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立夏|夏日已至,莫负养生好时光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太阳黄经45°

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立夏时刻

2018年5月5日   21:25:18

农历三月二十  星期六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季节交替时

更要注意身体变化

立夏要吃蛋?

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习俗,是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也有一种说法:立夏吃东西最补,吃一枚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吃红枣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

这个说法,倒是和中医理论契合。中医认为,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以前生活条件不太好的时候,红枣鸡蛋很难吃到,吃一个立夏蛋,既是辛苦劳作前的犒赏,也是对平安和丰收的企盼。

由于鸡蛋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所以哪怕是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立夏吃鸡蛋也是有益健康的。

立夏节气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因此,人们在春夏之交养生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说立夏养生重在养心!那么如何养心呢?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个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度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立夏养生调理心情,关键要注重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也可积极参加一些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练习书法、下棋、种花等。

 

饮食清淡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肉等。

晚上宜梳头:这里的梳头,指的是中医的“拿五经”。也就是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常添午睡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养护心脏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下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慢运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夏季六怕
1

颈椎最怕吹

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

喝水最怕快

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4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但夏季空气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点前还未完全扩散。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5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6

肠胃最怕凉

夏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总之,立夏的养生要点在于注意养心,调控情绪,晚睡早起,饮食清淡,以酸为佳,适当进行耐热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合理补夏。需要明确提出并注意的是,切忌贪凉冷饮以伤阳气。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此时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繁茂。夏季主火,气温较高,人体气血运行较快,新陈代谢活跃。五脏中心属火,夏季养生主要是养心。心烦不顺时,多亲近自然,能让身心很好的放松。

note

1

心通于夏气——养心安神在于夏


《医学源流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相当于人体中的太阳,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我们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和心阳的作用分不开。

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萎靡不振、郁郁寡欢都是心阳不足的表现,夏季养生的首要目的,就是养护好心阳。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有利于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安然度过夏天。


note

2

睡好养心觉,养好精气神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夏至后的正午恰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体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烦躁,中午小睡,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

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


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


note

3

按揉劳宫穴,清心火强心脏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起到清心火,强心脏、养心降血压的作用,夏天中暑、头晕、疲惫都可以按揉此穴,来纾解身体的不适。

午时,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心经当令。这时候适合按揉手掌心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向下按压,其余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按揉1-2分钟即可,之后换手。可清心热,泻肝火,调血润燥,安神和胃。按完之后小憩一会儿,更好。


note

4

定心气,养心神


心平才能气和,初夏定心气最为关键,否则容易上火发怒,心慌头晕。情绪也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来改善,起坐走卧,不急不缓,调节呼吸深沉均匀,气自然就和;气和,心就能安静,不急不躁。初夏多多练习慢节奏生活,到了盛夏就不会觉得那么燥热难耐了,心静自然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时辰养生
立夏养生 补阳气 养心气
夏季练功与养生(三)
养生的智慧
农历出生年尾数为“3”的弱火行人日常养生——五运六气系列|泽正健康
[转载]选择中医微博关于养心及心脏病的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