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愤怒是控制愤怒的前提
userphoto

2023.03.23 内蒙古

关注

理解愤怒是控制愤怒的前提

1.事件只是愤怒的诱因,而信念才是愤怒喷薄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做情绪的主人,但这个主人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控制了那个奴隶。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把人类心理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我们分裂的“自我”,就如同大象与骑象人。大象显然是一只动物,而骑象人具有理性。骑象人手握缰绳,可以指挥大象前进、停下或转弯。从骑象人的角度说,大象许多时候都是“自动”的:比如到了悬崖边,它会因为害怕而自动转弯,无须你控制。但这种“自动”并不是为骑象人而存在,它有着自己的主张。骑象人只有在不和大象的欲求发生冲突时,才能轻松指挥大象。如果大象真要做什么,很难拉得住它。

大象是我们情绪的潜意识,某种程度就像一套自动化处理系统,它的引发和表达实际上常常要先于我们的理性;而骑象人是我们的显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性,虽然在计划、逻辑和自控能力上优于那套自动化处理系统,但事实上理性常常很难左右感性。

在情感的范畴,大象的欲望,我们可以理解为情绪失控,在情绪失控中,愤怒是出现概率最多的情绪,我们常常在重要时刻被它杀伤,甚至,正是这种情绪的不当宣泄,也许就左右了我们人生的走向。

虽然,愤怒总让我们人际关系失调,让我们失去好多机会,或者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身体压力与疾病,但我们面对愤怒却常常情不自禁。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有一个重要的会议等着你,从家里出发时你就是计算好了时间,如果总是在红绿灯口时,被你前面的那个白痴司机拖沓在红灯中煎熬,如果只是一次,它可能突破不了你的涵养,但如果这个司机不管是故意或者无意,重复这种情形三次以上,相信,你发飙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件!

这就是愤怒,理性对它常常无能无力。

“我要杀了你!”也许你会这样歇斯底里,这个白痴司机让人恼火,“他气死我了”。但就是在这个白痴司机的一边,一样被挡了三次红灯的另一辆车上,你却看见了别样的情景,有一对小情侣正享受着红灯给他们带来难得的安逸,你甚至看到那个女孩怡然自得地拍起了路边行人的花絮。

既然那个家伙是这样可气,为什么旁边的情侣的反应却和我完全不一样呢?

原来造成事件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彼此对这件事件的不同感受,我的感受是因为时间紧迫感的焦虑。

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情绪ABCD法。A是事件,就是这次愤怒中那个引起你发怒的白痴,B是你对A的看法,对那个白痴司机,你肯定直接给出了判断,那真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家伙。C是情绪结果,我恨不得下车,揍那家伙一顿,D就是我们质疑这次愤怒事件中我产生的情绪,事情真的是我想象的那样吗?

所以控制情绪,我们就要理清愤怒产生的原因。这个事件中,看以是事件A,就是那个白痴司机诱发了我这次发怒,在这个A诱因下,实际我们还有一个B,也就是我们的信念,导致了情绪的最终爆发。

2.在愤怒面前,我们是选择理性,还是把自己交给感性。

如果那个家伙比我弱,我一定会对他进行猛烈地还击,如果那个家伙比我强,也许我会忍气吞声。

为尊严而战,或者明哲保身,相信这是大部分的有效选择。

这样的选择,你就是把自己交给了大象,让潜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这肯定不是对待愤怒的最优解决方案。

人为什么会陷入非理性的轨道。阿尔伯特.埃利斯给我们揭示了三种心理成因。人都有三种强迫性信念,就是我必须……,他人必须……,环境必须……。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就导致了我们常常会管中窥豹,以点概全。一个行为就定性了一个人的品德,一件坏事就影响了全盘的评价。

在上述案例中,愤怒只是来自我三个强迫性信念,第一个强迫,因为今天这个会议特别重要,我必须按我的计划准时到达会场。这是我职场第一次重要发言,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没有瑕疵精神饱满地准时出现在领导面前;第二个强迫,那个白痴必须理解我,要配合我,他就是要理所当然地知道我今天要有这个重要会议,所以说本来绿灯都能轻松过去,却因他屡屡压车,而让我欲哭无泪。第三个强迫,就是所有我算好的时间必须如我所愿,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样不足美,就是天公与我作对。

让我们回归理性,这是我们疗愈愤怒的第一步。首先想想,我的愤怒真的是那个司机错吗?原来那个司机只是一个新手,今天能开车上路已大属不易,他正在刹车与启动的纠结中战战兢兢,还好,他虽然不熟练,还是把车开动了,不然就不是时间的耽搁,而是因为他的抛锚彻底的堵车问题了。我与其在这里生气,是不是主动和领导联系一下,迟一些安排自己发言,事情可能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或者正好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重新温习一下发言提纲,也许更严谨,更有穿透力的发言完全可以弥补迟到的不足。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能因为这次的失利,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合理安排时间,更合理安排行车路线,这也是我一种失败中的成长。

所以,理性的行为疗法,我们信念中的应该如何并没有错,但最优选还是把这种应该转化为最好为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视当下,解决问题,永远比纠结不可能回去的过去而要理智与成熟的多。

3.愤怒是潜意识的产物,而意识的意志力是控制愤怒的工具

阿尔伯特.埃利斯说:“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产生,你不会迁怒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命运的主人。”

所有的信念都有强弱之分,我们要质疑我们的非理性,重要的是剖析清楚诱发我们愤怒的不合逻辑的信念。坚持强有力的治愈,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信念,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所以,让感性回归理性,强调的就是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之后就是技巧了,就算你有很强的情绪化性格,只要是通过有效方式的刻意练习,也是可以克服的。

一是转变思维方式,最要的是转变自己把事情想的更坏、更糟的强迫性思维,造成这种强迫性轮回的心智,都是自己没有治愈的创伤。我们要和自己的内心和平相处,接受他,告诉他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二是重新审视我们愤怒的本质。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不要给对方贴标签,要公正客观的评价对方,明白对方的错误只是偶然,而不是针对你的恶意攻击,同时也要重新审视自己,客观地看待,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接爱当下的愤怒只是自己的情绪不好,并不是自己不好。

三是理解心理与生理的相互作用关系。心理的愤怒,会强化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又会刺激心理上的情绪,这是一个互相强化和互相安抚的过程,尝试一下身心全面放松的感觉,也许,放松后这种安逸的信息很快会疏通你积淤的情绪与压力。

四是三思而后行,实行“三三”法则。想一想当下最令自己愤怒的事情,在思考三分钟后再回答,这三分钟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件当下我认为最重要事情,在三个月后还重要吗?如果三年以后,我还会想起它来吗?

每个愤怒的情绪下面,实际都有一个我们过去的影子,说是控制情绪,不如更准确地描述为自我疗愈。有些人鸡毛蒜皮,就拔剑张驽,有些人大风大浪,依然处世不惊。所以情绪永远是自己另一面的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只要你自己改变了,你的世界也就改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中的明白人,都懂得保持情绪稳定
习惯管理12―坚持、习惯、失败
爬行脑,情绪脑,理性脑
说好的不发脾气,但我却食言了,情绪控制,不能放弃
愤怒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如果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