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际交往用钱当回报 关系变疏远 受人排斥让我们向金钱寻安慰
 


人际交往用钱当回报 关系变疏远

新近的研究揭示,受到与金钱回报有关的微妙提示,人会采取较远离的交往行为,深远地影响日后的互动关系。


据生活科学网站(livescience.com)报导,在美国心理科学协会(Psychological Science)于5月下旬举办的年会中,研究人员研讨一项金钱暗示影响人际关系的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金钱如何影响社会关系,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米德(Nicole Mead)设计了一项实验,用以评估现实环境中,人们如何察觉他人的间接性酬劳暗示。

在这项实验中,参与者先填完一项问卷后,两人配对成一组,同时,其中一人被暗示将获得金钱酬劳,譬如,于放填写调查问卷的海报下方,附上透明夹子放入美钞。


接着,参与者共同参与10分钟的主题式谈话。与会者最初以基本的问题互相认识,再进行深入的私人和亲近问题的讨论。米德解释说:“这个实验主要目的是,模仿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


互动的过程之中,那些被暗示有金钱酬劳的个人,觉得对方并不讨人喜欢。实验表明,即使是微妙的金钱暗示,也能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米德说:“金钱提示是基于利益交换原则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和一般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并不相同。”

米德表示,由于金钱已根深蒂固成为交换商品或服务的互惠方式,人们不太可能投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于这类的社会互动中。


从事过金钱心理研究的肯德基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迪瓦尔(Nathan DeWall)说:“当人们事先被告知有金钱酬劳,便会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与一般互动有别。若大多数人被提示与另一人互动的可能性,而且预期与其互动会有奖励,一旦他们被告知是以金钱作为奖励,他们就会采取社交上较不受约束且较无益的态度,这会对往后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越有钱的人越爱撒谎


为了搞清不诚实的行为和社会阶层的关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表明,特权往往诱发了不诚实的行为。有钱的上流社会受试者更有可能欺骗别人。


   经济学现场

   当你正在出租车内,听着某企业家关于人生奉献和分享的演说入迷时,司机悄悄地带着你绕了路;当你揣着某本巨富关于诚信经营理念的精装书去菜场买菜时,小贩毫不犹豫把最差的蔬菜卖给了你。于是你会想到一个问题,资源匮乏和前景黯淡的人可能会不择手段得到他们想要的。对于这个结论,经济学家们的看法恰恰相反:越有钱的人越爱撒谎。

   为了搞清不诚实的行为和社会阶层的关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表明,特权往往诱发了不诚实的行为。有钱的上流社会受试者更有可能欺骗别人。为了赢得一张在线的礼品券,他们撒谎的程度是普通人的三倍。研究小组把这一结果公布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金融经济学期刊》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奢侈的有钱高管对公司来说可能是件坏事。研究人员雇佣了私人侦探对部分美国高管的个人资产进行了调查。他们将拥有游艇、豪车或者超级豪宅的高管们,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涉嫌欺诈公司的名单进行比较后发现,当高管们拥有了这些奢侈品后,他们所在公司涉嫌欺诈的可能性每年增长6%。相反由勤俭的高管治理的公司发生欺诈的可能性每年下降61%。

   美国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研究发现,创造力越强,人们的欺骗程度越大。简单地说,人们越具创造力,就越能为自己自私的行为找到借口。想想那些发明垃圾债券和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华尔街金融家,是如何轻易卷走普通投资者的钱;那些设计足够复杂的股权结构的投行专家,是如何帮助富豪绕过法律把公司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上。

   然而菜场小贩和出租车司机却要比人们想像得更公正。在丹·艾瑞里的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安娜维(一位盲人)去菜场买菜和打出租车,商贩为她挑选的西红柿比一般的更好,而出租车司机为她找到最短收费最少的路线。

