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可卿的多重影射(二)

二、秦可卿葬礼的象征和影射意义
在程甲本铭旌书写的文字处删除了“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这个关键句。铭旌:同“明旌”,也叫“旌铭”简称“铭”。人死后按死者生前等级身份,用绛色帛制一面旗幡,上面以白色书写死者官阶、称呼,用与帛同样长短的竹竿挑起,竖在灵前右方,称之为铭旌。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于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据吴雪松研究考证,凡是程高本删除篡改的地方都有秘密。吴雪松解释“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为:“洪建”隐洪武、建文,“兆年不易”隐万历,这是明朝从朱元璋开国到万历转衰进入末世时期,以此句隐含作者对秦可卿所影射的朝代定位。我同意这种观点。而秦可卿的棺木更进一步坐实了这种影射。书中写道:【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广告牌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贾珍听了,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赏。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錢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甲戌侧批:政老有深意存焉。〗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请注意贾政的话:“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及批语〖政老有深意存焉。〗
关于樯木有一个典故。据明朝大书法家祝允明的《野记》载:“太祖初渡江,御舟濒危,得一樯以免,令树此樯于一舟而祭之,遂为常制。今在京城清凉门外,已逾百四十年矣。有司岁修祀,给一兵世守之,居舟旁,免其余役。或云即当时操舟兵之后也。
”祝允明生于天顺四年1461年十二月初六,逝于嘉靖五年1526年十二月二十七。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著名书法家。《野记》
是他1511正德六年撰写的。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正邪两赋论中提到他。祝允明樯木的典故说的是朱元璋采石渡江之战。
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明末农民起义军统帅朱元璋为打破元军围攻,完成使起义军转危为安的重大战略转移,决定发起采石渡江战役。时巢湖水军廖永安、俞通海等以水师千艘来附。朱元璋大喜,往抚其众。诸将请直取集庆(今南京),朱元璋认为: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南北喉襟,得采石,金陵不攻自破。六月初二,朱元璋率领徐达、冯国用、邵荣、常遇春、廖永安等,统兵万余,战船千艘,自和州东渡大江,水军将领廖永安和朱元璋同船进发。战船借助风势,很快抵达采石江面。驻守采石的元兵大为惊骇,仓促应战。此时朱元璋的战船离江岸尚有三丈距离,一时无法登岸,正好常遇春的战舰飞速驶来。朱元璋令其杀上江岸,常遇春应声挺戈,脚踩矶石,一跃而上,余下将士蜂拥相随,迅速登上矶头,杀死元兵多半,一举占领采石。夺取采石后,朱元璋即刻挥师南下,直取太平(今当涂)。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太平守将弃城逃跑,起义军乘胜攻下太平城。六月初六,元兵分两路袭击太平,水路由元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以巨舟横截采石江面,封锁姑溪河口,企图截断朱元璋回师历阳的后路;陆路则由地方附元势力陈野先和其将领康茂才带领的数万兵力,由北向南攻击太平城。在此危机时刻,朱元璋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用计击败陈野先部,复派徐达、邓愈、汤和等出兵绕道对元军实行反包围,并设伏兵于襄城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致使陈野先腹背受敌,被俘投降,阿鲁灰、蛮子海牙等败退裕溪口。十二月,蛮子海牙等再次率舟师封锁采石江面,阻断南北交通,企图再次攻夺太平。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月二十五日,朱元璋亲率常遇春、冯国用、俞通海、廖永安等广设疑兵,分两头袭击蛮子海牙。战斗打响后,常遇春乘轻舟,直冲元军船队,将敌阵分割为二。俞通海指挥敢死队杀进元军水寨,朱元璋率众左右合击,纵火焚毁元军舰船,俘虏近万人,起义军大获全胜,蛮子海牙只身逃跑。朱元璋在采石和太平粉碎元军的水陆两路进攻后,得以集中精力攻打集庆。不久,朱元璋即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为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樯木就是船的桅杆。祝允明《野记》所记载的樯木典故虽然出于野史,但正史、野史皆可作为小说创作的素材。樯木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渡江战役成功,被朱元璋视为神木,不但祭祀还派一兵士专职守卫。可以说樯木是明朝开国的象征。