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允许犯错,就是不允许快乐 完美主义,不允许自己犯错的人也不允许他人犯错
不允许犯错,就是不允许快乐

允许犯错,养出乐观性格


完美主义者,你必须解放自己!




不要培养“不会犯错的孩子”


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可以允许自己不完美的,但为何非要要求孩子完美呢!自己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强迫别人做到呢?只要是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其实,避免错误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去做,不做当然就不会犯错了。现在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可每次放手让他们去做的时候,又极不放心,生怕孩子会出错,因此父母就会千叮咛万嘱咐,甚至干脆在一旁监视孩子去做,一旦发现有出错的苗头,立马上前制止,将错误扼杀在摇篮里。其实人犯错是为了不犯错,人犯错不要紧,关键是知错就改。“知错就改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中错”,只可惜很多父母连孩子犯错的机会都不给。


  “不会犯错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父母要培养“不会犯错的孩子”,那只能说明,你的思想错了,你培养孩子的方向也错了。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尝试”,只要尝试就会有错。爱迪生发明电灯要经过多少次错误的实验,如果他怕犯错,那他大可不必去做,那么就不会有照亮人间的光芒了。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如果你让你的孩子自己拿着水杯喝水,又怕他把杯子打碎,那你干脆不要让他自己去做,直接喂他得了。这样一来,他永远都学不会自己喝水。


  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感受,不要因为怕犯错就不去做。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犯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犯错,这样才能从中吸取教训,才能保证下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犯错不可怕,就怕不会犯错,就怕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作为父母,给孩子的是独立的空间和自由,给孩子的是信任和欣赏,如果单纯地为了培养“不会犯错的孩子”,那么你就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接受新事物的动机。



孩子犯错屡教不改,必要时可当头棒喝


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美国作家唐艾里姆

在佛教禅宗有一种观点:佛法不可思议,不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甚至一开口就会错,一用心也会错,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感觉去体悟。为了打破学佛者的执迷,禅宗有一个特别的促使学生开悟的方法:当头棒喝。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执迷不悟的弟子用呼喝和棒打的方法,以强烈的刺激,促使他突然开悟。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一定情况下,强烈的刺激可以促使个体在突然之间打破僵局,走出心理的误区,这就是所谓的"当头棒喝效应"。

如果方法得当,"当头棒喝效应"是可运用于教育之中的。教育中的"棒喝"是指给孩子比较大的心理震慑,或者通过严肃批评、纪律处分等,对沉溺于错误的孩子以一种突然的提醒或处罚、惩戒。这种教育方法具有"突然性"和"强烈性",可促使孩子醒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扬扬在马路上行走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爸妈屡次教导,也没有效果。作为父母,教育不得法,很担心,也很焦虑。一次,爸爸在看电视,恰好见到一交通事故报道:一个行人因闯红灯而被汽车

撞死。爸爸立马叫来扬扬,让他一起看。看到现场因试图紧急转向而撞上围栏的轿车,看到地上的斑斑血迹,扬扬很受震慑,从此牢记在心,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了。

在心理治疗中,"当头棒喝效应"有时也有其独特作用。

峰峰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8点,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峰峰又借口衣服脏了得赶紧洗,便认真地洗起衣服来,连搓带冲洗,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心理医生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峰峰,够了!"峰峰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夺过他的衣服,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衣服我是看他昨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脏。"并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拧干、抖开,递给峰峰,"看看,跟你花20分钟洗的效果一样。"把衣服挂出去以后,心理医生对其父母悄悄说:"以后你们一发现峰峰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就会有效果了。"果然,父母多次这样做,6个月后峰峰的症状就消失了。

可以说,没有表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棒喝"的教育同样不会成功。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的个性具有多样性,这就注定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

有个别的孩子,对父母的正面劝导总是无动于衷,执迷不悟。作为父母,对这些孩子仅仅进行正面教育,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用赞美式的教育方法,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过分的表扬和夸奖,也容易使孩子变得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认为父母不如自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样的孩子踏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并非天才,在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可能面临重重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如果采取"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一番严厉的批评、斥责甚至惩罚,也许能让孩子从迷途中猛然惊出一身冷汗,从而痛改前非。



那些,哪些情况下可采用"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方法呢?

