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可卿的多重影射(四)
X

八、秦可卿居室陈设的隐喻
第五回宝玉跟着贾母去宁府赏梅花,困倦了要午睡,秦可卿就让宝玉到自己的上房内间去休息。书中写道:【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在《燃藜图》这幅画处有一条批语,甲戌本眉批:〖如此画联,焉能入梦?〗。燃藜图究竟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不能让宝玉入梦?作者和批书人都没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内容,我们只有考证索隐了。在对联处有一条批语,甲戌本双行夹批:〖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
燃藜图的典故和寓意我在《燃藜图隐藏的秘密》文章和讲座中已经阐述。因为讲座秦可卿居室陈设的隐喻,还要在此简述一下。宝玉为什么一看见这幅画和对联就感到不快,说啥也不在这个房间住了呢?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幅画是刘向勤学的故事,这幅对联也是劝学的意思。而宝玉厌恶科举和仕途经济,自然就会对这类说教产生抵触情绪。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幅画不是什么刘向勤学的故事,这幅对联也不是泛泛的劝学励志之言。大家注意,在这幅对联处的批语:〖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金针”是刺绣、针灸用的针。那么这条批语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对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这只有先把燃藜图的秘密揭开,这条批语的寓意也就清楚了。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是谁画了这幅燃藜图。但是,我看到毛奇龄有一首词《虞美人.为刘比部题天禄阁燃藜图》:
图书万轴牙签满,辟蠹烧芸暖。
果然子政是前身,羡煞当年天禄阁中人。
白云司判西曹事,薇省曾留字。
胸藏冰照宛如犀,绝胜西堂终夜对燃藜。
毛奇龄:生于1623年。逝于1716年。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
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两膝肿胀,关节僵硬,辞职归隐,居杭州竹竿巷兄长万龄家,专心著述。他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共四百余卷。
从这首《虞美人》词可以断定,燃藜图是毛奇龄的朋友刘比部所画,且就是《红楼梦》提到的这幅燃藜图的可能性非常大。
比部是官职名。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晋书.职官志》:“至魏,尚书郎有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凡二十三郎。”后世沿之。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金元废。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新唐书.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bū)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hédí,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屯收所入。”例如,清朝恽敬的《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居贫实乐,居丧实忧,吾于伊比部见之。”
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提炼写进小说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段。那么那个刘比部是谁?通过查阅周怀文先生的《毛奇龄年谱》,得知毛奇龄有两个密友姓刘,一个是刘汉中,字勃安。他俩是患难之交。据《山阳志遗》载:“萧山毛检讨奇龄微时,避难来淮阴,改姓名为王彦,字士方,匿迹天宁寺。刘勃安先生闲过寺中,与语,奇之,因与订交。渐引所知相往还。遂遍与淮安诸名宿相友善。”但是,刘汉中没有史料记载他的为官生平和文章绘画才情,这个人可以排除。另一个是刘中柱。
据《清史列传》载,刘中柱生于1641年。字雨峰,号砥滥。江苏宝应人。刘心学之孙。康熙中,由廪生授临淮县教谕。历官户部郎中,奉命监京仓,帝赐以诗轴。出为直隶真定府知府,裁革陋规,李塨【gōng】为诗纪其事。未几,乞归。中柱工诗古文辞,常与朱彝尊、查慎行(金庸的先祖)、汪懋麟、乔莱、王式丹(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状元,也是宝应人。)相唱和,著有渔山园集一卷,兼隐斋诗十一卷,又来馆诗六卷,并州百篇诗一卷,及史外丛谈、六馆日钞等,并行于世。我们且看刘中柱一首诗词的思想内涵:
《古意》
秋云蔽簾栊,朝光韬若夕。
佳人被缟素,颜悴无脂泽。
纤手理瑶琴,一弹心不怿。
再弹双泪垂,抚音念畴昔。
畴昔方弱龄,宝身比珠璧。
于归既有时,阳九值夫厄。
狐狸穿其堂,鼯鼠攻其壁。
家破何所容,自觉天地窄。
漫漫无终期,委身将奚适。
标题“古意”就有深意。“古意”:(1)谓思古之情。例如杜甫《登兖州城楼》诗句:“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2)犹拟古、仿古。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例如卢照邻有《长安古意》、苏轼有《古意》。
