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采取船舶防碰撞的安全措施
一、引言
  最近几年船舶碰撞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命、财产及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有在茫茫大海驾驶员疏忽瞭望避让不协调而发生碰撞的;有靠码头由于知识欠缺,掌握资料不足而碰上码头的;有在能见度不良时未及时采取雾航措施,盲目高速航行而碰撞的;有在狭水道不协调避让而发生碰撞的;有锚泊因水流急而走锚碰撞的;有进出港口水深受限通航密度大计划有变而发生碰撞的。所以防碰撞工作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案例,吸取以往船舶碰撞的沉痛教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落实相关防碰撞安全措施。
  船舶要想做到防碰撞的万无一失,必须遵守《避碰规则》的基本原则:保持正规瞭望;正确使用安全航速;采取适当有效的避碰行动;保持良好的驾驶台资源管理和注重人机协调统一。另外一定还要遵循公司的安全航行理念:复杂航区、密集水域和狭水道航行,车让控速,避免追越,限速慢行,“慢”的理念;复杂航道、狭水道航行,不偏离航道, 把握船位,准确航行,“准”的理念;靠离码头,不求快,不求好看,只求平稳安全,“稳”的理念;大海航行,大胆用车用舵,早让宽让,远离危险,“早”的理念。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碰撞事故在本质上都是人为失误所导致,其责任心不强、航海经验不足、避让技术和心里素质差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防止碰撞方面不仅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还要主动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二、在狭水道中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要全面了解狭水道的特点:水道狭窄、水浅、弯道多、通航船舶密度大、船只动态复杂多变、流急、流向不规则、受特殊规章约束、船速及活动范围受限、航标灯浮可能移动、漂失、失常等情况;还要了解自然环境、气象情况、水深情况,保持留有富余水深;了解航行避碰有关特殊规章;了解船舶通航及活动规律。全面了解以上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采取有效安全保障措施。
2.明确船舶指挥职权。引水员引航时,船长不应放弃职责,对引水员指挥操作应进行监督,为防止碰撞及早提醒或提出建议,必要时暂时接过引水员指挥权直接避让,以确保航行安全。无引水员引领,船长在驾驶台并未申明接过指挥权时,值班驾驶员除有疑难请示船长,或感到避让无把握请船长亲自指挥外,应承担指挥职责自行按章避让操纵船舶。
3.注意国际避碰规则和地区(内河)航行避碰规章的差别,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如狭水道避让船舶规定需要早让、宽让,但是,应该是条件许可的,适合于当时环境、条件和要求的早让、宽让,而不是刻板理解和盲目搬用。
4.使船舶时刻航行在可供本船安全航行的航道上,这是狭水道航行防止碰撞的有效方法之一,船长必须和驾驶员、水手一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视觉、听觉、雷达、ARPAVHF、望远镜等)加强望,适应狭水道避碰需要。
5.正确理解和采用适合该狭水道和当时环境、气象、潮流、水深、来往船舶要求的“安全航速”,并保持主机随于控速,特别要警惕流压影响,流强而航速慢的情况下,要注意舵角的选用,大角度的转向避让,要考虑到舵效能否适时在航道内转回原航向,防止船身打横陷入困境。
6.做好抛双锚的工作。抛双锚是面临紧迫危险时,防止船舶在复杂航区碰撞或减轻碰撞后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抛双锚时仍需要车舵的配合,否则极有可能将双锚丢失。
7.掌握不同港口的不同防碰撞重点。例如上海港是防止各类大小船舶的碰撞;欧洲有些港口防碰撞重点是确保过闸、过桥的安全;马六甲附近港口的重点是防止海盗船的侵扰。认识和了解各个不同港口的不同情况、不同防碰撞重点,无疑对确保港内航行安全有益。
8.严格执行港章有关避碰安全的规定。
三、在进出锚地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遵守港口当局对进出锚地锚泊船有关安全航行、操纵及汇报锚位等规定。
2.事先了解锚地自然条件、情况、范围、水深、底质、流速、流向等情况,要备妥选择抛锚点的预案和应急预案。
3.进出锚地时,对来往及锚地内船舶的悬挂信号及活动情况密切注意,仔细了解、观测和 望,尤其是夜间或是风浪天气更应注意,争取尽早与信号台、引航站或港口当局取得联系,并保持守听有关信息。
4.注意流压的影响,斜穿驶入锚地尽可能贴近上游锚泊的船尾,
让清下游锚泊船的锚链;需掉头抛锚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尽可能在锚地下游宽裕水域先完成大部回转掉头动作,而后用小角度斜插接近预定锚位,切忌在强流中大交角横穿船舶密集锚地。
5.空船在强风中进出锚地时,要严防受风压影响迫近、危及其他锚泊船的安全,特别在接近锚位,余速渐缓舵效越来越差的情况下更应提高警惕;在强风中掉头抛锚船,条件许可时,宜在锚地下风空阔区先完成掉头操作,然后迎风接近预定锚位。