   清洁工会把捡到的钱包还给失主,而开发商对掠夺式涨价没有任何负疚感。电影《华尔街》的主人公戈登说:“贪婪是个好东西”。贪婪让富人们更爱说谎,他们只要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修改一下,就可能获得天文数字的超额利润,所以出现像安然公司这样的事件就毫不奇怪。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主人公乔丹刚进入华尔街一家大公司,老板马克·哈纳向他传授了成功秘诀:“游戏规则就是把客户的钱挪进你的口袋里。没有人,除非你是沃伦·巴菲特,知道股票是会涨还是会跌,至少咱们股票经纪人不知道。这都是唬人的,你知道唬人是什么吧,就像是仙气,根本不存在,我们屁都造不出来。”











      
    “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的心理相关问题探析
   


    响应学院号召,在特定的读书日里观看了哈佛大学的Michael Sandel教授在北大百年讲坛宣传其新书《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带字幕的视频)感想颇多并分享了网友的研究观点。
Sandel教授以其一贯的风格,引导着现场的讨论:抛出问题,让观众举手表明态度,让观点相对的观众进行辩论。听辩论是一个一件令人享受的事儿,但是个人在听到众多关于“怎么做是正确的”的辩论中,却觉得似乎缺少了一些“事实是什么”的知识。尤其是当其中的某些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已经在心理学中有了不少研究的时候。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老师经常说的话:XXX应该学点心理学知识啊。


    一、金钱购买学习动机?
    Sandel 教授举在讨论金钱是否像经济学家假设的那种,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时,问现场的观众,是否应该使用金钱来奖励儿童,以鼓励他们学习,并请持不同的观点的人阐述他们的理由。


    这个问题对心理学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多是一个事实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需要辩论的问题。普通心理学中对动机的讲述中,就出现过非常类似的例子。人类动机存在多种分类的标准,其中一种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is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部动机是一种自发的,仅因为在做某事件本身产生的快乐而想去做该事情;而外部动机驱动下完成某事是想达到某一目的。


    在讲述这种区别的时候,常常举一个例子:XXX在5岁的时候特别喜欢读书,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她的父母觉得非常开心,决定给她一些奖励。于是每当她读书后,就给她一点零钱。但一段时间过去后,她对读书的热情反而消退了,不给零钱就不再读书。使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有的时候可能因为不适当的外部奖励,将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这一点是得到了研究的证实的。例如Deci等的元分析表明,各种外部的奖赏可能有损害儿童阅读的内部动机(Deci et al., 2001)(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损害的范围有限并可以控制,见:(Cameron, 2001))。


    所以当Sandel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时,还有不少人支持用金钱“购买”学习动机时,我有点有惊讶。其中一名持支持态度的观众以自身经历来说用金钱奖励有好处的时候,但是个人经历能否推广,本身就很值得怀疑。心理学通过取样来研究的结果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更具有统计上的普适性。


二、金钱购买生命?


    Sandel教授提到的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问题是,医生接受高价去治疗一个不紧急的病人但是让一个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死去,这是否公正。这个具体的问题是想讨论金钱是否可以与生命进行交换。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社会心理学中两个相关的理论。


    第一个是sacred value protection model (SVPM),直译为神圣价值保护模型,该模型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Tetlock教授(Tetlock, 2003; Tetlock et al., 2000)提出。这个理论认为,当人们心中的神圣价值为世俗的东西所亵渎时,他们会奋力避免自己和群体受到这些世俗价值的污染。其中,神圣价值指的那些为群体所认同的具有超越意义的价值,这些价值不能与世俗的价值进行比较、交换或者相提并论,比如生命、亲情、爱情等。当他人将神圣的价值与世俗的价值(比如,钱)进行交换时,当事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愤怒。例如在文献中经常举的一个例子:“花多少钱你愿意把你的女儿卖给我?”人们听到这个问题后,往往不是去计算多高的价格是合适的,而是对提问本身的愤怒。可能的原因就是亲情这个神圣的价值是不容金钱的亵渎。


    另一个是社会关系模型,由UCLA的Fiske提出(Fiske & Tetlock, 1997)。社会关系模型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四种社会关系,分别是:公共共享(communal sharing)、等级排序(authority ranking)、平等匹配(equality matching)和市场定价(market pricing)。


