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地缘看中国》(殽关函谷关具体分析)札记(10)

《从地缘看中国》(殽关函谷关具体分析)札记(10)  

 

第三十九章 晋文之后等待秦穆公——“崤之战”的地缘背景

39.1秦穆公出中原之前的格局

从大的背景来看,完成了临汾——运城盆地整合的晋国,能够在某一时期称霸中原,有其必然性。而晋文公成为霸主,则有一定偶然性。至于秦国,在取得渭河平原的主导权后(从晋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也必然会希望向中原扩张了。而晋文公的死,就直接影响了秦晋之间的关系。
  晋文公是在公元前628年去世的,也就是说,他在霸主的位置上坐了4年就走了。如果秦国想从晋国的手中夺取盟主之位,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与晋国开战,并取得胜利。在之前,和之后的春秋历史当中,每一位霸主的产生,都伴随着与其他大国的战争。问题是对于秦国来说,有两个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一是之前秦晋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处于秦晋之好的状态的,如果在晋文公刚刚去世之时,就与之开战,有失道义另一个原因则是,即使是秦国偷袭晋国得手,也并不代表就能够称霸中原。因为由于地理格局的关系,其他几个大国对决的战场,都是在济水南北,而秦晋之间如果发生战争,基本只会在河东、河西两地,并不会对中原乃至更远的边缘大国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即使取得了对晋战争的胜利,也还必须再入中原,进行一场新的战争,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直接进入中原,寻找一个实力在自己之下的诸侯国——崤之战(郑国)
  在晋、楚、齐等边缘大国的挤压下,先知先觉的郑国现在已经成为二流国家了。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郑国在大部分的历史当中,不断的在北面的晋国,与南面的楚国之间摇摆。在城濮之战前,郑国是依附于楚国的。而在城濮之战后,郑国自然选择了倒向晋国。不过郑国并未就此完全切断与楚国的关系。郑人首鼠两端的态度,晋文公准备通过武力使之臣服,晋文公的“岳父”——秦穆公又一次的成为了联合对象。秦晋两军分两路向郑国发起攻击。

郑国离间秦晋联盟的说词就是摆明三者之间的地缘关系。因为在城濮之战前(公元前635年),周王室曾经发生过一场内乱(当时为周襄王,其弟谋夺王位,王出逃)。对于东迁之后的王室来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而言可以考虑的是当年的勤王四国,即河北平原上的“卫国”;中原的“郑国”,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与渭河平原上的秦国。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卫国和郑国应该是能够最快给予支援的。不过卫国,这时候已经和邢国一道,被戎人驱逐至河济平原落户了,因此周襄王就近先逃到了郑国,然后向晋秦两国求缓。——最后的结果是,更具交通优势,也更有实力的晋国,抢在秦国之前,帮助周襄王复位成功。秦晋两国争着来做这件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累积政治资本,因为最先称霸的齐桓公,为盟主设定了一个政治标准,就是获得王室的认可。而晋国的这次勤王行动,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政治资本,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向河北平原渗透的权力。——无论是晋国主动要求,还是周王主动示好,晋国得到了阳樊、河内两地的封赏。前者位于太行山的边缘(河南济源市西南),原来是属于一个叫“樊国”的小国;而后者则指的是河北平原(黄河以北称之为“河内”,以南称之为“河外”),或者说主要就是当年封给卫国的殷商旧地王室作出这种决定,其实就象当年把歧山以东的土地封给秦国一样。因为当时的河北平原,已经是戎狄的天下了,之前拱卫洛阳盆地的卫邢两国都已被迫迁至河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让勤王四国中最具实力,地理上也接近的晋国去收拾烂摊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虽然获得此地,然而在晋文公余下的那几年,没有办法真正征服戎狄。不过晋国在名义上取得了河北平原的控制权,却让郑国离间秦晋双方的关系找到了突破口。都很熟悉战国时期秦人所采取的“远交近攻”的地缘战略,但对于郑国这样的二流国家来说,“远交”的策略是必须的;“近攻”的能力却未必有。真正适合这类国家的战略是“远交近防”。就郑、秦、晋三国的地缘关系来说,郑人要防的就是已经将势力范围渗透至河北平原,与其一水之隔的晋国;而要交的则是势力范围尚未东出崤函通道的秦国。
  最终虑及攻郑之战利弊得失,秦成为了郑国新的保护者,并派驻兵将帮助郑人驻守国都(新郑),而秦穆公“女婿”晋文公,暂时还不想捅破“秦晋之好”这层窗户纸,也就此退兵放弃了对郑国的攻击。