此诗的字面意思是,描述一个秋日时节,一位披丧服的佳人,形容憔悴,面无光泽。独坐于家中抚琴而思,丝弦之音,令其想起旧日时光,顿觉忧伤,泪珠盈面。然而,作品真实的含义显然不止于此,试解读如下:
“秋云蔽簾栊,朝光韬若夕。”明意:金秋之云遮盖了闺阁,早晨如同晚上一样阴晦。暗喻:后金(清)政权下的乌云压顶般的统治,天下惨淡,百姓暗无天日。
“佳人被缟素,颜悴无脂泽。”明意:美丽女子披着丧服,神情憔悴,面无神采。暗喻:明末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灭亡而身穿丧服,痛彻肝胆。
“纤手理瑶琴,一弹心不怿(yì)。再弹双泪垂,抚音念畴昔。”畴昔:往昔。明意:玉手弹琴,满心忧伤,泪流满面,思念往事。暗喻:想起前朝旧事,对逝去的家国一片深情,不由得难过而落泪。
“畴昔方弱龄,宝身比珠璧。”弱龄:弱冠之年。珠璧:珍珠与璧玉。明意:想起旧日年少时,纯洁的身体像珍珠白玉一般珍贵。暗喻:年少的时候,国家政权还是朱家天下。
“于归既有时,阳九值夫厄。”于归:女子出嫁。阳九:灾难之年,旱灾,天厄。引申意:阳:太阳,天子;九:九五之尊,皇帝。明意:正在家中等待出嫁之时,突然得到夫婿的噩耗。暗喻:满腹经纶,准备报效国家,却听到崇祯天子在煤山自缢的噩耗。
“狐狸穿其堂,鼯鼠攻其壁。”狐狸、鼯鼠:暗指满蒙八旗军队。明意:家中破落荒败,狐狸、松鼠任意出入,穿越墙壁。暗喻:国家灭亡,满蒙八旗铁骑肆意践踏汉家山河。
“家破何所容,自觉天地窄。漫漫无终期,委身将奚适。”明意:家庭破碎,无处容身,悲惨的境遇不知何日是尽头,该嫁给什么样的人家?暗喻:国破家亡,江山沦陷,汉人没有栖身之处,没有出头之日,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托物言志,是诗词惯用的表现手法。刘中柱作为明末遗民,虽然在清廷做官,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经历了清军暴行和清朝一系列暴政之后,怀念明朝,以佳人自喻,为亡国披素衣,抚琴垂泪。他只能用这样隐晦的诗句来表达苦闷之情。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和《红楼梦》相似,一击多鸣,一喉数歌。
我们再看看《燃藜图》这幅画的典故。据《刘向别传》和六朝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所载:“刘向於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说开辟已前。向因受《洪范五行》之文,恐辞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劉”姓的隐语。“刘”繁体字“劉”,拆成“卯、金、刀”。亦作“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至向子歆,从向受其术,向亦不悟此人焉。”
《洪范》是《尚书》里的一篇文章。《尚书》又称《书》或《书经》,它是自尧舜至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的历史文献。由孔子编纂并作序。是儒家经典之一。据《汉书·五行志》记载:“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箕子是纣王的伯父,官太师,封于箕。纣王荒淫,不理国事。箕子进谏不被接受,于是佯狂为奴。周克商的前一年,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又命召公释放箕子。后二年,武王访问箕子,问殷为何灭亡,箕子不忍说殷的恶政。于是武王改问上天安定下民的常道,箕子便告以洪范九畴,意即大法九类。史官记录箕子之言,写成《洪范》。《洪范》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大禹治水有功,上帝锡予其“洪范九畴”。其中提出木火土金水五行及其性能作用。主张天子建立“皇极”,实行赏罚,使臣民顺服。认为龟筮可以决疑,政情可使天象变化。
刘向生于公元前77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汉朝宗室。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而下狱。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而下狱,被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刘向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洪范五行传论》一书中,他梳理了自西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至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的符瑞和灾异。他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为理论,论证符瑞和灾异与国政得失的关系。虽然此书已佚,但在《汉书·五行志》中保存了《洪范五行传论》约一百五十二条。其中论灾异跟后、妃、君夫人及外戚间关系的约三十一条,论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关系的约三十九条。刘向乃是汉朝皇室宗亲,太一精授他《洪范五行》及天文地图之书,以开聋聩,广布其说,警示当朝及将后各代统治者,也是别有深意。贾宝玉看到太一精传授给刘向的《洪范五行》,唯恐刘向《洪范五行传论》中的凶谶成真,引起不快乃至惊惧,于是不肯在这个房间休息。有人可能不认可我这种解读。那么就请看《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看望重病中的晴雯后跟袭人有一段对话:
【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袭人忙问何兆。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袭人听了,又笑起来,因说道:“我待不说,又撑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又关系起人来?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沉香亭:是古代长安兴庆宫里的一组园林式建筑,是供唐明皇和杨贵妃夏天纳凉避暑的地方。传说中它全部是用一种名贵木材沉香木建成的,故称“沉香亭”。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畔赏牡丹,兴致甚酣,便急召诗仙李白进宫为贵妃作诗。李白尽管醉意朦胧,但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端正楼:在华清宫,乃杨贵妃梳洗之所。唯“端正楼之相思树”,出于温庭筠《题端正树》一诗,诗云:“路旁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王昭君:生于公元前约52年,逝于公元前约15年。名嫱,字昭君。南郡秭(zǐ)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chányú)的呼韩邪(hūhányé)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yānzhī)。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贾宝玉列举的这些人物都跟当时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诸葛亮辅佐汉室宗亲刘备建立蜀国,六出祁山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是抗击金国的民族英雄。杨贵妃使唐明皇整日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差点亡国。王昭君与匈奴首领和亲,使汉朝与匈奴和好免于战争。贾宝玉把自家院子的一株海棠花死了一半,跟晴雯的死联系起来,又举出孔子庙前的桧树、坟前蓍草,武侯祠前的柏树,岳飞墓前的松树,说“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这就是庶徵谶纬与国家治乱的关系。作者借宝玉之口说出这种思想,贾家岂不是以家喻国?直到此回贾宝玉这番议论的情节才与秦可卿居室燃藜图所隐含的意义对榫。宝玉观燃藜图不快、惊惧之谜底也就揭开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幅对联是针对《洪范五行》和《红楼梦》的提示语。大意是:把世间的一切都洞明了,把本书所写的所有故事都解开了,这都是学问;把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与天意警示的关系都通达了,把本书所描写的人物与谶语之间的联系都理清了,也就明白了人世和书中所隐藏的奥秘。这幅对联的“文章”一词不是指著作等,而是指奥秘。此处的批语:〖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请记住这段批语说的“古今王孙公子”,是把古今所有朝代的王孙公子们都包括了。懂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历朝历代大都开国繁荣昌盛,中期沉浮不定,末期腐败奢靡、享乐怠政。这是作者用刘向的学说和典故在对古今王孙公子们发出警示。
《红楼梦》第五回又接着写道:【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宝玉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我瞧瞧。”众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往那里带去,见的日子有呢。”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海棠春睡”的典故源于(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
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自此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在安史之乱中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到马嵬坡,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使李隆基缢死杨玉环。
很多人认为苏轼的《海棠》诗是受《冷斋夜话》这个典故的启发。《冷斋夜话》成书于1113年,而苏轼于1101年去世,苏轼不可能引用《冷斋夜话》中的典故。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作有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有人将苏轼这首诗误以为是咏杨贵妃的,其实这首诗只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咏海棠花,与杨贵妃无关。诗的大意是:春风轻拂着海棠花,海棠花散发着美妙的光华。夜雾中弥漫着花的芬芳,朦胧的月光已经转过回廊。夜深人静之时,担心海棠花也像美人似的沉睡过去,于是赶忙点燃蜡烛照耀着海棠花,好让我多欣赏一会儿她的芳姿。这是苏轼在夜深人静之时欣赏海棠花,表达被贬后孤独寂寞只有海棠花陪伴着他的情景。而《冷斋夜话》记载的是唐明皇要在早晨卯时召见杨贵妃,此时杨贵妃因醉酒还在沉睡。苏轼还有几首咏海棠花的诗。如这首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kāi)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苏轼在这里是以人喻花,在表达自己被贬的心情,此时的海棠花指代他自己。由此看来秦可卿居室的《海棠春睡图》与苏轼无关。