    公共共享模式仅存在于“自己人”之间,通常这些个体具有一些其他人不具有的明显相同的特征,例如具有相同家庭、种族或国籍。对于处于共享关系模式中的个体,不分彼此、资源共享。


    等级排序模式则是按照某一特定的维度对不同的个体的相对位置进行排序。例如,可以按年龄,将年长的人排在相对更高的位置而年幼的人处于相对低的位置;或者如NBA中按个人能力给年薪。当然,也包括许多文化中存在的社会等级、性别等级之类。一般而言,处于相对较低位置的人会服从相对位置较高的人。


    平等匹配模式则是我们根据平等互惠的原则达到人际间平衡。通常所说的平均分配、随机分配等过程就是为了达到人际间的平等。当然,此关系模式可能也包括以牙还牙这样观念。


    市场定价则是根据某一公认的标尺(如货币)来衡量不同物品的相对价值。这一关系并非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均存在。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Steven Pinker认为,这一关系模式叫做理性-法律(rational-legal)模式更好,因为采用市场定价的关系,更多依赖于法律的支持和人们的理性选择。


    从上述的四种关系模式来看,能够用金钱交换,其实只有市场定价这一关系下的行为。用金钱来购买其他关系模式下的东西或者行为,这种行为本身会带来令人不愉快的反应。此外,Fiske还指出,不同关系模式之间的“距离”是有差距的。在大多数人看来,从道德意味、社会价值和动机强度上等方面来说,公共共享 > 等级排序 > 平等匹配 > 市场定价。Fiske等人在美国的研究表明,身体、性等最基本需求应该属于公共共享关系模式,使用市场估价的方式来交换这些是最难以接受的;而使用市场估价的方式来衡量等级排序关系下的东西(如用钱换权)虽然也难以接受,但是这种情绪上的强度小于前面的交换;使用金钱换某些平等匹配关系下的东西就相对更可以理解一些,例如美国内战时期,健康男性都要参军,但是富有之人可以找人替代。


    回到Sandel教授所讲的生命的问题,从神圣价值保持模型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大部分人认为的不可侵犯的价值,而金钱换取生命,是对生命这一神圣价值的亵渎,因此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愤怒(特别是当被换取的生命是自己或者自己相关的人的时候)。从关系模式的理论来看,挽救生命更可能是公共共享而非市场定价这种关系模式下的行为,因而使用金钱购买是采用错误的关系模式,可能会引发强烈的反对或者愤怒。虽然上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分别说明了神圣价值或者某些关系模式是不能用金钱来交换,但这两个理论本身并未确定那些价值是神圣价值,那些行为必然属于某种关系模式。因此,尽管群体持有某些价值观或者认同的关系模式与行为之间存在特定的对应,但并不意味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按这种价值观或者关系模式生活。个体差异在心理学中是一直存在的。


    心理学可以告诉我们,对大部分人来说,“金钱不能买什么”。这虽然不是对金钱“不应该”买什么的直接回答,但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应该如何做”的讨论更具有事实的依据。








受人排斥,让我们向金钱寻安慰


 森知导读:大家在没钱赚时,才会想到朋友,而一旦口袋满满,就不需来自亲友的情感滋润。真的是这样吗?





  和女友一起喝下午茶,她一坐下,就向我抱怨:“打电话约你,你会出来,真好!这一阵子股票狂涨,之前曾想到要聚会的朋友,现在一个个消失无影踪……”

 

    她叹了一口气:“股市赚钱固然好,但有时还真怀念熊市……似乎一有了钱,大伙儿就不需要朋友了……”

 

    嗯,听来十分委屈,她的感受是,大家在没钱赚时,才会想到朋友,而一旦口袋满满,就不需来自亲友的情感滋润。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们发现,金钱对你我的人际关系的确大有影响。

 