通常,孩子的行为危害到他们自身或别人的安全时,父母可采用此法,当场进行制止。比如你的孩子蛮不讲理地殴打别的孩子,你看到了,就有必要突然对其进行呵斥,并严厉批评。当然,采用"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方式需注意:负面刺激要适度,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

心理小贴士

如果一个人屡屡犯错而不改,除了"当头棒喝",还可采用激将法。激将法是一种有效的攻心说服术--通过反向刺激,让被刺激者作出正向行为。

人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一旦受到他人的言语刺激,就会产生对抗心理,通常刺激越强,反抗心也越强。激将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往往能激起一个人的愤怒感、羞耻心、自尊心、嫉妒心与虚荣心,让他(她)为了面子,做平日里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情,或做成在一般情况下做不成的事情。

激将法对儿童、胆汁质型人及争强好胜者尤其有效。比如,一男孩做事磨蹭,父亲交一任务,说"以你的速度,一天都做不完",结果半天就做好了;一女孩害怕跳远,测试几次都不达标,体育老师对她说"你这架式,永远过不了",结果就过了。





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何红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着急,并不是因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永远都会这样,父母把问题无限度地延迟了。

事实上,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犯他那个年龄段的错误。心理学上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长大的。因为当孩子面对错误或挫折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些冲突,体验到恐惧、愤怒、焦虑等情绪,这会促使他去思考如何去处理和面对所处的情境,这样的孩子会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方法。如果父母处处关心、事事照顾孩子,限制孩子,孩子也许非常听话,但孩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处理挫败感。孩子小的时候犯错误,父母都替他处理好了,等到他大了,父母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父母,把一切的不顺都归咎于他们。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犯错误看成很严重的事情,我们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犯他那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

有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和儿子一直有定契约的习惯,从孩子六岁上小学开始。妈妈说:儿子,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时间是你的,你的学习是你的,不是我的。你每天四点半下课,九点必须上床睡觉,八点半洗澡,从四点半到八点半之间这段时间,除了吃饭之外的时间是你的,你愿意干什么干什么,我不管你。结果孩子玩疯了,每天一个字也不写。到了八点半的时候,我还是快快乐乐地帮他洗澡,九点钟准时上床睡觉。当然我事先 和 老师打过招呼,所以他大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写一个字,每天去学校被老师打,但我跟老师说过,你可以处罚他,但不要羞辱他,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觉得这样不行,“我不能天天挨打,我得写作业”, 从此以后,我根本不用管他,回来把所有的作业写完了以后,他才开始出去玩。

看完这个故事,有的妈妈可能要摇头了。不要说不写作业,就是孩子写作业经常出错,写作业拖拉,父母都会焦躁不安。对孩子轻则唠叨,重则打骂。而这个妈妈不仅允许孩子不写作业,当孩子真的没写作业的时候,依然快乐地与孩子相处。为什么妈妈不着急?因为她处理好了与儿子的关系。

首先,放弃控制,把责任还给孩子。妈妈把责任分得很清楚,哪些责任是妈妈的,哪些责任是孩子的。她说过:儿子,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时间是你的,你的学习是你的,不是我的。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生活,不能代替孩子学习,孩子必须要自己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是要犯错误的。

其次,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当父母把责任还给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允许他犯错的,因为没有谁天生就会做好某件事情。在犯错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来自“不良后果”的压力,并产生内心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验焦虑、惭愧、紧张等情绪,并思考应对的方法。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应允许孩子犯错误,更要相信孩子有能力从错误中学会承担责任。

再次,父母要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受批评、受罚了,心里肯定不好受,回家可能会对爸爸妈妈倾诉,以寻求理解和支持。这时父母的态度很重要,他决定了孩子能否在错误中获得成长。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孩子有缺点也好、有弱点也好、学习不努力也好,只是某个时间段的问题,不是一辈子的问题,犯错正是孩子获得成长的契机,那样父母就不会把问题看得太重,在与孩子交流时就会平心静气,就会就事论事,并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和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合理化建议。父母如果用全盘否定的话去评价他:“你从来都不好好学习”“你根本不是学习的料”,这样的话容易引发逆反心理,使孩子有挫败感。这样下去的话,孩子的压力很大,就不能集中精力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时刻担心自己做错,别人对自己不满意。这样的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弱,竞争力不足。

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玻璃和水晶拥有相同的成分——二氧化硅,但水晶比玻璃更坚硬,更有稳定性。孩子的内心是脆弱、易碎的,如同玻璃,他们的成长需要一种力量,那是来自成人世界的爱、肯定与支持。很多时候,我们表达了爱,但孩子却感受不到,为什么?错不在爱。而在于爱的角度和方式。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不再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最终如水晶般明澈而坚韧。  

 


允许别人犯错

  


  今天听到三个工作上犯了些小错误的人。两个是朋友公司的员工,一个因为发错了账号导致没有按期收到客户的汇款,在发现错误前曾几次催促客户,因为对客户的歉意而深深自责;一个是年轻气盛的老师,面对顽皮的孩子采取了体罚措施,结果被家长的投诉,朋友做为学校校长不得不亲自出面去道歉安抚;一个是我自己的员工,因为所负责的工作出了一些状况,被很多员工质疑,最终终于被我知道。当我找到她谈话时,显然她还有些心虚,还没有准备好如何与我沟通坦白问题。

 

  其实,对于错误的认识,是这两年的个人成长经历让我逐步明白的。没有人不犯错误,有了错误也不可怕。如果我是犯错的人,关键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就是如何积极去解决问题,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纠结与错误本身,一味自责;如果我是管理者,批评他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很有自尊心的员工,自己已经很明白错误的严重性,已经为错误很难过时,做为他的上级就不需要再过多批评了。而是要帮他们消除因为犯错误而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帮他们分析问题,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案。当然,这不意味着对错误的宽容和妥协,凡事都有个度。