书中说秦可卿居室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其实唐伯虎并没有这幅画,这是作者虚构的。唐伯虎确实有一幅《海棠美人》画,在《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题海棠美人》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从这首题画诗来看,这幅画根本不是画的杨贵妃,而是一个红颜憔悴的风尘女子的自怜相。唐寅: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嘉靖二年(1524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在《红楼梦》中,作者假借唐伯虎之名,采用《冷斋夜话》的典故“海棠春睡”,来形容杨贵妃醉生梦死,奢侈糜烂的生活。在秦可卿居室配“海棠春睡”这幅画,暗喻秦可卿的淫乱生活。照应秦可卿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和《红楼梦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这幅对联不是秦观写的,是作者假借秦观之名杜撰的。大意是:春天微寒不能让人沉睡梦乡,而美酒的芳香却让人陶醉其中。这里有两条夹批,在“嫩寒锁梦因春冷”后面是〖艳极,淫极!〗,在“芳气笼人是酒香”后面是〖已入梦境矣。〗。这幅对联寓意沉湎于酒色之中。
秦观:生于1049年,逝于1100年。字少游、太虚,别号邗(hán)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年),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元祐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师,秦观与三人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绍圣三年又因写佛书削秩徙郴州。元符元年(1098年)再贬雷州(今广东海康)。徽宗即位,复宣德郎,允北归,途中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年五十二。秦观以词著称。词属婉约派,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多是相思离别愁绪,伤感色彩较浓,充满了愁苦凄恻、孤苦无告的苦闷。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逝于公元705年。名武曌。并(bīng)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yue)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公元683年12月27日至公元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武曌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曌宠幸男宠,《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荒淫欲望。为了加强对男宠的管理,公元698年,武曌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初,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成为历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成为武曌“嫔妃”的总管。据野史记载,李治专门建造了一座供其幸御嫔妃的镜殿,把自己和妃子淫乱时的场景画到墙上。结果臣子刘仁轨偶然一次进殿,被吓了一跳,以为有几个皇帝。李治死后,武则天则把此殿当成自己与男宠寻欢作乐的“夜总会”。元文人杨铁崖有诗云:“镜殿青春秘戏多,玉肌相照影相摹。六郎酣战明空笑,队队鸳鸯浴锦波。”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李显复辟,恢复唐朝。上武曌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赵飞燕:生于公元前45年,逝于公元前1年。号飞燕。古阳阿人(今山西泽州大阳)。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汉成帝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魂摄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汉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赵飞燕使个欲擒故纵之计,一连拒绝汉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汉成帝征服之心,夜夜临幸,再也离不开她。后来汉成帝听说赵飞燕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妩媚,连赵飞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jiéyú),贵倾后宫”。成帝固宠赵氏姐妹,对其它嫔妃不屑一顾,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礼制,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四月,汉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赵飞燕被封为皇后。成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西京杂记》对赵氏姐妹的居处之奢华富丽有长篇累牍的描述。赵飞燕姐妹虽然相继专宠后宫十多年,但都同样没有子嗣。《飞燕外传》中的解释是姐妹二人为驻颜却老,使用息肌丸以致不孕。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46岁的汉成帝死于赵合德床上,朝野震动,群臣声讨赵氏祸水。