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苕木匠读《道德经》(9):聃姓的由来

2、聃姓的由来

聃这个姓主要源自于两个人:一是周文王最小的嫡子冉季载;二是周简王的小儿子儋季。

周文王的儿子很多,据说可考证的有十七个,其中太后所生的嫡子有十个,也即《史记·管蔡世家》所说: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duó夺),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季载。季载最少。

这里所提十兄弟的称呼并不是他们本人的真实姓名,而是一个包括有其身份、排名及谥号等内容的醒目标签。他们的姓名应当分别叫姬邑、姬发、姬鲜、姬旦、姬度、姬振铎、姬武、姬处、姬封、姬载。

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老大为”,老二为“”,老三之后为“最小的为”。所以老大姬邑也称为伯邑。现在一般以为周文王的老大叫姬考,字邑或伯邑,是不对的。《礼·曲礼》说:“死曰考”。姬邑早死。“伯邑考”的“考”字正是表明他己过逝。也正是因为他己过逝,老二姬发才能继王位,并称武王发。否则姬发应当称为“仲发”,而不是武王发。

“武王发”中的“武王”是谥号,是后人在他死后,根据其身前事迹及品德,对他盖棺定论的评价。

从老三管叔鲜开始到到老九“康叔封”中的“叔”字是表明其在兄弟中排位的。现在有人说这是成王对他们的称呼,这样理解也不对。否则老十姬载就不应当叫“聃季载”,而应当叫“聃叔载”了。所以我们要记住,古人名中的“伯仲叔季”,一般都是用来标明其在兄弟中的排位。在重视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这个排位很重要。周文王的十个儿子中叔、季前的那个字,则是表明他们各自的封国名。

《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季载皆少,未得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馀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厓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周朝灭商建国之初,武王发曾大封诸侯。将三弟姬鲜封在管,四弟姬旦封在鲁,五弟姬度封在蔡,六弟姬振铎封在蓸,七弟姬武封在成,八弟姬封在。九弟姬封和十弟姬载年纪太小,没有分封。

武王分封后只三年就死了,他年幼的儿子成王涌继位。这时老四周公旦擅自摄政当国,遭到了成王岳父姜子牙和周族领袖召公及老三姬鲜、老五姬度、老八姬处等大多数王室成员的反对。周公于是挟王权之威,诛杀了三哥管叔姬鲜,囚禁了五弟蔡叔姬度,又贬八弟霍叔处为民。经过这么一折腾,周公突然发现自己在与姜太公及召公的对擂中,有些势单力薄,除了异姓诸侯的支持外,只有六弟及七弟支持或保持中立。所以急忙启用尚年幼的九弟姬封和十弟姬载。将他们分别封在卫(后改封在康)和聃。

聃国在今山东省荷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一带。

前面提到的这十兄弟名中的管、蔡、曹、成、霍、康、冉等字就是他们的封国名。按周礼的规定,他们的后代都要以封国名为姓。冉季载的后人就都姓冉。典籍中常常冉与聃两字混用。

从以上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典籍中人的称呼并不完全是他爹妈给他起的名,实际上还包括了其封国名、排序及谥号等诸多内容。是一个最能够表明其特征的综合性标签。

一个好汉三个帮,经过七年的内斗后一地鸡毛,这权力却不能送给异姓,所以在成王与周公达成和解之后,与成王年纪相仿而且没有参与那场权力之争的九叔康和十叔冉都受到了重用。康叔被任命为司寇,主管法律,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冉叔被任命为司空,主管水利、营建及百工,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及农业部部长。

古代的官职往往世袭,加之冉叔载是文王最小的儿子,年纪太小,所以他虽然有了自己的封国,却一直在朝廷走动,没有太得力的人去打理封国,使得冉国国力很弱,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大,很早就被郑国通过连姻的方法兼并了。也就是《国语·周语中》中所

“昔鄢之亡也由仲任……聃由郑姬……是皆外利离亲者也。”

其中所说的“聃由郑姬”就是指的这件事。

古代以国为姓,所以冉季载的后代都姓冉(聃)。

如果老聃是冉季载这一支的后代话,称之为老聃就对了。因为兄弟中排名最末者的辈分最高。聃季载与成王的年纪相当,但却是他的叔叔,经过五百来年的繁衍后,季载这一支的辈分可能与周天子隔了好几辈,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了,所以只能以“老”这个字来表尊敬。前文所说的晋侯被称为“老”,也应当是同样的理由。因为晋侯的祖先是文王的第九子唐叔封,辈分也是较高的仅次于十子季载的后人这就如现在的民间将辈分高的前辈称为老人家或老祖宗一样

周王朝的基本制度是世卿世爵制,周召公、周毕公的势力就是从周王朝之初一直到老子所处的时代,经久不衰。季载的官职为司空,其家族也应当一直世袭此职位。即使后世天子会对其权力作一定的调整,聃姓家族也应当在司空所主管的范围内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如果老聃是这一支后裔的话,他在百工中就一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百工在这场周景王时期的政治争斗中,是站在王子朝及周召伯一边的,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如果老子是冉季载的后代,又是王子朝的支持者,在其争斗的后期,为了逃避周敬王的追捕,弄一个“姓李、名耳”的化名出来,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个化名与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联系

一是“李”字拆开为“木子”,树木结子正有“老”之意,而“耳”取“聃”字的半边

二是取其祖先名号“聃季”两字的各一半,反着念。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老子应当是周文王最后一个嫡子冉季载的后代,姓聃。因其辈分较其同时期的天子高,也因为是世家及在朝廷中的地位较重要等原因,而被尊称为老聃。或按诸子百家的惯例而被尊称为老子。由于他在周景王继承人之争中站在失败者王子朝一边,后来为逃避打击而隐姓埋名,化名李耳。

这个名字还可能包含有如下信息:

“季”字去掉头上的“丿”是“李”字。古代也将领袖称为首,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首脑。去“丿”这个季字的头,是想表没了周天子王子朝这个首脑之义。

“聃”字去右边的“冉”字是“耳”字。是表背井离乡(冉国)的处境。

以此,司马迁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的表述,就可能是想告诉我们:老子是聃季的后人,在周天子王子朝被杀后离开了自己的领地聃而背井离乡。

当然,聃姓的来源也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与周简王的小儿子儋季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周(中篇)
曹叔振铎称谓的由来
西周分封制:主要封国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逸周书·度邑》中为武王御车的“王小子”就是文王太姒嫡幼子毛叔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