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孩子,不冤枉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读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Pinky   来源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读育儿书籍三五十本,孙瑞雪老师的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是我最喜欢的几本书之一🥰

里面有详细介绍0~6岁每一阶段孩子的敏感期表现,比如爱啃手,喜欢捡小东西,要吃完整的苹果,要走同样的路线……这本书中都有解释。

想更好的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不冤枉孩子,必须推荐这本书!得益于能自己带娃全职妈妈的身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育儿方式来养育女儿,可以学习书中的育儿理念,从而毫无阻碍在实践中采用。

怎么说呢?书中大多数育儿理念基本上都赞同,也是如此做的。仅仅有个别场景,自己出于谨慎态度安全考虑,没有如此做。

比如书中提出孩子口的敏感期的时候,“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们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

我是有些心存疑虑的,有些不放心让不到一岁的孩子随意吃一些硬的东西。

所以没有如此做,但是却会让孩子自由啃自己的小手,会给孩子提供一些磨牙玩具磨牙饼干,会让孩子抱着啃一些没有硬核的水果。

不过书中大部分观点我还是特别赞同的,也是努力这么做的。现在女儿xier四岁半,发现书中提到的各种敏感期真得就是这般发生在孩子身上。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读完好久了,终于抽空整理了这篇读书笔记。时间充裕的话,推荐看完整书籍,如果没有时间,那就凑合看看我这篇读书笔记吧😆


首先看看什么是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当儿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并反复地重复这件事时,我们知道,这就是儿童的敏感期。

接下来整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敏感期,以及几个特别赞同的育儿理念

1.口的敏感期6个月~1.5岁)

口腔的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过渡时间一般需要1年左右,具体长短跟所提供的满足条件有关。

最初儿童仅仅是用口认识手,发展到后面,儿童会用口认识周围所有的一切,什么东西都能放到嘴里,直到手被完全地唤醒,手的敏感期到来,无处不在地到处触摸,口的敏感期就这样逐渐过去了。

在发现孩子进入此敏感期或尚未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时,一定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和享用食物的机会。

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抢别人的食物,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捡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

☔️
我想说:

谁家没有爱吃手的宝宝,小孩子吮吸手指不仅是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吮吸手指几乎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经历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阶段。

当宝宝吃手的时候,要养成洗(擦)干净手的好习惯,接下来就让孩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喽。

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临时替代手指的诸如磨牙棒之类的啃咬玩具
当时不小心被xier啃咬的几本书😂

放心好了,没有了大人的干涉和阻挠,孩子吃手的习惯会随着长大顺利终止的。而且这个阶段不会太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就过去了。顺其自然,陪孩子度过重要的口腔敏感期啦。


2.手的敏感期八九个月~2岁)

孩子八九个月的时候,手非常喜欢抓捏黏稠和软的东西。反复抓捏之后,再放进嘴里品尝,这是孩子这个时期最喜欢的。

孩子喜欢抓面条、抓草莓、抓香蕉、抓蛋糕。黏稠的东西比沙更容易被儿童抓捏住,并在孩子的抓捏之下完全改变。这实际是一种智能的活动。

☔️
我想说:

曾经有一段时间,xier喜欢极了到处抓抓抓,碗里的食物抓抓抓捏捏捏,床上的纸抽一转眼就被抽抽抽,刚刚学会独坐,刚刚会到处爬,就开始各种探索世界😂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
尽可能安全➕自己可以承受的前提下,提供给孩子尽可能多不同质地的事物,允许孩子吃东西的时候“玩”食物。

抓着吃饭,允许孩子撕纸张,甚至跟孩子一起寻找床上被褥上各种发丝线头,帮助孩子度过手的敏感期。


3.攀爬楼梯的敏感期(0~2岁)

一般在2岁前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

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半甚至3岁才出现。

☔️
我想说:

女儿xier有一段时间疯狂地爱上爬楼梯,当时为了安全,家里的楼梯赶快装上了防护栏,不过会在看护下让她爬楼梯。

出门去游乐场玩的时候,她也会一次一次又一次挑战各种攀爬。

在初步判断自己可以承受之后,才会尝试着爬上来。小小娃有了自己的初步安全意识。

4.走的敏感期(7个月~2岁)

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走路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对空间的把握能力从此跨出了一大步。

从孩子出生开始,经历了抬头、坐起、爬的全部过程。在孩子第一次尝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迈出第一步时,他的身体开始走向独立。

这时成人应该
放弃自己的走路节奏、生活节奏去配合孩子,让孩子在敏感期内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学会了走路,大约到2岁左右时,他就再也不想自己走路,可能会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寻找慰藉、爱意和温情。

他会走了,但他开始说:“妈妈,抱抱!”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抱着他。因为这时候孩子“走的敏感期”过去了。

☔️
我想说:

孩子刚会挪走的时候,感觉特别新鲜好玩,宁愿被领着也要在地上行走。依然记得xier领着我的手,拽着我,满小区追泡泡🫧的场景。

后来彻底会走了,反而总是“妈妈抱抱”了,再后来四岁左右就偶尔才让抱抱了,短短的四年,从被需要抱抱,到想自己走路,再到想抱抱,再到几乎不让抱抱。孩子就这么飞快地长大了。


5.对细微事物感兴趣敏感期(1.5岁~2岁)

儿童在1岁半到2岁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使儿童掌握事物的细节。

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这正是儿童的生命不同于成人生命的地方。成人用知识和大脑来理解世界,儿童则用自己的经历将环境内化了,这就是创造生命。

所以蒙特梭利说:“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儿童的敏感期很多很多,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固定,同一个敏感期中儿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
我想说:

依然记得xier曾经在家里到处找各种黑点各种线头的日子,她还疯狂地喜欢揪各种标签,把照片框后面地杆状支架从小孔里拿出来插进去。

有一次比较夸张的是,xier吃芝麻薄饼,芝麻掉到了床上,她捡了起来,然后就捏着出去玩了。

出门逛了两个小时之后回家发现,芝麻还在她手中捏着,直接让人惊呆了。放在我手里,可能分分钟就丢了😂



6.模仿敏感期(2岁左右~2.5岁)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由于它是身体的,因此是动作的模仿。

这也是刚开始的模式,发展到后来,当然是对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

当孩子成长到2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

儿童选择性地模仿,基本集中在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上。

所以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扫地,他也扫地。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父母的语言、表情,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

儿童通过这一个过程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的状态中,也是儿童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的时间。

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地度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


给父母的最好的建议就是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
我想说:

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谁是宝宝主要的看护人,宝宝的言行举止甚至一颦一笑更像谁,这就是模仿的力量。

依然记得xier刚会走路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模仿我走路甩胳膊的动作,我对她笑,她对我笑,我情绪不好,她会大哭,她说出来的话语大都是我跟她使用的语言。

怎么说呢?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像镜子关系,原件与复印件关系。

读《养育女孩》这本书时,里面就有提到:

孩子的大脑会被设置为观察和复制的模式。有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特殊的神经网络结构连接着孩子的眼睛和肌肉,因此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所看到的他人的行为变成他们自己的做事方式。”

《生命的重建》中提到相似的观点:我们与父母总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孩子是通过观察我们的言谈举止来学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每时每刻他们都在观察着模仿着。如果他们看到我们天天玩手机,他们将来也会喜欢玩手机,如果看到我们看书,他们将来也会喜欢看书。