 

  下午与我的员工谈了一个多小时,只有几分钟时间在谈她的问题,给她些思路可以如何去提高工作的准确性。更多的时间,是在谈我对她的期待,谈日常工作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的一些心得,经验。我希望借此能让她明白,工作不但是公司付薪水的差事,更是一个可以让人学习成长,获得成就感的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她愿意自动自发去承担责任,在这个公司我可以给她更多的职责让她去尝试,她今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说到最后,我也很真诚地告诉她,如果觉得这两年我待她还不错,我很希望她能在这个时候给我更多的体谅和支持,少让我操心。当看到她眼圈发红时,我知道我的攻心战术起到了作用。但是说实话,对于这种天性缺少自驱力的员工,一次谈话能激励多久,我没有信心。

 

  管人之道在于攻心。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有能让员工服你,主动体谅你的本身,而不是靠权利,靠职位地位去命令员工接受你的领导。












允许犯错,养出宝宝乐观性格



  案例:小米妈妈将要带儿子踏上长途旅程时,心里真有些担心。因为儿子第一次旅程就要在火车上呆24小时,这么长时间被困在火车上连成人都会感到寂寞无比,更何况孩子?但事实上,小米的表现却大大超出了妈妈的预期,他似乎有忙不完的事,与同车的小朋友躲猫猫,还不时地看那本看了无数遍的图画书,并享受那些妈妈平时很少给他吃的垃圾食品……郁闷的24小时就这样轻松地熬过去了。之后,小米居然还拉着妈妈的手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坐火车啊?通过这次旅程,妈妈觉得小米的性格很乐观。



  专家分析:其实,乐观和悲观的人虽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与某些影响大脑化学物质有关,但这仅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从小习得某种态度和观念。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孩子跟着父母用欣赏、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会感到快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才会更愿意参与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提示1:尽情宣泄情绪

  研究发现,孩子只有在感觉非常安全并被人无条件接受的时候,才会更加快乐和自信。所以,当孩子想倾诉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坏的判断,只要让他感觉到你在倾听和重视就可以了。譬如,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向妈妈抱怨幼儿园有个总爱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妈妈回答:“不要总是不停地抱怨,这样可不好。”孩子听后,或许会平静下来,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绪被压抑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妈妈换个说法:“哦,看来她那样做确实让你感到不高兴了。”孩子听后会感到爸爸妈妈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气,感到快乐。如果他为此还哭鼻子的话,妈妈最好不必说什么,而是把她搂在怀里。

  提示2:要有规律生活

  为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虽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对事情掌控感觉和满意度都会提高。也就是说,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感到愉悦。譬如每天同一个时间吃饭、洗澡、睡觉会牢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能让大部分事情做起来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锻炼、洗手的好习惯显然也会更有利于健康。此外,有规律的生活还能让人的左右大脑得到一定的刺激和平衡。

  提示3: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帮他清除障碍,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难道父母还有能力帮他解决吗?所以,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前提是要允许孩子犯错,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并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较弱,很难做到承认错误。事实上,只有在失败后学会及时调整前进方向,才能得到快乐生活的重要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提示4:减去额外压力

  在如今这样紧张、快节奏的大环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过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点学钢琴,下午2点练书法,4点还得学英语……像这样的安排,孩子怎么会感觉快乐呢?其实,对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能够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吗?无数心理学研究报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所以,父母还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后的那个计时器扔掉!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快乐毕竟不是一件可以轻松买来或是随意送出的礼物,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和树立的生活态度。








允许孩子犯错,但要承担后果
   


  美籍学者、重庆姑娘吉祥昨主讲晨报幸福课,她通过在美临床实例告诉读者怎样培养孩子自信。也许由吉祥来讲“如何建立自信心”最令人信服,因为这 位不到30岁的重庆姑娘曾是让老师父母头疼的差生,而如今她已是美国华人圈较有影响的年轻心理学者。在昨天的重庆晨报幸福课?第九讲中,她以自己当案例、 在美国的临床实例来教你如何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天生的


  吉祥在美国学习心理学主攻方向是家庭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自我认知。昨日的幸福课她更多的也是从父母角度来讲述,该如何养育出一个自信 的孩子。她用实例、亲身经历、心理学理论等等来告诉在场的晨报读者,一个孩子的自信心不是父母或外界可以“建立”的,而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原本就有的,而父 母、家庭环境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将孩子内心潜在的东西激发出来而已。