6.强风急流中绞锚,在锚链绞短可能发生走锚前,必须及早运用车舵,保持迎风、迎流,防止锚被绞起前,船身大角度与风流横交,船体迅速受压而危及他船。
7.选择落锚点,要确保锚链松足后,四周留有安全回旋余地。

四、在掉头水域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船舶在港内掉头水域或狭水道掉头,因回转速度缓慢,完成掉转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往往妨碍船舶进出港,所以掉头船在驶近掉头水域前,必须尽早按章悬挂旗号、灯号,用VHF 发出通报,提请有关船舶注意及早控速,以免临近措手不及,酿成碰撞灾难。
2.在有较强流速的水域且顺流掉头前,应注意察看尾后部是否有船紧跟,如有,应尽可能控制速度,并示意或同意其追越通过后,再开始掉头操作,以解除后顾之忧。
3.进行掉头操作的船舶除注意在航船舶外,在掉头区域不宽的情况下,还须严防首尾与两岸码头、船舶、浮筒、建筑物等发生碰撞,视情况需要雇请拖轮协助掉头操作,以利安全和节省时间。
4.在掉头过程中,应尽最大可能缩短掉头的时间和回转的距离,当发现上、下游有船驶近,及早发出五短气笛警告声号。
5.在一些复杂、繁忙、不规则的河道港口掉头时,应特别关注各类拖驳船队、小船、来往渡船、在航道上作业的工程船等;一些不懂规则、违章操作的船只甚至会不顾一切冒险抢越掉头船首尾,要给予高度警惕;在通过一些满载的驳船队尾后部时,用车速要格外小心谨慎,防止浪损或浪沉。
五、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要在严格执行《国际避碰规则》及有关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值班驾驶员切忌慌乱,要有条不紊地依次采取以下各项雾航措施:备车、减速、鸣雾号,叫船长、派 头水手,开启雷达、VHF等助航通讯设备观察守听,谨慎驾驶。
2. 要运用各种手段(ARPA、雷达运动图)弄清周围船舶及其活动情况,对其中与我存在或正在形成避碰局面的船舶,更应密切注意,综合系统分析,在不能互见的情况下,切忌盲目用舵胡乱避让,尤其是一些小角度的变动。
3.要做到让船有主次,分轻重缓急,沉着应付。即使船舶较多,局面复杂,情况多变,和本船形成紧迫危险的毕竟是少数,对与本船有碰撞危险的船要保持连续观察,沉着冷静,谨慎避让,且不至于与他船造成另一紧迫危险局面。
4.要正确使用雷达但不盲目依赖雷达,对雷达存在的各种误差、盲区、假回波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为其所迷惑,要不时更换扫描距离,保持对远近物标既能尽早发现,又不致漏过,隐蔽于海浪回波区内。
5.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防止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使本来可以避免的碰撞事故,变为不可避免,本来较小的碰撞危险变为更严重的碰撞危险,对避让对象要始终不间断监视,直至确认让清为止。
6.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安全航速”。对“安全航速”绝不能采取侥幸心理,不应片面或机械地理解,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关键是当遇有紧迫局面时能在安全距离内把船停住。
7.对外界事物情况有怀疑时,应从难从坏着想,采取万全措施;怀疑对方行动失常,避让措施不当时,及早采取安全措施,以免陷于被动困境;对阵雾要高度警惕,不要因阵雾时间短、范围小而放松对雾航各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当继续航行存在危险,条件具备时,让开航道抛锚等待能见度好转,仍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措施。
六、在海船进江、河和海峡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要事先做好进江、河和海峡准备的各项有关工作,尽可能了解一些有关规章、规定、各段航道情况、浅滩、潮流及船舶种类、大致活动规律等。认真执行有关航行、避碰规律,当《国际避碰规则》与当地特殊规则有矛盾时,要按地方特殊规则要求行事,无特殊规则时,按《国际避碰规则》规定处理船舶之间的避让关系。
2.航经浅滩、险要水道或复杂航段,不论是否有引水员在船,船长均应亲临驾驶台监督指挥,船长应与驾驶员适当沟通,提醒有关注意事项。
3.海船进江、河和海峡前要对所有助航仪器、设备、号灯、号型、号旗等情况检查一遍,使其保持正常适用状态,发现误差要作相应调整,并使驾驶员熟练操作方法,掌握设备性能,以防措手不及。
4.注意风流压的影响,以防被压向浅滩和航道两侧的灯浮,到转向点要有准确的船位,不能大概、估计、差不多,任何盲目的转向都是安全的隐患。
5.在江海交界处往往是渔船活动的密集区域,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适当提前主机换油备车,注意加强瞭望观察渔船的活动规律和网具的铺设,以有利于正确避让操作。
6.当前,国内外海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占用水域不断扩张,有的直接影响到海船可航区域和航道。尽管海产养殖区在海图上有标识,但往往与实际不符,尤其是大风浪天气,养殖用具容易漂出限制区域影响船舶航行。所以,船舶接近养殖场要特别小心,尽可能远离通过。无论任何情况、任何理由都不得擅自驶进海产养殖限制区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巨额索赔。