所以如果孩子的某些习惯让我们接受不了,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让我们很生气,我相信我们应该也有那些习惯。

孩子通过模仿周围的大人来学习。把这些习惯从我们身上清除掉,就会发现他们也自动地改变了。

这也正好表明了:
改变我们自己才是改变他人乃至改变孩子的唯一方法。


7.空间敏感期(0~6岁)

在真正使用手时,幼儿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音响、电视机、洗衣机……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

在盖、插、拧这些基本动作的重复中,儿童在建构手的组装能力,还在发展着最早的空间感觉。随着空间敏感期的到来,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还在建立空间的概念。

他喜欢把外面的插进去,里面的抖出来,将磁带插入,关上带盒,抽屉打开,拿出东西……如此反复进行。

儿童空间敏感期发展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而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

他首先会发现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再拿到高处,拨拉下来。这是儿童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

这个感受过去之后,儿童就会发现:

一个空间里边的东西能抖出来,外边的东西能塞进去。所以儿童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东西塞进去。这个活动在儿童1岁左右的时候非常频繁。

紧接着儿童开始不断垒高、推倒,再垒高、推倒,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对空间感受的过程。这个感受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

接着儿童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玩耍。之后儿童对爬到某个高处开始有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运用身体对空间把握的一个过程。


孩子对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栏杆都会有巨大的兴趣。这个阶段过去以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跃。

这个过程除了儿童在感受空间的大小外,他还在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


儿童发现自己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了,就会跳下去。儿童通过经验发现对这一空间高度能够把握,能够再一次承受,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

孩子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空间中感知不同的空间。上下、里外、空旷与狭小方圆。
只有在小的空间中孩子才有明显的空间感。

孩子通过感知不同的空间感进而建立空间的概念。感受空间发展到承受更大的空间,这实际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发展的过程。

所以对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的状态,这决定了儿童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
我想说:

当我在书中读到这几段话的时候,我竟然忍不住地频频点头。我仿佛看到了女儿xier空间敏感期发展的整个过程。

盖子盖上拿下,积木摞好推倒,拼图拼好打乱,从一开始感觉滑梯🛝太高不敢自己滑下,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后,喜欢上玩滑梯。

从一开始上下楼梯需要领着护着,到后来自己熟练地大胆地上下台阶。这些都是空间承受能力的逐渐提升。

喜欢钻进毛毛虫游戏隧道中,喜欢坐在箱子里不出来,喜欢各种帐篷⛺️式的搭建,这些就是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


8.时间敏感期(0~5岁)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儿童刚开始—有了需求,哭,马上就要得到,不懂得这是需要时间的。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急切感逐渐得到一些缓解。

想要得不到,哭声可以不那么急切。再然后想要—不是什么都可以马上得到,可以稍微缓冲一下。

直到5岁儿童才逐渐发现,所有的事情和愿望是要通过时间来完成的,直到孩子在内心不仅感觉而且可以把握时间。

☔️
我想说:

一开始孩子刚出生是没有时间概念的。《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提到:

对于一个急切的孩子来说,时间过得要比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慢得多。大人们必须要知道,时间的单位对于孩子们来说含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孩子来说,五分钟可能看上去就是永恒,而且他确信妈妈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都太长了。是的,孩子需要学会耐心,但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让孩子学会。

期望学步期的孩子们安静地坐很长时间,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在教堂还是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

想到女儿xier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简直每天都粘在我身上,做饭都想让我抱着。即使我告诉她“先自己玩,妈妈很快做好饭就陪你”,依然不起作用。

不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想自己玩,不想有片刻看不到妈妈,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妈妈立马去做,达不到心愿就会哭。

这个小娃简直没有片刻等待的耐心。可是随着长大,随着每次告诉她“要等一等,妈妈在忙”,一次一次又一次,一天一天又一天,xier学会了短时间等待,学会了自己玩一会。

比如我做饭的时候,她会在旁边自己读书玩玩具,甚至挑一本书过来,告诉我“妈妈,一会儿你要给我读这本书”。

我在忙家务的时候,她会说“妈妈,你好忙啊,忙这忙那的,接下来该陪我玩了吧”。时间敏感期,让孩子有了时间意识,懂得了等待。


9.涂剪敏感期(2~4岁)

从2岁开始,孩子最常见的活动就是涂和剪。剪,从刚开始手的使用,到手的功能逐渐完善。

从一道直线开始起步,到波纹线、圆形、方形、多边形……到可以剪各种彩绘和画报上的图片,逐渐可以增加进胶水、彩纸。创造性的活动开始了!这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
我想说:

所以,家中备一些可以涂鸦可以裁剪的纸张,让孩子每天可以涂鸦裁剪。

xier从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喜欢各种涂涂画画,每天都会画上一会。后来两岁多的时候开始喜欢用剪刀剪纸,一开始大都剪直线。

再后来三岁半上幼儿园后,幼儿园每天都有各种丰富的涂鸦裁剪粘贴活动,她的裁剪技巧也越来越强,小手也越来越灵活。

现在我们一起读的杂志okido,每本里面都有动手小游戏,除了个别是我俩一起合作完成外,大都是xier自己独立完成的。

10.秩序的敏感期(1岁~2.5岁)

在孩子1岁多时,寻求秩序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自然需求。

刚开始是作为物质形态的位置——衣服要穿在身上,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讲故事要坐在一个地方讲完等,必须将某物放在应该放的位置。

总之,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符合秩序的需求,而这样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使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对这时期的幼儿来说,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进入幼儿内心,成为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

这就是儿童的思维,有时称“直线式思维”。后来儿童的这种逻辑开始变,逻辑核心被抽象出来,不改变,在此基础上,而事物的形式可以变化,甚至千变万化。

一旦儿童有了良好的秩序感,自我的形成就成为了可能,内在就是和谐的。

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 “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

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乱,会给儿童带来内在的极大混乱和不适。

秩序的破坏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思维的混乱、感觉的混乱、情绪的混乱心理的混乱,儿童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不得不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

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

一旦成人不能保证这种秩序,它就会被权威代替。在一个权力本位的社会,秩序就不是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不是自发的,而是靠外力强制而产生的纪律,秩序就变成了权力。

因为这一点,才使儿童惧怕学校,惧怕成人尤其是老师,也使家长讨好教师,企盼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这种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心理问题,造成了智能的平庸、人格的卑微、人生的乏味。

☔️
我想说:

平衡车就应该放在这里,bunny兔就应该放在这个床角,自己最喜欢粉色衣服就应该跟最喜欢的事物在一起,离自己近一些。

回家就应该坐左边的电梯,因为我们是坐这个电梯出门的,即使进了右边的电梯也要走出来。

睡觉前要看一集动画片,要读书,要吃点东西,要听歌,因为某一天我们这么做了,然后就要一直遵守这个秩序规则,少一项都不行。

出门坐电梯要自己按,门要是自己开的,错了,就要走回去重新来过。这样的时刻简直多到数不过来。“妈妈错了,重来!”这句话被xier说了无数遍😂

即便自己早就了解了秩序敏感期,依然有时候忍不住怀疑:这是正常现象还是有点小任性呢🤔

然后自己的做法就是:

尽力满足孩子的一些秩序要求,比如进电梯她按按钮,穿衣服要先穿裙子再穿裤子,睡觉的时候我的头要转向她,这样我能一直看着她………

如果基于实际情况实在做不到,也会告诉孩子:

“这件事已经发生了,而是没有办法重新来过,如果你伤心可以哭一会,妈妈抱抱,但是妈妈认为哭解决不了问题,下次我们可以这么做……”

秩序有时候跟规则挂钩的,孩子遵守着自己学到的秩序,也遵守着内在的规则,事情前后规则,事物分类规则,乃至安全规则,这些对孩子成长大都是有利的呀。

孩子也是从我们这学习到的,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呢。所以可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啦!