  吉祥反复强调,当父母的一定首先要认识孩子的价值,然后是尊重孩子的价值。她认为,一些无伤大雅的个体差异请一定允许孩子去做。


  说到给孩子尊严,吉祥就说自己小时候成绩差但长得高,可每当有叔叔阿姨夸“这孩子个子真高”时,母亲总说“高有什么用,山大无柴,树大 无桠”,让吉祥很受伤。“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妈妈常常背着我夸我的”,她说:“不管是真心还是谦虚,请不要当众数落你的孩子。在你的孩子面前表达你对他 的欣赏之情,没有任何事情比得到生养自己的父母的赞扬,更能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主人翁意识


  因为有过中美教育的不同体会,也接触过大量的家庭案例,吉祥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父母相当多不妥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说美国教育内容本身超越中国,而是在某些方法技巧方面,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吉祥非常喜欢用有趣的见闻来说明深奥的儿童心理教育问题。她说有一次去拜访一位美国朋友,开门的是6岁的儿子,那孩子礼貌大方地与吉祥 握手、问好,请吉祥进门并招呼喝水……“这就是主人翁意识,一个孩子在家庭里你要让他肩负起该负的责”,随后吉祥在讲台上表演了大多数中国孩子开门后的反 应,只有一个动作、一句话、回头对着屋里喊“妈”。生动形象又熟悉的场景,让在座100多位读者不禁哈哈大笑。





  颠覆传统教育观


  昨日幸福课上,吉祥老师现场还出了不少场景题,简直就是直接颠覆中国家长的传统教育观。


  吉祥问:“如果你的孩子因为偷了商店一个东西而被抓,警察说如果家长交500元就可以免于坐牢3天,你会去赎你的孩子吗?”大多数家长 都举手表示会,而坐在记者身边的一位父亲更是嘀咕:“就算是5万家长也要拿嘛!”不过吉祥却告诉大家,聪明的家长一定不会去!因为这是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 果,这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不会犯下更大的错误。


  但如果不是这类原则性、道德性的错误,吉祥却主张“让孩子犯错”,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尝试,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没有犯过错的人,没信心,因为他不知道犯错是怎么一回事,他怕犯错。”


 








家长“管住嘴”真的很重要



   
    在一次工作坊的三人小组,一位“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这个孩子比咱孩子还机灵”的话,让在一旁玩耍的“女儿”听到了,“女儿”立马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她说他恨不得立即“回家”把那个小孩赶出去,再也不想见到他。

    一位朋友30多岁,跟我说她总是频繁调换工作,但是换到一个新地方,呆不了多久就又想换,原因就是他看不得别人对她的一个任何一点点否定。经过分析,归因到她小时候一次出去玩被小伙伴欺负了,回家跟妈妈哭诉,妈妈不仅没有安慰她,还给了她一句:“谁让你老出去疯?”我问朋友妈妈这样的话说过多少次,她说她记得就这一次。

    女儿小时候我经常告诉她不要随便吃人家的东西,甚至有一次她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在邻居家吃过饭才回来,遭到我的一顿打屁股。从此,女儿再也不吃别人家的东西了。四岁时有一次,我有事把她托给一个好朋友管,结果她饿了一天没有吃饭。回来问她为什么不吃饭,她反问我“妈妈不是不让我吃别人家的东西吗?”让我哭笑不得。事实上虽然我们对这种规条做了调整,到现在我女儿在求别人办事的时候都觉得很为难。

    家长有时候的一个不小心或者觉得很不以为然的一句话,就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影响。因此,家长真的需要“管住我们的嘴”,这里的管住,不是不说,关键是要如何说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这是需要我们修炼的一门功课。










四种类型的父母,你是哪一种?



 美国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研究了超过100位学龄前儿童,通过自然观察、家长访谈等研究方式,根据父母在纪律要求、情感付出、沟通方式、预期程度四个方面的不同,将父母划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




下面这个小测试,能帮你了解自己是哪一型。


你正在厨房忙碌,忽然听到客厅里有玻璃破碎的声音,跑过去一看,孩子打碎了一瓶很贵的红酒,你会怎么做?


专制型父母会首先批评、惩罚,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权威型父母会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解释这件东西的重要及该如何对待易碎品,也可能小有惩戒,比如让孩子回自己房间待会儿;放任型父母会告诉孩子“没事没事、下次小心”,却很可能忘了说如何“小心”;忽视型父母会回避这件事,让孩子走开,自己收拾打扫,不理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自己消化这件事带来的冲击。


父母对孩子要求和回应的不同,是四型父母划分的基础。


专制型父母:高要求,低回应。

这种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严格遵守他们的指令和规矩,会对孩子的不服从进行惩罚,且拒绝解释定规矩的原因。如果孩子问,他们就会说,“我的要求就是理由”。这类家长要求很高,基本不理会孩子的要求和情感。


权威型父母:高要求,高回应。

这种父母也会为孩子的行为设定明确标准并监控其执行,不过他们比专制型父母更民主一些,他们会回应孩子的要求、情感、问题。如果孩子没能达成父母的期望,这类父母会更加宽容地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惩罚。这种父母有主见,但不是侵入和限制型父母,他们的教育方法是支持性而非惩罚性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主见、负责任,并能自我调节。


