理学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学统治思想,成为中国大一统王朝历史惯性的内核和基础。

   朱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在天理与人欲之间将人格定位得不偏不倚至善至美。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生对东方哲学思想的不懈探索,对崇高社会道 德的不懈追求,以至他的思想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朱熹的理学思想不仅在中国主导大一统王朝700年之久,而且对日本、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思 想文化及他们的统一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朱子文化知识竞赛
福建篇:武夷山之行——参观朱子故里
在武夷山寻找朱熹
【2010-26】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
朱熹与莆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