11.执拗敏感期(3岁~4岁)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说“不”,自我意识开始;第三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是首要的。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所要做的就是: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二,己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发生的事实。

☔️
我想说:

谁不想做自己?!谁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小婴儿也不例外!执拗有时候真心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感到头大。可是孩子的执拗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独立思考。

每次想到这里,我心生焦躁的情绪就平复了一半,毕竟我们都不想孩子一味的从众盲从。

遇到孩子执拗的时候,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一、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不涉及到安全问题,都尽量满足;
二、涉及健康安全的事情会提前制定规则;
三、允许孩子哭闹,发泄情绪;
四、告诉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到现在xier四岁半多了,只想说,感谢一直以来秉持的这个原则,让我可以心情淡定从容地面对孩子的执拗,让孩子能够大多数遵循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又能适当让步。

更重要的事,她知道在爸爸妈妈面前可以放心释放自己的情绪,同时又知道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

12.完美敏感期(3~4岁)

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

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看起来不能有斑点;厕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黄渍;衣服不能少扣子等。

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一一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没有垃圾桶就必须拿着;

红灯亮了,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一个人都没有也不能过马路,已经过了必须退回来,退回来也不行!

最早期儿童是通过吃开始的,假如有一个斑点,那这个苹果就不能走入儿童的世界,也绝不会被儿童吃掉。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吃掉那个苹果等于把那个不完美吃进了身体,这种完美会形成某种心态。薯条自然必须是一整根的,不能断掉。

从某个时刻起,儿童突然要圆圆的完整的大饼,整瓶的大瓶饮料,套装的衣服………饼太大,被家长掰开,就会痛苦,难过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它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保护它就是保护不追求完美的。

不会把有坏的苹果看成不完美的,但是成人依然会对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为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感怀。

完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儿童追求完美,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但这些要求总被父母误解为生存经验一般的东西。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这些行为由于成人的忽略而很快被破坏掉了。

☔️
我想说:

做的蒸蛋平平的,我用勺子挖了一下,不平了,xier开始哭闹起来。一个馒头,我顺手掰了一半给她,她开始哭闹起来。饼干碎成两半了,不吃了。

吃饭的时候,我给她夹菜了,必须夹回来,她自己重新夹。我拿了衣服顺手给她穿上了,要脱下来自己重穿,还要放回去重新拿。类似这样的时刻曾经有一段时间总在重复着发生。
虽然之前了解过完美敏感期,可是应用到实践中,完全不一样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属于自己内心的完美。

这个完美既包括事物的完美,也包括整个流程的完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朝夕相处,所以到现在我能基本了解xier对一些事物的完美追求,也会尊重她的想法。

可是有时候还是不经意间会提前破坏了孩子心中的完美,或者客观原因无法做到完美,就会向孩子解释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办法重新来过,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事物是无法保证100%完美的。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给予孩子理解,陪着孩子就是了。


13.语言敏感期(3~4岁)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1岁多的儿童,当发现一个词语和一个外物能配上对时,他会重复进行这种配对。

“妈妈!”“哎!”“妈妈!”“哎!”在这一叫一答中他享受着语言能指称带来的喜悦。这是儿童语言敏感早期的表现。

科学教育的效果也表现在语言上。家长和教师改变了随意的说话方式,这种改变不仅使语言本身准确和风趣,它还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儿童对语词的使用和解释来自真实的生活,来自语言环境,来自自身体验和语言的配对,来自听妈妈和老师阅读时对自己内在的体悟,来自同伴,来自自由地使用语言,来自成人的语言环境,尤其来自父母和教师。

当父母和教师的语言简明准确时,孩子就有了发展语言的环境。

然后就是自由,在自由中,放松的儿童可以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环境,捕捉可以准确表达的声音,并马上表达出来。

当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时,那声音就不是语言本身了,它就伴随着力量、真实和深刻,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很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发现又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语言的秘密何止于此!

很快,儿童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诅咒的敏感期到来。

儿童发现了语言的九量,便开始没轻没重、快乐地使用。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为洪水猛兽。与其说是儿童对丑的语言敏感,不如说成人自己对儿童的这类语言敏感。

儿童感受到了这些语词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这是对语言能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强烈,证实了语言的力量性。

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其实儿童还对有歧义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敏感。一个语词有两个意思,也让他们觉得非常好玩!

☔️
我想说:

其实语言敏感期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了,从他们认真地观察者爸爸妈妈的嘴在说话,从他们咿呀学语,从他们模仿周围人说的语言,语言敏感期一直在进行着。

整个0~6岁应该都属于语言敏感期,前期注重输入,后期注重输出。没有前期足够高质量的输入,就没有后面语言爆发般输出。

xier大概21个月的时候,开始进入语言爆发阶段,到现在都记得当时那种惊喜的感觉。前期语言输入途径主要是聊天对话,即使没有回应,也在不停地跟她说话。再就是一直坚持每天读绘本。

庆幸自己从xier一出生就开始这么做。她的语言能力的发育,让周围很多人给出“逻辑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用词丰富准备”的评价。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带给我很多惊喜。

所以我特别赞同书中提到的尽可能提供给孩子好的语言环境,尽量用词准确,当然我认为还有用词丰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孩子就会用不同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诅咒敏感期,孩子之所以说这些词语,第一是生活中听到了周围人在说,尤其是对孩子语言影响最大一起生活的家人。第二是大人们如临大敌,反应过于激烈。

如果想让孩子不说这些不好听的诅咒词汇第一是注意生活中我们自己及看护孩子的人不用这些词汇。

第二就是如果孩子说了,要平静地对待,告诉孩子:

“这个词汇不礼貌,听到的人会伤心难过的,下次我们不说了好不好?”或者“这个词汇不好听,说出来不文明,下次如果想表达这个意思,可以说……”

这两个表达都是我经常用的,每次xier听了之后,特别容易就接受了。所以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因为诅咒语言苦恼过。


14.色彩敏感期(3~4岁)

3~4岁是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期,儿童喜欢认识色彩。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他选择玩具的颜色,选择衣服的颜色等等。小学3年级后,色彩开始被儿童使用并表现在绘画中。

这个时期过后,儿童就进入了涂色的敏感期。儿童涂色的过程为以后的书写做准备。经过最初的乱涂,他的书写才会逐渐趋于规律。

☔️
我想说:

我是从xier一岁左右开始跟她一起乱涂乱画的,蜡笔、水彩笔、手指画,各种玩颜料🎨
作为绘画零基础妈妈,就这么陪孩子玩了三年多,到现在依然一起各种涂画,并且享受其中

15.音乐敏感期(4岁~5岁)