放任型父母:低要求,高回应。

这种宽容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少,对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控力都预期较低。他们很少管教孩子,尽力为孩子提供帮助,避免对抗,有时也被认为是溺爱的父母。这类家长同孩子沟通很多,扮演朋友的角色超过父母。


忽视型父母:低要求,低回应。

这种父母只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跟孩子的生活处于脱节状态。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未来有什么联系


继Diana Baumrind之后,众多心理学家对父母的四种类型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孩子性格养成之间的联系。


通常,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都孝顺、能干,但这样家庭的孩子普遍幸福感低、社交能力差、自卑。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长大后大多幸福、成功、有能力。放任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通常幸福和自律程度都比较低,与领导、权威相处会有问题,同时,通常倾向于在学校表现糟糕。忽视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排名最低,这种孩子通常缺乏自制力,自卑,和同龄人相比能力不足。


为什么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大多幸福、成功、有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感觉父母的要求公平合理时,会更愿意去符合要求,也更愿意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自律。


权威型教养被欧美家庭广泛采用,并产生了积极结果。但Douglas Bernstein在《心理学要点》一书中指出,“并不存在普适的所谓最佳教育方式”。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每个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即便同一个家庭里,父母秉承的教育理念也不会完全一致。


因此,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Jessica Michaelson认为,与教育策略相比,父母的心智模式更为重要。“自信的家长倾向于提高孩子的自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父母倾向于提升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而对世界持消极态度的父母则倾向于鼓励孩子担忧和自我怀疑。”


做父母,请信赖你的本能


Jessica Michaelson认为好的养育方式就是对孩子保持关注,对自身时时觉察,根据父母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养育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


正如儿童心理学家唐纳德·W.温尼科特在《妈妈的心灵课》一书中的前言所说,做父母,请信赖你的本能。


同样是打碎一瓶很贵的红酒,如果这瓶红酒是明天你打算送给朋友的礼物,现在已经没有时间重新准备了,你会怎么做?如果孩子被碎玻璃扎伤了,手在流血,你又会怎么做?


相信出于本能,你会先关注受伤的孩子。因为出于本能,你知道受伤流血会痛,同时,心里会紧张、害怕,你会帮孩子处理伤口,安抚情绪。


但,如果孩子没有受伤,你会在第一时间关注孩子、红酒,还是明天拿什么送朋友?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个闯祸的小孩子,你希望父母用什么方式对待你?这个答案,也许就是我们应该用来对待孩子的方式。这就是本能。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不管有没有受伤,闯祸本身已经足够令人紧张害怕,这时候,TA需要父母安抚TA,帮忙收拾残局,并温和地告诉TA需要注意什么。而收拾善后,是父母自己的事,父母应该负责任地自己承担这份焦虑,就像没有哪个父母会指望幼小的孩子替自己上班,替自己冒险一样。


言传不及身教。而身教不只是父母外在的言谈举止,更是内在的心智模式。


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背后的动机,与此同时,觉察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先向着那个方向努力。


信赖我们的本能,就是信赖心智模式潜移默化、天长日久的涓滴改进,必将对自己、家庭、孩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养儿非一日之功。

所以,每一日都重要。

所以,每一日都没那么重要。

所以,放宽心,慢慢来。





「不准犯錯」讓我們更無知?



國家知錯不改的鴕鳥心態,會教出憤世嫉俗、冷漠的年輕人。當整體的無知蔓延,無名恐懼會癱瘓社會經濟和政治。

以色列科學教育委員,也是他們化學學會會長基南(E.?Keinan)來台訪問。多年前他來台灣時,曾發現我們千元大鈔上的學生都是左手的,又看到地球儀上,澳洲和朝鮮半島在左邊,便知道左右印反了,他就寫信告訴相關單位。這次來,他看到鈔票仍是印反的,只是圖像變模糊了。他不懂,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錯了還不改。他說在以色列,錯了就是錯了,改正就好,科學就是從錯誤中前進的。

我聽了不作聲,我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改。因為中國人不允許犯錯,小則挨打,大則丟官。所以發現有錯,不是承認錯,而是想辦法使錯看不見,因此它就變模糊了。

其實,這種不准犯錯的心態會阻礙學習,也會影響創意。

他去各地參觀,看到有些學校掛的地圖還是大陸淪陷前的三十五行省。他說,全台灣沒有一個人,包括總統在內,會相信這是台灣的版圖,為什麼還用它去教學生?不怕學生認為你們大人不敢面對現實嗎?這是自欺欺人的鴕鳥心態。學校教不真實的事,只會讓孩子學到說謊是可以的、欺騙是被接受的。不能實事求是,會教出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不關心國家社會,甚至朋友和鄰居。

他接著說,你們的歷史課本因為藍綠鬥爭,把國家民族意識拿掉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自以色列建國以來,沒有一件事比民族團結更重要。你們有很多個人自由,但是沒有什麼國家觀念和民族團結。