如今这个神木被《红楼梦》作者虚构,当做了秦可卿的棺木一起埋葬,也就影射明朝行将结束了。书中薛蟠说这个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潢海”有“潢池”之意。“潢池”即“天璜星”。天潢,《汉书·天文志》作天横。中国古代星官名,属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毕宿,位于现代星座的御夫座,含有5颗星。《史记·天官书》中有关天潢的描述为:王良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潢。后来潢池转义为天子之池,借指皇室。例如(唐)张说《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一贯嗜钱如命,连未来的弟媳邢岫烟当衣物都要收钱的薛蟠,为什么慷慨地把这么昂贵的樯木白白送给贾珍做秦可卿的棺木呢?这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破绽,又有其影射意义。《礼记》:“天子崩,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不至者,废其祀,刎其人。”意即:天子去世以后,虞人负责从国内所有神社的社树中挑选最适宜于作棺椁者,把它们砍伐下来。对于不肯献出木材的地方,要把当地的社神废掉,杀掉当地的长官。
由此看来作者用秦可卿所影射的历史人物身份地位非同一般。纵观秦可卿如此奢华隆重的葬礼,绝非贾家一个孙媳妇所能相称的。作者借秦可卿的葬礼影射明朝帝王葬礼,从而进一步影射明朝进入末世行将覆亡的意图十分明显。《红楼梦》多次提到“末世”一词。有的地方是说贾府到了“末世”,有的地方是说贾雨村、甄士隐生在末世。“末世”专指一个朝代的最后时期,没有在一个家族上的用法。“末世”本意也没有衰败的意思,可是有很多人把这个词理解成衰败的意思了。《红楼梦》的作者和批书人之所以用“末世”来形容贾府,因为作者写贾府表面上是写一个大家族,而隐写的实乃国家朝代。这样用“末世”一词来形容贾家才恰当,否则就是用词不当。因为如果非用“末世”来定位一个家族,除非这个家族断子绝孙了。而用“末世”定位一个朝代也必须是在这个朝代灭亡以后的新朝,才会知道前朝是何时进入末世的。即便是在当朝看到衰败的景象,也不能随意说这个朝代到了末世,因为潮起潮落、盛衰起伏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暂时的低谷时期焉知后来没有中兴之时?所以《红楼梦》的作者是身在新朝说前朝的末世,即在清朝说明朝的末世。那么秦可卿影射的是明朝哪些帝王呢?
三、秦可卿影射明光宗朱常洛
我们先看看秦可卿的死亡时间。各抄本都是:【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而吴克岐残钞本却为:【这年八月底,林如海因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
吴克岐生于1870庚午年,约逝于1930年。著有《犬窝谭红》、《忏玉楼丛书提要》、《读红小识》三书。他善于寻找《红楼梦》文本的不接榫、缺失与自相矛盾之处,其数量达数千条之多。针对林如海到底是“冬底”还是“八月底”患病,他分析道:【残钞本叙述,时事井然,有条不紊。在当时交通不便,京扬行程,姑以二十天计,是如海八月底病重,遣人来京接黛玉,至九月中到京,正是贾敬生日开筵赏菊之后。贾琏当即送黛玉回去。至十月中到扬,而如海已于九月初三日去世,因开丧安葬及处理姬妾财产等事,均需时日,年内赶不回来,特命昭儿回家,告知一切,顺便取大毛衣服。……若依徐本所述,如海冬底病重来接黛玉,贾琏送去,竟不带大毛衣服,而如海却早于九月初三日死矣。昭儿到京,已在可卿五七之后,约在正月上中旬之间,而昭儿犹云取大毛衣服,且云赶年前就回来,真是呓语。】后来,吴克歧还写了一篇短文:
“宁赣乱后,余有事金陵,于四象桥下破货摊中,购得抄本红楼梦一册……冬底之冬字,作八月二字,并写一格中。余不觉恍然大悟。盖当时展转传抄,字渐漫灭,既误八为夕,又脱去月字之月,认两小横作两点,遂并两字为一字,而成冬字之讹矣。甚矣,毫厘千里,不知费读者几许冥想也。”
我认为吴克岐的勘误是正确的。如果按照“冬底”林如海患病的时间,那么就与昭儿回来取毛衣、年底黛玉就回来、秦可卿病逝季节相矛盾。且对月份和年的称谓才有月底、年底,对于冬季末月十二月称谓有:末冬、季冬、严冬、残冬、冰月、严月、除月、腊月、嘉平、穷节、星回节,没有“冬底”这种称谓。
如果林如海是八月底患病,我们再看看秦可卿是什么时候死的。八月底是一个模糊时间,大约八月廿五至最后一天都可以叫八月底。林如海病重是大事不能拖延,贾琏和林黛玉准备一番,作速择了日期也应该在八月底这几天的时间范围出发。紧接着书中写道:【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熏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1、黄昏:一更,一鼓,19-21点,戌时;2、人定:二更,二鼓,21-23点,亥时;3、夜半:三更,三鼓,23-1点,子时;4、鸡鸣:四更,四鼓,1-3点,丑时;5、平旦:五更,五鼓,3-5点,寅时。
秦可卿在交三鼓的时候来给王熙凤托梦,时间就是23至1点,子时。秦可卿究竟给王熙凤托梦讲了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紧接着书中写道:【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秦可卿几更死的书中没有交代,我们可以推测是在大约四更或五更的时候死的。查一查明朝帝王在八月底四更或五更的时候驾崩的还真有一位,那就是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他于公元1620年八月廿九日夜五更,也就是到了转天九月初一的寅时驾崩。