音乐的敏感期同其他敏感期一样,也呈现出螺旋状发展的过程。最早幼儿都喜欢节奏,2岁时就能把握好节奏;到了三四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

五六岁,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旋律中较为复杂的音乐;6~8岁时,儿童已经能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某些孩子会为此而流泪或是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到了音乐的敏感期,每天都“弹琴”,用手指在桌子上、暖气片上、书上、膝盖上不停地弹着。

音乐的敏感期是螺旋发展的。4岁发展到真正意义的音乐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中,儿童等待或寻找特别的音乐环境,跟音乐亲近,发展潜在音乐天赋。

有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很不容易,这个环境包括音乐本身、音乐设备以及共同感受音乐的人。很多家长在逼着孩子练各种乐器,孩子对此无比痛苦。

如果在音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顺其自然地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他们可能不用家长逼,自己就会去练。

即使他们后来没有学什么乐器,但如果具备了良好的乐感和鉴赏力,比起那些把拉琴当成拉大锯痛苦的孩子,他们对音乐的感觉也要好很多。

音乐的敏感期到来时,我们为孩子提供经典音乐。早晨,我们让音乐唤醒孩子。平时带孩子参加音乐活动,听音乐会、看芭蕾,甚至找DVD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欣赏。

只是要持续进行。就像校园里常播放着经典音乐,墙面上常挂着世界名画。这样你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基本可以满足孩子需求的文化环境了。

☔️
我想说:

孩子从小婴儿的时候,就喜欢听一些比较有韵律的歌曲,所以我每天都有跟女儿xier一起听音乐的习惯。除此之外,作为不会任何乐器唱歌五音不全的妈妈,我并没有做其他事情。

在xier三岁半入园后,幼儿园每天早晨有早操舞蹈,每周有芭蕾舞课,还有音乐课,所以这一块暂时基本交给老师了。

不过最近xier喜欢上钢琴🎹,每天在家自己“演奏”几分钟,并且让我带着她去玩,接下来打算安排起来,当然前提是孩子喜欢。


16.绘画敏感期(4岁~5岁)

敏感期中的幼儿往往对敏感对象表现出痴迷的热情。幼儿绘画敏感期到来时正是如此。
这个敏感期在4、5岁之间到来,但也有例外。整个敏感期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

幼儿从2岁开始画线状团,3岁左右开始有了运笔意识,画的形状成了不规则的梨形、圆形以及其他的简单形状。

这个时期过后,儿童会不断要求大人重新来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儿童又重新开始自己画。


5岁时,儿童基本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能画出一个事物的基本轮廊,画人能画出头部、四肢和躯干,但没有多少细节内容。

接着,他开始把握细节,对微妙的神态也有了感觉,他们的画也变得生动奇妙。

我们要为儿童提供自由发展和绘画的条件,系统地欣赏音乐的机会。

这样一来,凭着儿童天赋的能力,即使他们不接触职业的绘画训练和乐器,对绘画艺术和音乐的感受也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绘画敏感期到来时,可以带孩子看画展、和孩子一起欣赏画册,这些活动都可以进行。

☔️
我想说:

我自己没有美术基础,可是一直有在家对孩子进行绘画方面的启蒙。

毕竟孩子能从绘画中获得很多好处,比如认识各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混合,提升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

我唯一做的只有一件事,准备好纸和笔,各种绘画工具,然后跟女儿xier一起随意地画着玩。从1-2岁阶段的一团乱麻,随机涂鸦,毫无章法。
到两岁之后画各种小圆,还有要飞走的气球,一条线代表拴住气球的绳子,一条线代表气球要飞走了。
再到三岁左右画出来的各种雪人飞机小船,都是没有任何引导情况下随意画的。
她一边自己画着,一边说着这是boat,这是飞机,我定眼一看还真有点像。

再到现在四岁多,开始各种比照着实物画,拍脑袋随意画,当然最喜欢画的是太空,画完还要涂色。
接下来还是准备在家里继续乱涂乱画,体验各种画✌️
关于绘画方面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这篇文章《家长没有美术基础,不报兴趣班,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绘画水平?

17.吃“醋”敏感期

这是儿童很早要面对的内在情绪的一种。对爱“吃醋”,对妈妈的爱“吃醋”,表明情感的敏感期悄然来临了。

这是对爱的占有,一旦获得了对妈妈爱的满足和依恋,独立的步伐就会迈出。对妈妈爱的依恋是为不再依恋妈妈的爱,为离开妈妈做准备。

☔️
我想说:

曾经有一段时间,xier不让爸爸妈妈说话,因为这样我就不能跟她说话了,只想让我跟她说话。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好起来,她不再阻止妈妈跟爸爸或者其他人说话了。

有的宝宝还会表现出来,不让妈妈抱起他宝宝,甚至不能对除他以外的孩子太友好,否则孩子就会吃醋。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太爱妈妈了,希望妈妈只爱他一个人。

这时候除了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并且让孩子知道“妈妈爱你”,并不需要做什么。然后这个阶段就会不知不觉地过去。

18.数学敏感期(4~5岁)

国际上很多幼儿的数学敏感期在3岁半以后出现,但我国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普遍在4岁、4岁半来临,有的甚至在5岁以后

先通过教具的具体导入建立准确的数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生活中的数字来证实自己所掌握知识是否牢固,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所学的知识,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这个实践的过程便是内
​化的过程。

就像孩子得到一块手表,那一天,他大概几十次地告诉父母现在几点了,这样的过程就把时间、时钟……彻底内化并搞清楚了。

这正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实际是一种生活,当“学”成为了生活,才叫乐趣,才叫学如果所学的知识被头脑锁在一个和生活隔断的系统中,那真的就叫“学习”了,学习成为了痛苦。


☔️
我想说:

之前整理过一篇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借助数学敏感期的到来而进行,在生活中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生活场景、绘本、动画片和各种玩具潜移默化地进行数学启蒙。
更多内容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如何在家给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我做了这4件事

19.身份敏感期(崇拜偶像敏感期4~5岁)

四五岁或者更早一点,儿童就会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去崇拜一些偶像。

通过观察发现,那些成长在强权中的儿童崇拜强大的、有暴力倾向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借助强大的神去面对强大的父母和老师;那些生长在平和环境中的孩子,会崇拜智慧和美丽的神。

一个想当超人的男孩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站在楼道里。这个过程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游戏,是儿童在内化这些人物背后的人格特征。

可能有公主的高贵,龙的力量……,这些在童年都会被孩子内化在自己的生命中,这正是自我创造的特征。

过两三年,儿童也许不再把他的愿望付诸行动,愿望只是他的心理活动。然而无论怎样,他以他的方式和偶像交流。这就是身份敏感期的内涵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身份确定的敏感期,他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

这个敏感期过去后,孩子会说:“我就是我。”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度过人类的童话期,都他走向成人。

☔️
我想说:

xier没有特别崇拜的偶像,只是特别喜欢彩虹,特别喜欢太空,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太空。在家里,我已经习惯了称呼她太空,而不是xier。因为她一次一次又一次地纠正😂

xier暂时最大的愿望是当宇航员,去太空,会假装自己是宇航员走太空步。

宇航员就是xier的偶像,崇拜的对象,模仿的对象。这也许就正是因为处于身份敏感期的缘故吧。

20.审美敏感期(4~5岁)