赵合德自知难逃罪责,自杀身亡。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他感念赵飞燕当初拥立之功,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崩逝,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王莽挟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把赵飞燕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王莽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赵飞燕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掌上舞:唐代诗人徐凝在他的《汉宫曲》中形容道:“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汉成帝为了取悦赵飞燕,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一天,汉成帝带着赵飞燕一同泛舟赏景。赵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风送远》曲,一面翩翩起舞,汉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风骤起,险些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吹倒,冯无方奉汉成帝之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赵飞燕的两只脚不肯松手,飞燕则继续歌舞。此后,宫中便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汉成帝为防止赵飞燕被风吹走,还修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供她跳舞使用。
安禄山:生于公元703年,死于公元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扎荦山。其父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公元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之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并且提拔他为偏将。安禄山秉性机灵聪慧,经常贿赂朝廷官员得到步步高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此后便可到朝廷上奏议事,唐玄宗更加宠信他。后来安禄山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令杨家兄妹们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玄宗又召安禄山进京,他推说生病没来。这年十一月,安禄山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忤逆朝臣杨国忠,从范阳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燕国,年号圣武。安禄山因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后史思明杀安庆绪后即大燕帝位,补谥安禄山为光烈皇帝。唐朝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才平定这场“安史之乱”。
杨玉环与安禄山的淫乱关系大量载于野史。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则说,安禄山进入宫廷后,因与杨贵妃有暖昧关系,被杨国忠察觉而奏明玄宗,安禄山被逐出宫外,改封渔阳节度使,去镇守边关。安禄山离开后,杨贵妃日夜思念,心生烦恼。安禄山起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唐史演义》中描写说,“禄山与贵妃鬼混一年有余,甚至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因恐玄宗瞧破,就戴上红色抹胸遮饰。”抹胸相传就是杨玉环为掩饰所伤之乳而发明的,后来在贵妇中流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竟然也记载有“贵妃洗禄儿”事,说是杨玉环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禄山,让宫女用彩轿抬起。唐玄宗还亲自去观看“洗儿”并予赏赐。又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司马光也倾向于杨玉环与安禄山有私情。《红楼梦》作者写“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也非杜撰了。