而在晋文公去世之后,秦穆公对郑国发起一次远征,以期真实的在中原占据一块土地。支撑秦国这次冒险行动的动力,除了晋文公的去世外,就是之前秦国帮助郑国驻守新郑的将领,已经取得了郑国的信任,能够成为秦军的内应。
  

尽管有晋文之死及新郑内应,然而还有两个问题,其一是秦军在经由崤函道东出中原时,必须经过晋国的控制区;二是行军路线过长,不仅要经由滑国这类的小国,还必须经由新郑北边的那些郑国城邑,才能到达新郑。在这种情况下,秦军即使不在行进中受到攻击,也很有可能过早的暴露出自己的军事意图。
  

39.2崤函地理——整体道路形势
  秦军东征郑国最大的隐忧是晋国。因为吞并虞、虢(南北)两国的晋国,实际上已经取得了“陕地”的控制权。而秦军通过崤函通道进入洛阳盆地,乃至中原,陕地是必经之地。

它们分别是:“陕”地、函谷、太阳——茅津渡、南北崤道。

 

首先要解读的是函谷和崤山。从地形图上很容易看出,如果从渭河平原出发,沿黄河东行的话,可以有两个选择。经过黄河的那个拐角(河曲)之后,沿黄河南岸,通过秦岭与黄河之间的夹道前行;二是通过风陵渡渡过黄河,沿黄河的北岸向东进发。这条路线的地理格局和南岸非常类似,只不过是由规模较小的中条山替代了秦岭的位置。而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通道,甚至比南岸还要好平整些。
  不过无论是沿着黄河的北岸还是南岸前行,在到达三门峡附近时,都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因为无论是北岸的中条山,还是南岸的秦岭,在这里都不约而同的向黄河靠拢。使得黄河河道不得不收窄,并形成了两岸高山林立的峡谷地形,这也就是所谓的三门峡换而言之,如果你还想继续东行的话,沿着河岸走将是非常困难的了。对于在这种地形传统则开凿在崖壁上的“栈道”。然而之所以开凿栈道没有成为上古先民的首选,是因为他们在三门峡两侧的山脉中找到了可行的道路,而这条通道的位置在黄河的南岸。(如果一定要做的话,相信先民们也还是有办法在黄河北岸开辟出道路的。不过由于对山西高原上的居民来说,还有其他路线可以越过太行山脉,进入东部的平原地区(河北平原);加之通过南岸可以直入中央之国的地理中心——洛阳盆地和中原地区,因此先民们着力在南岸寻找合适的路径,以打通东西大通道。)
  从大的方面来看,秦岭在三门峡附近向北延伸,是造成东西通道不畅的地理原因。——崤山,“崤山”自秦岭的主脉中伸展出来,向东北方向延伸至黄河南岸,在过崤山通道前,还有个小山横亘,而横穿它就是“函谷”。

39.3崤函地理——函谷关

函谷最先闻名于天下,是因为进入战国之后,秦人在函谷的东端筑函谷关以自守,并在此打败了山东六国的联军(先秦的山东之山,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一直到东汉末年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看来,如果晋军想伏击东征的秦军,函谷是一个不错伏击地。这条甚至不能并行两辆马车的谷地,绝对当的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对于一支通行其中的军队来说,危险性是非常大的。因此后世的很多人,将函谷误认为是崤之战的发生地点。其实晋军并没有选择函谷设伏,而晋人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与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标——“地有关。

 

39.4崤函地理——陕地

对于“陕”地,并不陌生,在周公辅政之时,它曾经成为一个地理分割点。即“陕”地以东作为周人的新征服地区,由周公负责管理;陕地以西,作为周人的根据地,由召公负责管理。而在假虞伐虢一节中,那个最晋人所灭的南“虢”,所控制的地区也正是在“陕”地。现在就来看看,为什么“陕”地能够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真正让陕地身价倍增的是它南部的那条秦岭支脉。这条位于函谷和崤山之间的支脉,并非象它的左右邻居那样,直接切到黄河,而是在它与黄河之间留出了地这片开阔地。——由于陕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纵深,又位于函谷和崤山两道天险之间,使得它成为了整个崤函通道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其中筑城,并形成自给能力,以作为整个崤函通道的管理中心。成就“陕”地的地缘因素并不仅限于黄河南岸。由于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正是在陕地的对面开始与黄河亲密接触。因此山西高原南渡黄河的最后渡口:太阳——茅津两渡实际上也受到了的控制。当然你可以选择在到达这两个渡口之前就南渡黄河。但问题是,当你成功渡河,并冒着风险穿越函谷之后,仍然要面对“陕”地的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从山西高原进入崤函通道的话,从茅津渡渡河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当然,在茅津尚在戎人控制之时,稍稍偏西一点的太阳渡,是周属诸侯们沟通黄河南北的主要通道。
  

