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测事务所

阅读报告说明:

▲这是你近一个月的真实心理状态测评结果。

▲你的测评得分可能会受到特殊事件和当前心境的影响,结果仅做参考。

//  您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

较好

总体来看,您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可能偶有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综合心理健康指数 (均分)

注:按中国常模结果,单个维度均分超过2分,就应做进一步检查,单个维度均分2.5-3.5为轻度,3.5-4.5为中度,4.5及以上为重度。

维度

单项均分

得分

状态不良

1.9

56

心态失衡

1.5

45

关系失调

1.8

27

认知受损

1.6

25

注:按中国常模结果,单个维度均分超过2分,就应做进一步检查,单个维度均分2.5-3.5为轻度,3.5-4.5为中度,4.5及以上为重度。

状态不良:程度较低

身心状态尚可,精力较为充沛而且恢复速度还算可以

心态失衡:程度较低

偶尔会有些负面的情绪,不过问题不大,属于正常现象

关系失调:程度较低

较为容易和其他人相处,且和他人发生冲突的倾向较低。

认知受损:程度较低

偶尔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想法

常见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情况 (均分)

注:按中国常模结果,单个维度均分超过2分,就应做进一步检查,单个维度均分2.5-3.5为轻度,3.5-4.5为中度,4.5及以上为重度。

因子

单项均分

得分

生活不适

1.9

13

身体不适

2.1

25

强迫症状

1.8

18

抑郁情绪

1.5

19

焦虑情绪

1.8

18

恐怖症状

1.1

8

人际敏感

1.9

17

情绪冲动

1.7

10

偏执思维

1.7

10

思维异常

1.5

15

注:按中国常模结果,单个维度均分超过2分,就应做进一步检查,单个维度均分2.5-3.5为轻度,3.5-4.5为中度,4.5及以上为重度。

生活不适: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生活不适的症状,但处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不适一般表现在没有食欲或者出现难以入睡、睡得不深不稳等情况。

身体不适:偶尔

你的身体不适感高于20%的人群,属于正常现象

你最近的身体状态正常偶尔可能会出现浑身无力、四肢酸痛等症状。非生理因素导致的腰酸背痛以及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不过并不频繁,无需过多担心

强迫症状: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点强迫症状但不要紧属于正常现象

◆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抑郁情绪: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抑郁情绪,但无需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抑郁情绪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焦虑情绪: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但无需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焦虑情绪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

恐怖症状:无

几乎没有恐怖症状,请继续保持

◆恐怖症状的恐惧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怖。

人际敏感:偶尔

的人际敏感程度较低,偶尔会与他人产生冲突,但在正常范围内

◆人际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

情绪冲动: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情绪冲动的情况,但处在正常范围内

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情绪冲动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

偏执思维: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偏执思维,但处在正常范围内

◆偏执思维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思维异常:偶尔

偶尔会出现一些思维异常的情况,但处在正常范围内

◆思维异常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

提升指南

◆如果你当前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师做进一步筛查,或直接到医院做医学上的详细检查,很可能要做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 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根据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建议慢慢的改善心理状态。

◆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的情绪。

改善身体状况

建议你注意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在没有工作任务时尽量减少在电脑前的时间。感觉身体严重不适时应及时求医。

改善强迫症状

建议你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当出现反复做某事的念头或克制自己反复做某事的想法时,不要去理会,要带着“不安”继续工作、学习或生活。尽量减少反复核对和检查的行为。学会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工作的时候就要专注于工作。

▲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对症状想法、情绪等做到接纳,不去控制它、排斥它、解决它,让它自然的变化。

▲为所当为——接纳症状想法和情绪的同时该干嘛干嘛,做当下该做的事情。控制可以控制的,不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

▲ 若方法的运用过程较难,可能需要外力的协助,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改善人际敏感症状

建议你改变自我中心的归因方式,学习多角度看待问题。可以阅读相关的文章,学习社交技巧。同时要从根源上改变对社交的抗拒心理,可以先从熟悉的社交场合开始,尝试与人交往,学习与人交往和说话之道。

▲假装策略:

▲参加聚会的时候,“假装”自己是一个自信的内向的人。

▲想象自己很镇定,回忆你某次与别人交往镇定自若的感觉,采取“我要假装到成功的”。

▲对陌生人微笑,看看人们并对他们保持好奇心。

▲提醒自己,你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要说。

▲与一个人目光接触,然后加入他所在的那群人,听一下他们说了什么,评论一下。

▲几分钟后,换另一群人,然后不断多尝试几次。

改善抑郁情绪

建议你平时多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多交朋友沟通,多听听音乐多看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心情。若情况严重且情绪并无好转,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1、散步冥想:

