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初探

每次提到《道德经》脑子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感觉完全不明白它是在说什么?它要表达什么意思?看得人一头雾水。

这次疫情期间,小编在B站上把曾仕强先生讲解《道德经》的视频一集不落的看了一遍,也静下心来把《道德经》的书过了一遍,现在小编将把自己的一点读书心得分享给大家。

先从对《道德经》的误解开始说起:

01

无为而治:什么也不做

在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比较公认有三个盛世: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其中汉武帝之所以能开创盛世局面,是因为汉朝初期汉文帝汉景帝奉行黄老学说(文景之治),采用“无为而治”,为汉武盛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以我就简单的以为“无为而治就是什么也不做”,感觉有点“不劳而获”。

其实“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它来自《道德经》第3章的最后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要想达到无为而天下治,老子是有前提的: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让老百姓不争名夺利、不偷盗、能抵抗物质诱惑而心不乱。

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遵循事情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进行合理的引导,国家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02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像炒个小菜一样简单

对于治国之道,老子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说。据说它来自对夏朝伊尹治理国家的总结。

夏朝末期,奴隶出生善于烹饪且勤学上进的伊尹以有莘王女儿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汤身边,辅助商汤推翻昏庸残暴的国君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商汤去世后,伊尹又接连辅佐了外丙仲壬,此后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

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桐宫(汤王墓地),让其反省。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三年之后,太甲改过自新后又将其迎回国君位。(把国君关起来让其反省的人纵观中国历史大概也只有伊尹一人,难怪得到老子和孔子的推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60章

治理大国就好像煎烹小鱼,如果常常翻动,小鱼就会破碎;因此不可朝令夕改,过于多事,否则人民就会不堪其忧,国家就会乱。

所以这里的小鲜指的是小鱼,不是小菜

03

以百姓为刍狗:把百姓都当狗一样对待

误解来自对刍狗的误读。刍狗是指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国家的大事就两件:祭祀与打仗。可见对祭祀的重视。刍狗是在祭祀中用来代替真狗的祭品。

祭祀前,人们会把刍狗装在竹筐中,并盖上精美的织物;祭祀后,刍狗就被当成垃圾,任人踩踏或当柴给烧了。

老子用人们对待刍狗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来表达对待万事万物不要因为其价值不同就差别对待,而是要一视同仁。

以上,是小编在读《道德经》之前,因为无知而闹得笑话。在读完之后,小编对书中比较感兴趣的观点整理如下:

01

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道,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正如《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

在书中经常被提起,并被老子说的很玄,又是文言文,更加加深了我们对它的理解。

道到底是什么?老子所强调的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无处不在,世间万物无不依赖道而生存和生长。

·功劳最大,却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道从不说自己伟大才成就了伟大。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大概是指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潜在的社会规律。我们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它默默的推进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并不以人类的意志而改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它、适应它。如果看懂了、掌握了,我们一生平安顺遂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02

凡事都是相对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2章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时,的观念就形成了;当知道什么是是时,的观念就形成了。因此相互发,相互转化,相得益彰,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跟随。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事实,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万物任由其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他们,培育了万物却不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功业才不会离去。

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在这些反义词中,原本在概念中有标准的美和丑、善和恶.....似乎变的没有那么绝对。不难发现这与《易经》中事情的发展通常都两个方向(比如乾坤、否泰......)它们相互包含、相互转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现在好未必是真的好、现在不好也未必是真的不好,凡事都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样相对的思想,在第5章中也有体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 即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个风箱吗?虽然是空虚的,但力量却不会穷竭,越是鼓动它,产生的能力就越多。把话说满了、没有后路了,还不如保持一个恰当的度)

03

争与不争

在《道德经》中争与不争也让小编困惑了很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

在当下这个竞争环境中,从小我们都教育要有竞争意识,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学、找工作......没有不与人竞争的。如何让我不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第22章

委曲便会保全,弯曲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准则。

不局限自己所看到的,反能看得更明白(不偏持己见、才能明达事理);不自以为是,反能明辨是非;不自己夸耀,反能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领到别人。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也许正如三毛的那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所说,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性,当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好事、好运就会降临,故而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万事。

04

柔弱胜刚强

在争与不争上,老子认为不争就是争。在柔弱与刚强上,老子认为柔弱胜过刚强。当然这里的柔弱指的是一种有韧劲的柔弱,是内心的坚强、表面的柔弱,是外圆内方的柔弱。

最能代表这一思想的就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第8章

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为像自然界的水一样呵护大家(也有翻译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不会埋怨他人。

对此,苏辙说: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有优点而惹人非议的,是因为他与别人相争。水就是因为不争,所以身上具备这么多优点也不会招惹别人的非议和怨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36章

要想收合它,必先扩散它;要想削弱它,必先增强它;要想废除它,必先推举它;要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智慧。柔弱能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离开水,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向人展示。

这里的更是一种兵法,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以守为攻、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事情有了回转的余地。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43章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有之形可以进入无间隙之中。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普天下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做得到。

然而在这个人人都生活在社交平台的时代,“不言”和“无为”有点违背人性和时代潮流。但如果真的能做到,我们的内心就会离喧嚣远一点,多一些宁静和快乐。

曾经听到一个节目中说,说巴菲特炒股,不如说他是持股,他可以十几年如一日的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而大多数人却做不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所以股神只有一个。

在老子看来,刚强是表面的,不能持久,时间一长,就会被柔弱打败;柔弱虽然表面上看没有力量,但并不是虚弱、脆弱,而是一种柔韧,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力。

为人处世,老子主张凡事不要强出头、贵柔守雌、不自大狂妄、不争强好胜。

05

如何安放内心膨胀的欲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12章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动听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发狂,稀有的物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内心的安定知足。

在当今商品琳琅满足、人们生活富足,普通的、常见的事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稀有的野味、名牌的衣服、奢侈的包包......要与众不同、要标榜自己的富有、要眩耀自己的优越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次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是否是对贪婪的一种惩罚?老子谆谆教诲不禁引起反思。

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表达一种的思想。要柔和、不要刚强,要心静、不要躁动,要少私寡欲、不要贪得不厌,即使是知识、也尽量少、不要多。朋友们试着看看《道德经》、听听自己的内心,在浮躁的世界里找寻自己。

本文只是小编对《道德经》的浅读,在书中,老子还阐述了如何对待荣和辱,如何看待智和愚、尊和卑、贵和贱、损和益......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买本书来看看,全本《道德经》也就5000多字,分成了81小段,每天不用多,睡觉前看看,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多一些平和、少一些焦虑。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由于别的事情,小编很久没有更新了,感谢一直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

喜欢的朋友不要忘记关注和转发呀!小编在此谢过了!

你的关注和转发

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让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

让认知更深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智慧:谦让
《道德经》全文(翻译 ) --8
《道德经》经典名言推荐,值得收藏!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7900字)
关于老子《道德经》研究的若干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