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纪事六十年(十一) 盼来了入学通知
     

十一.   盼来了入学通知

   

      1966年7月上旬,依然没有得到升学考试的消息,工作组也没有透露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十分担心升学的问题。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消息,我鼓足了勇气,与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了工作组组长W,由我作为毕业生代表向他提出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请问组长大人,我们的升学大事究竟怎么安排呢?”他似乎早有准备,平静地回答:“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取消升学考试。至于毕业生的安排,上级领导已经作出了决定,由工作组对每一个毕业生进行合理分流。” W 的话,令我震惊!什么是“合理”?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流?取消了升学考试,那么平时的学习成绩就是标准吗?如果不是,就是政治标准了,我的“政审”能够通过吗……看来,我领头贴出了大字标语,必定会遭到工作组的打击报复了,分流的结果肯定是非常糟糕啊!工作组主宰着我们的命运,他们能够放过我吗?他们能够放过与我一道贴出大字标语的几个同学吗?唉!当初,悔不该头脑发热而领头贴出大字标语啊!然而,我不甘心,我希望得到分流的具体时间,于是尽量显得镇定地问 W:“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分流的结果呢?”他显得严肃地说:“这两天就要放假了,大家就在家里等待结果吧。”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听天由命了!  

      1966年7月9日,天气晴朗。早餐后,我们六六届毕业生各自清理了书本和衣物用品,没有与老师们道别,也没有与工作组道别,默默地离开了汉阳二中。

      回到家里之后,我参加了队里的生产劳动。我们这样的年轻学生,做不了带有技术性的农活,只能服从队长的安排做一些诸如做田埂、撒杂肥、撒湖草之类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谓之“杂工”。做杂工,脏且累,而每天出工8个小时左右的报酬只有0.2个工分。比如说撒渣肥吧,大多数情况下是用铁锹把大人们挑到田里的一小堆一小堆渣肥均匀地撒开。这些渣肥,都是猪粪、牛粪与灶灰(草木灰)和垃圾的混合物,有时候因为队长的要求“撒均匀”而不得不用手去撒开,虽然感到恶心却不能不为之,否则队长或者别人就会说你没有劳动观念,甚至说你没有贫下中农的感情。尽管每天的报酬很少,但是我仍然坚持出工——毕竟,我有17岁了,不能游手好闲,否则别人就会指责我,说我是好吃懒做之人;何况,家里是超支户,我能够挣一点工分就可以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这样也能够让母亲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注:家里成为超支户的主要原因,是父亲嗜好烟酒的开支比较大。超支户的日子不好过,并且还会被别人说三道四。到年终分配时,我们队里的工值为0.50元,0.2个工分=0.10元。口粮是稻谷,每斤为0.08元。男女劳力出工,都有级别,最高为10级,10级劳力出工一天才能得到一个工分。)另外,我还有一种想法,如果能够升学的话,还希望队里为我写下一个好评语。因为,队里写下的评语就是代表贫下中农的,评语写得好与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评语写得好,上学之后就会给老师和领导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 

      在出工的日子里,有人谈到了我在汉阳二中炮轰工作组的事情,说我太傻了,不看形势不动脑筋想一想,胳膊如何拧得过大腿;说我是自找苦头自毁前程,今后肯定上不了汉阳一中等等,说得我心神不宁。与我同龄的没有考上高中的熊春生,1965年初中毕业于汉阳县第三中学(简称为汉阳三中),显得比我成熟比我老练,他知道了我炮轰工作组的情况之后,说我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说我在太岁头上动土绝对没有好结果等等,说得我寝食不安。【特注:后来,熊春生通过刻苦学习,成为颇有名气的教师。退休以后,他依然为民办教育奉献余热。有关他的情况,可在网上搜索“熊春生网站”。】 

      我的母亲也时常唠叨,说我今后落在农村就没有出息就会终身受苦受穷,甚至还说我们这个家庭也难以翻身等等,说得我难以入眠!然而,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我又能如何呢?这时候的我,渴望着升学读书,渴望着进入汉阳一中并且希望今后能够考上大学。可是,又担心工作组的打击报复,却又希望工作组刀下留情,把我分流到汉阳一中读高中,今后能够报考大学;甚至,在梦里收到了汉阳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我拿着通知书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汉阳一中……   

      有人建议:“求不着官还有秀才在”,去工作组组长 W 家里说一些好话,也许他念在本地人的情分上高抬贵手放你一马。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在8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时分,父亲带着我走进了距离我家200多米的 W 的大门。(父亲与 W 有过交往,尽管不是那么密切的关系。) W 很客气,连忙为父亲端了凳子并且倒了茶。父亲说明了来意,W 望着我笑了笑说:“既然想升学,何必当初呢?”我无语。父亲说:“伢们太年轻,不懂事,您家多多包涵。” W 即说:“老郭,您家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父亲站了起来,陪着笑脸说:“您家大人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看在我们都是永安堡人的情分上,把他分流到一中去吧……”W 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在家里等待分流的结果吧。” 我在心里说:等待结果?其结果是好呢还是坏呢…… 

      在出工的日子里,时常听见中年男女劳力笑谈一些有关男女关系方面的话题,什么公子逃难、小姐偷人的故事,什么张生、崔莺莺的故事,什么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等等,都令我感到新奇——也许,这就是青春期的一种心理吧。听到了这些笑谈以后,几乎每天都在为工作组能不能把我分流到一中之事而倍受煎熬的我,苦恼、烦闷、焦虑等等精神负担也减轻了一些。  

