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怎样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组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后,根据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评价,提出该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及有关建议,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的专题报告。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特点及作用
    
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来自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其审计成果不仅仅是自用,而更重要的是他用,即提供给干部管理部门使用。因而,客观要求审计机关提供的审计结果报告要让干部管理部门看得懂、用得上。能够为党委、政府或干部管理部门提供干部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特点
    1
、报告的定向性。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审计,它是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机关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弄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为管理、使用、监督干部提供依据。因其委托机关和审计目的的确定性决定了审计结果报告的定向性。它是严肃的上行文,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干部管理机关负责,不抄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和所在单位。
    2
、内容的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是一定层次上的领导人员;审计的内容是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它针对领导人员,针对经济责任,着重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领导、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作出重大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决策情况,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这种强烈的审计针对性决定了审计结果报告的针对性,决定其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内容,有针对性地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状况,不能以用这个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代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3
、依据的客观性。经济责任审计严格遵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据原始财会资料取得证明材料,具有明显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在审计结果报告中表现为运用量化指标,以原始数据增减对比说明问题。无论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情况,重大决策和经济效益情况,还是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等,均以数字指标和理性分析说明问题,根据审计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4
、评价的公正性。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审计机关坚持独立性原则,排除各种干扰,公允地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科学地运用评价标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评价方法坚持以事评人,不因人而异,既肯定成绩,又指明问题,客观公正,不扣帽子;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素对被审计者的影响,严格分清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前任责任和本任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作用和定位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突破了以往审计报告只是揭示单位经济活动事项的局限性,不仅对事而且对人,并且重点是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为干部管理部门提供了既量化又直观的可靠可信的依据,丰富了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便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掌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具体来讲,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考察干部的依据材料。对经济责任审计来说,只是检查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它有别于对干部的政审考察是因为:(1)审计结果来源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书面载体。通过对审计对象任期内遵纪守法,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主要经济指标的实现,办公物品的清理移交等情况多方面进行检查核实,然后综合、分析,能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公正、具体、说服力强的评价。(2)审计结果来源于大量的客观的经济活动事实。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手段是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查阅债权债务资料,盘点检查实物资产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重点是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真实性揭示,这种揭示有大量的、客观可靠的经济活动事实为依据。基于上述来源,经济责任审计才有别于政审考察,其提供的具体客观、说服力强的经济责任数据、经济责任结论和经济责任评价是干部管理部门正确、科学地考察干部,任用干部所不可缺少的。
    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证明材料。领导干部本人在任期内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的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客观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予以褒扬,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予以揭露、曝光和惩处。特别是对那些虚报、谎报政绩,玩数学游戏,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通过揭露事实、划清责任的手段,可以起到制止、警示、约束和纠正作用。
    3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评价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引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和经营行为。用大量具体的审计事实来为大胆改革、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辩明是非,撑腰说话。对那些弄虚作假,投机钻营,钻改革空子的领导干部,同样用具体客观的审计事实予以揭露,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廉政规定建议进行处理。无疑,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对于正确使用干部具有重要作用。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定位
    