我們聽了,悚然而驚。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我們的沉痾。

談到教育,他說:以色列跟台灣很像,父母都非常重視成績。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分數至上,猶太人也是斤斤計較。但是他們有一個好處,就是男生要當兵三年、女生兩年。軍事訓練使教育跟生活結合。

他說他學到最多東西的地方就是在軍中,因為不管來自什麼背景,軍服一穿,大家都是大頭兵,出去巡邏時,兩人一組,彼此就是生命共同體。

以色列的處境非常艱難,四面環敵,必須隨時應戰,因此學習不能鬆懈,今天沒有成為神槍手,明天就因此而送命,生死是一線間之事。

所以軍事訓練養成了猶太人把握機會、積極進取、挑戰權威、懷疑教條的精神,而這正是做科學的要件,所以猶太人科學家很多。從一九六二到二○一一年,總共有一八四位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

最後他說知識的爆炸、科學的不可預測性、全球網絡的緊密性、人類的尊嚴和個人自由的觀念,已改變全世界。台灣人民對外界不了解造成的無名且無理由的恐懼,會癱瘓社會經濟和政治,這會使年輕人看不到未來而不敢生育;沒有生產力,國家就沒有競爭力。

他敏銳的觀察力、鍥而不捨的執行力(他去牯嶺街買了第一版千元大鈔來比對)、有話直說、不畏權勢的態度令我敬佩。每個科學教育者都應該跟他一樣,挑戰別人認為不可能錯的東西,哪怕那個東西是政府發行的鈔票。(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请允许自己犯错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薪收入,人际关系好,喜欢旅游。一个月前乘坐飞机返回的途中,无意中看到邻座从座椅后面的兜中拿出一台平板电脑,笑着给旁边的人看,意思是谁落在飞机上了(她猜想的)。在飞行的途中,她看到很多人都拿出平板电脑看电视或玩,孩子也在一旁说想玩,而且孩子很多次都说同学有平板电脑可以玩游戏,也想要一台。求助者心里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纠结,最后在下飞机时,她借着取行李的机会,快速的把那台电脑装入自己的包中。回到家后,她拿出来仔细一看,才明白那是飞机上的专用电脑,写着“带下飞面属于盗窃行为”、“有自动报警装置”等。求助者为自己的行为而惭愧、自责、痛苦、后悔,她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自己是知识女性,是有教养的女性,收入也不算低,还是孩子的妈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如果当时真的报警,自己将会无地自容,又怎么向孩子解释?她觉得自己偷了飞机上的东西,想送回去,又觉得丢人,留下吧她连那看都不想看一眼,她做的事不能对任何人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甚至乱扔家里的东西。以前他是同事、同学的聚会的召集人,现在却经常找理由逃避聚会,她觉得自己不配去,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最近出现胸闷、头晕,没食欲,全身乏力,入睡困难,主动前来咨询。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内心的痛苦,由于冲动做出了违反道德的事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也难以接受,家庭教育和社会地位都不允许她做出这种事,是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接受不完美。每个人都有别人看不到的一面,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会显现出来,这与教育、学历都没关系,是人本性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常人不见的一面,你也会有。

(2)、积极应对。事情既然已无法挽回,那就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虽然一个月过去了,如果航空公司追究,没有任何迟疑的要送回去。

(3)、正确同他人比较。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不必和任何人比较,保持上进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努力生活。








完美主义者,你必须解放自己!


  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一到发言的时候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够呛,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

  我们很容易看到完美主义者的这些表现。这些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他们因为事求完美而变得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往往也因此他们把自己束缚了。

  完美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这也就是一些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内在动机。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Hewitt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Perfectionlsm)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要求自我”型,给自己设下高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

  二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

  三是“被人要求”型,他追求完美的动力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是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另一方面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压力下,它让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它不仅使完美主义者本人觉得痛苦,更糟糕的是这种个性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枷锁以及完美主义给你生活带来的压力和阴影呢?

  摆脱完美主义枷锁方法一:学习过健康的生活

  选择自己喜欢的健身班进行锻炼或养成晨跑的习惯,矫健的身影和红润的脸色会比任何粉妆更使你年轻生动;工作之余不妨逃离城市,让自己以最自然的状态亲近自然,要学会享受阳光、热爱生活。

  摆脱完美主义枷锁方法一: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从心理上承认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生活绝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处于低谷时,自信、乐观尤为重要,切不可自暴自弃。

  正因为生活中有让你感到沮丧、绝望的问题,你才会付出更多努力,才更懂得珍惜所得到的。即便事情不尽如人意,即便失败,可那和成功一样构成你丰富的人生体验,那才不枉活一世。

  摆脱完美主义枷锁方法一:不要对自己过分苛刻

  工作上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上司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还是要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不然,所有人都满意唯有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要让完美主义倾向变成负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应该看到完美主义的你有着众多的优点,比如严格自律、意志坚定、态度执著、待人周到、组织性强……这些优点只要发挥得当,当你不只重细节而且还注意主要目标,你就绝对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

  心理学家Basco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注意细节;要求规矩、缺乏弹性;标准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现;不允许犯错;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与整洁;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




自由与否全在于你,只有自己能为自己减刑,恢复自由


  引: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却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

  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

  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

  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

  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

  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声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孩子犯错后,家长如何做?
 