   (1)忙于赚钱,让我们习惯“单兵作战”。

    当我们满脑子想着赚钱,为钱而忙时,当然也就缺乏时间跟亲友互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满脑子想钱会让我们人际关系淡泊,还有其它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Kathleen D. Vohs开展了一项研究。首先,研究人员请参加实验的受试看不同的海报,其中有会让人联想起金钱的内容,例如印着各种面值的钱币,以及让人不会想到金钱的图片,例如海滩景观和花园美景。随后,研究人员请受试填写一项问卷,以了解受试会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是要独自享受(比如“参加烹饪课程”);还是更愿意和家人、朋友共享相聚时光(例如“在家准备团聚晚餐”)。此外,研究人员也请受试考虑,假设接下来要进行一项策划工作,他/她愿意独立承担重任、还是与一名同事合力完成工作。

 

    结果发现,当人们想到钱的时候,无论闲暇休憩还是工作,都更偏爱自己单独行动,不太需要别人做伴。不但如此,研究同时也发现,在人们想到钱后,被问到愿不愿帮助别人时,他们的助人意愿也会下降。也就是说,当我们想到金钱时,就会比较缺乏和他人靠近的意愿。

 

    (2)金钱富足,让我们不愿轻易求助。

    在另外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也发现,当我们觉得自己有钱时,就不太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他们请参加实验的受试大声朗读一则小短文。有人念的是“我家境良好,无需忧心金钱问题”,而其他人念的则是另一信息“我家经济拮据,所以时时在为金钱操心”。随后得到的结果非常有趣,觉得自己无需担心金钱问题的人,比起那些需要为钱操心的人更不愿意向人求助。

 

    这代表什么呢?当我们觉得自己有钱的时候,似乎就会认为自己稳操胜券、有把握处理问题,因此也就不会想要从别人那里寻求帮助。这也再度说明,当我们满脑想着钱时,容易造成自己的人际疏离倾向。

 

    (3)受人排斥,让我们向金钱寻安慰。

    而最近中山大学的一篇最新研究也有耐人寻味的发现。研究结果发现,感觉到不被他人接纳的人,对金钱的需求更大;而且他/她也更愿意放弃更多让人心情愉悦的事物(如甜美巧克力、浪漫沙滩等等)来交换人民币。也就是说,当我们被他人排斥,人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转而向金钱寻求安慰。

 

    所以你会发现,想到钱、有了钱之后,我们和他人的交往意愿的确会下降。同时,受到别人排斥的时候,我们更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金钱。看起来,金钱的满足好像就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替代品。

 

    然而这么做,其实非常不智。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对于我们一个人幸福感的贡献度只有10%,其它90%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意即良好的家庭、亲密的友情对幸福感的贡献更大!

 

    因此,用金钱来代替人际关系上的失落,也许可以转移我们的生活目标,但却无法为幸福加分太多,这是一笔完全不划算的交易,呵呵。

 

    了解这其中的道理之后,聪明的你我该做的是,努力赚钱,但需要更努力地去经营人际关系,才能积累最大的幸福感!

 






心理疾埠穷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钱少忧郁症”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1. 愁闷

  由于经济收入相对不足,消费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产生一种忧虑、郁闷的情绪,总觉得很多事情都令人发愁,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活得很累。

  2. 抱怨

  认为自己活得比别人差,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所以一谈起经济问题便愤愤不平、抱怨不止,好像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3. 自卑

  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暴自弃情绪,不愿到公众场合参加公共活动,不愿交往,喜欢幻想等。

  这种“病症”虽说名为“钱少忧郁症”,但是钱少,人不一定真的忧郁。世界上也有安贫乐道的穷人,他们不觉得钱少是什么问题;还有承认钱少是个问题,但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增长财富”上的人,他们也不觉得忧郁。

  真正会得“钱少忧郁症”的,其实是那些把钱少当做大问题,并且看法和行为都很消极的人。

  为什么缺钱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钱的多少和自尊心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自我”产生的,特别是与“自尊”的关系密切。理由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自尊。

  那自我评价是受什么影响的呢?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努力使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一致的本能,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你怎么评价你自己这个人,你就会主动去寻找和你自己的评价一致的、别人的对你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这些评价。