从以上审计结果报告特点、作用的分析来看,审计结果报告所提供的是领导干部考察材料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决不是考察材料的全部和唯一的信息来源。我们应该认识到:结果报告认定的经济责任,只是从审计角度认定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的经济责任。结果报告是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的依据。审计结果报告的阅读者、使用者是党委、政府和干部管理部门,而不是审计机关,必须解决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问题,所以对结果报告的作用要正确认识,找准定位,即撰写结果报告要服从、服务于干部管理工作的需要,使报告的使用者看懂弄明白,能够运用这样一个定位上。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格式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制度创新的产物,它与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以及其他形式的审计文体在内容、格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并掌握它的内容、格式和撰写原则对写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十分重要。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应紧紧围绕任期经济责任,以工作业绩和审计查出的问题为基础,作出评价和结论,并以此安排布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各个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研究确定的意见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内容的基础和材料来源,但是审计结果报告并不是审计报告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审计报告基础上的综合与概括。审计结果报告最核心的内容是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审计评价这两部分,其他内容该略写的略写,该合并的合并。目前在审计结果报告内容的把握上,有以下四个误区。一是把审计结果简单理解成核实财政财务收支数据,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被审计单位各个年度的收支数据,认为有数据就是有结果了。二是审计评价不够准确,如从审计结果报告中列举的问题看这个单位管理混乱,漏洞较多,评价中仍说管理规范,内控制度健全;还有的评价在结果报告中没有数据和事实支持;再一个就是评价叙述有的较为罗嗦,有的又太简单,缺乏理性的、实质性的和建设性的分析,不善于用比率法、因素分析法、对比法说明问题。三是审计建议文不对题,审计结果报告中的建议是向接受报告、使用报告的机关提出的,根据情况,有则写,无则不写。而有的审计结果报告则写成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了什么建议,实际上这些建议应在向被审计单位发出的审计意见书中提出。四是把审计报告和结果报告的写法相混淆。有的同志为了简单省事,审计结束后即按结果报告的内容、格式写审计报告,出结果报告时一换抬头就行了,或者简单地把审计报告的标题改为审计结果报告标题,两个报告成了一个东西,但两个不同的文体应有的特点却没有了。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格式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格式应统一,要素要齐全,其基本格式一般应包括:标题、主送单位、前言、正文、发文单位、发文日期、主题词、抄送单位等。国家审计署2002123日召开审计长会议,讨论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提出了以下规范性意见:
    1
、报告标题。统一为:××××(审计机关名称)关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2
、报告内容。前言部分简要概括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起迄时间等。正文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如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情况较为简单,也可将基本情况放在前言部分,不予单列)。
    
2)审计评价(简要概述经审计可以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有的责任和其它相关评价)。
    
3)主要业绩(较为详细说明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主要业绩。如业绩不突出,内容不多,也可以将这部分概括到审计评价中去。不予单列)。
    
4)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阐述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有直接或间接责任关系的主要问题及被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对于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没有责任关系的其它问题,可在全文的最后加以简要的阐述及提出处理原则。
    
5)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做到形式统一,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数字尽可能用较大数位表述。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撰写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撰写原则
    1
、依据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撰写依据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定意见,撰写审计结果报告不能脱离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定意见,审计报告中没有的事实或审计机关没有审定批准的意见绝不能写入结果报告。
    2
、主题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主题是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责任,与此无关的不是审计结果报告的必要内容,要用这一原则,安排结果报告的内容。
    3
、重点原则。领导干部应该履行的经济责任,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经济活动的决策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本人廉洁情况。抓住了这三方面的情况,就抓住了牛鼻子。要选择最能充分证明经济责任的主要事项充实审计结果报告,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避免出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的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撰写要求
    1
、选材合理,繁简适当。审计结果报告不是审计报告的照搬照抄,要在审计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筛选,紧紧围绕经济责任的认定和评价,确定哪些内容纳入结果报告,哪些内容不纳入结果报告。
    2
、结构完整,内容真实。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包括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不得遗漏,确定责任人任期内经济责任的重要事项必须全部如实列入结果报告。所列举的事实、数据、比率应能为审计报告、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所证实。
    3
、评价公允,结论恰当。结果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法规、规章和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作出责任人应负何种责任的结论。
    4
、文字简洁,条理清楚。审计结果报告的编写要做到文字精炼、措辞严谨并且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格式规范、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数据准确、语言朴实、文字简练。
    5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不要把结果报告编成纯财务报表,对一些可有可无的数字要少写或不写,对应该反映的数字,也不能停留在照抄照搬上,必须要有分析,要有定性的判断,要写出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程度如何的结论。要从纯专业化的语言圈里跳出来,尽可能把情况和问题分析透彻。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制发程序
    
审计机关研究审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后,即转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撰写、报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二是制发审计意见书,要求被审计单位纠正轻微的违规问题;三是对被审计单位犯有的违规行为应给予处理、处罚的,下达审计决定,责令被审计单位执行。其中结果报告的制发程序是: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由审计组代局机关草拟,局机关业务会议形成审计报告的审定意见后,审计组应立即转入结果报告撰写阶段。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由审计组长撰写。
    2
、撰写者首先要认真阅读审计报告和局机关审定审计报告的会议纪要等有关资料,对审计资料中的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因果关系、勾稽关系等有疑问、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应进行计算或问询,在全面掌握情况,心中有数的基础上,拟出提纲,在一定范围内讨论研究后,着手起草结果报告。
    3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代拟稿形成后,首先由科室负责人审阅,再送复核机构复核,最后由局领导签发。
    4
、经局领导签发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经打印盖章后报送政府,抄送干部管理、纪检等部门。
    5
、归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档案。
    