七、按分道通航制航行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船舶在有分隔航道的水域,要保持在分隔航道上航行,时刻注意走正自方航道,不得侵入分隔带,必须严格遵守分道通航各项有关规定。
2.分道航行中极多被他船追越或追越他船情况发生,要注意追越之间横距,防止船吸而引起碰撞。
3.分道航行规则一般仅要求穿越航道船只采取直角穿越,以利避让和减少穿越时间,并不赋予分道航行船舶以直航权利。因此一定要按《国际避碰规则》处理好横越船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高速渡轮的穿越要更加提高警惕,防止事故发生。
4.注意港口当局发布的各种航行警告,注意遵守航区有关报告制度。
5.注意和妥善处理好进出分隔航道两端附近的各种复杂碰撞危险。数船并进,有争先恐后的,也有莫名其妙的,还有机器突然发生故障的,为此,特别需要仔细观察,礼让三分。礼让要以不会形成紧迫局面为原则。
八、在机械或其他原因引起紧急情况时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船舶在复杂航区航行尤其是在进出港时,比较容易发生失控的情况有以下一些:如主机操纵系统故障(不来车)、电器系统故障(跳电)、舵机系统故障(舵失灵)、电罗经故障、人为因素造成的操纵失常等,这些都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给予高度警惕和重视,切实加强对这些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带着问题航行。
2.在复杂航区一旦发生船舶突然失控,应迅速按章悬挂信号、灯号,必要时用声号或VHF 警告驶近船舶及早避开。如在较开阔的水域突然发生船舶失控,则应利用余速,把船引向无险的一方,作为暂时漂泊或锚泊,并加强值班以待修复或拖救;如在狭水道中突然发生船舶失控,则应采取紧急安全措施,抛双锚拖锚刹速后锚泊;如失控仅因为舵的故障,一般应即倒车制动。
3.当船舶紧随前面的船航行时,对他船可能发生失控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注意 望和两船之间距离的控制。一旦发现他船突然失控要迅速、果断采取避让措施,尽可能宽让,从他船尾后方驶过。

九、在抵离引航站时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引航站多数设在江河入口处,地理、水文、交通情况比较复杂,船长要格外小心,了解清楚与航行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要有意识地准备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案和应对措施,要与当值人员保持默契的沟通和配合。
2.抵达引航站前要保持与引航站或引水员的联系,适当控制船速,在约定的时间接近引航站,否则就会出现在引航站滞航或冲过头的被动局面。有时引水员会用遥控指挥的方法引船向内行驶,船长要根据本船的实际情况稳妥处理,听清引水员的指令,正确领会引水员的操作意图,切不可盲目行动,切忌紧张、急躁、发火、埋怨的情绪,因为这些情况都是不利于安全的。
3.船舶在大多数港口出港,往往会有引水员下船后需要船长自引一段航道的情况,此时,船长和驾驶员要加倍小心,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也极容易发生擦碰灯浮、搁浅、与进口船碰撞等安全事故。船长要虚心请教引水员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流压的应对方法和会船时的安全操作,切不可急于换油、定速、换自动舵,也不要忙于记录、发报等其他事务,仍要保持警惕,直到将船驶到开阔安全水域为止。

十、在靠离码头时防碰撞的安全操作
1.船舶靠离码头是船长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码头、拖轮、引水员、船长等多方需要协调指挥的综合性操作,一旦失误容易发生擦碰事故、工伤事故、座浅事故。船长要考虑风、潮、吃水、驾驶台与首尾之间的距离、船舶操纵性能、系缆设备、码头特点等,预先做好全盘计划。
2.船舶靠泊前要注意航道上船舶动态,尽早看清码头泊位的情况(如岸吊、碰垫、前后距离等),以便有足够时间采取措施;注意进车或倒车所产生的船舶惯性,避免用车过量或操车失误而发生擦碰事故;使用拖轮顶拖时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刚带上第一条头缆或倒缆时,用力过猛极易崩断缆绳伤害人员。
3.船舶离泊前要注意检查船舶周边外围的情况,避免造成损害;检查首尾系缆情况,以防影响解缆或紧要关头无法解脱;船长要严格要求大副、二副随时注意观测首尾与码头或他船的距离,一旦有危险要及时向船长报告,船长则应迅速召集船员转移到安全地点,以防不测。
  总之、船舶防碰撞工作贯穿于船舶营运生产的全过程,难以预见的面很广,突发情况也颇多。需要船上驾驶员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落实公司的安全体系要求,还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用心、细心、尽心,来避免船舶碰撞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港仅9分钟发生碰撞,汽车船“干翻”散货船,1800多吨黄豆下海
【知识汇编】船舶驾驶员任职须掌握的问题(二)
【船长分享】关于在引航作业过程中船长安全监控的认识和探讨
引水在船期间的船引责任与安全
称得上真正“航海家”的4位中国人
琼州海峡船舶安全航行风险分析及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