39.5崤函地理——崤山两道

由于“陕”地的存在,当越过函谷,向东北方向前行,到达陕地的这一段路程,并不算特别难走。不过当在地稍作休息之后,继续东行时,将会遇到此行最大的障碍——崤山。这里也是晋军为秦军选定的葬身之地。晋军之所以选择在崤山而不是函谷设伏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晋人对于华山——“地的这一段路程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对于居于黄河之北的晋人来说,当他们想进入渭河平原时,可以通过蒲津渡或风陵渡直接进入河西地区;当他们想进入中原时,可以通过太阳渡和茅津渡进入陕地,然后再东行越过崤山,然后沿黄河南岸直入中原。也就是说包括函谷在内的大部分崤函通道,对于晋人来说,并没有太大战略意义,也没有通行的必要。所以他们在自己东出中原的必经之路——崤山之中为秦军举行葬礼,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至于说秦军到底是在崤山的哪一部分全军覆没的,则是接下来要分析的方向。

 

行至崤山西麓时,可以在崤山之中找到两条东西通道。根据它们的方位,这两条通道被分别命名为南、北崤道。而之两条崤道在崤山以西的相交处,现在则归属于一个叫交口的镇所管辖。
  如果按照〈崤之战〉一文的记载,崤道的开通可以上溯到夏代。因为在秦穆公准备出征时,他那位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左右手——百里奚,曾经力阻秦军的这次远征。他甚至预言晋军伏击秦军的地点是在所谓的文王避风雨处夏后皋之墓之间。而这两个地点,分别就是在南北崤道最为险要处。所谓“文王”指的就是周文王;“夏后皋”则说的是夏代王国之君“夏桀”的爷爷。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那就说明在夏商两代,南北崤道就已经开通了。其实如果认可,炎黄二帝曾经进入中原的话,那么崤山通道的开通应该能够上溯至5000年前。
  不管怎么说,在秦军东征之时,他们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在军事家看来,山谷通道是构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的最佳地点。在后世,北崤道中构筑的关隘叫作硖石关;南崤道构筑的关隘被叫作崤陵关,不过由于历代文人及评书表演艺术家们的误传,崤陵关通过被称之为雁翎关,在春秋之时,南、北崤道应该还没有驻军。因为在春秋之初,诸侯们还是以点的形式存在于中央之国的各个角落。大家所感兴趣的多是能够出产更多粮食的平原地区,很少会耗费钱粮去驻守纯粹的军事要地。——也正因为还没有筑关,因此百里奚才搬出两处人文景观,作为这两个战略要地的代名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路过崤山时可以去看看,文王避风雨处夏后皋之墓就在两关旁边的山头上(所谓南陵,北陵)
  

39.6崤函地理——秦军行军路线

既然有过崤山有两条通道,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秦军究竟是走的北崤道还是南崤道呢?先来看看,南北崤道往东是如果进入洛阳盆地的。如果从陕地出发,通过南崤道穿越崤山,可以沿着发源于崤山的那些洛河支流,东南方向穿行至洛河,然后折向东北,沿洛河从南面进入洛阳盆地,到达洛阳,也就是东周王城“洛邑”的所在。这条路线,虽然稍微有点绕,但胜在基本都是沿河谷行进,路况较好。最难通过,也最为险要的地点,就是在“崤陵关”。如果选择的是北崤道,那么会行至洛阳盆地的北部,然后渡过伊洛两河,再沿伊河南岸东北方向行至“虎牢”,最终进入中原。〈崤之战〉一文明确记载了,秦军经过的是洛邑北门,并按照礼法下车向王城致敬。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北崤道很多时候都会成为首选道路。这是因为南崤道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沿河而行,且为粘土质,因此在河水瀑涨的季节里很难通行(特别是洛河)。而北崤道虽然因为山石较多,路况差了点,但也胜在路基多为石质,因此受水的影响反而较小。在战国时期,北崤道上的渑池曾经上演过著名的渑池会;而同在北崤道上的新安,也曾经上演过无数次悲喜剧。最为著名的当是项羽在此坑杀了秦军20万降卒。
  之所以要透过〈崤之战〉来解读一下南、北崤道,是因为这两条道路虽然在细处几经更叠,但基本路线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南崤道现在成为了249省道(河南)的修筑路线;而距离更短的北崤道,则成为了修建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的基础。