审美的敏感期是螺旋式发展的,从对吃的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对所用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再到对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后上升到对环境、对内在气质、对艺术品质追求完美等

审美的敏感表现在各个方面。女孩子4岁开始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影响她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
我想说:

xier从大半年前,也就是大概四岁左右,有了自己明显的审美意识。每天去幼儿园要穿漂亮的连衣裙,之前一直穿的T恤短袖不穿了,裤子也不穿了,不让剪短头发了,要留长发扎起来,只让剪刘海。

会自己涂水乳防晒霜,买衣服的时候必须是自己挑选的喜欢的,否则就很可能买回家也不穿,会因为某个小朋友长得好看可爱而喜欢跟那个小朋友玩,会点评妈妈的哪件衣服好看哪件衣服不好看。
会感慨妈妈好看的衣服太多,长大以后要穿妈妈的衣服,还有高跟鞋。

自从怀孕后到现在,连续五年多到时间里,我没有美甲过,前几天心血来潮去美甲,涂了指甲油。

xier每天都盯着我的指甲说“真好看,妈妈等我长大了,你也要给我涂”。画画的时候,因为画的不好看而重新画。类似的情形简直太多了。

四岁多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审美观念。所以提供给孩子美的事物,带着她寻找美的风景,因为这些直接决定孩子长大以后都审美观。

21.性别敏感期(4~5岁)

人体性别的敏感期是人体敏感期的组成部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表现在很多方面:生殖器官、发型和衣服、嗓音和举止等。对同一个概念,比如性器官,儿童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显著不同。

在大人眼里,这类概念包含着很多世俗的、道德的内容,而对孩子来说,他是在客观地认识世界。而这只不过是他众多认识对象中的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5 岁左右,几乎每个孩子都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这是他们开始认识“人”了。早期的认识,使女孩子发现了女孩,男孩子发现了男孩,也让孩子第一次坦然地接纳爱自己。

这种认识过后,儿童开始关注社会性的男女差别。这种关注从服饰开始。女孩关注自己的服饰,纷纷选择著名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偶像: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男孩对女性化的服装开始提出抗议,兴趣集中在社会性的活动中。

☔️
我想说:

读到这部分的时候,让我忍不住想到堪忧的性教育现状。去年过年回父母家过的年,xier带了好几本睡前绘本读物,其中一本就是我常给她读的《小鸡鸡的故事》。

然后这本书被侄子侄女拿出来看,没想到妈妈们如临大敌,让孩子收起来把这本书还给我女儿,好像孩子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其实这仅仅是一本很正常不过的性教育绘本😂正是因为对人体结构性器官的妖魔化了,才导致了对性教育的妖魔化。

记得第一次给xier读这些性教育类绘本,有些词语读出来让我也感到难以为情,因为我们的父母们看待这些问题就是难为情。

我们的老师看待这些问题就是回避。高中生物有一章节是关于生殖器官的,老师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章节不讲了,大家自己看就行了”🤔

以至于作为成年人的自己像极了他们,唯一不同的是我意识到了问题,我想改变,我不想女儿像我这样。

当然,归根到底我希望通过正视性器官,普及性教育、安全教育,孩子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关于如何保护好孩子,我整理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性教育和安全教育的《
照顾孩子时,这些安全隐患需要特别留意!!!

22.分享的规则(5岁左右)

儿童是通过物品来发展的,儿童必须首先拥有物品,才能消费这个物品。这就出现了物品的所有权问题。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进一步的意义“孩子的东西别人不能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一定要帮助儿童建立这个原则并形成秩序。

这个规则的严格实施,帮助儿童保护了自己的东西,建立了安全感。当儿童把这个规则变成了他们内在的秩序时,进入少年期,这个内在的秩序就转化为道德。

这是发自内心的自律,不是成人社会的“道德律令”。这又一次启示我们,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在幼年期构建的。

这些行为方式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就找到了建立一个文明社会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不打折扣地实行这个原则时,我们发现,儿童是愿意让伙伴分享玩具的。到了5岁左右,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

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也要告诉其他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

但我们的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这可能是我们民族的好传统之一,但它不适用于5岁之前的孩子。

强制让儿童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地分给了别人,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分享交成了交换或者是占有。

强制这个时期的儿童分享他的东西,会给他造成恐惧感和危机感。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必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

六七岁时,孩子才开始真正体会分享的乐趣,这时分享变成了一种快乐和良好的品质。

赠送、交换也是儿童交往和得到物品的方法。家长平时要给儿童一些玩具、食品,使他们拥有赠送和交换的条件。

如果一个孩子正在玩或是正在操作一样玩具或是教具,另一个儿童也想使用,他只能等等待别人用完后再用。

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他自己。每天都要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就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会等待。

☔️
我想说:

女儿xier四岁多,一直以来我都在灌输一个思想:不想做的事情可以直接拒绝。这也是我最想教她学会的一件事情。

所以从xier出生开始,她就知道她自己的物品只有她自己有支配权。我要把xier的衣服送人,会先征得她的意见,只有她同意了才会这么做。

我要把xier长期不玩的玩具卖掉或者扔掉,同样也会先征得她的同意。

如果她告诉我:“妈妈,这件东西对我很重要”,我会尊重她的意见,保留着这个对她重要的物品,即便是仅仅是她从外面捡回来一片叶子,捂脸~~

还有xier所有的玩具,别的小朋友要玩的前提是:xier同意。比如每次回我父母家时,弟弟家的侄子侄女看到xier的玩具想玩,会问我可不可以。

我都会告诉他们:“这是xier的玩具哦,你要玩的话,问xier就可以了,姑姑没办法做主呀”。

这时候他们就去问xier了,有时候xier会同意,有时候她不会同意。我是不会说什么的。因为这很正常呀!

后来我发现他们在一起玩着玩着会彼此分享、交换自己的玩具,然后一起玩。原来没有大人的干涉,孩子的社交能力其实很强的。

xier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三岁半,她拿到幼儿园的毛绒玩具是不允许别人碰的,不知道忽然什么时候开始,她开始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

她开始跟小朋友交换礼物,甚至主动自己制作卡片送给好朋友。我就知道,她已经步入新的阶段了。

更多关于孩子分享方面的内容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这篇文章~~《你问我答|孩子很自私不愿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还会抢玩具,很担心孩子以后的社交,该怎么教育?


