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讲记(二)

第五讲:诗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是文体之一,自然也应该象文章一样,忌平铺直叙,要有波澜。古风和词因为较长,需要波澜,这个道理好理解些。格律诗也需要波澜,下面我们分别举例来介绍一下格律诗和绝句的波澜。

   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联感情颇为强烈,直接把感情推向高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细腻的笔触,使强烈的感情推向最高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具体叙述自己的遭际,感情趋于平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情稍稍走高,但已经不是最高,较颈联略高而已,留下余味。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歌,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断的。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也有与此相反的,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一开始的遥想,带有感情的波动,但不是很强烈,有些平缓的味道。“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联一出,感情开始逐渐强烈起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继续是写想象中的景象,但深情有加,情绪开始趋于平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结尾依然是想象中的情景,但双泪的场面,终于把感情推向最高潮。

这首诗感情变化的特点就是:平缓、高潮、平缓、更高潮。错落有致,极具感染力。

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甚至绝句因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们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来说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写孤独凄凉的情绪和客观实际。“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的时候总是有的,而今天更甚,因而曰之“倍”。这里递进了一层。“遥知兄弟登高处”,展开回想的时候,情绪稍稍降下来一点,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声音似乎也可以降低一些。“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少一人的无奈,更增加了自己的乡思之苦。我们读诗的时候,想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使声音降下来,但情绪反而越控制越强烈,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感情在结尾不能不达到最高。

另一个例子与此不同,它是先高后低的变化过程。比如白居易的《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先交代起因,自然是平缓的。“诗尽灯残天未明”,读的时间很长,感情暗含于其中,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此时激动的心情。“眼痛灭灯犹暗坐”,读累了,需要休息,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想要平缓下来。“逆风吹浪打船声”,这句看似无关的语言,实际是暗喻的手法,把感情再重新推起来,表面上却是平缓又平缓地叙述,丝毫不用力气。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我们所说的澜,不仅仅指感情的起伏波荡,也含有文字的色彩、声调的交互转换,场面的感觉变化,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等来增加作品跌荡起伏效果的所有因素。比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前两句描写苍茫凄怆悲凉的景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后两句却给人以幽寂凄然的感觉,前后明显不同,对比强烈,增加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同样,杜牧的《山行》就又有不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前两句是诗中的主人公拾阶而上或者是想象着拾阶而上时所看到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两句是静止的看(因喜图中景色而干脆不走了)。移动中的看与静止不动时的观看,效果自然不同,也是一种起伏变化的手段。

总之,诗的美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有音乐、情绪、情感、场面、动静、快慢、明暗等等多种效果变化下的美。起伏和波澜也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变化,其他方面的变化也可以达到跌宕错落的效果。我们在欣赏古人诗词的时候,自然应该为作者的匠心安排而深入细致地体会。如此,才不枉读古人诗词。

 

第六讲:构思和美

        诗要有精美的构思。

        诗人写诗,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除了要巧妙的设计章法以外,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来表现。

   律诗由于篇幅相对较长,对构思的要求相对绝句要宽一些。绝句的篇幅狭小,就必须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详细地说明。

        我们先看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先交代去看花的路上,由于看花回来的人很多,以致于紫陌上红尘扑面而来。作者这里藏了一个问句,他问人们都是去干什么了,人们回答说是去玄都观看桃花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作者却借题发挥说:玄都观里那么多的桃树,都是我刘禹锡走了以后才栽的。刘禹锡由于政治上受排挤,曾经一度离开京城,远谪外地。他在京城的时候,玄都观里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桃树。几十年以后刘禹锡重回京师,玄都观已经桃树万千,成了春天看花的一景了,这使得刘禹锡无限感慨。这感慨里既包含着时事的变迁,也有政治上不得意的牢骚。有人说他是以此诗讽刺后来居上的当朝新贵,应该说没有冤枉他。因此刘禹锡很快再度遭贬,离京而去。