  对于孩子来说,不犯错是不可能的。那么,孩子犯错时,家长怎么办?呵斥、讽刺、挖苦、威胁,有时候管用,但很多时候让父母更生气,为什么孩子明知故犯?为什么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怎样让孩子有好的行为,学会自我管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犯错?研究儿童心理学,我们发现孩子的过错行为一方面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而这种偶然性又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识的错误行为。另一方面,因为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使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还不充分,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表达自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其次,作为父母要掌握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该怎么办?

  1.父母在思想上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不仅要允许孩子犯错,而且要“欢迎孩子犯错”。一般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分场合随意化,尤其喜欢在公共场合或者当着外人的面吵孩子,这样会伤及孩子的自尊;二是情绪化,父母情绪好的时候,看孩子哪都是好的,情绪不好的时候,怎么看孩子都不顺眼,这样的惩罚让孩子不能明白真正的对与错;三是日常化,有的父母从早到晚都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父母的话成了“耳旁风”。

  2.代替惩罚的办法可以是父母提供选择,让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想先玩再写作业,结果孩子一玩起来就没有了时间概念,有时甚至父母怎么叫也叫不回来。不妨试试这样的办法:父母和孩子协商解决,先玩还是先写作业,先玩可以玩多长时间,在孩子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满足了孩子对权利的需要、对平等交流的需要,还有想要成功和挑战自己的需要。

  如果孩子总是说到做不到,怎么办?建议让孩子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同时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学会怎样弥补错误。

  3.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要“不带敌意地坚决”。在面对孩子犯错时,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态度”。往往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生气的情绪,什么狠话都说,“你笨死了”“我不要你了”“你这样,真是没出息”等这些话是伤害孩子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呢?父母们应该要“不带敌意地坚决”,就是态度要坚决,但不要伤害孩子。比如妈妈看着孩子起床晚了,没有因为生气而责怪孩子,也没有因为心软就让步,只是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容易就够了。这样,我们就给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给孩子留点犯错空间


    朋友的“小帅哥”儿子快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聪明,接受能力很强,懂事有礼貌,很喜欢看书,总比同龄人学得快,有不知疲倦的求知欲。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孩子,纪律观念却不够强,课堂总喜欢搞点小动作或者和小伙伴说话,不能专心上课,而且自己的书包总是乱七八糟,不够整洁。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朋友总是气就不打一处来,“看着你因为说话受批评,妈妈都觉得很丢人”。她自己也觉得有时对孩子也太苛刻,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来引导他。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面对孩子的阳光、善良和向上,我们并没有给予及时的、正面的鼓励和赏识,反过来往往对其微不足道的“瑕疵”大动干戈、上纲上线。说到底,其实还是不愿意看到孩子有各种小毛病,不想让孩子犯任何过错。静下心来想想,这是不是对孩子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呢?留心周围,诸多家长都有这种“教育完美主义”“恨铁不成钢”的教育理念,但长远来看,这对于孩子的发展,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捆绑和羁绊。

    过分严格要求,不允许孩子犯错,会将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力、自觉力及向上力扼杀在发展的道路上。这样的负面评价多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缺点很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逐渐降低,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会有心理失落感,让代际关系产生膈膜,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和灰色,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发展。



    就成人而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小错。开会的时候,总有打手机的;公交车上,总有不让座的;大街上,总有骂人打架的……大人们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为何要求我们的孩子呢?苛刻的“不让犯错”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反规律的做法。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犯错空间和机会。只要没有违背大的教育原则,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恶,都应该适当“纵容”孩子陶醉在自我的、愉悦的、自信的带有小过错的空间中,让他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特点自由发展,而不是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被动发展,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释放出更多的童真本性、兴趣本能,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的需要而捆绑束缚孩子的发展。

    深而言之,孩子与成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孩子,还没有建立社会化的规则意识。所以,他就会按照本能的、自然的发展规则,发展自己,不在乎规则,在乎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大人觉得不正确的各种小问题、小过错。

    犯错,本来就是孩子的专利。如果不犯错,他还是孩子吗?他还有童心吗?那不成了中规中矩、极端听话的“机器人”了吗?犯错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能量充沛的表现,是一种发展的活力所在,这在心理学上,是有充分的论证的,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小错。

    事实上,就是老师家长提出高要求,也总有孩子做不到、做得不够完美。这也没有什么,孩子在“犯小错”的宽松环境中,只要能不断进步,这就是最和谐、最有价值的发展。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认为:如何理解“自由”,我想最简单的是要考虑如何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小孩子犯错,上帝也宽恕”、“人不犯错,永远长不成大人”,犯错,是孩子进步的台阶,每一个错误,不仅是一次过错,更是孩子反思自我、循序改善的机会,是一种人格发展、心智拔节,我们要多包容孩子的“犯小错”,让孩子得到更多和谐、自我的发展。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