      在出工的日子里,时常想到了三年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李秋杰(居民户口)、张忠豹(居民户口)、雷德亮,周宪云(女),刘艳云(女)、李开勇、余开榜、王作全、徐声亮、徐声启、刘金平、杨先艾(女)、辜振芳、辜家锦、曾宪田、杨绪业、王明星、肖廷卓、肖耀普、刘庆树、危方汉、吴克雄、雷贤钦、邱庆纯、吴素兰(女)、刘义珍(女)、龙善伟、杨德佑、朱义清、朱凤兰(女)、戴仁益、李自立……

      在出工的日子里,也时常想到了班主任陈荣铎老师和政工组的李主任以及其他老师。  

      直到8月底,依然没有得到毕业分流的消息! 

      我渴望着读书,我希望工作组组长 W 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把我分流到汉阳一中!  

      盼啊,盼啊,我盼望着汉阳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9月3日,是一个大好晴天。这一天,我在队里做杂工,直到傍晚才回到家门口。还未走进大门,祖母就拿着一张纸条,说是一个中年男将送来了汉阳一中的通知书。我大为惊喜,也忘了问及那位中年男将的年龄和身材、相貌等特征,急忙跑了几步从祖母手里拿过了纸条,不顾飢饿与疲劳,在大门外借着晚霞的余光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到了“新生入学通知”是油印的,看到了我的姓名,看到了赫赫有名的汉阳一中的红色大印,这才相信自己被汉阳一中的高中部录取了。我情不自禁地用右手举起了“通知”,犹如范进中举一般大声地喊了起来:盼来了,终于盼来了啊…… 

     【特注:1957年6月中旬发生的“汉阳一中事件”,被认为是“中国的匈牙利事件”而震惊国内外,所以我认为汉阳一中的红色大印是“赫赫有名的红色大印”。有关“汉阳一中事件”的基本情况,可在互动百科网站搜索由我创建的词条“汉阳一中事件”;至于百度百科和好搜百科的同名词条,是他人从互动百科网站全文复制过去的。“汉阳一中事件”的详细情况,可阅读作家刘富道的著作《汉阳事件》,2011年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42万字。】  

      终于盼来了汉阳一中的“新生入学通知”,我暗暗感谢工作组组长 W 对我网开一面。这个时候,也想到了听说过的“汉阳一中事件”的有关情况:1957年6月中旬,汉阳一中的学生为了升学率而自发地上街请愿并且冲击了汉阳县政府,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而震惊国内外……想到这些,我在心里感谢汉阳二中的驻校工作组,感谢工作组没有对我进行打击报复。

                         新生入学通知 

郭少亭 同学: 

      你已被推荐选拔到我校高中部学习,希得通知后即凭本通知按下列规定前来我校报到: 

      (一)报到日期:九月六日。  

      (二)报到时希携带下列物件:  

        1.行李衣服用品。  

        2.体检表(照片)。 

        3. 本人之户口粮油供应关系。(供应关系从十月开始转起,九月份则带粮票来校。) 

        4.学杂书本费 9元。(走读生8.50元,书费多退少补。)  

        5.膳费每月暂定7.80元(至少交足半月)。  

                                             1966年9月4日 

                                    湖北省汉阳县第一中学(盖章)

     【特注:保存了原件。“通知”中的“亭”字,1967年户口迁回原籍后申请改为“庭”字。】  

      尽管只有两天就要去一中报到了,但是我仍然在队里出工。也许是永安堡今年只有我一个在汉阳二中的初中毕业生被分流到汉阳一中读高中的缘故吧,也许是我在去年报考滑翔学校复检合格的消息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点印象的缘故吧,队里和街上的一些人也为我高兴。有人对我说:“去年报考滑翔学校落选了,我们还为你感到可惜呢。现在上了一中的高中部,今后考上了大学,你就会像王才生那样有出息了…… ”(注:1965年,我们队里的王才生由汉阳二中考上了武汉同济医学院。所以,队里和街上的一些人说他“跳出农门进龙门”而“有出息了”。) 

      收到了汉阳一中的“新生入学通知”以后,我的二伯伯并没有露出笑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实,母亲说在我小的时候就通过旧仪式过继给二伯伯做了儿子。现在收到了“新生入学通知”,按情理来说二伯伯感到高兴才为正常。更令我不解的是,二伯伯明明知道我的学杂书本费没有着落,却从未说过帮助我的只言片语。母亲为了我的上学费用,曾经对二伯伯说过借钱之事,二伯伯却避开了。唉,真不知道二伯伯是何种心理!  

      收到了汉阳一中的“新生入学通知”以后,我的母亲当然感到高兴,她既要为我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和粮油供应关系,又要为我的费用而去借钱——人穷了,借钱也难啊!(父亲不在家里,在较远的地方做工去了。)当我看到母亲露出笑容的时候,我也暗暗高兴。也是啊,母亲希望我好好读书,我没有让她失望,尽管只是被汉阳一中的高中部录取,却也让她的心灵得到了些许慰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各初中学校最新入学途径汇总,早看早上岸!
【知青】难忘的年代难忘的事
​父亲遗留下的一把算盘
【乡土夜话】陈世群:又见麦拉子
学生时代纪事录(二十三) 一片痴情
2016小升初最强入学攻略:16所重点初中入学流程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