23.人际交往的敏感期(4~6岁)

我们生活在关系中,我们的各种问题就是关系导致的,所以这个敏感期的发展,将为儿童成人以后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最早儿童先对物感兴趣,对人还没有产生一种真正的连接。当跟人产生连接时,往往是一对一的连接关系。

很多成人以为,儿童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就自然学会了人际关系。事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关系是在跟某个人产生连接的过程中发生的。

儿童首先是通过食物来产生连接,就是“我带好吃的跟你分享,你跟我做好朋友。

但是两三个月之后,儿童很快发现,当我没有好东西的时候,或者当你把我的好东西吃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

儿童一旦发现这个秘密,就会找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朋友建立关系,通常就是用玩具。

儿童开始通过分享玩具给对方玩,或者相互交换玩具,或者把玩具赠送给对方来建立关系。

通过几个月的发展,很多孩子发现,如果把自己的玩具给对方,对方一旦得到这个玩具以后,就可能结束这个关系。儿童再次发现,通过玩具世不能维持。

所以经过几个月以后,儿童又会再次放弃这样的一个关系。

到4岁多5岁的时候,儿童终于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

在人际关系中,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儿童就能发现,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和谐。

5岁到6岁的时候,儿童对规则高度感兴趣,所以一起玩时首先建立规则,对方同意后才玩。这实际是一个承诺和契约。有趣的是,这是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

要让儿童把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发展好,就要让他自己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给孩子空间,让孩示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大人介入。

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倾听孩子,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让他们自己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剥夺儿童这样一个自由,这样能使儿童人际关系的敏感期顺利、完整地达到下一个周期。

5岁以前,孩子们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通过交换物品、食物、玩具进行,往往矛盾不断,但容易流泪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容易重新和好。

这段时间的交往对人的一生实在太重要了。在自由中,孩子们平等地交往着,学会了承受、判断,如何说话,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如何找到感觉。

有了这些基础,5 岁以后儿童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

他们开始相互表达爱意、解除孤独,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这奠定了孩子们的人际智能基础。

☔️
我想说:

依然记得xier入园之前(三岁半以前)看到小朋友都处于躲着的状态,不喜欢别的小朋友靠近,声称只喜欢跟爸爸妈妈玩。

入园后一星期,她竟然会追着别的小朋友提供帮助,并且乐于给别的小朋友做示范。

人际交往敏感期到了,我们提供给孩子跟更多小朋友玩耍的环境,然后人际交往就这么顺其自然地进行着。

在此之前,我也从来没有强迫xier必须跟别的小朋友玩,并且也没有为此产生过一点担心。

虽然周围人忍不住念叨:xier因为总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没有机会跟别的小朋友玩,所以才不跟别的小朋友玩🤦‍♀️

一直以来特别喜欢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女儿出生后,我又喜欢并且推崇一句话:顺其自然➕合理引导,这也是我一直秉持的育儿理念。

现在xier四岁半,可以更自信大胆地跟不同的小朋友玩耍聊天,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处于一对一交往阶段,因为在她意识中,只有两个人才可以在一起玩,期待着进入下一阶段。

24.婚姻敏感期(4~6岁)

婚姻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 岁以后,有些在3岁多就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初始阶段的表现是对自己父母的喜欢。

儿童对男人或对女人的首次理解是对自己爸爸妈妈的理解,女孩会说我要跟我爸爸结婚,男孩会说我要跟我妈妈结婚,这是最早婚姻敏感期出现的一个雏形。

老师介入了,问她:“你是不是很爱他。很喜欢他?”“是的!”“可是喜欢是两个人的事,他不喜欢你,老师认为你可以重新选择”。

实际上,当我们告诉孩子他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就等于帮助孩子选择了一条出路,这个状态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立刻就发现,我是可以重新选择的。

再发展一段时问以后,大约是5岁左右的孩子,会因为喜欢而痛苦……这实际在大人中间也经常发生。

等孩子长到五六发左右的时候,他们会坦然接纳这个问题:你很不错,所以也有别人喜欢你。

你可以选择别人,也可以选择我。没有关系。你不选择我,不是因为我不好,你选择他人,也不是因为我不如他好,而是你们更合适。

通常孩子发展到6岁的时候,就达到了这一生命状态。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所以,婚姻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很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
我想说:

当婚姻敏感期到来时,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喜欢是两个人的事,别人有选择自己和不选择自己的自由,自己也有喜欢他人不喜欢他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可以重新选择。

如果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都知道这些,也许能减少不少矛盾冲突,甚至悲剧。

在xier身上,暂时还没有出现婚姻敏感期,如果发现她步入婚姻敏感期,我一定让她知道: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人的自由。

25.识字敏感期(4~6岁)

儿童进入5岁左右,文字、符号(拼音)、涂色、数学逻辑、阅读等各方面都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敏感期。儿童时期的记忆力大概是一生中最好的记忆力。

对儿童来说,符号就是符号,无须通过联想辅助记忆。这就像正常行走的人无须拐杖。

只有孩子的敏感期到来时才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并且一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因为孩子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到掌握知识的方法。

文字,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符号,即使儿童到了5岁时有了认字愿望,把它作为和物质一样的存在,是一个符号,一个绘画,一个涂鸦,继而他们又会发现这个符号原来可以配对的,这个配对会给孩子带来欣喜。

如果是自然状态,我们不会看到有哪一个孩子,会把文字当成成人认为的那种文宇的意义来学习。这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生命的特征。

所以,如果说5 岁有一个认字和书写的敏感期,它也意味着就像孩子认识这个物质世界的其他东西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能够把孩子用文字局限在脱离现实的书本世界里。

因为儿童这个时候成长的是生命,建构和创造的是自我,而不是用这么珍贵的时间来学习一种技能。

儿童在临睡前的读书需求,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可以给孩子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写实的、科幻的童话书,百科全书等,但必须是意识接近真善美,心态健康美好,逻辑严谨,语言优美,内容适合儿童心灵发展。

☔️
我想说:

大概半年前开始,xier四岁左右的时候进入识字敏感期,地上井盖上的字,广告牌上的字,绘本中的个别字,她都会特别好奇地问:“妈妈,这个字写的是什么?”

不知不觉间,xier画画般的会写很多字母和数字,在她眼中这些文字符号就是一幅幅画,而且是有名字的画。
她画了很多数字图画,认识了二十以内的数字。有一天乘坐电梯的时候,忽然发现每个楼层她都知道。而且还知道了数字和数字之间组合,可以成为不同大小的数字。

她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以及单词,还学会了签自己的名字Rainbow,现在每画完一幅画,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
种种迹象表明,xier现在正处于识字敏感期,所以在读绘本的时候,偶尔会指读一段。

出门的时候,会有意识地一起认识各处的字,广告牌,地铁站名,商品名称,生活中玩耍中就无意识地认识了一些字。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教育
来源于生活。


最后再分享几个比较赞同的育儿理念

1.学习以兴趣为出发点

在根深蒂固的以考试为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为了在考场上证明自己而学习,但对正常的、快乐的儿童来说,学习是他们自发的兴趣,不是苦役。

学习是人的天性,婴儿从出生那天就开始学习了。学习认识和母体不同的空间、声音、光线、物体的形状,使尽浑身解数去听、看、触、嗅。

而成人认为儿童必须靠管、打、骂才会学习,因为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自问,从天生喜欢学习到什么都不爱学,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成了这样?