▲ 以舒适的速度出去散步。

▲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开始关注你身体里的感觉。

▲ 注意你的脚在落地时的重量,以及你每迈一步手臂的摆动。

▲ 如果你发现有想法进入到你的脑海中,只要轻轻地将注意力放回你走路时的感觉即可。

▲ 关于冥想还有其他很多种方式,这只是专注冥想中的其中一种。

▲ 若方法的运用过程较难,可能需要外力的协助,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自我探索法:

▲ 优化自己的应对方式:抑郁了,人都会采取一定程度的自发的应对方式。不良的应对方式会导致抑郁不仅得不到缓解,还容易加重。你现在的抑郁症状可能是你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导致的。

▲ 定位自己的抑郁类型很重要:虽然都是抑郁,抑郁的类型是不同的。造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人格因素、生理因素、童年阴影、生活压力……,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抑郁类型,才能快速“对症下药”,有效减弱抑郁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若对自己的抑郁类型一无所知,那便是用遍了方法也很难见效,反而只会使你更疲于应对。。

▲ 定时监测负性思维程度:我们头脑中的负性思维往往是自动产生的,即使你有意识的去识别并修正自己的想法也总会有“漏网之鱼”。再加之你目前的思维模式的消极程度很高,从认知层面来看你需要进一步探测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防患于未然。

▲ 您存在一定的抑郁倾向,建议通过《抑郁指数自评》从认知及自我功能方面,来探讨你有多大概率产生抑郁倾向。防范抑郁症发生。

改善焦虑情绪

建议你找出担心或者忧虑的事情和原因,无论是通过朋友还是医生的帮助,尝试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

▲腹式呼吸法:

▲将一只手放在小腹上

▲缓慢地呼吸(合上嘴巴,用鼻子呼吸)

▲吸气时,腹部向外鼓,感受小腹膨胀和手上升的感觉;

▲维持5秒钟

▲缓缓地用鼻子呼气,感受你的腹部扁塌和手下降的感觉

▲呼气的时候面带微笑。

▲优化你的压力应对方式:你的焦虑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你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压力造成的。如果你拥有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你便能快速的驱散自己的压力感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焦虑情绪。而如果你采用了无效的应对方式,那便会造成压力感的不断积累而使你的焦虑情绪不断增加。

改善情绪冲动情况

建议你阅读关于情绪疏通或情绪管理的书籍或者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学会情绪管理。在控制不住自我情绪时,学会深呼吸再与人沟通,或事前找一些人在自己情绪失控时适时制止。闲暇时间学会放松排解压力。

▲数颜色法:

▲当你不满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大发脾气,那你就独自找一个地方,做下面练习:

▲环顾四周景物,然后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那是一个黄色的椅子…给自己一个缓冲啦。

改善恐怖症状

建议对于自己害怕的场合或者事物,你不能一味地回避,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物。如果对这些事物的恐惧,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建议你尝试初步地接触,慢慢地消除,具体操作建议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暴露疗法:

▲克服恐怖症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面对它。那些逃避恐惧场景的做法,表面上可以使你免于惊恐,但其实是在加重你的恐惧症。

▲若恐怖症状较严重时,由于暴露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较为专业,建议通过心理咨询师进行治疗。

改善偏执思维

建议你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或者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加强自我调控,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切除自己那种“我总是对”的想法。

▲认知行为疗法:

▲ 其基本思路:不是外部事件、环境、遭遇使我们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对这些的认识、观念、看法,即认知出现偏差,才会产生心理问题。

▲ 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如过分追求完美、绝对化思维等,比如:

▲ 我必须如何....,否则人生没有意义(绝以化、非黑即白)。

▲ 如果不能如何......,那么简直就是个废物(以偏概全)。

▲ 这么小的事都没做好,这辈子不就完了吗!(灾难化)

▲ 若方法的运用过程较难,可能需要外力的协助,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改善偏执思维

你若总是出现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想法,或常常感到自己有问题或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建议到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改善生活状况

建议你加强饮食和睡眠的规律性,如有必要可以进行一些生理调养,出现严重问题如厌食、失眠等应及时求医诊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抑郁?
焦虑症状的八大症状表现
提前进入更年期?别担心,尝试这些调理方法,缓解不适!
胃肠不适,胃肠神经紊乱受情绪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偏执的人如何学会变通 看看你的偏执度 粉丝都是偏执狂
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