  不过,当你认为在别人身上找不到你想要的评价时,你就可能会改变你对自己的评价。好比说,当你发现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认为没钱的人可耻,那么,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你就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从“我没钱,我也不可耻”变成“我没钱,我真可耻”。

  这样的想法就导致了自尊的降低,导致自卑的情绪。当你认为你即使努力想要改变现状也很难改变时,就可能产生自暴自弃、抱怨不止、自我封闭等等的消极后果。

  如何走出“钱少忧郁症”

  不做任何心理上的改变,也能摆脱“钱少忧郁症”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钱多起来。也确有研究认为,提高收入能够增强自尊。假如你的钱暂时多不起来,你也可以先调整心态。因为研究表明,当金钱和自尊中一方较强而同时一方较弱时,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和补偿。

  啥意思?举例来说,好比周杰伦去年自导自演的电影《天台》中,天台居民都很穷,但他们齐刷刷地认为自己就是比那些有钱人有良心,生活过得更简单更快乐也更有趣,这就是拿出多一点的自尊来补偿缺钱问题的一个例子;

  至于有钱人自尊较低时的例子也顺便举一下,好比说,一个半身瘫痪的有钱人在感叹“我怎么这样不幸啊”之后,通常还会庆幸地想“还好我是个有钱人”,潜台词是“我有钱,即便我是个废人,你们也不能看不起我”。

  追求钱财时,还需懂得取舍

  电影《黄海》中,贫穷的出租车司机久南为了尽早还清因送妻子去韩国打工而借下的6万元巨款,尽早去韩国与妻子见面,竟然答应了帮一个黑社会头目去韩国杀人的请求。

  而事情的发展,也一步步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先是目睹了另一个杀人凶手杀人,后来是为了躲避被灭口的命运,而杀人,最后被警方通缉,又被雇主追杀……终于勉强找到了回国的船,胁迫渔民把他带回自己的家,但渔民趁他夜晚意识不清时,把他扔进了黄海。从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推荐一部电影,而是为了说:即使缺钱,有些事是万万做不得。杀人做不得,凡是昧良心的事,都做不得。假如说你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得起,那么为了挣钱而去做让人看不起的事,这就本末倒置了,再说,也未必真能挣着什么钱。






买得越多越不开心
邢春燕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节日期间大买特买,不仅不会让你获得满足感,反而会让幸福感大打折扣。
        一年一度的“圣诞购物季”即将来临,商家借机打折促销,不少人也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抓住今年最后的机会血拼扫货。等等,这可不是科学的做法。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节日期间大买特买,不仅不会让你获得满足感,反而会让幸福感大打折扣。这是怎么回事呢?
越认可物质主义价值观,焦虑感越强
        著名心理学教授、物质主义专家蒂姆·凯赛尔(Tim Kasser)博士近日接受美国心理协会(APA)采访时表示,一系列研究表明,物质追求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而这一点在节日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在一项与心理学家肯·谢尔登(Ken Sheldon)的共同研究中发现,如果人们在节日期间更关心消费购物或者接受礼物这样的物质追求,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会随之下降。也就是说,如果精神生活占据节日的大部分时间,人们会过得更开心;相反,如果整个节日被物质追求所笼罩,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
        凯赛尔教授发现,人们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认可度越高,自身的不愉悦情绪、忧郁感和焦虑感越强,反映出来的腹痛、头痛等身体健康问题也越多,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越低。这一结论在各种程度的物质主义者、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性格的人身上均得到一致体现。

        为什么会如此呢?不少研究给出的解释是:人的“心理需求”在作祟。具体来说,物质主义者往往都希望,即便他们从事的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工作,这个工作也能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让自己感觉自由、被重视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换言之,高期待值与自身现状不符时,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幸福感会变低,同时会更痛苦。

        凯赛尔教授还指出,物质追求与幸福感的负相关关系在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身上体现得更强烈,这可能是由于物质主义与宗教追求本身就存在冲突。也就是说,一些目标很容易同时被满足,比如,赚钱的同时也顺便赢得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声望,因为这些目标是正相关的,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但是另一些则互相冲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的目标和宗教追求互相矛盾,这一点在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老子以及其他很多宗教思想家的理论里面都有阐明。


越用社交媒体,年轻人越物质?

