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家乡的年戏(较为深度)



谁说女子不如男 乌兰图雅 - 草原之夜


 图片来源:网络  \ 向拍摄者致敬!(下同)


【友情提醒】阅读本文需4分钟左右。如果认可,欢迎分享。


文\ 藤藤菜


豫西南的老家,过年是要看戏的。所谓:五天年,三天戏。

戏,名义是是娱神的,实际则是育人的。老辈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一些见识除了自己的人体验,就来自于戏台故事。



                01  前戏


农村的戏台子,大多在某个高出的土堆,或者竹板架子搭起来的平台。虽粗糙,但该有的也还都有。观众可以到后台看演员涂脂抹粉,然后到前台看戏。


农村人看戏没有鼓掌的习惯。连叫好的都少。他们在喧嚣中体验宁静,小贩的叫卖声,小孩的哭闹声,影响不了他们。他们大多也并不是认真看戏,而是沟通感情。


过年时,不用问,就会知道哪个村子要唱戏了。预备唱戏的村子里,往往事先有信息员通报,这种信息员大多智商有些问题,但信息源却广,他们也很自豪能提前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紧接着,就会有要唱戏的村子里的亲戚来约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某个村子要唱戏了。



开戏的日子,往往本村人戏是看不成的。他们忙于给来看戏的亲戚朋友打招呼、搬凳子、聊天。这一天很关键,也很重要。牧童母婴旗舰店


如果有某个人,你没有看到,而他看到你了,忘了打招呼,或者没有给人家搬凳,也许就会有些小矛盾,小误会。“不抬举人”,“小眼不好”,他们说。因此,这一天对于演戏村子的村民来说,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02 看戏


终于开唱了,这时,女人们大多聊天,谈家事。男人们聊情节。咿哩哇呀的唱词有时是听不清楚的,不过没关系,有人给你讲的。 


只要你想知道,你总会知道的。中国历史那么久,真实与否其实不重要,舞台上呈现的是老百姓想知道的。





也许是因为过去的日子太苦,老年人喜欢听哭戏,因为太容易感同身受。


“太康的地太康的天,太康的黎民要死完。旱三年啊涝三年,一连六年没收田。涝天遍地人稀路断,旱天树头着火冒烟。”《卖苗郎》里柳迎春一出场,就是灾荒年生活的真实再现。但无论现在生活多苦,希望都在未来。因此,戏曲故事往往是以大团圆为结局。


悲的透彻,思的深切,骂尽世上不义人,不除奸臣不杀戏。一出完整的戏曲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故事融进了个人的情感,就成为个人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乡间剧种,以曲剧、越调、宛梆、豫剧为多。唱调悲感、喜感、节奏感十足,再加上一定的幽默感,讲个笑话,插科打诨,下面也会有笑声,不过连不成一片,因为大多人不在状态。真正听的是坐在前排的和坐在麦秸垛或者树上的,他们是最认真的观众。

                                            

                       03   戏里


《李天宝娶亲》嘲笑张忠实的嫌贫爱富,李天保去吊孝时的唱词也有生活气息:“叫你一声姐,你比我大两岁;叫你一声妹妹,你是我的妻。再说把你贤妻叫,你未曾过门是个闺女。”肝肠寸断,欲叫又止。于是追忆往事,在龙王庙大会上相遇:“我说俺家穷,你说不嫌弃,话不多可是说到我的心窝里。”道出了多少农村贫穷男青年的心声。


《卷席筒》是广受欢迎的一出好戏,非血缘的亲情,感染观众。小仓娃的唱腔浑厚悲凉,一腔子忠义,在家庭纠纷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为嫂子坐监,在被押洛阳途中,唱道“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了饥饿熬煎。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他和我一说话就把脸翻。”深受喜欢。




《三打金枝》里国母娘劝女婿,也是经典。据说村子里不许演《火焚绣楼》,原因是某年演戏的时候,有一家起火,全村人去救火了,因此禁演。这其实对剧团没有什么影响,少一个村子并不影响在其它村子里演。好像这样的规矩还挺多了,经常听说某个村子不能演某个戏,这也是村子的禁忌。


听不懂内容是没有关系的,唱来唱去也就那么几出。因此,只要听的多了,听别人讲的多了,情节还是能够知道的。 


爷爷生前是个认真的戏迷,某天一直看到杀戏,我问他看的什么戏。他说,看的红脸的进去,黑脸的出来。看了半天,讲不出个所以然。我也就听了几句,知道讲的是李闯王的事情。他说,你还怪能哩!


唱戏的,现在叫艺术家、文艺家了。过去就叫戏子,下九流,死后不能入祖坟的。如今时代变了,谁都能随口哼上几句。唱戏的在村子里吃派饭,一般招待还是过得去的。 



                  

                   04   戏外


这些都是属于过去的记忆了,虽然还有,但大多是老辈的热情,年轻人似乎对此不屑一顾。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大多数时候是在家里看《梨园春》,少了那种气氛。


   离别家乡岁月多,独在异乡为异客。想家的时候,听段家乡戏,想想故乡人,与多年前的自己来场不期而遇,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藤藤菜,布衣君之高中同窗,目前就职于四川某高校)


                          — THE END —




                        

           分享原创文章  甄选价值资讯

              一个知道分子的集结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 / 刘宏 【散文】/《​​家乡戏》
只1千多人在家的村子,却有2千多人看戏,这戏为啥有这么大的吸引
家乡看戏 | 庄佳文
【散文】为伊摆渡 | 小村唱大戏
家乡纪事(14)——渐行渐远的村戏
西姚村寻找阎逢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