   但巧的很,十数年以后年老的刘禹锡又回京都,时世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变的是刘禹锡,虽然人已经老了,青春不再,但精神依旧,傲骨仍存。于是刘禹锡便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之时,玄都观已经一片荒凉。桃花已经败了,种桃道士也已经不知去向,而我刘禹锡又回来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洒脱、那一份得意,溢于言表。我想,他当年的政敌在读了这首诗以后,一定是气愤极了,却又无言以对。从这两首诗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出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更能体会出诗人构思时的巧妙安排。一首绝句,总共二十八个字,却可以包含这么多的内容和这么深刻的内涵,没有巧妙的构思是做不到的。

  同样,七言绝句的高手王昌龄和杜牧也有这样精美的典范之作。杜牧的《赤壁》和《过华清宫》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来看王昌龄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一个年老的宫女一大清早就起来打扫院子,然后又拿着一把扇子没事闲溜达。读者读到这里恐怕不知道作者写这些要表现什么。但后面两句交代了写作的真实意图。原来这是一个过去得宠,现在已经失宠的老宫女。早起扫院子,是希望能看到从这里路过的皇上,希望能够找回过去的一切。但因为皇帝早朝没有经过这里,或者就是经过了也根本没有顾得上她,因而闲极无聊,把扇自娱消磨时光。扇子夏用秋藏,正合了女人年轻得宠年老失宠的特点,因此自古就是离弃的象征。时间久了,自然的生出一些怨恨来。但是她是不敢怨恨皇帝的,只能是羡慕那从昭阳宫上飞过的乌鸦,说自己的玉颜还不及它们,乌鸦都可以承受昭阳宫上的阳光,而自己却不能靠近半步。日影表面上说阳光,实际是皇帝的象征。这样的构思可谓深邃至极。

   王昌龄的另一首《闺怨》也是精妙构思的典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场时的少妇是心情闲适舒畅的,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登上自家的阁楼。翠楼二字是刻意安排的,用来显示心情之舒畅。但因为看到了陌上的杨柳色,于是忽然怨恨起来:不应该让丈夫去建立什么劳什子的功业。这样大好的光阴都虚度了,就是真的封了侯又有什么用。初看此诗,我们也许觉得这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杨柳色与觅封侯有什么关系?

        原来,古时候,有春日踏青的习俗。年轻的少男少女结伴出游,或者是熟悉的朋友相约踏青,是很平常的事情。年轻的少妇因为看到了杨柳色下的一对对佳偶踏青时风流亲密的样子,想到自己丈夫不在身边,因此心生怨恨。这样细腻的感情原来藏得如此之深,读来令人产生极大的伤感与无奈,心情竟然格外的凄凉。

        这样的构思在古人的诗里应该说是很多的,就是在今人的作品里也常见。七绝如此,五绝因为篇幅更短,就更需要如此。我在《江南读诗偶得》的第一篇里曾经举过今人作品的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同样的,律诗作品里这样的例子也有,但不是很多。我以为律诗以铺陈气韵见长,绝句方显构思之妙。我们举两个这样的例子,带引号的句子(尾联)是构思用力的地方,请读者自己去欣赏。

温庭筠《过五丈原》: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第七讲:诗和诗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这个关键的字或词或者句,就像一扇窗户,读者透过它,可以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旨。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得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我所说的诗眼,和前人的想法或许有较大不同,我只是借助这个词,来表达我的看法。

  我所强调的诗眼,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诗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示,以帮助读者理清作品的思路。还有的时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诗的主题不好明确交代,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诗是没有也不需要诗眼的。诗眼只根据需要而使用,不需要刻意安排。

 一首诗的诗眼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加以安置。以律诗为例,分四联,因此,诗眼可以安排在诗的任何一联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首联安排诗眼,比如崔颢的名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面的意思是照顾题目,缘物生发,其实暗藏玄机,“已去、空余”,为全篇感慨定下基调,表明作者要作的,决不单纯为一首题物诗。已去的是仙家,空余的是红尘世界的一栋高楼而已。仙人得以永生,而红尘中人的归宿在哪里呢?结合全篇,引人深思,可见首联的关键所在。一般律诗首联平起最为自然,因此于首联便安排诗眼的不是很常见。崔颢此诗当为工于发端,如不能洞悉此中意义,便不能深悟其他,读者不妨认真地体会一二。