        研究表明,人们看电视越多,就会更物质。凯赛尔教授表示,这有可能是因为“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广告都给观众传递并且暗示了这样一个信号:幸福、成功的人通常是有钱人,他们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漂亮并且受欢迎。”他指出,美国绝大多数的媒体都属盈利性机构所有,这些机构通过卖广告赚钱,而广告的目的是卖产品。

        最近,凯赛尔教授与圣地来哥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珍·温格(Jean Twenge)联合发表了一份研究。该研究追踪了近几十年来物质主义如何影响和改变美国高中毕业生,研究结果将这些变化与全国广告费用联系了起来。他们发现,某一年的高中毕业生对物质的关心程度,可以根据当年广告和营销费用占美国经济的比例来预测。也就是说,广告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越大,年轻人越物质。

        一项关于美国和阿拉伯年轻人的研究也发现,使用社交媒体越多,年轻人越物质。这项发现指出,就像观看电视和物质主义息息相关一样,使用社交媒体也不能例外。凯赛尔教授认为这不难理解,“因为大多数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都包含广告,这也是社交媒体运营公司的生财之道。”


耽于物质主义?因为观念灌输或缺乏安全感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对那些痴迷金钱、沉醉于物质满足的人投以鄙夷的眼光,称其“物质”、“拜金”或者“现实”,甚至被认为这是道德沦丧的结果。那么“物质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物质主义”给人的印象总是负面的?

        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物质主义就是“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

        而在凯赛尔教授看来,物质主义意味着“秉持这一价值观的人把赚钱和拥有财产放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上,同样也对个人形象和声望极为看重,”当然,后两者往往都是通过金钱和财产体现出来。

        不管是从现实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我们会看到物质主义通常伴随着低幸福感、较少的亲社会人际关系行为(即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等)、更多的生态破坏性行为,以及糟糕的学业成果,这些通通都是负面结果。凯赛尔教授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些负面印象,是因为人们可能与持有这一价值观的人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研究表明,物质主义者在对待他人时,会表现得求胜心切、好指使人和自私自利,也不那么善解人意,而这些行为往往不被一般人欣赏。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物质主义至上,另一些人不是呢?凯赛尔教授指出,通过研究表明,两种因素导致人们持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首先,如果人们长期接受到的信息都是诸如“追求金钱很重要”“钱就是万能”之类,不管这些信息是来自父母、朋友、社会还是媒体,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变得物质起来。其次,当人们缺少安全感或者受到威胁的时候,如遭到拒绝、对自身经济状况感到担忧或对死亡产生恐惧时,他们也会变得比以前更物质。

极端物质主义和购物狂不是一回事
        物质主义往往会让人联想到疯狂血拼,甚至是购物强迫症,即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甚至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觉得堵得慌。这两者有关联吗?极端的物质主义会引发强迫性购物吗?
        凯赛尔教授指出,在最近的一项关于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关系的综合分析中,他发现人们的物质主义与强迫性消费程度关联很大,而且多项研究中都得到一致的结果。

        不过凯赛尔同时也表示,尽管物质主义是导致强迫性消费的危险因素,但两者不是同一件事。物质主义是对金钱、财产等物质的渴望,而强迫性消费是指一个人无法控制消费的欲望,通常是因为他/她试图通过消费的方式填补空虚感或克服焦虑。

        就像消费心理学家米丽娅姆·泰泽尔(Miriam Tatzel)所说,有些物质主义者花钱很大方,有些则很抠门,尽管这两种人都很看重金钱和财产。大手大脚的物质主义者倾向于不停地花钱、花钱、花钱,而吝啬的物质主义者就像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中的守财奴斯克鲁奇,或者乔治·艾略特笔下可怜的西拉斯,一毛不拔,不停地累积财产。        