秦可卿影射朱常洛是一位网名叫@逻辑怪的朋友索隐出来的。她还索隐出了书中的“义忠亲王老千岁”是影射郕王朱祁钰。我认为她的研究结论十分合理。因此采纳她的研究成果。在搜集历史资料的时候,网友@夜鹤闲云也给了我很大帮助。
秦可卿的诸般可疑之处:
1、秦可卿一家三人的名字都有特殊含义:秦可卿的养父叫“秦业”,“业”是“业障”,意思是秦可卿与秦钟都是业障。脂砚斋批:“名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秦可卿的弟弟叫“秦钟”,意思是“情种”。秦可卿谐音“情可轻”,亦谐音“顷刻倾”,第一层意思是爱情可以被看轻,可以被淫代替,秦可卿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她滥施感情,是所谓皮肤滥淫;第二层意思则是秦可卿及其原型都非常短命,引申为贾府及明朝都已经岌岌可危了。秦可卿姓秦,谐音清。作者这么设计秦可卿的姓,还有让读者联想秦朝、清朝之意。
2、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养来的。贾蓉是宁国府三代单传的独孙,其正妻秦可卿,却是养生堂抱养来的弃婴,出身如此低微,怎能与之相配?
3、宁国府上下都夸赞秦可卿,贾母更称其为“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位出身卑微的蓉大奶奶,究竟有何魅力?
4、秦可卿的房间布置,尽是历代皇室所用之物,其奢华程度为红楼之冠,就连元春的省亲别墅饰物也不能及。这些文物珍宝的原主人除了都具有皇室身份之外,大部分还有着另一个共同特征:淫乱。
5、秦可卿的判词上画着美人自缢的图像,说明秦可卿其实是自缢而死。但作者却在文中将她的死因改成了病死,回目也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但却偏偏不改图画和判词,总是要留下蛛丝马迹来告诉读者,秦可卿的原型到底是谁。
6、秦可卿的病来得突然,扑朔迷离,看似不重,医生却怎么治都治不好,找了张友士来看,说的是普通的妇科病,开的是普通的四物汤。灵丹妙药开出来,貌似不久即将痊愈,却一病不起,很快去世了。
7、秦可卿死了,贾蓉并未见多么伤感,其公公贾珍却如丧考妣,痛不欲生。结合焦大骂的:“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可知秦可卿与贾珍、贾蔷均有乱伦私通之事,确实淫乱。贾蔷是宁府人,贾珍却让他搬出去住了,这就十分可疑。
8、尽管秦可卿淫乱,作者却处处夸赞她,甚至认为她兼黛玉与宝钗之美于一身,称其为“兼美”。
9、第十三回回末总批应为畸笏叟所作:“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说明因为秦可卿关心贾府兴衰,作者为其删去了大量有伤风化的淫秽情节。
10、贾宝玉游太虚幻境,在梦中与警幻仙子的妹妹“可儿”(相貌与秦可卿一模一样)行云雨之事,梦中呼唤秦可卿的小名,但这个小名却是常人所不得知的,秦可卿听说,也觉得很奇怪。
11、秦可卿死前托梦凤姐,为贾家的前途忧虑,也正因如此,作者将她的淫乱之事删去了。
12、秦可卿的葬礼,系皇室规格的国葬,贾府一个养生堂抱养而来的重孙媳妇不可能有如此排场,此又是作者透露秦可卿真实身份的地方。
13、秦可卿最后所用的棺木,正是贾政口中“恐非常人可享”的,义忠亲王老千岁没能用上的那口棺木。
前文已述,宁国府发生的事,在时间与空间上,与荣国府是拉开了一些距离的。秦可卿的故事与明朝三大案有关,她的第一重影射正是明光宗朱常洛。
1、关于出身
朱常洛是万历帝的长子,但他从小便不得万历的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朱常洛的母亲王氏只是一名地位很低的宫女。万历帝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宫女王氏,后来王氏有孕,万历帝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被迫承认这件事情。万历十年(1591年)八月,王氏生子,是为神宗长子,取名常洛。王氏也被册封为恭妃。万历帝对朱常洛母子非常刻薄,迫于压力在朱常洛十二岁才让其读书,还克扣其老师的工资。而且没过多久就长期辍读,险些让他成为文盲。对比郑贵妃生下的皇三子朱常洵,娇生惯养,要啥有啥,朱常洛还真像是养生堂抱来的。通过考古发掘,出自王恭妃棺椁内的一把银壶,壶底刻铭文一周“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可见这是朱常洛的生母被封为恭妃的当年一直用到去世时的实物。30多年来她从宫女成为妃子再成为皇贵妃,又是未来皇帝的生母,生活上使用的器物却没有多大变化。此壶没有任何装饰,不仅比不上嫔妃墓出土的器物,甚至还没有民间富裕人家出土的器具精美。另一件出自她棺椁内的镀金银盘,也满是破洞和缺口。王恭妃对儿子的安全极为担心,唯恐被郑贵妃加害。一直到13岁母子还一同起卧。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郑贵妃无端污蔑皇长子喜欢和宫女嬉戏,已不是处男。万历帝派使者前去验视。王恭妃大哭:“十三年来我同儿子一同起卧,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不敢离开半刻,就是怕有变故,我的忧惧今日果然应验了啊!”使者不敢隐瞒,如实禀报万历帝,皇长子的清白才算保住。这一切,明朝时期文秉所撰的一本笔记《先跋志始》以一句话概括为:“光庙诞生,一应恩礼俱从薄。”朱常洛赖嫡母王皇后、祖母李太后的多方关照调护,终得以平安长大成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九月十三日,王贵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神宗同意了。