  颔联安排诗眼的,可以孟浩然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为例。此诗曾在律诗的章法一节简单分析过,此处不再重复。还可以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为例具体分析: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一别十年,表面上是对题目中会故人的具体交待,其实是为下面强调鬓已斑和劝归做准备。这里的颔联应该格外引起读者重视,否则对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便难以准确把握。

        也有在颈联安排诗眼的。比如当代诗人江西熊盛元先生的《从柳园至敦煌途中》:

不到河西旧走廊,更从何处味苍凉。

一川沙石驼铃碎,万里风烟塞草荒。

云缀天心难化雨,愁生芒角欲撑肠。

萧萧红柳今如昔,只有衣衫异汉唐。

        这首诗初看以为就是一首记游的诗,其实不然。关键的地方在于第五句,那“云缀天心难化雨”,写的不是自然现象,是在讽刺历代的统治者都喊着要重视边疆,却空有好的政策,最终落实不了,致使这里到今天还是如此荒凉。这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看不透,全篇朦胧,欣赏便只能处于低层境界。

        尾联安排诗眼的最多。因为律诗的特点决定了尾联要合拢全篇。换句话说,一首诗倒底要写些什么,要表达什么,在尾联是必然要作交待的。但诗歌的本质要求诗不能落于实处,要虚,要留余地,这样才能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但又必须透露出必要的信息,即便是无题诗,也要留出适当的线索,否则谁也看不懂,岂不是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么?故而,结尾自然是要用心地巧妙地吐露一些内容的。比如陆游的《书愤》便是如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表面写诸葛亮的出师表乃千古名文,无人能比,其实暗自为自己鸣不平,空有济世之才而不逢时也。

        同样值得认真探究的尾联安排诗眼的有很多,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象牙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等等都是。

        绝句里的诗眼也是很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王昌龄《闺怨》)。再比如“不得到辽西”句(金昌绪《春怨》),也是诗眼。因为辽西是良人远征的地方,诗中的女主人公只有梦中才能与丈夫相会,却被黄莺的叫声惊破了,因此喊打。如果不知道“辽西”的内涵,全诗又如何懂呢?

        需要区别的是,同样是为了交代内容的需要,有的在作品的题目里加入某些信息,有的在序言或者后记里说明,这虽然也是在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旨和理顺作品的脉络思路,但与诗眼无关。

        诗眼,有的时候与警句相同。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是警句,还是诗眼。但警句不一定都是诗眼,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就不能说是诗眼。

        我们了解了诗眼的特点和用途,在今后自己的创作中不妨加以使用,一是为了章法和脉络更加清晰,二是可以在含蓄的基础上揭示主题。尤其那些《无题》类作品,因为诗以外的信息很少,适当使用诗眼来交代些必要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第八讲:读诗与欣赏

        我们学习诗词,需要大量阅读古人和今人的作品。尤其需要大量地读和背诵古人作品。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读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就可以的,而是要认真地学习。学习的过程至少需要两步,第一步是了解作品的大致意义,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作品的一字一词以及每个典故的具体含义,甚至语法结构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大致理会作品的基本含义。第二步是学会欣赏作品,欣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特别欣赏作者值得称道和学习的精美构思和技巧,全面地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一首诗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要读懂它。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是什么,它到底都讲了些什么。表面意思也许是容易理解的,可它还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或内涵,就不一定都能理解了。初学时,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经验不多,会影响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前人写的诗话、词话、理论文章以及赏析、评论文章,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读过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后,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会逐步增强,也许我们可以适当地甩掉那些“工具”来独立地阅读和欣赏了。

        我们以杜牧的《赤壁》为例来说明读诗的过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读懂这首诗,我认为大致可以分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作者在赤壁古战场上偶然捡到一块废弃的断戟,回家后经过清洗打磨,发现这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时留下的。于是引发了作者对那场战争的思考:假如当年没有东风的相助,周瑜就不可能取得那场战争的胜利,江东的两位美人大乔和小乔都会成为曹操的俘虏而被囚禁于铜雀台上。至于作品中的关键字如前朝、东风、铜雀、二乔等等,自然是需要真正搞明白的。包括作品适用了假设的手法、暗喻的手法,也是要理解的。