四、撰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强化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
    
一是审计结果报告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承诺情况加以说明,以避免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不真实而承担审计风险。二是审计结果报告要对审计范围加以说明,以避免对任期时间较长的干部不可能对任期内所有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审计而形成的风险。三是审计结果报告要对审计的重点内容加以说明,以避免因审计方法的选择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四是审计结果报告要对审计中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等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对某些事项进一步审查或认可的情况加以说明,以避免审计力度、审计深度受限制带来的审计风险。五是审计结果报告遣词造句要谨慎准确,不说过头话和模棱两可的话,如用大致可能等词语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注意把握六个区分三种情况” 
    
界定经济责任应在审计的法定职责范围内,不能把其它职能部门管辖的事权统统拉进来;同时这种经济责任应能通过财务收支或会计核算来反映;并能通过现有的审计手段和环境条件取证认定。为此要把握六个区分和三种情况。
    1
六个区分。一是区分任期内和非任期内的时间界限。只有严格划清领导任期内和非任期内,即前任领导任职期发生的时间界限,才能对问题是非进行秉公而断,客观公正。二是区分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责任和领导干部个人决策责任的界限。在审计评价中,必须公正的划清其责任,明确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划分上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指鹿为马。三是区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界限。由社会环境或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不能由领导干部负责,由领导干部个人主观原因造成的,如决策失误、贪污浪费、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则应由领导干部个人负责,追究其责任。四是区分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限。有的问题是由一般工作人员造成的,领导只负主管责任;有的问题是领导直接经手或亲自指挥别人做的,领导应负直接责任。五是区分改革及工作中的失误与有意钻政策空子,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的界限。六是区分领导责任与财会人员责任的界限。
    2
三种情况。一是谁决策,谁负直接责任。对于查出的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纪,致使国家资产遭受损失的行为以及直接经办、强制命令他人办理、参与或指使他人办理的违纪违规和其它经济问题,应当认定由决策人负直接责任。如果在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内出现上述问题,领导干部不是直接决策者,只是未能加以制止,则属于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二是谁主管,谁负主要责任。根据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权限,对在领导干部管理范围内出现的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问题,属领导干部具体参与或纵容、包庇他人的,应认定负直接责任;如果是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决定处理的事情,出现问题或失误,领导干部确不知情者,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对其下属部门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或其他问题,如果是领导干部默许、暗示、渎职等原因造成的,应当负直接责任,是下属隐瞒不报的则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三是谁有决定权,谁负责任多。对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如果出现了违纪违规问题,其拥有决定权者,应当认定负主要责任。
    
(四)审计评价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审计评价是结果报告的核心,也是结果报告阅读者、使用者最关注的焦点。写好评价要突出重点,紧扣任期两字,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这个主题,以列举客观经济工作事实和数据为主要形式,如实披露。具体说来,要注意三点,遵循四个原则
    1
、注意三点:一是突出经济责任,范围不延伸。二是评价内容要具体、明确、量化。对财政、财务收支的基本情况、效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作横向、纵向、历史、计划的比较。三是评价要持谨慎的态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审什么评什么,是什么评什么,评价要与审计事项的内容相一致。
    2
、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领导干部任期的收支、债权、债务等责任均归本任领导人;前任财务收支中的超收、超支、负债或债权,在会计处理上即使在本任期内,也不作为本任的经济责任。二是全面客观性原则。就是从全局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三是责任追究制原则。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的,且在条文中有应追究单位领导人责任和直接责任人员责任建议对单位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等规定的,应在结果报告中引文注释,作为纪委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处理依据。四是量化考核原则。科学计算出指标比率,如任期内收入增长率、预算收入完成率、国有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并通过任期前后指标数据的纵比横比,科学准确地将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客观全面反映出来,使领导干部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出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规划》
云南审计厅
学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行政管理教材1 (34)
谈谈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做法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提高干部监督效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