但是当太子心急火燎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太子无奈,只得找太监拿来钥匙,破锁而入。临终时,王氏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早已双目失明。她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衣服,百感交集,凄然泪下:“你终于长大成人了,我死而无恨!”。母子俩抱头痛哭,太子的侍从们也纷纷落泪,大伙哭的头都抬不起来。当日酉时,王氏气绝而死。可怜这位宫女、皇贵妃,在深宫中苦熬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就这样离开了人间。以上是《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的她死前情景。而《先跋志始》根据外戚王升的叙述所记载的情形,则更为凄惨:临终前,母子见面本欲有话说,但王氏察觉到屋外有人,低声提醒道:“郑家有人在此”。于是直到咽气而死,母子俩默默相对痛哭,不敢说话。郑贵妃派的人一直等到王氏气绝,才允许太子给母亲收敛。朱常洛再低贱的出身,也终归是太子,最后当上了一国之君。
2、关于“兼美”
朱常洛很仁义,不仅不害人,被人害了都能原谅,“梃击案”中郑贵妃买凶行刺,朱常洛最终并未追究。万历帝随时想着废长立幼,迟迟不立太子,为此满朝大臣没少和万历帝死磕,为了催促万历帝早立朱常洛为太子,多少大臣被贬,大半首辅辞职。由此可见,真心挺朱常洛的人是很多的。光宗一直等到38岁才即位。朱常洛的政绩:1、废矿税:朱常洛即位后便下令罢免全国范围内的矿监、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采榷活动。矿税早为人们所深恶痛绝,所以诏书一颁布,朝野欢腾。2、饷边防:朱常洛即位后,便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沿途支用。朱常洛还专门强调,银子解到后立刻派人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挪为它用。3、补官缺:朱常洛先命令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随后,将何宗彦等四人均升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启用卸官归田的旧辅臣叶向高,同意将因为“上疏”立储获罪的三十三人和为矿税等获罪的十一人一概录用。《明史》赞曰: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附:国本之争
万历帝的皇后没有子嗣,在众多嫔妃中万历帝对郑氏尤为宠爱。万历十二年(1584年)郑氏被晋封为贵妃,产下皇二子朱常溆,可惜夭折。皇帝对她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生皇三子朱常洵。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并借机乞求万历帝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两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万历帝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万历帝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万历帝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舆论纷纷,不得已亲自出面干预,质问万历帝为什么还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帝狡辩道:“他是宫女生的,母亲出身低贱。”太后听罢此言,又怒又心酸,指着儿子大骂道:“你也是宫女生的!”万历帝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且是泥瓦匠之女,论出身比王恭妃可是低贱更多了。李太后父亲李伟是位乡村的泥瓦匠。家乡遭受虫害之后,李伟携家带口到北京城里谋生。李彩凤随父来京时,只有十二岁。三年后,生活无着的李伟,将李彩凤送往朱载垕裕王府,当一名使唤丫头。李彩凤进入裕王府邸时,服侍裕王继室陈王妃。元配李王妃及所生一男一女都早逝,继室陈王妃为裕王生过一个女儿,不久就夭折,从此再没有生育。李彩凤进裕王府的第三年,就为裕王生下第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成为万历皇帝的朱翊钧。两年后,她又为裕王生下第二个儿子,即是后来的潞王。凭着这两个儿子,李彩凤由一个卑微的宫女晋升为才人。裕王朱载垕登基成为隆庆皇帝后,陈王妃被晋封为皇后,李彩凤则被晋封为贵妃。若朱常洛因是宫女生的没资格当太子,那么万历自己这个皇帝首先就得引咎辞职。万历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内外交困之下,他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立已经年满19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立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就因为有谣言说万历帝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株连逮捕者甚众。恭妃王氏仍旧寂居幽宫,见不到万历帝,整日以泪洗面,孤寂度日,渐渐的双目失明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氏薨逝,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是万历帝居然不同意。再进言,万历帝才勉强同意追谥皇贵妃。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于是万历帝让福王朱常洵离京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了。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