学习的方式、知识的难度,都必须和孩子生命的成长阶段、认知状态以及每个孩子的兴趣相吻合。

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让孩子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5岁以后,孩子对科学实验开始感兴趣,这时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在于学知识,而在于通过实验发现事物的秘密,认识客观事物。

这种认知是由儿童的兴趣引导的,他们乐于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
我想说:

自己曾经就读的小学大门两边写的两行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前自己总是用这句话自我激励😂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对曾经求学时代(尤其是高考前)学习状态越来越排斥,我意识到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太对。

除此之外还有寒窗苦读,勤奋刻苦,悬梁刺股,苦读,苦作舟。通过这一个个词语发现,学习明明就是很苦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自己内心不爱学习,潜意识中就会把学习看成劳累的事,当作苦差事。但是如果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呢,比如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学习,那肯定哪里出了问题,尤其是学习方式的问题,对此,我深表赞同。一切都对了,那么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2.爱和没爱的区别

妈妈是孩子安全的来源,活力的来源,妈妈是孩子全部感情的寄托。妈妈绝不要无规则地离开孩子,更不要把孩子全托在什么地方。再好的地方也不能替代妈妈。

在幼儿期,当父母拿着包离开家上班时,他会认为父母消失了。当父母回家时,他又认为他们突然出现了。

幼儿的智力还不能理解上班这样一个复杂的时间过程,因此当幼儿同父母尤其是母亲分离时,自然会焦虑。

儿童三四岁时,会害怕父母不来接他。到了5岁左右,儿童有了情感的理解力,如果父母不来接他,他会认为这是一个爱他或不爱他的问题。

这时孩子不再就事论事地哭,哭完就好,而是把事放在心里,这一放就有了心事,事件开始具有了历史意义。爱和没爱,造就了一个人,

感受生命和旁观生命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形式。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


☔️
我想说:

孩子出生后,最关心的是就是“自己有没有被爱,被关注”,如果一切都得到了,孩子将会感到特别有安全感,并且勇于探索这个世界。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发生什么,都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TA的。这份满满的爱可以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忽然想起来《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中的女主角,当她发现母亲并没有对她不管不顾的时候,顿时充满了生活的力量。当她发现母亲站在她的对立面质疑她抛弃她时,她立马处在崩溃的边缘。

父母爱孩子,就是孩子战胜一切困难最大的力量源泉。


3.敏感期错过是否还能补救?

回答是肯定的。绝大部分敏感期在受到压制后,一旦环境使孩子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弥补成长的损失。

2岁弥补2岁以前的,4岁弥补4岁前的,6岁弥补6岁前的。车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之后补偿的难度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了,成人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学业难度和压力世更大。

某些敏感期过了6岁表现形式也变了,这同6岁以前的生命体验截然不同。

☔️
我想说:

孩子口腔敏感期的时候没有让孩子放心啃手,或者没有
提供可替代啃咬玩具,就容易导致孩子大了还在啃手。

这时候也许是在补偿错失的敏感期,如果孩子还不大,就给予孩子理解,给予孩子爱和自由,这样也许啃手阶段很快就过去了。

这时候如果依然干涉,强制阻止,也许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当然不可以强制阻止,不代表不可以采用其他温和的方式,比如科普啃手的坏处,想要啃手的时候,吃个水果等。

4.一个孩子偷拿了别人的财物,一定是道德问题吗?

孩子最初是没有“你”“我”之分的,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直接拿或是抢。3岁时,他开始有了我的概念,对自己的东西格外在意,抢别人东西的现象也减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在别的孩子那儿发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会采用 “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换取。

到了五六岁,他们又学会通过竞技来'赢”东西,譬如砸王牌、抽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小学一年级。

七八岁时,孩子们突然发现了 “钱”的好处: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开始学习使用货币,通过使用货币,他们知道了钱、物的价值。

但是有的家长没发现孩子的这个变化,他们没有给孩子自己支配钱的机会,这样就会出现孩子拿别人钱的现象。

碰到这样的事情家长通常很焦急,认为是孩子的道德出了问题。这并非道德问题,一位教育家说过:“12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

碰到这种情况,学校的老师可以这么解决:

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都一模一样。让孩子们把拿走的钱放到信封里,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将信封放回招领箱内。

永远不伤害孩子,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遇到问题就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用一种人性的、科学的解决办法。

☔️
我想说:

很多时候还没有怎么样,大人们的各种评价就噼里啪啦而来。“这孩子太爱撒谎了”。“你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你就是小偷!”就这样给一起简单小事定了性,给孩子贴了标签。

如果我们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我们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我们显示出他有多淘气。

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孩子就会怀疑自己可能真的是小偷。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或者说是给孩子贴标签的影响。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毕竟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之前看到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拿了别人东西,把孩子扭送到派出所让民警教育的新闻。只想说,这是消极逃避式的家庭教育,把孩子推向了对立面,给孩子贴了标签,逃避作为父母的责任,很不可取。


5.最基础的东西不能用语言去理解,而只能用实物去理解。

了解概念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比如什么是核桃?不要解释,把核桃给孩子,他立刻就知道。但是我们要是解释:核桃是一种植物,有很硬的壳。

孩子没见过,能了解吗?后面这种方法在孩子掌握大量的正确概念时才可以用。这至少要到小学四、五年级左右。比如杯子、桌子、床,这很多的东西儿童已经通过实物、通过生活掌握了,这时他就能用这此概念去理解另些东西。

儿童只有不紧张的时候,全身心地、放松地去玩的时候,才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配对的外界事物上。

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去感知它的美妙。

玩大概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最好方法。这不仅仅是认识雪,这个快乐、勇敢的过程,绝对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是过程。

其实我觉得学习不仅仅是为孩子学习知识,它更是建设人格的工具。当我们用实物、用现实、用生活教儿童时,儿童学会的不光是知识,他更掌握了学习对象的本质。

☔️
我想说:

特别赞同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就学习了很多知识。想认识植物,可以一起走进公园观察各种植物,想了解小动物小虫子,可以走进大自然树林中寻找。

想了解科学,可以读生动地科普绘本,逛科技馆,做科学小实验;想培养美感,可以欣赏书中各种美的作品,可以走进美术馆。

比如我们跟孩子介绍浮力介绍漂浮,可以盛一盆水,准备一些小物件,一一扔到水中,看看哪些漂浮哪些沉到水底,而不是生硬地向孩子介绍各种浮力定义。

6.价值观

学校有个规则;孩子们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才能出面。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常有家长来学校讲理。

比如,一个孩子用一颗话梅换走了另外一个孩子的电子宠物,一个孩子用一颗掉了的牙换走了一辆遥控车。在成人看来交换的东西价额差距很大,常担心自己孩子吃亏受骗。

成人用社会系统的价值观念来评判生命系统的价值取向,就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在成长的生命阶段,儿童需要的是交换背后的秘密和感觉。

这是最早儿童对物质世界物与物交换的发现,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够判断出此物与彼物之间的各种差别,那是利益的关系。

大人有大人的得失标准,孩子有孩子的取舍理由。孩子只是在发现物与物原来可以交换,发现交换过来的物原来可以有其他的使用功能,这是通过交换获得的喜悦。

☔️
我想说:

一件物品大人看待它的眼光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大人更多的关注它的实用性和价格,孩子看到的是它带给自己的快乐。

这么看来,也许一片树叶在孩子眼中都是有价值的,反而对一件价格很高的价值无感,所以才会出现大人眼中的不等价交换。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孩子对于自己的玩具自己的东西有交换的权利。但是我会在生活中告诉她不同物品表面的价值或者价格。

比如她刚买的一条裙子和毛绒玩具,我告诉她:这条裙子的价格可以买到两个毛绒玩具。她穿的鞋子可以买三条裙子。这样孩子就会对某些物品贵重程度有个大概的了解。

虽然交换中仍会出现不等价不公平的交换,但是能确保不会天壤之差。比如有的孩子拿着妈妈的珠宝首饰换回来玩具枪。

其实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只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告诉孩子交换东西只能拿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爸爸妈妈以及我们公共的东西;第二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比较贵重,对爸爸妈妈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要保存好。

xier喜欢玩我的珠宝首饰,可是每次玩完都会认真地给我放到首饰盒里,然后再放到柜子抽屉里,过程中还会检查首饰有没有丢失。她自己也有个首饰盒,也是如此精心保管的😂


7.尊重孩子

如果我们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生命,我们关切这个生命,就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生命就会受到尊重。我们不能为未来打造一个人,孩子不是一个物件。