“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历史上寿昌公主有三位。第一位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女。她的母亲是肃明皇后刘氏。刘氏是被武则天处死的。李旦的母亲武则天是淫乱出名的。跟着啥人学啥人,武则天宠信的户婢韦团儿也效仿,想跟李旦发生私情。这个被废了皇帝的“皇嗣”怕引火烧身拒绝了她。这样就得罪了这位户婢,她暗中在李旦的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的住所埋了木头人,然后向武则天告发她俩行厌蛊妖法诅咒武则天。结果,在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初二,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处死,秘密地埋在宫中无人知道下落。李旦也不敢过问,在母亲武则天面前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李旦重新做皇帝后追谥刘氏为肃明顺圣皇后。对于李旦的这位寿昌公主史书上记载的不多,只说她嫁给了清庙斋郎崔珍。第二位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儿。《新唐书列传第八》记载她下嫁光禄少卿窦克良,薨逝于贞元时。第三位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次女。《旧五代史卷十一(梁书)列传一》记载“第二女寿昌公主,贞明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封。”这三位寿昌公主都不出名,更没什么流传下来的与“含章殿下卧的榻”有关的典故记载。而与此有关的公主确有一位,她不是被封为寿昌公主而是被封为寿阳公主,她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刘兴弟。《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注: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这个典故很有名。李商隐《蝶》有诗句:“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红楼梦》描写秦可卿居室陈设这段文字是引用的这个典故。可是为什么却把寿阳公主写成了寿昌公主?是作者的笔误?还是抄本的错误?查看《红楼梦》的各种抄本,甲戌本、己卯本、杨继振藏本、蒙古王府本及戚蓼生序本等,都作“寿昌公主”。是作者有意避讳寿阳公主才写成“寿昌公主”的吗?《红楼梦》成书于清初,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有什么可避讳的?如果再查找另外的“寿阳公主”答案就有了。
原来“寿阳公主”除了南朝的刘兴弟外还有两位。一位是北魏追尊文穆帝元勰之女元莒(jǔ)犁,永安年间,下嫁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萧综(萧赞)。永安三年(530年)十二月,齐州城人赵洛周据城叛乱,驱逐齐州刺史萧赞。元莒犁被押送到洛阳,因不从强占被杀。普泰时(531年),元莒犁与萧综合葬于嵩山。这个寿阳公主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另一位是清朝的前朝,明朝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女,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妹妹朱尧娥。此寿阳公主的圹志云:“公主乃穆宗庄皇帝第三女,……皇太后所出,……今上同母妹也。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初九日午时,至万历九年二月十六日册封为寿阳长公主,下嫁驸马都尉侯拱辰。万历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子时薨逝,享年二十有六。讣闻上哀悼,辍朝,恤典加优,倍逾常数,仍命所司卜得吉兆,以次年闰三月初八日葬于翠微山之原。呜呼!公主为国懿亲,而特膺宠渥,封有号,葬有仪,即寿祉弗长,而芳魂可永慰矣。儒臣奉诏爰志于石,百世之下,其尚有征焉。”从明史记载“神宗赉予过侈,求无不获”、“潞王、寿阳公主恩最渥”中可以看出,在六位公主中,神宗对这位仅仅活了二十六岁的妹妹另眼相待、恩宠有加。侯拱辰于万历九年娶这位公主。在以后发生的太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之间的国本之争中,侯拱辰掌管宗人府,亦参与力争。侯拱辰逝世后赠太傅,谥荣康。大清前朝明朝皇帝的公主是必须要在书中避讳的。《红楼梦》作者为了规避文字狱,不让人从南朝的“寿阳公主”联想到明朝的“寿阳公主”,而故意把“寿阳公主”改为“寿昌公主”。
刘兴弟:出生于约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夕。卒于南朝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嫡长女,母武敬皇后臧爱亲。刘兴弟嫁徐逵之为妻,生子徐湛之、徐淳之。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振威将军徐逵之在讨伐并州刺史司马休之时战死,刘兴弟成为寡妇。刘裕令心腹卫士督护丁旿为徐逵之收尸。丁旿本来就不擅言辞,面对一身缟素的主公之女追问有关徐逵之在战场上惨死的事情难以启齿。刘兴弟问一句,他才勉强答一句,刘兴弟只得掩面叹息:“丁督护啊!”不久之后,一曲著名的哀歌《丁督护歌》开始在建康、京口一带传唱:督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chēng),督护今何渠(jù)?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刘裕称帝,封刘兴弟为永兴公主。宋文帝刘义隆即位,晋封长姐为会稽郡长公主。刘兴弟以宋高祖嫡长女之尊,深被宋文帝敬重礼遇,家事无论大小,一定先征求她的意见再施行。这位公主稍有不如意就号哭,宋文帝十分惧怕她。刘兴弟的儿子徐湛之为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所爱,并和刘湛等人十分投合。刘湛谋反犯罪牵连到徐湛之,宋文帝大怒,要将他们处以极刑。刘兴弟进宫,见了宋文帝后也不行礼,大声哭闹:“你们家本来贫穷低贱,这是我母亲为你父亲缝的衣裳。如今有一顿饱饭就要杀我的儿子啊!”宋文帝也哭起来,徐湛之因之得以保全性命。调任中护军未接受,又调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宋文帝一次参加刘兴弟的宴会,心情十分欢快,公主却起身对着宋文帝两次拜伏叩头,悲痛不已。宋文帝不知她的用意,亲自将她扶起。刘兴弟说:“车子(刘义康)年老了,你肯定容不下他,现在我特意请求你饶他一命。”说着大哭不止。宋文帝也流着眼泪说:“千万不要担心这个。我如果违背今天的誓言,就是辜负了高祖。”宋文帝马上将自己喝的酒封起来赐给刘义康。宋文帝认为刘义宣没有什么才能,因而不用他,刘兴弟总是替弟弟说话,宋文帝才不得不用他。刘兴弟的表弟臧质因为轻佻放纵被宋文帝降为给事中,刘兴弟每每在宋文帝前为臧质说话,于是宋文帝又让他外出当建平太守。公元453年,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shào)弑杀。徐湛之也被杀。