有钱为啥不开心 物质主义让人更自恋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钱越多越幸福吗?或许是吧。但是从目前看来,如今美国人人均拥有汽车数量和进食量都是55年前的两倍,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人们因此更快乐。幸福感没有得到提升,反倒是因购房等消费行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债务,以及在节假日折扣时出现在购物中心的人群推搡和踩踏事件。

  现在,每个人都在购物,不在于你够买了什么,只要你够买了。不在于你有没有钱,只要你购买了。我们的文明现在都基于这种假设,无论发生了任何事,我们所有人都会继续购买大堆大堆的东西。一个劲儿地买,买,买,然后再买一点儿。不去创新,只是购买。从不削减,只是购买。甚至用你根本没有的钱买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购买,就好像你的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参与到消费文化、重视物质财富,这也没什么错。但如果过分了,物质主义就会损害你的幸福感、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懂得消费心理学的以下这几个方面,能帮你从物质主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消费文化损害个人幸福感

  美国心理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美国人的幸福感直线下降。“和祖父辈相比,现在的青少年在物质上更富裕,但幸福感降低,患抑郁和各种社会心理疾病的风险增大了。”《美国的悖论》(The American Paradox)一书作者David G. Myers指出,“在过去的40年中,我们变得更好了,但主观幸福感却没有得到一点点的提升。”

  追求物质财富的人们往往不满情绪更多,积极情绪更少。且物质主义价值观会导致人们更加好胜,争夺心理加重。有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通常和较弱的物质主义倾向相关,可能也证明了那句老话“知足常乐”。

  幸福不是你想买 想买就能买

  甲壳虫乐队明智地注意到,钱买不来爱。我们也深切体会到,钱买不到幸福。研究显示,收入和幸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一旦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财富对人的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事实上,极其富有的人患抑郁症的比率更高。

  “额外的财富和消费不能令人们对生活满意。这可能是重新评估我们目前的消费模式最有说服力的论点。”《世界观察研究所2011消费状况报告》(Worldwatch Institute's 2011 State of Consumption report)的作者写道。

  物质主义毁人际关系

  《夫妇与婚姻治疗》(the Journal Of Couple & Marriage Therapy)杂志上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物质主义倾向实际上会导致婚姻的不幸福。研究人员对1700对夫妇展开了研究,发现那些双方都有高水平物质主义倾向的夫妻比低水平物质主义倾向的夫妻婚姻质量低。之前还有研究发现,具有高水平物质主义倾向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更差,与他人联系更少。

  物质主义滋生自恋人格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消费文化对消费的颂扬,可能促进自恋性格和行为的发展。心理学家Tim Kasser解释说:“自恋者一般行为傲慢,非常关心个人物质是否充足,是否得到了外界关注。为了遮掩内心的空虚和极度的不自信而追求金钱和名望。具有较强物质主义倾向的学生在自恋标准衡量表中得分高并不奇怪,例如他们更倾向于说'我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我希望有一天会有人给我写传记’等等。”

  消费主义源于缺乏安全感

  研究显示,物质主义价值观来源于没有安全感。2002年《心理学与营销》(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那些长期怀疑自身价值的人,更容易有物质主义倾向。

  被称为“现代宗教”的消费主义往往利用人性的不安感来出售商品。“在实际意义上,消费主义是通过消费来获得自我实现”佛蒙特大学教授Stephanie Kaza说道,“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力量,消费主义提供商品来解决人们的每一种不满。”  

  正念是治疗物质主义的良药

  培养正念可能是对治空虚以及强迫性消费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将意识集中在此时此刻可以消除人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美国思想家Allen Ginsberg在1966年给《华盛顿邮报》的信里写道:“如果你能感觉到有两倍的地毯,那么你就拥有两倍的地毯。”如今,美国也正在重新定义金钱和权力之外的成功。(翻译/意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花钱才能让自己感到更加幸福?
我们要有多少钱才会感到幸福?
幸福感像铅气球一样?
【每日一书】0712.​​《幸福的流失》
那些彩票中奖者,从此幸福快乐了吗?
说说钱与幸福快乐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