        但是,读诗到此也只是知道了诗的表面意思。一首诗如果只讲这一层意思,也就没有多大的思想意义,更谈不上什么价值所在了。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诗的深层含义:历史可能是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必然的,多少特殊的因素、多少主观的与客观的条件,共同决定和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往往会面临许多的无奈。当然,面对这样一首千古名篇,可能每一位读者对它的理解都会有很大不同。但只要你能够读到或者理解到这一个层面,可以说这一首诗就基本上没有白读。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感慨,还不止这么简单。

        从有关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杜牧是懂军事的。和众多的封建文人一样,杜牧也存在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与李白的功成名遂身退”的理想抱负相类似,杜牧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几乎是旧时文人的共同特点。可是成功的文人毕竟不多,而大多数文人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不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慨,通过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胸臆是他们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在杜牧心里也许这样在想:周郎一战成名,不过是靠老天爷帮忙而已,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只不过是没有那样的机遇罢了。这样的思想,与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所区别之处在于,陆游的感慨是通过律诗的气韵直接表达出来,虽然也有婉曲(毕竟不是直说,是拐了个弯子的),但毕竟容易理解。而杜牧的想法,却藏得更深。这也是律诗与绝句的重要区别之一。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我的这个理解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作者的真实思想未必如此。不过这不是我的发明,前人的诗话词话里早有类似的分析。即便没有,我想我这样的理解恐怕也不过分,因为诗的魅力之一,就是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这在欣赏的意义上,是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再创造。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诗的复意。

        我前面举的许多例子,比如王昌龄的《春怨》,比如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那些藏在诗的背后的意义,都是读者读出来的,因为作者没有注解。诗歌有诗歌自己特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与作者沟通,才能与古人对话,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识或共鸣。

        关于读诗,限于篇幅问题,我们只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讲第二步:欣赏。

        对于一篇作品的欣赏,我认为同样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理解作品,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产生共鸣,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问题不多说了,相信读者已经可以理解。

        其次,欣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比如《赤壁》的起承转合,它的假设手法,以及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等等,就是这首作品的主要特点。作者不说赤壁之战的结果如果改变的话,会使东吴灭亡和生灵涂炭等等可以想到的问题,而把着墨点单单放在二乔身上。而且这二乔可能的遭际,仅仅依靠对于历史细节的捕风捉影的传说上。这样的手法是只有诗歌才具有的,它是高度艺术手法的体现,是以点代面的结果,会使得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观赏性。至于后世有些文学评论家对其肆意歪曲和诋毁,认为作者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而只担心两位美人的遭际,因此反映了作者的某种心态和低级趣味,甚至引到阶级性、政治立场等等,那就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态了。我只能说,这样的人不配读诗,只配去读字典。

        再次,我们需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具体的修辞手法等等细节的东西进行欣赏和学习。比如“春深”二字,就很值得玩味。同样,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的炼字技巧,就很值得欣赏。而“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等千古名句,我们当然要懂得欣赏,知道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我们阅读和欣赏古人作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学习。同时也应该学会欣赏和分析今人的作品,这关系到我们的眼力。通过学习古人来提高我们的眼力,通过分析今人来验证我们的眼力。眼力高的人,其自己的作品不一定就高。但眼力不高的人,其作品肯定不会高到哪儿去。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别人作品的好处与不足,或者说知道什么叫作好,怎么才叫好,自己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别人好的语言、章法、技巧,我们自然可以学习和模仿。而知道了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避免。这就是读诗和欣赏的根本目的。

        阅读和欣赏,首先牵涉到看什么书的问题。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我的经验是,先从基础的鉴赏类书籍开始阅读,里面不仅有前人经验的总结,也包含很多知识和典故以及作者的背景资料分析。如果想深入学习,上海辞书的鉴赏类系列都可以涉猎,顺序上建议先唐宋,然后魏晋、先秦,最后元明清。可以先诗后词,兼顾曲和散文。初学时不建议阅读诗话词话类书籍,因为不容易读懂,效果反而不明显。我曾经给自己的学生推荐过这套书的名单,也列在下面,供读者参考: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册)、宋诗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先秦诗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两册)、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两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讲记(二)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
律诗的写法
古诗词解读的书有哪些好的可以推荐?
关于《唐诗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
诗词随笔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