秦可卿也跟刘兴弟、朱尧娥这两位寿阳公主一样都受阖家宠爱。也难怪刘心武索隐出秦可卿是公主身份。
同昌公主:卫国文懿公主,生于公元849年,薨逝于公元869年。唐懿宗李漼(cuǐ)长女,母郭淑妃。初封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公主自幼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宠溺无比。咸通九年出嫁,礼仪甚盛,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府第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药臼,亦以金银为之,特赐钱五百万缗(mín)。同昌公主为帝王家奢侈独步,绝无仅有,堪称天下古今第一,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咸通十年公主薨逝,年仅二十一岁。唐懿宗悲痛至极,自制挽歌,诏百僚为挽歌词、韦保衡撰神道碑,令公主乳母殉葬。懿宗与郭淑妃为爱女送葬,服玩每物皆贰拾舆,锦绣珠玉,辉焕三十余里。及灵车过延兴门,二人恸哭不已,中外闻者,无不伤泣。医官韩宗绍等二十余人因公主之死被诛,亲族三百余人被抓捕,系京兆狱。懿宗思念公主不能已,以仙音烛赐安国寺,冀追冥福。公主薨逝后四年,唐懿宗李漼也驾崩了,这个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仅仅活了四十一岁。唐懿宗李漼游宴无度、沉湎酒色,政治腐败,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郭淑妃因为公主的缘故出入韦保衡的内宅娱饮不禁。当时有流言蜚语说郭淑妃与女婿韦保衡淫乱,莫得其端。唐僖(xī)宗李儇(xuān)登基后,韦保衡因为它罪为人告发,并且因为旧谤,被贬死。郭淑妃仍然居住在禁中。黄巢造反时,唐僖宗出逃仓促,郭淑妃来不及跟从,乞食于都城,后不知所终。同昌公主之陵亦被盗挖,扬骨于外。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施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西施天生丽质,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常浣纱于水上,鱼为之沉,故有沉鱼之说。“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越王勾践图复国,以吴王好色,乃用范蠡谋,徧(biàn)访国中美色,得西施,饰以罗榖(gǔ),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乃献于吴王夫差。吴王嬖(bì)之,日事游乐而废朝政,亲佞幸而远贤良,终至国破身亡。吴既灭,勾践以西子为亡国尤物,浮西子于江,令随鸱夷(chīyí)以终。鸱夷者,伍子胥死而盛以鸱夷,其死西子有力,故沈西子以报子胥之忠。
红娘是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婢女。张珙(gǒng)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他们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挣脱礼教的束缚,有火一样的热情互相追求,经过曲折的斗争并消除种种误会矛盾,终于在侍女红娘费尽心力的帮助下,私自结合。崔母发觉后,经红娘的据理力争,又恐家丑外扬,只好承认婚事,但要求张珙立刻上京应考。于是两人又被迫分离,直到张生中举归来,才和莺莺团聚。
在秦可卿内室有几条批语我解释一下。甲戌本侧批:〖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设譬一词出自《礼记·经解》“礼之於正国也,犹衡之於轻重也,绳墨之於曲直也,规矩之於方圆也……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唐朝孔颖达疏:“设譬既毕,故以此言结之。”设譬意为打比方。这条批语是说秦可卿内居室的摆设是在打比方,而不是实有其物。想想也能知道,秦可卿出身于普通家庭,不会陪嫁这些古代皇室中人才有的物品。贾珍再有钱也不会搞到这些东西。这些物品只是作者在打比方而已。甲戌本眉墨批:〖历敘室内陈设皆寓微意,少作闲文看也〗这位批书人看出来了室内陈设的寓意。甲戌本侧批:〖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这位批书人虽然看出来了这是作者在设譬,却没看出来设譬的寓意是什么。看来有的古人也跟我们一样没完全看懂这部书啊。
综上我认为,用杨贵妃、安禄山明指宁府淫乱败家,实则影射明朝内宫淫乱误国。用武则天明指宁府乱伦,实则影射明朝内宫乱伦。用西施、赵飞燕明指秦可卿的卑微出身和美貌,实则影射明朝后宫干政、国事颓废。用寿阳公主明指秦可卿受宠,实则影射明朝皇亲国戚寄生生活。用同昌公主明指宁府生活奢侈糜烂,实则影射明朝皇亲国戚醉生梦死不顾江山社稷安危。用红娘明指宁府淫乱帮手宝珠、瑞珠,实则影射明朝皇宫里那些为皇帝奢侈糜烂、淫乱生活推波助澜的帮凶。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氏卧房对联》赏析
贾宝玉和袭人的云雨情,原不关秦氏之事,只因宝玉私下看了它
《红楼梦》里秦可卿居室的陈设有何寓意?
秦可卿为什么会自缢身亡
秦可卿怎样与贾宝玉玩暧昧
秦可卿的卧室有多香艳?里面的摆设都有什么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