现在看来,秦军在北崤道,特别是硖石关附近受伏的可能性最大。不过雁翎关也并非不可能成为秦军的葬身之处。之所以不能否定雁翎关作为晋军伏击地的可能性,是因为如果你顺着南崤道走,过了雁翎关之后,可以再折向北,到达硖石关之后,再向东走北崤道到达洛阳盆地。由于这条沟通南北的道路存在,崤道的整体格局呈“A”字型,也为秦军和后人的通行,提供了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因此百里奚才会在他的预言中,提及两条崤道。
  不过既然可以确定秦军是从洛邑北门通过的,那么作为必经之路的硖石发生崤之战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39.7〈崤之战〉结局与后期秦国“王官之战”

在预感到秦军这次东征会失败的人看来,对于秦军来说,路线太长,不能保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晋国所控制的陕地、王室所在的洛邑,以及位于洛邑以东,伊水之南的滑国,都是秦军的必经之处。百里奚所虑的是秦军过于轻狂,不能很好的掩饰他们进攻郑国的企图。
  尽管在史书中所得到的信息似乎是,郑国那个贩牛的商人弦高,在滑国一见到秦军就判定秦军的攻击目标是郑国。但真实的情况更可能是,弦高在与秦军的接触中获知了这一信息(秦军的轻狂在过洛邑时已经显露出来了)。因为在春秋之时,一个诸侯国的军队借道通过另一个诸侯的控制区,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当然,这种借道行为一般而言应该是事先打过招呼的。但一个商人是没有途径获知这些信息的,因此之所以敢于挺身救国,只有可能是从秦军那里直接得到了消息(秦军当时在滑国休息)。
  事实上即使秦军攻郑得手,他们全身而返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当然,对于秦国而言,他们此行的目的应该不是得点财物就班师,而是灭了郑国,以为秦国在中原获得一块飞地,进而成为中原霸主,如果这个战略构思成功的话,那么从东西两侧夹击晋国所控制的地,将渭河平原与中原的东西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则是下一次军事行动的目标了。
  问题是这种先远后近,跃进式的扩张方法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晋人当然很清楚,如果郑国成为了秦国的领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晋国冒着破坏秦晋之好的罪名,先发制人对回师的秦军发起攻击,也算不得过分。
  战争的结果〈崤之战〉一文很清楚。秦国基本上全军覆没,三个统帅被俘,后来依靠那位秦晋之好的女主角文嬴(穆公之女,嫁给晋文公的那位)说情,算是放了回去崤之战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晋人从山西高原出发,只需在陕地渡河,即可轻易切断秦军的出关路线,更何况陕地已经在晋人的直接控制下了。当然,如果战场摆在“陕”地的话,双方的战争方式很可能会是列阵厮杀,如果让宋襄公这么末代贵族来干的话,这种可能性会更大。只可惜春秋乱世多的是“无义”战,因此在地势险峻的崤道上伏击秦军,才是最有效的战术。
  无论秦穆公算不算得上英主,通过这一仗他都清楚的认识到,如果想绕开晋国直接进攻郑国和其他中原诸侯;或者说在没有控制河东之地的情况下,就想渗入中原的话,基本是没有可能性的。

因此在崤之战后,秦国处心积虑所采取的报复行动,“王官之战”还是渡过蒲津渡,进攻晋国的腹地。最终一直打到曲沃附近,也就是说基本控制了运城盆地。不过一次战役的胜利,并不代表秦国就能在整体实力上压过晋国了。这次战术的胜利,很大程度是因为秦军上下齐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结果。因此秦军依然象上次韩原之战胜利后那样,撤回了河西。唯一不同的是,秦军在归国之前,南渡黄河去崤山掩埋了〈崤之战〉战死秦军的遗骨。尽管秦军最终算是复仇成功,并且向晋国宣示了自己有实力在河东乃至崤函通道与晋国对抗,但晋国的地缘优势始终是存在的。以秦国现有的实力尚无法长期占据运城盆地,更无法控制崤函通道上的各个战略要地。因此虽然有史家,以秦穆公此战大胜晋军为由,认定秦穆公有资格位列春秋五霸。但实际上,秦晋两国的争霸过程,仅仅还是限于黄土高原内部,秦国仍然无法将它的影响力渗透至中原。
  “崤之战”以及之后的“王官之战”,是秦晋关系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以后,秦国暂时放弃了东进的战略,潜心整合渭河平原,并将主要发展方向锁定在西、南两个方位。而晋国除了继续在中原显示它的力量外,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整个山西高原内部的整合上。最终双方都在自己经营的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三十四回??泓水城濮
此人雄霸天下,欲带领大秦向东发展,却轻率出兵,结果一战而败!
晋国是如何压制秦国百年,使其不能向东一步的?
夹在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选择——《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晋秦崤函之战(二)
崤 之 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