刘惠华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要和几十个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在这期间,意外之事时常发生。今天在墙壁上画画了,明天剪同学头发了,后天把玻璃打碎了……孩子们制造麻烦的速度,似乎总是比大人们能够预防和防范的速度快。所以,在学校,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最平常又最正常不过的,恐怕就是孩子出其不意或意料之中地犯错。这些大大小小的、繁杂琐碎的错误经常会让老师有疲惫的感觉,甚至不时让老师有发火或掀起狂风暴雨的欲望。然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生中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几乎找不到,心理学家盖耶也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由此可见,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对于学生的犯错,我们应当看成是一种不断地尝试和创新。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呢?

法国作家封丹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东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棉袄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对着行人呼呼地吹,行人为抵御北风的侵袭,始终把棉袄裹得紧紧的。东风则徐徐吹拂,不一会儿,行人便觉得温暖,开始解开衣扣,继而脱掉棉袄。北风和东风都要使行人脱掉棉袄,但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这则普普通通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无论什么教育,只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职、育人之事,绝对不能暴风骤雨,更不能山洪暴发,而应以雪的方式灌溉……”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理解,会宽容。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可以说错误是一笔财富,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面貌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年龄小,阅历浅,更加容易犯错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不要头脑发热,而要给予理解,要会宽容,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不仅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特有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出发,把犯错看成是一种正常现象,真正思孩子之所思,想孩子之所想,更要把错误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加以正确、巧妙地利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在每一次错误中发现、成长。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和探索,去克服幼稚和错误。

学生小明拿走了同桌的画笔,或许他是想到了今天有美术课,自己没有带画笔。又或许他是没注意,把同桌的画笔收拾进书包。对于学生的过失行为,教师先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冒然地训斥和批评,而要在理解孩子内心的基础上,对其爱绘画加以肯定,鼓励他只要用功,定能成材。然后再指出画笔是同桌的,如果个人需要,须经同桌同意才能拿走,否则就是不文明的行为。这样,在掌握了学生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后,采用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定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寻根源,想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行为举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实行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动机,去决定做或不做,进而采取一定的行动。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要有“诊疗”的能力,弄清楚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发病源在哪儿?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孩子犯错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1、家庭教育的影响;2、模仿心理的盲从;3、持久性不够,当然还有很多错误的原因,有些是很多原因错综复杂在一起的,并不能完全割离开来,对号入座。

 当病源、病根找到时,就要开始对症下药了。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智慧,有治病的能力,能为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冷处理法,暗示法,旁敲侧击法,感化法等等。教师要创造适宜的心理和外部氛围,耐心地等待学生自我反省、悔过、自新。当然,有些时候,有些方法收效甚微;有些学生,问题会反复发作,这时,教师要有心理准备和足够的耐心,继续给他们提供帮助,毕竟他们的脚步正快乐而又自信地向前迈着,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

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式加以“诊疗”,都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言语要亲切。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要注意多用肯定性、开导性、启发性的语言和语气,化指责为期望,和风细雨,以理服人,为孩子留有时间去思考,并在同学面前为他保留一点面子,使他从心里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对峙心理,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出口伤人,用“不准”、“不行”、“不能”等语气下命令,或者以尖酸、刻薄的语气加以冷嘲热讽,一味揭短。

三、软惩罚,促进步。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因此,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惩罚仍然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负责任的教育。然而有人一听到惩罚就想到了体罚,其实不然,惩罚并不等于体罚,我们所赞成的惩罚是一种软惩罚,而不是硬惩罚(体罚)。软惩罚是一种善意的惩罚,它建立在老师爱学生的基础上,需要老师用适当、得体的言语和行为去影响学生,用真心去温暖他们,用真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过失负责任。软惩罚不是老师为了自己出气,为了宣泄不满情绪,为了向学生报复。

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用好软惩罚这一手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类型,从学生个性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如果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给班级抹黑,让班级被扣了分,就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可以给大家做一件好事或是表演一个节目,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惩罚。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生中从未犯错的人是很难找到的。小学低年级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难免行为幼稚,犯下一些错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即使对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也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错,给他们时间改错。对待犯错的孩子,少一些抱怨、责怪和批评,多一些宽容、帮助和表扬。“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如果错误没有给人生留下遗憾,留下悔恨,更多的时候,某些错误铸就了生命中的熠熠光辉。其实,错误也是一种美丽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教知错不改孩子的四大策略
女儿写给妈妈的信,第一条就没想到!
不想以后孤苦无依,你需要这样教育孩子!
8个批评教育孩子的小诀窍,这样做孩子才会改
孩子一犯错就关进小黑屋?这些教育误区别再犯了,只会让他变自卑
逆向思维教育与引导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