我们只能陪同孩子走过眼下这一步,而且是快乐地走过。这是爱。

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要锻炼、摔打,这样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有出息的人。我们有意对孩子严厉,有意让孩子吃苦,有意伤害孩子。

这个似是而非的观念给多少孩子带来了苦难和创伤?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是一个极好的理由,所以当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应该自省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悔恨,然后开始学习爱,并实践爱,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

孩子因此就有了成长的机会。

当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学会了爱孩子,就具有了判断学校以及老师状态的能力,这个时候,整个孩子的生存处境才会得到真正的改善。

蒙特梭利在其《教师守则》中首先提到:未经儿童允许,教师不能触摸儿童。可是成人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在向孩子表达情感时忍不住要拥抱、亲吻、触摸儿童,而往往未考虑儿童的自身感受。

逗孩子是成人的一个习惯,也是一个问题。有时我们并没有逗孩子,而是说话随意了一些,就能给孩子带来烦恼。对孩子大意不得。说话时,请把小孩子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看待。

☔️
我想说:

有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打骂孩子甚至侮辱孩子
理所应当,自己作为父母,有权利选择如此管教孩子,即便是侮辱打骂,也与他人无关。

感觉有这种思想的父母特别恐怖,孩子不是我们的依附物,孩子因我们而来没错,可是孩子却具有独立的人格。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跟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所以我忍受不了有些人像逗宠物般逗乐孩子,忍受不了像对待私人物品般打骂控制孩子。

8.陪伴的重要性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面对新环境,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心理历程。

心路历程,自然只有自己度过,但需要一个爱和陪伴。这是孩子和成人都需要的。

孩子需要父母全身心的陪伴,不需要做太多的事,陪伴就非常好了,有了陪伴,孩子就会自己处理内在的失衡和不安全。

顺利走过这一段,未来再有这样的经历,心理历程就会短一些,再短一些……

☔️
我想说:

看到这段话,想起来xier刚入园的情形,她抱着我不肯放手,哭喊着“xier不想离开妈妈,xier想让妈妈陪着”,连续一周的时间都是这种状态。

我抱着她,不停地告诉她“妈妈知道,妈妈也不想离开你,妈妈也想一直陪着你,可是我们需要上幼儿园啊”。

她想让我也去幼儿园,我告诉她:

“妈妈们都想去幼儿园陪着自己的孩子,可是妈妈们太多了,大家都进去,你们幼儿园就变成妈妈园了,你们就没有坐的地方了,因为座位都被妈妈坐了,你们也没有饭吃了,因为都被妈妈们吃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又一天过去,三五天的时间,xier去幼儿园就不哭了,虽然依然想让妈妈陪着,不想离开妈妈,可是她很快地迈出了一大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仅仅需要爱和陪伴就够了。

9.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

我们首先约定了规则,并不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规则,共有的环境成为孩子练习遵守规则的场所,而遵守规则是儿童的天性。

把孩子自身和孩子做的事区别对待: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我们不喜欢他这样做。让孩子感觉到这点,孩子就会安心和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行为。

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对自己和他人身心无害的事都不能算错。其次,儿童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

有时孩子会故意犯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成人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经过这个过程他就知道什么是错误,犯错误是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

如果我们爱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儿童就会使用正确的做法而放弃错误的做法。这是正常的良好的成长模式。

☔️
我想说: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关键在于后天的成长环境,更确切地说父母的育儿方式和理念,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在观察我们,我们遵守的那些规则,他们会当成自己的规则去遵守,前提是全家人一起遵守,而不是仅仅约束孩子。

比如看手机,要想不让孩子沉迷于手机,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以身作则。所以一般陪xier玩的时候,我都尽量减少看手机时间,有时候需要用手机的时候,会告诉xier我在做什么。

这样她就知道了妈妈用手机主要都在做什么。比如查资料,工作沟通,整理文章,或者跟好朋友聊天等。

是人都难免会犯错,犯错后最大的错误就是人身攻击,“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这就是人身攻击。

事情出错了,错在哪里?怎么纠正?这些才是主要的,攻击个人只会让事情更糟糕!成年人的社会也是如此。

夫妻关系也是在一次次争吵攻击中淡了散了。亲子关系在这一次次人身攻击中疏远了。

所以要对事不对人,思考解决办法解决方案,思考以后该如何做,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孩他的,只是这件事情不应该这么做而已。


10.独立做自己的过程

刚开始,幼儿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这里打的含义是排除、不同意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

这是意识上的最早分离,通过语言表现。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的重复中,儿童感受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

儿童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要走他想走的路。走自己的路就必须先形成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得更为充分。


从排除他物,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

当儿童选择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就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点。成人也如此,人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

因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童便不断产生对人和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并因此心满意足,变得安静、专注起来。

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形成儿童的意志,独立也随之而来。独立促使儿童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走向了独立。最早的独立首先是功能上的独立,儿童不断地使用自身的每一个功能,以达到独立,口、手腿,最后逐渐走向内在的心理、意识的独立。

6个月时,婴儿的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婴儿叉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不再依赖母乳而生存。

1岁时,婴儿开始独立行走。
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

3~6岁期间,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模式和秩序,自我基本成形,在心理、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人格独立的基础。

6~9岁期问,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自我的形成加进了人类文化的特质。

9~12岁期问,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地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

此时儿童的道德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是0~3岁),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

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要给孩子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接触各种学科。

有了这样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个人就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在哪一个领域内进行深度探索。理想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12~16 岁,青春期到来时,心智开始转向外面的世界,开始对人和事有了兴趣;在学科上也有了倾向性。人的基本的成长形成了。自我形成,人开始有了离开父母家庭的内在动力,自身的独立从内到外完成了。

18~28 岁后,开始为过渡成为社会的人而努力。走向社会的基本的独立形成了。

28-40岁,实现社会价值。就好比是一个圆,作为社会的价值完成之后,人会回归自我,重新考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真正走向身心的独立是在40岁。但所有独立的基础,是儿童的早期独立的维形,没有它,任何独立都无从谈起。

☔️
我想说:

一个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努力为独立做准备,从独立行走,到独立吃饭穿衣,再到独立思考,目标只有一个:做自己。

做自己,人生才有意义。做自己,很容易,只需要拥有独立的人格,做自己很难,需要一步步达到身体和思想上的独立,需要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扰和束缚。

关于如何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之前整理过一篇文章《
谈谈关于锻炼孩子的独立,我们可以做什么?

下面几张图片来源于这本书每章节的目录,比较直观地了解每一阶段敏感期,可以参考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台梭利九大敏感期理论
蒙氏漫谈——儿童各阶段敏感期(3组)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 这是一位妈妈整理的孙瑞雪的公益讲座笔记 。
图文并茂!深度编辑!详解0-9岁儿童的31个敏感期!
把握孩子0-9岁的31个能力敏感期,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能力十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