附: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公元1615年5月30日),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伤及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内官韩本用眼疾手快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事发过后,张差供认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指使。郑贵妃为免心腹受罪,向万历帝哭诉。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万历帝无奈地对郑贵妃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郑贵妃跪拜太子朱常洛,太子慌忙回拜。最后,万历帝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为罪名,杀张差于市,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六月初一,万历帝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史称“梃击案”。但梃击案过后,检讨缪昌期认为“梃击”后台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于是义愤地说:奸徒狙击太子宫,能以“疯癫”二字开脱乱臣贼子之罪,以“元功奇货”抹煞忠臣义士吗?后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3、关于淫乱
尽管明光宗朱常洛政治主张开明,但他的私生活却毫无节制。他即位后,那个曾经无数次加害于他的郑贵妃,向他进献了八个美女。朱常洛三十八年来都胆战心惊,没有任何自由与快乐,这一下他彻底放纵了。据《先跋志始》记载:“光宗御体羸弱,正位东宫,未尝得志。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郑贵妃欲邀欢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体由是大剧”,“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白天日理万机,晚上又如此辛苦,光宗即位仅仅十天,就病倒了。
4、“红丸案”与秦可卿之死
明光宗朱常洛病倒后,先是被御药房的太监胡乱开泻药,连泻三四十次,不停起床,更衣……(这与批语中点明的,红楼梦中被删去的情节“更衣”非常巧合。)后光宗又服用了李可灼进献的“仙丹”红丸,仅仅几个时辰就猝死了,这就是著名的“红丸案”。
附: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万历帝驾崩。八月初一,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但却因红丸案驾崩。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以后,他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后来,廷臣们对于崔文升进药的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两点,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给事中杨涟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杨涟认为,朱常洛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崔文升反而进以泻药,其心叵测。当时,朱常洛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之意,并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朱由校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泰昌元年八月廿九(1620年)五更,朱常洛驾崩。于是,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朱由校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享年三十八岁。
(根据草根说红楼梦微信群讲座整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可卿影射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
明亡于万历?福王朱常洵是如何挖空大明江山
二胎了吗?万历皇帝说,且慢!
明朝十六帝,都是“传奇”(建议收藏!)
历史钩沉:天子命丧“红丸”—活得憋屈,死得蹊跷
明朝贵妃买通亲信暗杀太子,万历皇帝得知后无动于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